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论坛研修>全国文艺评论骨干专题研讨班>正文

关于“中华美学精神”的思考

2015-05-29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夏潮 收藏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站在实现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时代任务。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勾勒了“中华美学精神”最核心的内容,是我们研究和传承“中华美学精神”的重要指针。但是,“中华美学精神”既是一个内涵深刻、内容丰富的理论命题,又是一个对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具有强烈指导性的实践命题。中华美学精神的历史脉络,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涵特征,中华美学精神和外国美学的区别和联系,如何发挥中华美学精神对各门类艺术创作实践和艺术评论的指导作用,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研讨。

  一、应站在中华文化“两创”发展的战略高度,牢牢把握“中华美学精神”的文化根基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就要接续中华文论的优秀传统,要向先贤取经,认真梳理中华美学思想、美学精神的丰富内涵,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努力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华当代文论。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还要特别珍视革命文化、红色文化的宝贵资源,革命文化、红色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华优秀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应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的艺术实践,充分发掘“中华美学精神”的实践内涵

  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中国艺术实践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中华美学精神融汇于当代中国的艺术实践之中,并从审美的高度给予这种艺术实践以指导;另一方面,中华美学精神又需要在具体的艺术实践中得到滋养,并通过这种艺术实践来丰富其内涵,世界上绝不存在脱离艺术实践的美学精神。文艺评论是文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美学的角度讲,如果说文艺创作是做创造美、展示美、讴歌美的工作,那么,文艺评论就要做审美、识美、鉴美和弘美的工作。文艺评论家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就要善于把中华美学精神的要求贯彻到文艺批评的实践中去。

  三、应高度关注外国美学发展的有益成果,着力推动“中华美学精神”的互鉴发展

  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要适应世界文明多样化发展的新趋势,推动中华美学与世界各国美学互学互鉴、相亲相习,在交流、交融、吸收和互补中,取长补短、兼收并蓄,在中西合璧、融会贯通中得到丰富和发展。那么,吸收借鉴外国美学思想应坚持什么样的原则呢?我认为,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的四句话值得我们认真体会。费先生这四句话就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具体到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就是要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独有的审美追求,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本着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不断加深对中华文化精髓的体悟和认同,不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坚定信仰和文化自信,守住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同时,又要善于发现和欣赏其他民族长处,吸收借鉴他们在探索美、创造美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优秀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在多种文明互相欣赏、赞美、学习的过程中,推动中华美学精神向新的高度提升,这也是中华文化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贡献。

  夏潮(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根据交流发言整理,全文发表于《人民论坛》 2014年第6期)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