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十四五”规划即将收官、“十五五”规划即将开启之际,由中国文联、中国科协共同主办的“艺术与新质生产力”专题座谈会于8月30日在杭州举办。座谈会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战略目标,聚焦艺术与新质生产力的深刻关系,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的文艺贡献与新质生产力的艺术表达这一时代课题,进一步明确文艺工作的历史方位和时代使命,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推动文艺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张政,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进展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徐永军、诸迪,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谢力、李昕,中国文联副主席许江、潘鲁生等出席座谈会。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高世名主持会议。艺术家、科学家、企业家代表,以及中国文联所属各全国文艺家协会、文联机关相关部室、部分地方文联负责同志,中国科协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浙江省文联、浙江省科协和中国美术学院相关负责同志等80人参加座谈会。
座谈会上,潘鲁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科协主席凌文,中国美术学院院长余旭红,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医药学部主任黄荷凤,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开明画院副院长舒勇,中国流行色协会会长贺显伟,中国美术学院教授、DIA中国设计智造大奖秘书长卢涛,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所长刘萱,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创新设计学院副院长兼AI中心常务副主任于朕,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张文武,深圳佳简几何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设计总监张九州等11位艺术、科技领域的代表,围绕“艺术与新质生产力”主题发言。
会议指出,把握艺术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关键就在于科学把握艺术与科技的辩证关系。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指示精神,赋予新质生产力更坚实的人文支撑和更充沛的精神动力。要从历史纵深、理论高度和实践维度领悟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深刻把握艺术在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进程中的能动作用。
会议认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战略性技术,无疑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和重要引擎。新时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新质生产力跃升的必然趋势,对艺术担当时代使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全新要求。文艺工作者回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时代要求,就要直面人工智能发展的时代呼唤,既要放大新技术的优势,也要放大艺术自身的优势,树立文艺工作者的自信,以自身的创作与实践,积极融入艺术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时代浪潮,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发挥文艺工作独一无二的价值。
会议明确,全国文联系统特别是各全国文艺家协会要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科协等相关单位的深度合作,在更大范围发挥科学作用、彰显艺术价值。要深刻把握互联网、AI等技术革命催生的文艺新业态,积极搭建跨领域创新创作平台,探索艺术和科技双向赋能的新路径,持续优化文艺创作评奖汇演实践、提升文艺传播效能,用高质量的艺术作品和活动,助力科技创新,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会议提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牢记嘱托、瞄准定位,积极投身文艺与科技融合、艺术与AI共生的创新实践,勇立潮头、主动搏击,到源头饮水、与时代同行,为建设文化强国和科技强国作出艺术应有的贡献。
座谈会前,参会人员赴中国美院中国设计智造馆、M511光影汇、未来科技城展馆等科技与艺术创新实践发生地、集聚地调研。这是继8月25日在北京召开的“人文经济学:文艺赋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后,中国文联举办的又一次专题会议。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