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论坛研修>全国文艺评论骨干专题研讨班>正文

骨四雅|李德顺:近四十年的中国哲学思绪

2018-08-10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中国评协 收藏

  2018年8月5日,“骨四雅”(第四届全国文艺评论骨干专题研讨班)在“天府之肺”雅安,迎来了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李德顺先生。李教授为学员讲授了富有哲学思辨性的一课——“近四十年的中国哲学思绪”专题讲座。

李德顺 教授

  李德顺教授以高远的学术理想、温厚的人文情怀反思社会思潮,叩问哲学精神,表现出知识分子该有的责任与担当意识。

授课专家李德顺和主持人周由强

  李德顺教授的授课从对“思潮”的阐释与思考开始。“思潮”作为一个具有宏大叙事性的模糊概念,表征着一种思想与情绪的流动,因其空间的规模感与时间的持续度特征而成为一种潮流。从后继的社会发展、人的言行变化来看,每种思潮的兴起皆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与社会地位,而学界对思潮的动机以及分类也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如有人利用思潮进行政治斗争,有人进行政治投机,还有人借之以推销自我。视角的不同亦会导致思潮的不同分类,如从主体视角看,有国家社会主潮、公众主潮和个体主潮等;从对象视角看,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领域皆有活跃的思想倾向;从学科视角看,从20世纪60年代的哲学中心论到后来的社会学、法学、文学乃至经济学等学科的兴起,这些皆反映出时代思潮的变迁。

  正因“思潮”的上述特征,李德顺教授采用价值论的哲学视角,重点梳理四十年来中国社会的价值取向即“想什么”,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人们思考价值取向的思维方式即“怎么想”的问题。他以社会的价值取向为横坐标,以人们的思维方式为纵坐标,在“想什么”与“怎么想”的纵横交错中立体还原四十年社会价值思潮的变迁。

李德顺教授新著《深思浅喻》 摄影:晓芸

  李德顺教授学养深厚,视野开阔。他的授课既富有国际前瞻性,又极接地气。他以大量的生活现象为例,深入浅出地为大家勾勒出四十年来中国社会功利主义、自由主义和道德主义三大思潮的流脉。

  功利主义思潮追求成功和优势,以最大限度满足大多数人的生存需要为目标,但也存在不足,如价值主体定位的不明确、主体对象的抽象化、不同功利的折算会无端损害少数人的利益等。随着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功利主义思潮的不足逐渐放大,中国社会迎来了第一个思潮的终结。李德顺教授以“美国要不要补偿印第安人”为例,阐释了自由主义思潮的起源及内涵。自由主义思潮的主体为个人,对于个体而言,“自由”很重要,“个人同意原则”更重要,但自由主义思潮认为社会由个体构成,个体为“实”,社会为“虚”,如此极端追求则过度放大了价值主体的个体利益,其不足也是鲜明的。继之出现的道德主义思潮(又称“共同体主义”“德性主义”)虽然规避了前两者无限放大个人或大多数人利益的不足,但也存在价值主体无法定位等问题。

  面对中国社会这三大思潮,李德顺教授由“先救谁”“电车的困境”等故事案例为切入点,深入探讨思考价值的思维方式与方法的重要性,并就思考方式和价值立场提出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在价值判断上从来没有一致的答案与标准,强调不同的价值主体应以其各自的利益立场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与权利,并呼吁价值独断主义的终结,由此之径社会最终走向民主法治与公平正义。

讨论会现场

  下午,李德顺教授和全体学员就上午的授课主题继续进行拓展性交流。大家围绕如下问题展开热烈讨论:“80年代以来新的哲学命题”“文学作品的价值论”“中国社会三大价值主潮之间的关系”“当代价值哲学的文学价值”“虚拟与现实对价值论的冲击”“价值虚无主义”“人民主体论与新时代英雄塑造”等。李德顺教授认为价值是多元的,价值观本身并无对错,但每种价值观都有着特定的范围与领域,每个价值主体都应承担起该有的权利与义务,每个价值主体的尊严与生命都应得到尊重与认可,这是社会有序和良性发展的规范之约。

李德顺教授聆听学员提问

  李德顺教授温良儒雅,语言表达诙谐幽默、生动有趣,问答交流睿智有力、精彩纷呈,讲授交流过程中,会场不时爆发出会心的掌声和笑声。他从人的主体意识利益出发,以智慧的哲学思绪,入木三分地剖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及世界各国共识多元思潮裹挟下的主导意识形态,在功利主义、自由主义、道德主义三大思想主潮的交叉与跌宕中带给大家深深的思考。

互动问答环节

  李德顺教授站在世界价值哲学的高度上,通过与理论的对话、与权威的对话,勇于突破理论圈套,捍卫学术真理,用理论思维的力量,针对长期以来价值独断主义导致理论上的摇摆不定、举步维艰等现状,力图在思想理论与思维方面推进国家和民族在权责平衡中回到法制轨道上来,积极提倡公平正义的社会价值取向,如此求真求实的探究精神与人文关怀值得文艺评论家学习。

雨城放晴摄影:晓芸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总编辑:周由强

审核:王庭戡/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组织联络处

供稿:刘霞云 高岩/“骨四雅”学员

研讨班摄影:李维娟/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网络信息处

 

  延伸阅读:

  李德顺 | 简谈文艺创作中的价值思维

  骨四雅 | 傅道彬:君子曰君子,雅城叙雅怀

  骨四雅 | 高建平: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文论的三次转向

  骨四雅 | 饶曙光:中国电影新现象与新发展

  骨四雅 | 仲呈祥:当代文艺思潮与新时代文艺评论话语体系的建构

  骨四雅 | 王杰: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与当代文艺思潮

  骨四雅 | 开班式: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骨三哈”合集(精彩全在这里哦)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