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专题策划>正文

把握新时代文艺价值的理论维度 ——学习习近平文艺思想的体会(杜学文)

2018-05-28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作者:杜学文 收藏

  编者按:只有继承创新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优秀遗产,批判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才能打磨好批评这把“利器”,把好文艺批评的方向盘。推动文艺评论繁荣发展,必须夯实其理论基础。这就要求从理论的高度把握文艺规律,探求文艺评论的学术支点。本期刊发一组文章,希望能将相关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

  内容摘要:对文学艺术的观照,方法不同,结论也不同。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也对文艺的繁荣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种新要求是建立在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变革基础之上的。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方位,就繁荣发展文艺事业提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具有时代意义、引领作用。特别是他观照文艺的方法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针对性,要求以更为宏阔的视野、深邃的目光,特别是从民族复兴的历史大势与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等更具历史与现实意义的层面观照文学与艺术,从而发现并实现新时代中国文艺的重大价值。

  关 键 词:新时代 中国文艺 文化自信 文化传承 文化传播 民族复兴


  新时代对文艺繁荣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面临着新的历史任务,对文艺的繁荣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种新要求是建立在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变革基础之上的,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2017年10月2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华社记者 刘卫兵 摄

  首先是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所谓“强起来”,并不仅仅指经济的发展及其规模的壮大,也包含着国家创新能力、社会治理能力,以及文化影响、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等诸多方面。就文化而言,有两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有清醒的认知。一是确立什么样的价值体系在解决中国自身问题的同时为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并引领人类走向未来作出贡献。实际上,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断演化,现代化程度的日见加深,一直有人对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忧虑。很多思想家把人类未来的希望寄托在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的价值体系与方法论上。这种思潮随着中国的发展进步而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二是中国文化,当然也包括文艺在国际社会的影响也在不断增强。尽管总体来说,这种变化还没有改变西强中弱的局面,但双方的强弱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这其中也包括中国的文学艺术在国际社会的影响不断扩大。中国文化影响的不断增强已经成了必然的趋势。这是不争的事实。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如何在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发挥自身优势,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创作生产具有时代标志与引领意义的优秀作品,是这一代文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其次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不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强调的不是由于生产力的滞后生产不出社会需要的产品,而是生产出来的产品与人们不断发展的需求之间不够匹配。或者说,我们已经具备了相应的生产能力,但是生产的产品与人们的需要之间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这种矛盾并不仅仅表现在物质产品方面,同样也表现在文化产品方面。文艺作品创作生产不平衡不充分表现在多个方面。如类型的不平衡,农村题材、工业题材、少儿题材等方面的作品还不够多;新出现的艺术类型还不够成熟,仍然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的欣赏需求;地区发展也存在不平衡,相对落后的地区、边远地区的文化发展还有很大的差距。就创作层面言,尽管从数量、种类的角度来看,已经表现得十分活跃,但是从影响、质量的角度来看,还很不够。特别是那些能够表现时代精神,对民族复兴、人类发展具有引领意义的作品还不够多,影响还不够大。

  再次是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使世界各地的联系、依赖、融合更加紧密。这一现象不仅表现在经济领域,也同样表现在政治、军事、外交与文化等各个方面。现代通讯、交通技术已经大大地改变了人类的时间与空间,国家界限的含义也发生了极为重要的变化。通、融成为常态并且不断加深。在这些具有根本性的变化之中,文化的交流、融合表现得更为突出。这不仅是不同文化自身新变的重要条件,也将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总体来看,目前的状况仍然是中国接受外来文化,特别是发达国家文化的影响处于入超状态。但是中国文化的出超也在发生积极的变化。历史上,那些先发国家在接受东方文化,包括中国文化的影响发生突变性飞跃之后,今天再次认识到中国文化的积极性。中国文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生活方式方面,也同样表现在审美层面与价值层面,且呈现出越来越活跃的态势。文艺作品必须在这样的变化中发挥至为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要表现中国人的生活,讲好中国的故事;另一方面,要在坚守民族审美立场的同时使中国的文学艺术发生新的变化,以适应时代变革与发展的要求。

  在中国社会发生了如此深刻的具有根本性意义变化的时刻,我们必须以时代的眼光来审视文艺创作,从具有现实意义的视角来观照自身,在推动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实现中国文化,包括文学艺术的崛起、振兴。不过就现实情形来看,人们对文艺的观照仍然存在一些误区。比如,有人认为,文艺创作强调个性,是个人的事情,是自己创作的表达,与时代、社会、他人无关。这种观点,忽略了作品的社会属性,没有注意到文艺作品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存在,因而既是创作者个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表现,也将在面世之后对社会产生影响。可以说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是非常片面、狭隘的。从艺术的发展进步来看,将阻断艺术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割裂艺术生长的土壤,使其陷入无源之水的境地。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艺术创作最主要的是要表现出某种生命存在的人性“形态”,如绝望、拯救、爱情、仇恨、变型、困境等。只有表现出这样的生命状态,才能具备超越具体时空的意义,才是艺术的贡献。这一观点有一些道理,但其片面性也是非常明显的。任何生命存在的人性“形态”都不是脱离社会生活的抽象的存在,一定是建立在社会生活基础之上的具体的存在。我们不能想象有一种人会生活在生活之外而不负载社会意义。而且,并不是所有的艺术创作只能表现这种“形态”,而不能表现其他的生活样式。实际上文学与艺术可表现的生活领域十分丰富,极为广阔。艺术创作并不能仅仅局限于某种仅属于个人的“形态”,而是具有十分巨大的可能性。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观点无疑限制了而不是丰富了艺术表现的领域。也正因为这种限制,将使人类的想象世界变得干瘪、苍白、无趣。还有一种思维方式则是将本来丰富万千、生动形象的艺术表现用简单的社会现象来概括。忽视了现实生活的复杂性、丰富性,不了解艺术表现手法的独特性、创造性,简单用社会学的规律来替代艺术规律。其最大的缺陷就是因漠视艺术规律的独特性而导致艺术丧失自身的形象性、生动性与情感性,进而把艺术蜕变为非艺术。这些模糊观点的存在将影响文艺创作的繁荣发展。校正其偏颇,回归其本位,使文学艺术真正发挥在民族复兴伟大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是我们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

  从民族复兴的必然看文艺的价值

  毫无疑问,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的历史使命。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文学艺术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是我们必须回答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民族复兴本身就包含着文化以及文艺的复兴。没有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复兴与文艺之间的关系至少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展开的。

  首先是从文艺本体性的层面来讨论文艺,认为文艺自身的繁荣兴盛是民族复兴的一部分,是一种目的。民族复兴是一种全方位的整体性复兴,而不是某部分、某领域的复兴。也就是说,民族复兴既包含经济、政治、外交等方面的复兴,更包含民族文化的复兴。而且,文化复兴意义更为重大。因为文化事关民族的精神、灵魂,事关一个国家、民族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它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不能说一个民族仅仅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而在思想与文化方面缺乏核心价值,对人类没有突出的贡献就可以实现复兴。因此,文化,包括文艺在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甚至决定性意义。

  其次是从文艺的工具性层面来讨论文艺,认为文艺的繁荣兴盛对民族复兴的作用非常重要。概括而言,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文化,包括文艺将为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将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二是文化,包括文艺具有引领时代的重要作用。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艺都能够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它往往拉开了时代进步的帷幕,吹响了历史进步的号角。三是文化,包括文艺具有改造国人精神的功用。文艺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心动,让人们的灵魂接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

  在人类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文艺发挥的作用至为重要,十分关键。古希腊时期是一个被人们视为繁荣辉煌的时代。这种辉煌的标志不是经济,也不是军事,而是文化,其中也包括诗人与艺术家的创作。正是古希腊文化形成了欧洲价值体系的基础,影响了欧洲社会的发展。在与古希腊大致相近的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且同样辉煌的时代——春秋战国时期。这是一个经济大融合的时代,也是一个文化大繁荣的时代。诸子百家共同确立了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体系。这一价值体系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被不断地丰富,不仅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也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直至今天仍然具有十分突出的现实意义。从东方到西方,这些影响深远的思想文化包括文学艺术形成的时代被称为是人类的“轴心时代”。这就是说,人类基本的精神文化与价值体系是由这一时代所确立的。也可以反过来说,正是它们的存在,塑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精神、灵魂、价值体系。从这一历史文化现象来看,文化的本体性意义十分突出。作为工具,文化影响了那个时代。作为目的,文化本身就是那个时代的标志。

  欧洲从蒙昧的中世纪走出,开启工业革命的历史大幕,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是启蒙运动。如果没有启蒙思想家与艺术家大量的思想理论著作、文学艺术作品对神权及封建专制的猛烈批判,呼唤人的自由平等、天赋人权,倡导法的精神与理性主义,就难以打开欧洲突变性发展的大门,为欧美现代国家的发展奠定思想基础。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同样也经历了一次剧烈的启蒙运动,这就是进步思想对传统文化中的落后内容进行猛烈批判的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鲁迅、胡适等传播新文化,批判旧思想,使人的观念得到了空前的解放,认识发生了重要的改变。不论欧洲抑或中国,思想的启蒙既引领了那一时代的剧烈变革,也成为那一时期的重要形态。也就是说,这些思想文化成果,即是目的性的存在——是那一历史时期的一种标志,也是工具性的存在——推动并引领了那一历史时期的变革。

  目前的中国正经历着一场最为深刻、最为剧烈,因而也最为重要的变革。这一变革的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于中国,而是必将影响人类。这种影响也不仅仅是经济的、政治的,同样也是文化的,甚至更主要的是价值体系与方法论的。在这样一个改变人类命运的历史时刻,中国不仅要向世界提供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也将向世界提供国家治理的新智慧,还将向世界提供能够解决人类面临困境的新思想、新文化、新艺术,为人类未来发展提供思想资源、精神支撑、审美理想。我们正处于这样一个伟大变革的时代,不能没有文学艺术的新贡献。我们需要有能够表现这一时代人民努力奋斗的璀璨画卷,需要有能够表现这一时代人民精神追求、价值选择、情感世界,具有引领与启示意义的华彩乐章。这些文学与艺术成果,不仅将激励人民奋发图强,在改变世界的同时改变自己,也将成为这一时代人类思想文化的标识。

  从民族文化的传承看文艺的价值

  中华文明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历尽劫难而不死,创新转化而新生。也正因此,能够绵延五千余年,形成自己的宇宙观、价值体系、伦理秩序、审美范式,以及独特的思维模式、方法论,直至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现实意义。中华文化在其发展进步的历程中,既成为一种传统,又常变常新,具有非凡的活力与现代性。但是,无论如何变化,其文脉是一以贯之的。今天的文化,是在昨天的基础上新变发展形成的。没有传统,也就没有了历史,当然也就没有了今天,更不可能有未来。讨论今天的文学艺术,不能把今天与历史割裂开来,也不能把传统与现实作为两个相互独立、截然不同的文化形态看待。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及文艺的论述,一个非常独特的贡献就是从中华文化的发展历史来看今天的中国文化,包括中国的文学与艺术。他的论述打通了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强调中国的今天,包括中国今天的文化、艺术是与中国的历史、传统一脉相承的,是历史在现实中生成的新的果实。

  工业革命以来,欧洲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从中世纪千年停滞与落后中实现了质的飞跃。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具魅力的国家却偏离了历史进步的轨道,从农耕文明的顶峰跌落,在强大的工业文明面前逐渐蜕化成为一个受欺压、被掠夺,没有话语权、没有独立与自尊的国家。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一直在寻求重新崛起的正确道路。经过了实业救国、政治变革,进入文化的反思。这种反思是对自身文化中僵化、落后形态的批判,希望能够发现自身存在的文化局限,并从中寻找开掘复兴的新路。不过,在这种批判当中也引发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负面认知,使很多人认为只有与传统决裂才能求得新生。与此相应的另一方面是,欧洲西方随着经济与军事的不断强盛,对东方的遮蔽与妖魔化。两方面的合力在一些人眼中形成了一种模糊甚至错误的认知。这就是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落后的,需要抛弃的;欧美先发国家的文化是先进的,需要仿效的。

  但历史的现实是,现代化的列车在隆隆前行的时候,随着科技与物质条件的极大改善,人的主体性、文化的多样性受到了消损,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没有变得更科学、更和谐、更合理,而是更紧张、更对立、更扭曲。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要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需要从中华文化中寻找智慧。中华传统文化本身所具有的传统形态又在现实社会中具有了现代意义,其生命力表现得更加丰沛、活跃。

  中国正在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飞速迈进。中国自身也遭遇了所有追求实现社会转型的国家存在的问题。同时,由于历史文化的不同,这些问题又呈现出自己的特色。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讨论文学艺术,当然难以割断传统与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在其关于文化及文艺的一系列论述中,特别强调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价值,强调当下的文化发展、文艺创作与中华文化传统,特别是其中的优秀传统的一脉相承、源流相继。他指出,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中华民族既坚守根本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养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在文艺创作中,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还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这些论述把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与中国当代文化的建设、发展统一起来,融为一体,既强调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源远流长,又强调新的历史条件下解决现实问题的文化要求,作出了突出的理论贡献。

  由此看来,当下时代的文艺创作是中华文化在今天延续发展的一部分。它不是孤立的、自足的,而是有其源与流的,是过去在现在的反映。与其他文化不同,中华文化有其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特征。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中华文化虽然经受了严峻的考验,甚至在一些时候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挑战。但是,它没有中断,没有成为“另一种”文化,以新的姿态继续活跃在人类文明的舞台。中华民族的文学艺术虽然从形式与体裁来看,有很多变化。如在《诗经》的时代,四言诗是最重要的艺术形式。然而今天的人们已经很少创作四言诗了。但是,这并不能说明诗歌这种形式消亡了,实际上是由四言而五言,而七言,而更加自由灵活的词曲,而现代诗,呈现出新的艺术样式。更主要的是,作为诗歌,其表现手法与审美特征仍然保有传统诗歌的艺术追求。这一例证可以很好地说明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变化。这就是,其表现形式可能发生了新变,但并不等于其自身的消亡,恰恰相反的是呈现出新的活力。

  这也可以看出,对传统的继承并不是对传统的简单照搬、移用,而是在继承的同时逐渐形成适应新的时代要求的表现形式。这种新的表现形式既有对传统的创新性转化,也有对外来文化元素的借鉴与吸收。我们所说的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并不是一个时间意义上的概念,不是说新的就是优秀的,旧的就是不优秀的。“优秀”是指在今天仍然具有生命力的事物,是能够解决今天问题的存在。同样,借鉴外来的艺术元素,也必须着眼于解决今天我们自己的问题,着眼于增强今天我们自己的文化,包括艺术的生命力与表现力。任何简单照搬是与事无补的,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机械主义表现。而任何简单的排斥——包括对传统的排斥与对外来文化的排斥也都是极为愚蠢的,是背离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虚妄之举。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目的是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繁荣发展新时代的文艺,如果把其置于中华文化,包括中华艺术的历史长河中来观照,就会发现其天地无比广阔,意义无比重大。这是具有数千年漫长文明史的文化,也是具有数千年漫长文明史的艺术。它不仅在自足的层面上为人类贡献了丰富的艺术成就,还在自为的层面上深刻地影响了人类文化,包括艺术的发展进步。从上世纪以来,源于欧美的现代派与之后的后现代艺术思潮影响广泛,当然也对中国本土的文学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新时期以来,大量的异域文化,包括文学艺术流派、理论方法思潮传入国内,对中国的文化,特别是文学艺术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从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这似乎是一种必然。中国的改革开放为这一现象提供了历史的机遇与必然性。从中国社会的转型来看,也当然要经历这样的社会激烈变革在思想领域与艺术领域中的变化。它极大地拓展了中国文化思考探索的天地,同样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国艺术的表现领域、表现手法、思考方式、理论探求等。重要的问题是,在先发国家强大的物质生产能力背后所呈现出来的占有强势话语权的文化——艺术是不是可以简单地取代具有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文化及其艺术?我们是不是可以或者能够舍弃自己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传统,简单地搬用外来的文化与艺术?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即使是先发的欧美国家,尽管他们大量地汲取了东方世界,包括中国的文化因子、艺术元素,并没有使自己的文化与艺术变成东方文化、中国艺术。他们成功的地方在于积极地汲取了别一文化之后,形成了自己新的适应时代要求、能够解决自身问题的文化与艺术。在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固守自己的传统而拒绝借鉴外来文化已经被历史证明是失败的,不可行的。但是,舍弃自身传统的根,舍弃传统中优秀的文化元素,照搬别人的东西当然也是行不通的。我们的使命是,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借鉴外来有益因素,创新转化,别开新面,实现新生,创造出属于中华民族的、这一时代的文学与艺术,使中华文化及其艺术的文脉绵延不绝,生生不息。

  从文化自信的增强看文艺的价值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够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源于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这种自信的意义并不仅仅是对其历史成就的简单肯定,更重要的是建立在对其历史成就肯定的前提下对未来的自信。没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民族。那些在历史上消失的民族首先是文化的消失。文化的消失是民族消亡的根本。即使作为民族成员个人的肉体仍然存在,但是,民族已经不再存在。其标志就是文化的不存在。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他特别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在文艺创作中,能不能确立对民族文化的信心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如何表现民族文化,如何塑造民族形象,如何引领民族未来等重大问题。对民族文化没有坚定的信心,不相信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与创造力,当然也就不会相信它有美好的未来。在创作中就不可能表现出它所具有的活力、智慧、光彩。与之相应,在失去自信的文化取向中造就的人物形象,不管个人如何优秀,也是悲剧性的、没有魅力的。当前一些作品还打着独立性与批判性的光鲜旗帜,表现无望人生,甚至是无聊、无耻的人生。虽然就作品的个体现象而言,我们不能简单否定这种创作,因为生活中确实存在这样的人与事。但是如果这种创作成为一种现象,具有了或大或小的普遍性,就是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这种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对文化认知的价值判断出现了误区,核心是对民族文化失去了自信。

  要对不同文化作出科学准确的判断,创作者应该对人类历史的发展有基本的认知,了解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基本态势、基本规律,以及各文明对人类总体文明的贡献及其特点。

  中华民族在其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伟大的文明。这一文明对人类的贡献同样伟大。这是毫无疑问的。问题是这些贡献是什么?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还需要认真研究。中华文明有其突出的特点,不论其观察自然宇宙的方法,还是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自然社会伦理价值都不同于其他文明。这为人类发展进步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理性。中华文明自身的品格也具有十分突出的秉赋。比如,其开放性、包容性、同化力就异于其他文明。也正因此,中华文明才能够不断汲取新质,保持活力,获得新生。作为文学艺术创作者,应该具有对中华文明的基本认知,充分相信中华民族有智慧、有能力、有勇气战胜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包括客观存在的与自身存在的问题,实现创新转化,走向新的辉煌。

  增强文化自信,从中国近代以来的艰难探寻中也可以证明中华民族的自生能力非同一般。一直处于农耕文明发展顶峰的中国在近代以来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从泱泱大国蜕变为任人宰割的弱国。但是一代又一代有识之士前仆后继、流血牺牲,寻求民族崛起的道路。在经过了大约百年时间之后,终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重新站立于世界民族的舞台。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国力不断壮大,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见紧密,贡献度逐步增强,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一个富起来的国家对世界的影响已经成为不可忽略的现实。中华民族实现了由近代以来的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并表现出更加强大的生命活力。这是民族奋斗的事实,也是历史前进的必然,更是中华文化创新转化的规律性体现。

  在认识到民族文化的本质特征、重大贡献、发展规律的同时,也必须认识到民族文化中还有与现代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成分,以及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这同样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自信不是盲信,更不是自负。中华传统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方法论体系,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但并不等于传统的就一定是现代的,属于传统就一定具有现实意义,可以不加扬弃全盘照搬。如一些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有不同的解释,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那么,在今天是不是出现了新的含义?一些理论在一定的时期被忽略漠视,在今天是不是又重新具有了价值?这些都是需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加以分析辨别的。如果我们的创作者能够感受并表现出这种具有时代意义的变化,将是非常重要的。

  文化自信表现对外来文化的态度。盲目排外,视外来的一切如洪水猛兽并不是自信的表现。自信就是能够坦然面对一切,包括坦然面对外来文化。这也是中华文化的一个较为鲜明的特质。中华文明是融合了多种文化成分形成的文明形态,具有兼容并蓄、开放包容、吸纳中和的品格。在外来文化面前,中华文化从来不排斥、不抗拒,而是进行积极的选择、融合。那些能够适应中华文化发展要求的元素往往被接受吸纳,并转化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成分,成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最典型的就是佛教,形成于古印度,从西域地区传入,在中原发生了重大的转化,终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不仅对外来的思想观念、方法形式要采取科学理性、坦然面对的态度,对外来的艺术思潮、表现手法等也应该采取积极的、辩证的态度。事实上,中华艺术的发展史也可以说是一部不断吸纳外来艺术元素而新变发展的历史。近代以来,特别是上世纪以来,国外文艺思潮、流派不断传入中国。至五四时期,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欧美艺术对中国艺术影响甚广,诸如鲁迅等人积极译介的东欧、俄罗斯等民族的文学艺术,对中国艺术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新中国成立后,苏联的文学艺术对中国影响甚大。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来,中国成为各种国外文艺理论与方法、流派的汇集地。可以说既有的各种思潮流派在中国几乎都有介绍。当然,并不是所有外来的东西都能够适应中国的需要。一些东西从理论上看可能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在实践中却缺乏理想的成果。一些在其他地区形成了重大影响,但在中国却并不适应。我们的任务是在大量的译介中采用转化那些适应中国现实要求、有助于中国审美获取新的生机的内容。

  对民族文化充满自信,就是要认识到中华文化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无限创造力与闪烁着无比光彩的艺术魅力,从而对民族的未来充满信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更生动地表现中华民族这一时代的情感、愿望、努力,以及具有艺术魅力的典型形象;才能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以科学理性的姿态吸纳转化外来有益文化元素,包括艺术元素,使中国的文学艺术不断呈现出新的活跃姿态,拥有持续的创造动力,呈现出中国新时代文学艺术的无限可能性。

  从民族立场的坚守看文艺的价值

  立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繁荣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其出发点是中华民族的崛起与复兴,是重新塑造中华民族在世界舞台的形象,并在此基础上为人类的发展进步作出新的贡献。这一立场意义重大,影响广阔而深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抛弃或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他历数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来说明文化与民族兴盛的关系,并且借用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对“轴心时代”的论述,强调那一历史时期是人类文明取得重大突破的时期。特别是在古代希腊、古代中国、古代印度等文明中都产生了伟大的思想家。他们在思考人类面临的问题时,并不是漠视自己生活的土地、民族、问题,而是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表现出人类的智慧,才“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并一直影响着人类生活。这种不同,既是对民族文化立场的坚守,也是在此基础之上的超越。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思想理念与道德规范,有着永不褪色的价值。既具有解决那一时期面临问题的即时性,又具有超越历史的现实性。因此,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首先要着眼于解决中华民族面临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是中华民族在经过近二百年的努力奋斗之后,即将迎来民族复兴的伟大时刻必须要解决的。中华民族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即将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这一成就来之不易,历尽艰辛。我们面临的挑战可能是人类发展进程中前所未有的。比如,从来还没有一个像中国这样大的规模、体量的国家实现了社会的转型,也从来没有一个像中国这样具有悠久、深厚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成功实现了现代化,也从来没有哪一个国家在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遭遇了多重文明叠加、不同地域有别、生产方式各异的复杂性。我们没有先例可循,只能一方面吸取先发国家的经验、教训,一方面进行艰难的探索、尝试。这其中有成功的实践,也遭遇了挫折坎坷。这些都需要我们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有更多的思考、体验、感受,进行更具有挑战意义的创造。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也要求我们要在继承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文化进行深刻的反思,传承弘扬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与生命力的文化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基础。她不仅是历史时期的成果,也包含着丰富的现代性与现实价值。在人类追求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遇到了许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今天的人们作出努力。中华文化有许多可为今天提供启示的思想资源、实践形式,都需要认真思考审视、继承弘扬。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文化具有一脉相承的品格。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其最重要的就是中华文化的价值体系。这种价值体系是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民族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他们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不断丰富调整,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核心体现。文艺创作要洞悉社会的发展变化,其中也包括对中国精神、中国文化的深刻把握、生动表现。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就是要在创作中讲述好中国故事,塑造具有中华文化特质、体现中国精神的典型人物形象。人的活动一定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存在的。这种社会文化环境影响、培育了作为个体的个人与作为群体的民族。没有脱离了这种具体环境的纯粹的、绝对的人存在。即使是那些社会文化环境并不明显的描写,也会或显、或隐地表现出社会对人的影响。就中国的文学艺术创作来说,当然首先要表现存在于中国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人。他们的社会经历、道德选择、人伦关系、理想希望、情感方式等必然会有这种环境的影子。而那些能够体现这种环境下的具有典型性与概括性的人物就会成为艺术中的典型形象。这种典型形象因其具有了民族文化的特质与社会生活的时代性,将成为人类文学艺术宝库中的重要标志。

  中国的发展变革从来不是中国自己的事情,而将深刻地影响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眼睛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同时真诚直面当下中国人的生存现实,才能为人类提供中国经验。我们的文艺,才能为世界贡献特殊的声响和色彩。坚守中华立场,不是张扬民族主义,不是单方面强调中国的文化与中国的利益,而是要在解决好中国问题、实现民族复兴的同时,为人类的发展作出贡献,为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实际上,许多发达国家的智者已经深刻地意识到这一问题。他们对中华文化中的方法论、价值观、审美范式等充满了希望。在文学艺术领域,也多有对中国传统审美、中国表现方式的借鉴。在西方影响广泛的现代派与后现代派文艺思潮,则从中国古典文学与艺术中汲取了思想资源与表现方法。如象征主义及其意象派就是从中国古典诗歌中汲取资源,在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丰富性、含蓄性、形象性的影响下,兴起反对诗歌创作中的抽象说教等现象,流行于欧美与俄罗斯等地。这就是说,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要充分意识到中华传统文化中本身具有的现代性,及其对现代文化思潮与艺术创作的影响,而不是简单模仿别人的创作。

  从文化传播的影响看文艺的价值

  文艺作品的传播范围越是广泛,时间越是长久,影响力就越大、越深刻。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生产技术、社会条件、文化环境不同,传播的成效也不同。信息技术的出现使传播的时空观念、伦理关系均发生了变化。交通技术的发展也使传播的速度、效能发生了重大改变。在全球化程度日见加深,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的条件下,文化的传播已然呈现出崭新的境界。

  就文艺作品的传播言,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使人们能够喜欢一部作品。简单地说,就是要在艺术表现方面有吸引力、感染力。这就要求创作者充分尊重艺术规律,以合艺术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与理解。总的来看,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创造了属于那一特定时代的作品,并形成了自己的审美观。这种建立在价值体系基础之上的审美活动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并在相互交融中创新发展。现在的问题是,发达国家的文化具有相对强势的影响力、话语权。也正因此成为一种“样板”,似乎要创作优秀的文艺作品就必须符合这种模式。比如在影视创作中简单模仿“好莱坞模式”,文学创作中简单追求现代派思潮等。以为只有这样才能与世界接轨,在话语丛林中争得一席之地。这种观念隐含了极大的危险性,将引发文艺创作的趋同化倾向。遮蔽不同地区民族文化的特色,简单追求某一种“模式”,其结果就是千人一面,万人一腔,由趋同化而至于单一化。文化的单一化也就是文化的僵化,最后的结果就是文化的窒息与消亡。这种现象也将导致丧失民族文化立场,进而使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丧失,丰富性消亡。民族身份的认定,最根本的是其文化的存在。在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进程中,必须强调自己的审美范式、审美理想,并用最具艺术魅力的作品来使人们认识到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心理愿望。也就是说,文艺作品要产生影响力,关键还在于要遵循艺术创作的规律,在继承民族优秀审美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开拓艺术的新领域、新手法、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重视遵循艺术规律,指出文艺创作是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创新,是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集成,是胸怀和创意的对接。这就是说,文艺创作要在坚守民族立场、遵循艺术规律的同时,在艺术表达上努力创新,才能解决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进而扩大其传播与影响。

  在世界各国各地区联系、交融更加密切的今天,中国接受了大量的外来文艺作品。中国对外来文化的态度是积极的、开放的。与此同时,也有一个中国文化,包括文艺作品如何在国外扩大影响的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他们想了解中国,想知道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想知道中国人对自然、对世界、对历史、对未来的看法,想知道中国人的喜怒哀乐,想知道中国的历史传承、风俗习惯、民族特性等等。文艺是世界语言,是最好的交流方式,最容易相互理解、沟通心灵。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必须有好的作品,才能在日益紧密频繁的交流联系中占据主动。在当今这个开放的世界格局当中,必须增强文学与艺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不仅催生了新的传播模式,也出现了新的艺术样式、创作群体。世界各国对互联网技术的运用高度重视,在技术创新、管理规范、产业发展等诸多方面都有非常积极的经验。中国已有七亿多网民,这是一个巨大的网络运用群体。各种网剧、网络游戏、网络文学及相关的艺术形态不仅成为新兴产业,也成为新的文艺形式。特别是中国的网络文学,成为对世界各地具有重大影响的创作现象,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器。由网络而催生的新的艺术创作形式与传播形式正在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创作方式、传播方式、欣赏方式将对传统的文艺产生革命性影响。网络文艺的发展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现象。其传播与影响比传统的文艺形式更快捷、更广泛、更灵活。如何发挥好这一文艺现象的积极作用,使其能够更好地传播中国声音、中国形象,还需积极的探索。


  作者:杜学文 单位:山西省作家协会
  《中国文艺评论》2018年第05期(总第32期)

  《中国文艺评论》主编:庞井君
  副主编:周由强(常务)    胡一峰 程阳阳
  责任编辑:胡一峰


  延伸阅读:

  呼唤深刻表现恢宏变革现实的文艺作品(杜学文)

  让读书成为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杜学文)

  在创作中把好历史观的方向盘(杜学文)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