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专题策划>正文

刘玉琴:文化自信提振当代文艺创作底气

2016-10-28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 收藏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固根守魂,关系一个民族的前途和未来。不久前,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扩展成为四个自信,并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自信,是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的勇气,是坚定不移、开拓创新的前提。从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可以看出,数千年文明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影响、凝聚作用日益突显,文化自信不仅为道路、理论、制度自信提供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也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文艺理论,为当代文艺提供了强劲的创作动力。

  什么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保持的坚定信念和发展希望。换句话说,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在文化问题上所具有的一种积极精神状态,它体现为观察、思考和推动社会发展进程中对于优秀传统的礼敬、对于现实生活的关切,以及直面世界的从容和开创未来的坚毅。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从经济硬实力到文化软实力,在东西方的比较和激烈竞争中曾日渐式微。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炮舰政策推行和向中国的殖民扩张的开始,西方思想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正面认知渐渐被轻视并被批判之声所取代。中国人自己似乎也逐渐失去了文化自信:或对西方文化全盘接受,或对西方文化采取抵制与排斥的态度。而今天,随着经济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日益增强,我们对自身的文化价值认识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充满信心。百年历史,中国人经历了从傲慢自大到失落自信、再到回归自信的曲折过程。

  新的历史时期,文艺事业蓬勃发展,文艺创作要奉献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离不开坚定的文化自信。我们的文化自信来自哪里?只能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来自观察感悟时代生活进程的思考、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把握和遵循,来自对世界优秀文化的吸取、直面世界的从容。文艺创作中的文化自信,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坚实基础。

  一、文化自信来自“向内找”,在中华文化中找到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温润和强健文艺创作的筋骨、道德、理想。这意味着对自身拥有的文化价值的高度理解和认同、创新与转化。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博大精深,生命力顽强。罗素曾说,中华文明是唯一从古代存留至今的文明。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像中华民族这样拥有数千年连绵不断、甚至精确到年、月、日接续的历史文化记录。从诗经、楚辞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小说,从《格萨尔王传》《玛纳斯》到《江格尔》史诗,从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今天,中国的优秀文化灿若星辰,亘古绵延。

  向内找,意味着俯下身子,怀着敬畏之心,向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致敬。这是我们最丰厚的精神土壤,也是上下五千年相延相承、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根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自信,都深深根植于中华文化土壤之中。中华文化的最大特质是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和持久性,它像空气一样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润物无声,能以无形的意识或观念影响有形的现实和存在,作用于社会的发展和实践。

  中华文化凝结而成的精神品格,长时间以来更是渗透于中国人的精神血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在漫长而曲折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厚精神追求的中华文化,以其强劲无比的精神突显了中华民族的标识,形成中华民族最刚健的“筋骨”。从古至今,“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传统,“仁义博厚”的宽容善恶标准,“爱国统一”的崇道尚义追求,“天人合一”的科学生态观念,“革故鼎新”的开拓创造精神等,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粹,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道德理想、价值观念和精神信仰,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是最宝贵的文化软实力,其间的思维方式、精神品格、文明素质值得自信自豪,传承传播。

  中国革命与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相结合所创造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到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铁人精神,以及当今时代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等等,同样是中华民族精神内涵最生动的象征。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苦难奋起抗争的史实,中华民族气壮山河、改天换地的斗争及从中炼就的可歌可泣的精神史诗,是我们最为宝贵的思想财富,为我们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提供着强大的自信与自豪。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在五千多年间蕴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体现着民族精神的深层底蕴。”

  自信作为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发自于肺腑,深植于人心,坚定执着,难于改变。就文艺创作而言,文化自信,是对理想、信念、优秀传统发自内心的尊敬、信任和珍视,是对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魅力充满依赖感的信奉、坚守和虔诚,是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的最有力的精神之源。理解、认可、把握了中华文化的传统与精神,文艺创作将葆有前驱的激情、奋斗的韧性,将会摆脱徘徊游移、迷惘困顿,产生一种无形而强大的力量。民族的复兴,不仅是经济的复兴,更是精神力量和文化的复兴。一个缺少文化自信的民族,不可能具有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一个缺少文化自信的文艺创作者,不可能具有无比坚定的理想和信仰。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文化自信需要传承弘扬,更需要创新驱动,文艺创作的魅力正在于创新。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新能力。泱泱五千年文化培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思想价值、审美情操,而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发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创新性的当代转化,一直是文艺创作的长久遵循。有没有创新精神,亦即如何在文艺创作中形成新的话语,新的表述,新的风格,尤其是想象力、创造力的提升和飞扬,成为衡量有没有文化自信的重要标尺。我们欣喜地看到,尽管文艺创作中还有许多现象、问题需要剖析、解决,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科学观念,已在文艺作品中凝结成追求人与自然和谐、清新康健的内容与底色;刚健有为的自强不息精神,已熔化成文艺作品的刚正恢弘之气;仁义博厚、厚德载物之情怀,为创作提供了更宽阔的视角,更深邃的人性视野;爱国统一、舍生取义精神,为个人与家国紧密相联,奉献了更高起点上的俯仰贯通之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动力,不断吸收“钙”质,文艺创作逐步拓展出在深厚传统中取精用宏、固本开新的大格局。

  文艺创作是一项艰苦的精神劳动,需要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全情投入。有坚定的文化自信做支撑,有崇高的精神追求做引领,有创造性发展、创新性转化的前倾姿态做保障,文艺的创作理想,连同创作者自身的积累,转移于作品之中,才有可能呈现出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着重指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也是要求文艺创作始终不能忽略自身所承载的责任、所秉持的理想,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雄健底气,强筋健骨。文艺创作要以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吸取优秀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彰显文艺发展的新气象。

  二、文化自信来自“向下扎”,于沸腾生活中挖掘创作源泉,吃透生活底蕴,感悟社会发展进程的蓬勃生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磅礴伟力,真诚抒写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精神,在生活中感受自信和传递自信。

  当今时代,中国正面临巨大社会转型。国家实力和人民生活大幅提升。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以及面对高科技和全媒体时代的冲击,人们的思想,情感,认知习惯和行为方式,包括精神冲突、伦理关系、情感构成等也都形成新的特点,新的题材、新的人物、新的情感和新的期待,如艳阳下的花开满树,呈现出社会生活的斑斓多姿之美。

  这样的时代和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机遇,它使书写崭新生活和人民精神风貌有了诸多可能。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是人民的文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人民,不仅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更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现实生活的蓬勃生机,中国人民的奋斗热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都是文艺创作推出优秀作品的重要源泉。

  中国在短短三十余年时间里走完西方国家300年的发展历程,其中的奥妙在于道路、理论、制度的正确选择,在于中华文化的基因深入每个人的内心,在于人民群众焕发出改天换地的无穷创造能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怀抱伟大的梦想,用奋斗、创造和高尚的价值追求,谱写了中华民族崭新的历史篇章,他们的艰苦奋斗、勇于牺牲精神,他们的平凡而伟大、普通而崇高的人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形象诠释,是中国人民道路、理论、制度自信的生动印证。文艺创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融入人民的事业和生活,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吸取营养,是不断发现美、创造美的现实路径,是文艺创作所要抵达的最大的文化价值。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这样的自信融汇于创作,会愈加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

  文化自信说到底还是一种价值观自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又继承和发扬了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粹。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保持文化自信的根本保证。自觉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和方向,在现实生活中开掘创作源泉,感受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密切关联,不断倾听民族历史的呼唤,把握人民和时代的鲜活脉搏,文艺创作者将深刻领悟文艺对时代与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说:“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中国人民应该有这个信心,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这个信心。”

  当前文艺创作在思想水平、道德水平上存在浮躁、拜金、泛俗等现象,有“高原”缺“高峰”,有数量缺质量,主要原因就是脱离群众、脱离生活。我们面临着一个物质飞速积累的时代,诱惑增多,繁花迷眼。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文艺创作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与以往相比似乎也有不少捷径可走,互联网带来的海量信息,让“事必躬亲”不再成为获得生活体验和创作素材的必经之路;新媒体的普及大大降低了作品发表的门槛;市场经济的高速运转,一定程度上催促着文艺创作快产多销;高压力、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也时常导致文艺作品的受众更倾向于碎片化和娱乐化的文艺样式。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文艺创作逐渐脱离生活,脱离真实、深入、厚重,变得虚假、浅显、轻浮。

  当然,相比于柳青、路遥的时代,今天的创作环境不可同日而语。从来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这样有优渥的创作条件,广阔的广场空间,众多的传播途径,但同时又面临着如此巨大的诱惑和堕落的可能。这都一再警示我们,如果不能深入日益发生深刻变革的时代,从中感受中国的发展与进步,如果不能触摸生活的真实生态,感受蕴藏在群众中无穷的创造能力和最美好的品格,如果不能感悟代表时代精神的人物和生活,描绘出崭新时代的精神与现实,如果不能认清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历史沿革、文化依据和精神支撑,我们就不能感知中华民族的充沛元气,呈现现实生活精彩纷呈的壮阔图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这自信就来自于时代,来自于生活,来自于人民。生活与人民对文艺创作所提供的巨大资源和精神推动,创作者对生活的激情,对未来的梦想,应当成为文艺创作逐渐提升的内在驱动力。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坚定信仰,在生活和人民的事业中淬炼文化自信,传递美好、希望和梦想,是文艺创作的至高文化理想。

  保持坚定的文化自信,也要学会用文化自信去克服各种挑战,学会面对现实社会思潮的复杂局面。当今时代,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理论遭遇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挑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遭遇市场经济这个现实社会存在的挑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遭遇人们的生存和生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的挑战,中国的制度文明也遭遇着自身还需要完善、需要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来支撑的挑战,但即使这样,我们自信的文化大势和中国大道已经形成,基本的格局已经奠定,拥有的影响力已经积累:紧跟时代步伐,保持文化清醒,反映主流价值,文艺创作的真正价值正在于此。

  三、文化自信来自“向外看”,拓宽国际视野,吸收世界文明优秀成果,坚守鲜明独特的民族特色,为世界文明提供中国创意和中国精神,自觉传播中国文化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天是世界的天,地是中国的地,只有眼睛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同时真诚直面当下中国人的生存现实, 我们才能为人类提供中国经验,我们的文艺才能为世界贡献特殊的声响和色彩。”在世界范围内,人类文明成果的交流互鉴素来是推动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一种文化总是在吸收其他文化的优秀成分的基础上,让自身文化得到启发,继而产生新的内容。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世界各国的文化在充分把握自己文化特点的基础上,增强对其他文化的理解和包容,对其他文化进行创造性诠释,这才形成了全球文化的共同繁荣。

  历史表明,世界上各民族文化总是相互凝望、彼此砥砺,才得以相互促进的。新时期以来,中国文艺对走向世界、融入世界始终有着强烈、迫切的愿望。事实表明,坚持以开放的视野,宽广的思路,吸收包括西方在内的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艺之长,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中国文艺才不断走向新的繁荣,并在走向世界中取得了丰硕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以来,中国文艺与世界文艺一直有着良好的交流互鉴,促进了中国文艺的繁荣发展。”不断加强的文化交流,成为我们文化自信的鲜明表征。

  近年来,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引人关注。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已不再以削弱民族性、丧失文化差异为前提,而是以自信的姿态、平和的心态,自觉警惕“祛除民族性”等现象的危害,对世界文明成果善于取彼之长,为我所用,主动追求对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呈现和塑造。我们对自身文化的认知越来越深刻,并愈益深知: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在全球化浪潮日益高涨、人类活动半径大幅度增加的今天,借鉴吸收各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强化民族性成为中国文艺的鲜明特色。文艺创作在吸收借鉴之际,也进一步强化了不同民族文艺之间的相互转换,追求用本土民众易于接受的审美趣味准确表达,自觉摒除一味追随、模仿,甚至抄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讲话中所说,“对国外的理论、概念、话语、方法,要有分析、有鉴别,适用的就拿来用,不适用的就不要生搬硬套。”所以,向外看,意味着我们开放胸襟,善于借鉴,将国外的先进思想、理念、方法等为我所用,强壮自身。

  时至今日,世界对中国的兴趣,早已不仅仅是经济的中国,还有文化的中国。中国的传统,中国的文艺,为世界提供了一份新鲜的范示,这使我们的文艺创作有了更为深厚宽广的背景和底气。现在我们不仅有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琅琊榜》等国产剧在海外热播,而外国人也在用文艺的方式表达他们对中国的感受。今年年初,一部由英国广播公司和美国公共电视网联合制作的《中华的故事》火爆西方,这部讲述中国的历史和传统的六集纪录片,占据了英国广播公司的黄金时间。北京的一家新媒体团队,近期创作的《我与中国的故事》系列网络短片迅速走红,他们用微视频的方式展现外国人与中国的情缘,从外国人的视角,真切地向世界讲述着中国故事。世界电影著名导演柯文思,也正为崭新的中国拍摄《善良的天使》《超级中国》等电影,他说:“华丽的中国时代正在展开”。外媒认为,中国的崛起不单单是中国的事情,更与世界息息相关。由此可见,世界正在以更积极的态度认知、走近“文化中国”。

  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西方对中国文艺重新审视,与其说是出于好奇,毋宁说是希望在中国和中国文化中找寻“新的路径”,换句话说,世界对中国智慧更加期待。人与自然如何相处?发展到底为了什么?从“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再到“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的义利之辨等,中国的传统、中国的实践,中国的文化,给出了一种不同于西方的“价值标准”。两千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式的中华民族,正为世界提供着新鲜的发展经验。这是一个崭新中国的吸引力之所在。历史将一再证明,中国文化只有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认同,才能形成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厚持久的影响力,也才有中国道路、理论、制度自信的丰厚土壤。

  欲信人者,必先自信。中国日益增强的文化影响力生动说明,历史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无法割舍的血脉基因,更蕴含着破解各种难题的钥匙。对中国而言,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百年的上下求索,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涵养未来最深厚的精神土壤。同时,又为世界文明作出着独特贡献。所以,不断向中华文化汲取充沛的养分、深厚的力量,不断观察感悟提炼生活,又能开拓视野、吸收世界文明优秀成果,将构筑成新的中国文化底色,催生出大气雄浑而又个性鲜明的文艺作品。当然,我们也要保持警醒:文化自信不是文化自大,不是自我陶醉,自我欣赏,而是要在人类文化价值坐标中准确找到中国文化的定位。

  文化自信归根结底是一种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为什么在“三个自信”之外还需要“文化自信”?因为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欣逢文艺大繁荣大发展时代,文化自信将进一步提振文艺创作的底气,明确的方向,清晰的路径,精深的内涵,是坚持为人民、为时代抒写的信念来源。深厚的文化自信将不断激发民族的自豪感和坚定意念,激励文艺工作者积极构建弘扬中华文化价值的宏阔气象与宽广视野,把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而这,将使文艺创作走得更高更远。

  *刘玉琴:《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

  *责任编辑:胡一峰

《中国文艺评论》2016年第10期 总第13期

 

  延伸阅读:

  尚长荣:从自省、自觉到自信,传承中华文化

  李德顺:简谈文艺创作中的价值思维

  王一川:照镜子、传基因和接新环——兼论艺术作为公民文化自信养成的审美中介

  罗怀臻:文化自信与传统戏曲的现代转化

  【中国文艺长安论坛】文化自信与世界眼光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当代文艺实践座谈会发言摘登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