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理论探索>正文

比较艺术的哲性思考(蓝凡)

2024-11-14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作者:蓝凡 收藏

【内容摘要】 比较是人类艺术发展的根性,艺术的理论研究与批评,更是只有在互为比较的思维中,才能得以确立与成熟。比较是人类感官存在的全部,比较的本质也就是人类感官的本质。艺术比较的三大基本原则是同一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和等时性原则。艺术比较的目标,就是跳出“本能”比较和“超能”比较——第一维度感觉意义上的比较和第二维度理性意义上的比较,达到第三维度的自由王国的比较,即依赖人类的文明进步,突破感性与理性两个维度的限制,发展出完全由人类的思维产生的艺术知识体系,从而到达艺术比较的“元”目标。这就是:比较的意义就是实现艺术的“多样性”,从而推动人类的艺术不断革新与创新。可以这样说,艺术的比较就是人类运用自身的意识对这一精神世界的比较认识,是比较的比较。

【关 键 词】 哲性思考 比较三原则 比较三维度 比较目标意义

比较是人类艺术发展的根性,也是人类艺术进步的动因。

艺术创作和创新是在艺术的比较互鉴中,渐趋前行的;艺术的观赏也是在观赏的比较积累中,越益丰富的;艺术的理论研究与批评,更是只有在互为比较的思维中,才能得以确立与成熟。

这是人类创造艺术而得以生存的哲性。可以这样说,在人类的心理认知历史中,比较是最基本的手段和方法。英国牛津大学教授、著名比较文学家乔治•斯坦纳认为:“无论语言、艺术或音乐,任何重要的接受行为,都离不开比较。当我们接触新鲜事物时,总是下意识地将其与熟悉的东西进行类比,找出异同,为其定位。”

一、艺术,从“比较”出发

与比较文学相比较,比较艺术的主体比比较文学更宽广,其客体也更为复杂。这就是说,其主体的艺术范畴,比文学更大更广;其相互间的影响也更为复杂。

中国的文学门类下辖三个一级学科: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和新闻传播学,艺术门类则下辖五个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和设计学。设计学还是理科与文科二门招生。从经过调整的学科目录来看,艺术门类下辖的音乐、舞蹈、戏剧与影视、戏曲与曲艺、美术与书法、设计和艺术学,包含的一级学科更为细致。这说明,从中国国情的学科角度来看,一个学科门类所包含的内容越广,其比较的范围也就越大,这样,面临的问题与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必然更多。

(一)在主体与客体的比较中,客体的情况会更为复杂

究其原因,包括有:样式庞杂、发展情况不一、国家之间的状况不同,以及受不同国家的政策与意识形态影响更甚。

各种艺术门类之间,艺术生产的途径、方法,艺术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异同,艺术意识形态的控制与资本介入受到的制度制约;艺术传播的类型和方式,艺术流动的时空场域,艺术的输入与输出;艺术主体(观众)的喜好与接受,艺术市场的结构与类层的异同,都给艺术的比较带来了极其巨大的空间。

如果我们站在中国艺术的主体上,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艺术进行比较,这种主客体的比较,其难度与复杂度,更是远非我们的想象。譬如中西戏剧的比较,即使我们仅就戏剧艺术的本体进行比较,其形态的比较就极为复杂。这不仅是中国戏曲与西方话剧的比较,还存在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的比较,与西方芭蕾——舞剧的比较。这是因为中国戏曲是依赖“说”“唱”和“舞”的综合来叙事的,它不像西方的话剧,主要是“说”,西方的歌剧主要是“唱”,西方的芭蕾主要是“舞”。就理论的维度来看,艺术比较的形而上性要远超文学的比较。

具有强烈中华民族传统的“国画”(水墨画)艺术,与西方的油画和水粉画艺术,其间的差异更是一目了然。譬如描绘戏曲舞台的中国戏曲画与捕捉芭蕾的西洋油画,同样是将舞台表演作为绘画对象,但画作的呈现与对主体(观者)所表达的情感打动,两者的感染力非但差异巨大,而且背后“隐藏”的世界,更是深嵌了中西文化的差异。

关良的戏曲人物画、《苏三起解图》(左1—2)与[法]埃德加•德加《芭蕾舞女》、[俄]康斯坦丁•拉祖莫夫《芭蕾舞女孩》(右1—2)

(二)艺术比较在人体感官感受上的困难性

在人类感知上,艺术的比较也显得更为复杂。

对文学来说,主要是以视觉系统的文字,以及听觉系统的口语(言语)文学来展开。但对于艺术来说,它可以说是调动了人的所有感官系统——除了视觉和听觉,人类的其他三种感觉器官:触觉、味觉和嗅觉,几乎都参与了艺术的创造。换句话说,与文学主要是将人的语言——文字与言语(口语)作为创造的工具不同,艺术几乎是将人类除了语言(部分仍借助语言)之外的所有行为都作为创造的工具。譬如舞蹈对触觉的依赖,绘画对嗅觉与味觉的延伸,以及影视对人类五种感官的扩展。艺术的这种对人体感官的全方位感受,与文学所说的“通感”有质的区别。“通感”被认为是一种跨学科的比较文学研究,即在语言的表述上,打通对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之间的“感觉挪移”,如宋人宋祁的《玉楼春》诗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闹”被认为写出了红杏的“动态”。但我认为,这只是诗词的修辞,是语言文字上的“联想”,仅是语言表达上的“跨”,并非如艺术的生理之间的直接参与——人的生理意义上的“跨界”的艺术通感。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判断,如果说,比较文学由于在“语言”层面上展开,带有一定的抽象性,那么,艺术则是在人的肉体感官中直接展开,尤其是在依赖眼睛的视觉与依赖耳朵的听觉中展开,因此带有更为强烈的感性性与抽象性。明了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它带给我们的是对“比较艺术”的重新审视:我们何以要比较?艺术的比较何谓?其逻辑起点的依据是什么?

二、艺术“比较”的本质

我们一直将方法论置于比较艺术学甚至是比较文学的基础性位置。中国自古以来,也一直将“赋比兴”作为诗文的创作方法。其实,“赋比兴”的“比”,与比较艺术的“比”,有一个从量到质的差异。清代李重华论诗说:“比,不但物理,凡引一古人,用一故事,俱是比”,这种说法还算是说出了一些道道。这是因为,比较本身就是人类思维——认识世界的最基础的方法。

人类依赖其自身的全部感觉器官来进行艺术的创造,但这种感觉器官的存在就带有“先天”的一个特点:人的感觉器官与外界的交流与认识,是在“比较”中逐渐展开的。或者这样说,没有比较,就没有人类的感官认知。

这是人类得以思考,或者说思维的基础。在这里,思考既是基础,也是方法,或者说是人类最基本的“元”方法。这是因为,我们日常的思考,不管是判断、推理、演绎、想象,还是选择、提炼、归纳和集中,都是比较的结果,所以,就这种意义而言,比较是人类认识的本质的本质,基础的基础,是一切方法的方法。

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没有了感官的比较,就没有了人类的全部,人类是在比较中存在、生存与进步的。

比较是人类感官存在的全部,比较也是人类思维的全部,比较可以说就是人的一种天性。“比较”的本质也就是人类感官的本质。

譬如具体的“美女”、“豪宅”、美味食物的制造、抽象的优美、豪放概念的产生,等等,都是比较后的产物。

就这种情形而言,艺术本身——形态与创作,也是比较的产物。可以这样说,就人类的感官而言,艺术没有了比较,只能是“坐井观天”,有了比较,才能“海阔天空”。

譬如我们看清宫廷画家郎世宁的画作,其新奇的风格,可说是中西画风的融合,但也可说这正是中西绘画“比较”的结果——知其异同后的一种绘画创新。

人天生就有“比较”,我们的艺术的创造本来就依赖“比较”,那么,艺术为何还要“比较”?这不是多余的吗?

当然不多余。

因为,这种“比较”存在着基本的原则,以及多种方法与途径的差异。

清宫廷画家郎世宁的绘画作品

三、艺术比较的三大基本原则

人类的意识能够比较,其要义在于:比较的同一性原则,比较的差异性原则和比较的等时性原则。这是艺术比较的三大基本原则。

艺术比较的三大基本原则,既是艺术比较的基础,也是艺术比较的准则。它关系到艺术比较中的条件、依据及方法。

其一,艺术比较的同一性原则,指的是艺术比较的类别,即类别(属性、形态、特征等)相似或相近的艺术,才能作相应的比较,反之的比较,是不能产生任何意义的。譬如,我们能对总体上的电影的结构与电视剧的结构作相应的比较,从而得出某种带规律性的结论,但我们决不能对总体上的民歌结构与电影结构进行比较,因为两者的类别差距太大,作这样的比较不会产生任何有价值的意义。

当然,这里指的同一性原则,并不是“等同性”。这是因为,作为统一的物种的人,其创造的艺术总有着等同性,即相同性。譬如艺术(包括文学)在叙事上,故事的母题是有限的,在世界各地的音乐、舞蹈、戏剧、绘画以及神话、民间文学和口传故事中,不但类似的母题频繁出现,而且受限制的叙述规则也频繁被使用。如在叙事上经常使用“三”这样的手法:戏剧《俄狄浦斯王》中的三岔路口、《李尔王》中的三个女人、中国越剧《碧玉簪》中的三盖衣、中国京剧的《三岔口》、文学《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三个儿子,等等。显然,我们需要关注的比较并非这种“等同性”。当然,“等同性”的比较也是一种比较,但那另当别论。

其二,艺术比较的差异性原则,指的是作比较的艺术类别,相互之间又不能存在“无差异性”。这是因为,无差异性的比较,根本上就是一种无法比较的比较。特别是在我们比较某类艺术作品时,更易发生这种状况。譬如在“文革”中,很多地方戏曲剧种甚至地方小戏,都移植了京剧《智取威虎山》,由于政治原因,在剧作内容和戏曲结构上,都不允许有一丁点儿的“改动”,因此,将移植的地方戏与京剧原作进行内容及结构上的比较,是毫无意义的。其根本性问题,就是两者之间没有差异性的可比条件与依据。

其三,艺术比较的等时性原则,指的是艺术的状态,包括某类拟作比较的艺术作品,它们相互差异的状态应具等时性,即相同的历史时空状态。如果说,差异性比较原则主要指的是比较对象的物质性,那么,等时性比较原则则主要指的是比较对象的状态性,即等时态。这是因为,类同的历史时空状态,包含了类同的政治、经济、文化上的状态,这种基础性的状态会激发寻找同一艺术状态及艺术作品的差异存在,从而使我们的比较能够得到多种结论的可能性,而且避免了陷入因“等时性”比较而丧失寻找“差异”的机会。

艺术——无论是艺术的形态还是作品的创造,都是时空的存在与反映,不同的时空状态有不同的艺术及其创作。拿史前社会的一件彩陶作品,与当今的现代陶艺作品相比较,这种非等时性——非等时态的比较,其结果很可能是目的模糊,无可借鉴的意义。至于现代的陶艺仿作之间的比较,那又是另一回事。

马家窑马厂型彩陶罐(左)与现代陶艺茶罐(右)

在这里,比较对象在历史序列的时间上,尤其讲究。因为,即使同一空间(如国家、民族、地域等)中的前后时间序列上(譬如不同历史时期或不同艺术思潮等)的同一艺术比较对象,从基本逻辑上讲,差异是基础性的、是显而易见的,没有差异、具备共性特点反而是“少见的”。譬如中国早期无声电影时期的“武侠片”与20世纪80年代崛起的大陆“武打片”相比较,两者的衍变差异是一目了然的,两者的共性延续反倒是比较后找其社会、文化等传承根源的规律性所在。

可见,作为常态性艺术比较的原则,等时性原则——比较对象的状态性,是艺术比较的基本原则。当然,我们也能比较两者的共性,而使比较有了更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但这时的艺术比较已经突破了常态性的比较,进入了“超能”比较,更甚进入了人类比较的自由王国。

由此,在这里我们所说的,是人类的也是艺术的最基本的两大比较维度:从感性层面/维度的比较到理性层面/维度的比较,这是常态性的比较。

四、目标:跳出“本能”和“超能”

就艺术的比较来说,在我们面前展开的这两类“比较”——感性层面/维度和理性层面/维度的比较,也就是我们下面要说的第一比较维度和第二比较维度。

第一维度/层面是感觉意义上的维度,我们称为第一比较维度。第一比较维度是人类的“本能”维度,这种“本能”维度决定了艺术创作的发生与发展:“本能”比较维度上的艺术创作。对这种维度上的艺术创作思考和经验总结,我们可以称之为第一维度比较艺术理论。这也可以说是第一层面的比较艺术知识体系。

明了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第二维度/层面是理性意义上的维度,我们称为第二比较维度。第二比较维度是人类的“超能”维度,是在“本能”比较维度基础上,人们有意识、有计划、有思考的比较,即经过第一层面的比较艺术知识体系后的“再比较”。这种“再比较”思维的艺术创作,已经摆脱了“本能”比较的维度,迈向了新的层面的比较,是一种更为高级的比较。这种跳跃了“本能”维度的“超能”,是一种理性的比较,其艺术实践则是人类有意识改造世界的展开。而在这种艺术实践上产生的经验总结,则是人类第二层面的比较艺术知识体系,显示了人类理论思维的力量以及把握世界的能力。

譬如岩画的存在是一种世界现象,但中西方的岩画并不相同。中国岩画主要是在岩石(壁)上阴刻或凿刻后用颜料涂抹,西方岩画则主要是在洞穴的岩壁上彩画,这是岩画的形态不同。中国岩画主要是刻画在山崖岩壁上,西方岩画则主要绘制在洞穴石壁上,这是岩画的场所不同。

又譬如,悲剧是戏剧艺术的主要种类之一,但这是西方戏剧的概念。中国的戏曲就没有西方戏剧意义上的悲剧,只有具悲剧色彩的苦情戏(惨杀之戏)。在中国,人们习惯上所称的苦情戏,即是对苦戏的统称。它是对作品的内容、表现形式、角色处理、审美评价等的综合判断,而不是如西方(亚里士多德以来)那样“由顺境转入逆境”的单一认定。因此,中国戏曲没有西方戏剧那种悲剧、喜剧、正剧、悲喜剧、闹剧等的纯样式分类。中国苦戏与西方悲剧在性格上主要体现有这样五个方面的不同,即悲剧冲突、悲剧角色、悲剧结构、悲剧形态和悲剧价值。形成中西戏剧悲剧性格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思想、哲学思辨意识和乐感文化、中国戏曲观赏习惯以及中国戏曲表演本身的形制等,都是影响中国戏曲悲剧性格铸造的因素。中国悲剧(苦戏)的艺术性格是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产物,并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具备了一定的完整性和稳定性。而中国悲剧的这种性格色彩,反过来又会影响古代人们的欣赏习惯和审美心理,它们互为因果,使中国悲剧的艺术性格(结构、形态等)不断得到巩固,最终成为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的一种戏曲稳态形式——苦情戏(悲剧)。中国戏曲悲剧,作为一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是今天进行悲剧创作的基础。我们今天通过对中西悲剧的比较,就是希望探索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从而为发展民族的新戏曲悲剧(苦戏)提供一些理论上的依据。

西方悲剧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左)和中国苦戏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右)

在第一层面和第二层面比较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完全纯粹的比较艺术理论和思想。这是人类更为高级的理论认识和艺术知识体系。它在两个维度的艺术实践与理论认识上产生,依赖人类的文明进步,突破了感性与理性两个层面/维度的限制,突破了艺术比较的“常态”三原则——这种艺术比较突破了常态性的比较意义,发展出了完全由人类的思维产生的艺术知识体系,超越了“本能”比较和“超能”比较,达到了人类比较的自由王国——这就是人类的第三层面/维度的比较艺术知识体系。

第三维度的比较艺术,顾名思义,是一个进入了自由王国的比较艺术维度,到这时,我们什么都可以拿来比较,并且在比较中,达到我们所希冀的一种有目标和有意义的比较结果。譬如说对艺术和科学的比较,寻找两者的区别,以更进一步提高对人类创造的艺术实践与知识的认识。更甚尔,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追问:作为生产性科学的自由艺术,其获得知识的手段和方法与一般艺术的区别;作为应用科学的艺术,其知识的生产能力与一般艺术的区别,等等。

三个层面的比较艺术图示

譬如,在AR、VR、元宇宙、ChatGPT直至今天的Sora流行时代,作为地球最高智慧的人类,我们还是会追问:人类的科学创造能替代艺术的创新吗?Sora的技术生成特技,最终能完全代替电影的人工特技制作吗?这是一种带有人类智慧的发问,其底层逻辑是科学与艺术的比较,目的就是在科学与艺术的“纠缠”中得到共生。很显然,这种“跨界”的思考,其根本也就是比较的思考。

五、比较的目标就是艺术的“元”目标

艺术实践创造是“比较”的结果,这就是创造新的艺术作品;艺术研究更是“比较”的产物,其目的是创造新的艺术知识体系。比较艺术学,就是在这三个层面上建立的学科,它成为整个艺术知识体系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核心部分。

之所以是核心部分,是因为它是艺术创作的“元”点,也是艺术学科的“元”点。所以,我们可以用比较的方法讨论所有有关艺术的一切,不管是艺术史、艺术概论,还是艺术批评。

应该指出的是,在实践创造和理论研究中,我们应该避免“为比较而比较”的所谓艺术比较,因为这极容易产生两个极端:要么是无所不包,丧失了应有的个性特征;要么是“比”而无用,讨论的问题和结论“毫无意义”,以至于“跳入”比较的“陷阱”。

惟其如此,对于比较艺术学来说,主要不在于第一层面和第二层面的比较艺术知识体系,因为在这里不管是创作实践还是理论探讨,它更多思考的是具体的门类艺术。比较艺术学更主要的应该是第三层面的比较艺术的理论与思想。这一层面的比较艺术学,根据抽象性和形而上的倾向,其体现在艺术学的本身,也体现在美学/哲学的介入。从时间的大尺度上来看,“不论艺术本身还是它实践中的技巧,都永远不能臻于完美,从而彻底取消机会;因为艺术是和特殊打交道的”。“亚里士多德引用阿伽通的话说‘艺术爱机会,机会爱艺术’,亚里士多德解释说,这话的意思是‘机会和艺术关系着相同的对象’——而那对象的存在并非由于本质或者必然性。所以艺术有时也有丧失,或因不可控制的偶然因素,或因对于原因的认识不足。”比较就是对艺术的这种不可控制的偶然因素或认识不足的补救。

根据这一思路,比较艺术学带有更大的难度,也带有更大的探讨空间。因为,这是一种比较中的比较,思考中的思考和思想中的思想。

六、比较的意义就是实现艺术“多样性”

比较艺术的意义是寻求艺术的规律性,还是其他?其实在今天来说,并不重要。这是因为,艺术是人类为了精神的交流而创造的,在某种意义上,艺术发展的规律也是“人为的”。特别是在今天的量子力学时代,艺术发展的有序规律和无序增熵,都是相对的,这决定于人类观察的视点与看待世界的态度。

人类在比较中存在,人类也在比较中生存,人类更在比较中发展;人类创造的艺术更是如此:艺术在比较中存在,艺术也在比较中生存,艺术更是在比较中发展。

究其根源,人类依靠感官认识事物就是“比较”的结果——事物内部的矛盾与外部的对立,就是比较的产物。就本质上说,没有比较,就没有人类的认识。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这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规定性。人类正是通过比较,才对事物产生了从表象、属性、本质的认识到提高、创新的全过程。这是人的认识的本质,也是人的比较的本质。艺术的多样性只有在创新的目标中,才能得以实现;艺术的多样性也只有在创新的意义中,才最终具有价值。

比较认识过程图示

所以我们说,无论是比较艺术的影响研究,还是平行研究,或是跨学科研究,其比较艺术的意义,更主要的是在促发艺术创造的多样性:艺术形态、表达与方法的多样性,以及有助于人类审美的多样性。

譬如中国的传统戏曲和电影,是民国时期最活跃的两种艺术样式。但电影完全是外来的艺术品种,而且是外来的现代型艺术形态,起初被称为影戏。可就在中国传统戏曲与电影及同为舶来品的话剧舞台表演艺术的“重叠”比较中,中国传统戏曲反而重生辉煌。传统戏曲的代表——集中国古典戏曲之大成的京剧,从“五四”前后就开始被批判和排斥,甚至被“打倒”,被作为“旧戏”的代表。但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京剧却在与话剧和电影的比较互鉴中,“移步而不换形”地走到了其艺术的巅峰,完成了其作为农耕社会的艺术品种向现代的转型,并且带动了一大批地方小戏(甚至是“三小戏”),如浙江的小歌班、上海的西(东)乡调(俗称花鼓戏)、安徽的黄梅调和采茶戏、北京北方一带的“对口莲花落”,等等。因此,京剧进入都市后,在与话剧、电影的比较中演进,最后成为富有现代性的戏曲大剧种,丰富了中国戏曲的宝库。

可以这样说,艺术的多样性是艺术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的基础。从有人类及人类艺术以来,人类的艺术走的就是多元之路。人类艺术的多元性是人类文化的根性。从这种意义上讲,人类的艺术不可能是一体性的,一体性只能是人类文化中的精神追求的一致性:人类存在与生存的和谐性。比较艺术学的目标与意义,也就是保证这种艺术多样性的基础的基础。更何况,从艺术比较,到比较音乐学、比较舞蹈学、比较戏剧学、比较绘画学和比较电影学,等等,这些不同类型本身就是比较后的结果。

比较是人类认识事物的起点,比较也是人类认识事物的终点,比较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全部。人类只有在比较中才能接受外界的信息,人类也只有在比较中才能交流外界的信息。

有了比较,才有了事物的差异性;有了比较,才有了事物的独特性;有了比较,也才有了事物的整体性。

比较是人类得以思维的逻辑,比较也是人类得以生存的逻辑。

可以这样说,人类认识论的基础是比较论,只有在比较的基础上,才能产生人类的认识,人类也才能得以认识。

比较是人类认识与掌握艺术的唯一途径和方法。

艺术是人类创造的精神世界,艺术的比较是人类运用自身的意识对这一精神世界的比较认识,因此也可以说是比较的比较。比较是人类识别与认识世界的出发点,这是由人类感官存在与社会群居的双重原因所决定的。对于人类创造的精神世界——艺术来说,比较之维更是艺术创作和艺术观赏的逻辑起点。当然,艺术比较之锚的选择与介入,是极其多样与复杂的,我们所需要的,只是把繁杂的生活世界与更为繁杂的艺术世界,作为一个可比较的选择,以期在这种可控的比较维度中,更深入地理解和认识我们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更有可能将艺术的触角从对活泼泼的生活世界的观照,伸向无限的未来。

从这种意义上而言,比较艺术学的任务是艰辛的,它要在艺术学理论中首先披荆斩棘、攻坚克难,闯出一条人类“比较”的新路,这已不是AR、VR和智能艺术所能“涵盖”的领域,而是向着人类更高比较思维迈进的领域。到那时,人类将“跃出”地球,在更为广阔的场域中比较创新。

*本文配图系作者提供或绘制。

*为方便电子阅读,已略去原文注释,如需完整版本,请查阅纸刊。


作者:蓝凡 单位:山东大学艺术学院

《中国文艺评论》2024年第10期(总第109期)

责任编辑:陶璐


☆本刊所发文章的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新媒体转载《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文章电子版及“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众号所选载文章,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清晰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及期数。(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蓝凡 | 比较艺术的哲性思考(“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来稿须知

2024年《中国文艺评论》杂志征订启事

《中国文艺评论》2024年度重点选题参考

《中国文艺评论》2024年第10期目录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