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最新期刊>正文

《中国文艺评论》2018年第6期(总第33期)目录

2018-06-24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作者:《中国文艺评论》编辑部 收藏

《中国文艺评论》2018年第6期 (总第33期) 目录

 

  ■ 本刊特稿

  4...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艺思想 潜心创作无愧于新时代的精品力作/李屹

 

  ■ 特别策划·新时代现实主义创作之问

  11... 现实题材电视剧如何迎接“新时代”?/张国涛

  20... 如何将生活真实转换为动人戏曲?/颜全毅

  27... 罪案题材网络剧如何拥有现实主义品格?/付李琢

 

  ■ 艺象点击

  36...提质增效与升级换代:构建中国电影发展的新格局/饶曙光 李国聪

  46...媒介、结构与情结——论“升级流”网络小说的游戏性/傅善超

  58...谈中国流行音乐参与世界文化潮流的路径/李广平

 

  ■ 艺海杂谈

  62...荀风长烈 毓骨峥嵘——评孙毓敏对荀派艺术的传承与创新/齐致翔

  70...“都市水墨”的概念辨析及其现代品格/樊波

  76...谈厉彦林乡情散文的艺术特色/王万森

  83...十七年时期农村题材小说得失之辩:以《创业史》为例/倪万军

 

  ■ 作品评析

  94...历史主义抑或自然主义:评贾平凹《山本》的叙事史观/谷鹏飞

  109...从《红海行动》看“新主流大片”的影像表达与类型探索/陈红梅

  116...电影《冈仁波齐》的虚构与真实/姜常鹏

 

  ■ 名家专访

  125...万里归来年愈少,此心安处是吾乡——访话剧艺术家蓝天野/采访人:王甦

 

  封二...《为万世开太平》 (书法作品)/于右任  微评/阳阳

  封三...《倾斜的地平线》(美术作品)/吴威  微评/尚辉

  封底...《白马秋风图》(古建彩绘)摄影并文/余思

封二...《为万世开太平》 (书法作品)/于右任

  “为万世开太平”为于右任先生的夙愿,也是他书写最多的字句。语出北宋关学大儒张载的《张子语录·中》,所表达的是儒家学者的永恒政治理想,于右任即是有此高蹈理想与责任担当的践行者。1948年,于右任和李宗仁、孙科、程潜竞选副总统,把此句写了两千余幅,遍赠国大代表。力抗其他竞选者的金条攻势,只可惜,纸条干不过金条,遗憾落选。逃到台湾的大员们都没想到,时至今日,纸条的价钱远远高于金条(目前于右任作品拍卖平均单价超过46万元,最高价747.5万元)。此幅“为万世开太平”信马由缰但合于法度,线条简洁老辣,体势洒脱跌宕,将厚实的魏体功夫带入草书之中,碑帖结合,每一个字笔画简易而能首尾相应、浑然一体,充分体现出雄豪古朴、冲淡天然的雍容趣味。作品以书传道,以字含情,承载民族气节,抒怀家国情怀,值得后人细探、玩味。

 (阳阳)

封三...《倾斜的地平线》(美术作品)/吴威

  步入现代社会的中国,人们日益面临着精神世界现代性转型和重构的难题,探索当代人精神心理的存在感,或许成为中国艺术当代性的核心与本质。这便让我们看到了中国青年一代写实油画家日益深刻地意识到艺术摆脱表象描绘的重要意义。一方面,他们热衷于油画的再现性,对欧洲古典主义追求的高贵与单纯痴心不改,充满了激情与留恋;另一方面,他们不甘于对日常生活以及生活表象的描绘,从而促使他们通过视觉具象来探索和完成对现代社会人们精神心理的深沉表达。

  吴威有着对于古典写实油画的追慕,作品中又不可避免地具有当代图像表征。从古典塑造到当代图像的演变,揭示的不只是画家个体视觉经验被当代集体图像经验的改变,而且这种图像经验中所隐藏的文化寓意与社会戏剧,也都至少具有透视的“被看”和镜像的“自观”这两种形态,当代社会对于人的存在感的体验、对于人的生命意志的现实也便不可避免地夹在这两者之间,这与其说是真实的存在,毋宁说是存在的幻觉。吴威在他的作品里不断地向人们重构着现实世界的这种心理体验。

(尚辉)

封底...《白马秋风图》(古建彩绘) 摄影并文/余思

凤山古戏楼小记

  暮春时节,塞外风轻,细雨染绿,野鸟乱鸣,杂花漫谷,云飞泉涌。与友人游坝上,过其故地丰宁凤山小镇,寻挂炉烧饼风味,访郭小川故居,小街一角偶遇雍正年间戏楼。楼有上中下三层,牌楼道观布列于前,保存完整,规制非凡。余绕楼数匝,触摸凝视,怀古思人,心驰神远。壁间一画,生气鲜活,苍远厚朴,似有“白马秋风塞上”之意。画中老者,胡人装束,沉雄粗砺,双眸清明而深邃,坦诚而神秘,灼灼射人心田。友人指曰:此处鬼怪传说很多,离奇故事也很多。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后,这里已很少演戏,而是成了历次运动的集会场所,开群众大会,公审犯人,批斗游街,聚散沉浮,诡谲变幻,七八十年间不知上演了多少历史活剧。如今真戏假戏都不唱了,戏台成了文物,剧中人渐渐远去,一切都将淹没于历史尘埃之中。余闻言,感叹唏嘘,回眸凝视画中人,蓦然窥得那眼神中另有几分深意,似乎在说:这里发生的一切,我都看到,都知道,我想说,但我不能说,也说不出。

  回京后,遍询此画原委,不得其详。有的说来自三国,有的说来自聊斋,还有的说和西域佛教传播有关。困惑越来越多,历史的图景也越来越模糊混沌,只有那双眼睛在我朦胧的脑海中越来越清晰澄澈了。

 

  《中国文艺评论》2018年第6期(总第33期)

  《中国文艺评论》主编:庞井君

  副主编:周由强(常务)    胡一峰 程阳阳

《中国艺术报》2018.06.27期(总第2048期)转载《中国文艺评论》2018年第06期(总第33期)目录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杂志主页

  《中国文艺评论》2017年总目录

  《中国文艺评论》月刊2016年全年篇目大放送

  《中国文艺评论》2018年第04期(总第31期)目录

  《中国文艺评论》2018年第05期(总第32期)目录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