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论坛研修>全国文艺评论骨干专题研讨班>正文

骨四雅 | 郭运德:新时期文艺思潮的演变及特点

2018-08-27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郭运德 收藏

  2018年8月8日,中国文联副主席郭运德为“骨四雅”(第四届全国文艺评论骨干专题研讨班)学员,作题为“新时期文艺思潮的演变及特点”的专题讲座。

郭运德 授课

  郭运德主席首先对新时期的概念作了一番梳理。他认为关于新时期界定的说法很多,大致上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也有人是以粉碎“四人帮”为标志,甚至可以追溯到四五运动作为新时期的最早源头。新时期的文艺,从之前万马齐喑的状态中唤醒了人的主体意识,是近代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黄金时代,可以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相媲美。

  接着,他从思潮的概念界定、新时期文艺思潮的几个阶段及其特征三个方面作了具体阐述。

授课专家郭运德和主持人周由强

  一、关于思潮的理解与界定

  郭运德主席认为,“思潮”的概念由日语而来。梁启超认为,一个时代有决定一个时代的思潮,或大或小,其中有影响力的,最后形成为社会思潮。新时期的思潮,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得出不同的思潮。从抽象化来分,文艺史上两种思潮交替——灵与肉的交替;按照历史归纳分期法,有自然主义、象征主义等;按历史和逻辑兼顾的分类法,则包括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

  文艺思潮是一个流动的历史概念,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文艺现象。新时期的文艺思潮与社会发展同步,是建立在社会思潮和文艺思潮的基础之上,在群体拥有共性的前提下,形成一定的观点方法。

  新时期文艺在改革开放初期成为思想解放的排头兵,起到先锋军作用。新时期以来,海外先进思潮几乎都在中国演变过一遍,无论作品的数量、质量还是力度,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新时期文艺思潮的兴起和沿革

  郭运德主席认为,以创作思潮和创作现象作为参照,新时期文艺思潮按时间顺序可以分成四个阶段。

  1.1976—1980年:伤痕文艺阶段

  这一阶段是伤痕文艺发展的重要时期,文艺创作者带着对“四人帮”的仇恨走上文坛,成为追求自我解放的先行者。

  这在文学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伤痕文学冲破了极左思潮的枷锁和僵化创作模式,如卢新华《伤痕》、刘心武 《班主任》、张贤亮《灵与肉》,都表现出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以全新的思想进行创作。这类作品对于新时期精神文化的发展做出一定贡献,冲破了情感禁锢与思想枷锁,让文艺回归真实本身,个性得以张扬。虽如此,伤痕文学在思想和艺术两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准备不足,只是针对当时社会存在的问题有感而发,没有进一步去探讨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伤痕文学虽然结束了,但其历史使命并没有结束。

  朦胧诗也是这一时期在文学上的典型表现,“朦胧”二字来源于文学评论中“令人费解的朦胧”。《致橡树》《十月的献歌》《乌篷船》等作品的出现,意味着新时代诗歌与前三十年的断裂和反叛。

  如果说伤痕文学是对历史的控诉,属于大我范畴,那么朦胧诗写个人感受,相对地就属于小我范畴,因此对朦胧诗的争议最多。诗人徐敬亚认为朦胧诗大致经过三个阶段:先锋诗人——打破朦胧,走向社会,强化群体力度(如韩冬等)——批判朦胧(如北岛等)。可以说,朦胧诗具有人性和边缘性的色彩,几乎没有进入公众视野,在如何表达自我痛苦和社会接受双重压力的挤压下,不断被边缘化,逐渐脱离了与社会主体的关系,没有留下对社会有更多价值的作品。虽然朦胧诗有不少弊端与缺陷,但其同样也具有温暖和诗意的情怀,对后来的诗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1981—1985年:文艺的反思阶段

  这一时期的文艺家从个人的痛苦和历史悲剧思考,产生了探索社会悲剧产生动因的思潮,如《天云山传奇》《记忆》等就是此阶段的典型代表。巴金的《随想录》、王蒙的《洗礼》开始反思个体在这种大的历史背景中扮演的角色,以宽广的胸怀认识社会。在这种大背景下,产生了反思、寻根、改革与通俗文艺四种文艺思潮。

  反思思潮:不简单否定“文革”,以反思视角对建国以来的历史进行匡正,更深邃地面对历史,以思考为审美体征,关注历史过程。如《黑旗》《爱是不能忘记的》等从文化和道德两方面进行反思。反思思潮带有强烈的悲剧色彩,把文艺创作引入理论思考,这恰恰也是文化不断成熟的过程。另一贡献是创作主体在艺术作品中表达忏悔意识,他们所处的是一个人人自危的年代,这是对于人心、良心的考验。

  寻根思潮:寻根文艺从一些青年开始,《远村》《老井》等作品出现了一种自觉意识,将反思文艺推向高峰。寻根文化最大的价值在于文化意识的觉醒,其所寻之“根”,多为地域文化的“根”,这限制了从更为广阔的层面反思社会文化与历史。

  改革思潮:主要流行于20世纪90年代,至今依在延续,是当代文艺创作直接反映现实生活、比较接地气的一个创作思潮,当然,创作中出现了鲜明的格式化、类型化、模式化倾向。

  通俗文艺大潮:在人们没有心理准备的状态下迅速发展,夺走大量作者。通俗文化有巨大的社会基础,文化娱乐功能开始显现,试图在娱乐中找到发挥空间,受政治影响较弱,是对社会主流文化的反拨,对文化产业化发展有重要贡献。

  3.1986—1999年:文艺的探索阶段

  这一阶段的文化呈放射性发展状态,大致有五种(这里讲三种)思潮涌动。

  先锋文艺思潮:新时期影响力最大的文艺思潮之一,起始于80年代,最早以王蒙、高行健等为代表,80年代中期,莫言等最有典型性。先锋文艺挑战社会秩序,开始在现代精神和个体意识方面进行探索,扩大了艺术的表达范围。先锋文艺的观念大于思想,形式大于内容,充斥着矫情和虚妄,从而渐渐失去受众。

  写性文艺思潮:下半身写作将性作为女性解放的代名词和女性文艺的叙事策略,汇成了一股色性文艺创作的思潮。对于写性文艺,有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它是堕落、低俗、把手段变成目的,存在主体迷失的缺陷;另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对文化禁欲主义的反拨,与世界性文化大潮的接轨。

  新历史主义文艺思潮:新历史主义是6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文化思潮,引入中国后出现新历史主义写作潮。中国知识分子对历史有一种斩不断的情感,如《红高粱》《国殇》《妻妾成群》等,都是新时期重要的新历史主义文艺作品。该思潮的特点,一是以边缘的民间(历史)意识取代主流(历史)意识形态;二是以历史的必然性,让位于突发偶然性,强调改变历史的是偶然因素;三是英雄人物崇高、神圣的一面被世俗所取代。其不足在于对历史任意的解构,缺少对历史的敬畏,容易游戏化。

  4.2000年至今:多元格局中寻找主潮阶段

  新世纪以来文艺界缺乏主潮,而是呈多样化发展态势,文艺主旋律得以提升,报告文学成绩突出,新写实文学向现实主义回归,网络文学的崛起,改变了文艺发展的格局。

  主旋律思潮:来源于电影,是唯一一个民间提法而变成国家政令的思潮,提倡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经得起历史检验。但它也存在片面化、绝对化、脸谱化等问题。

  新写实主义思潮:强调文化重新关注现实,方方、池莉、刘震云是代表性作家。面对这种思潮大致有两种态度:其一认为它有向现实主义回归的倾向,其二认为这一思潮具有零情感、原生态的特点,将文化碎片化,缺乏大作品与其整体格局有关。

  网络文艺思潮:上世纪90代开始,《第一次亲密接触》等文艺作品成为大众的宠儿,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网络文艺成为不能被忽视的一种创作现象。网络文艺的影响力和发展速度超过严肃文化,写手与作品数量巨大。目前,网络文学还不尽成熟,但是带来的文艺新变化是文化由衰退而重获得新生的重要途经,或许可成为一次文化突围。

听课现场

  三、 新时期文艺思潮发展的基本特征

  郭运德主席认为,新时期的文艺思潮与社会历史进程同步展开,约有四十种不同思潮此起彼伏,建立了文艺与现实的信任关系,充满了活力,但同时也缺少韧性。主要表现为五点:一是现实主义精神作为主线贯穿始终;二是人的苏醒和人学旗帜始终高扬,鲜明的人道主义精神成功地对接了“五四”传统;三是在否定之否定中曲折前行,文艺观念随社会发展而不断进行自我调整,表现生活的方式和审美形式不断探索;四是创作与评论比翼齐飞,相得益彰;五是新时期文艺与世界文艺朝夕涌动,初步实现了融入世界的美好愿意,呈现出与世界文艺同频共振的鲜明轨迹。

  郭运德主席指出:新时期文化发展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的跨越,背负着巨大的历史负荷和巨大的牺牲。四十年的文艺发展过程启示我们,对待任何一种文艺现象,都要多一份理性思考,多一份包容与理解,让文艺在探索中前行,在调整中发展,时刻不忘遵循艺术规律,不断延续它在新时代的辉煌。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总编辑:周由强

审核:刘辉/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组织联络处

供稿:丁盛 刘昕/“骨四雅”学员

摄影:李维娟/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网络信息处

 

  延伸阅读:

  啄木六期|郭运德:深入学习讲话精神 切实推进文艺繁荣

  郭运德:以文化的自信创造自信的文化

  骨四雅 | 现场教学:走进雅安,一场文化之旅

  骨四雅 | 罗斌:中国舞蹈创作观念取向与新时代的任务

  骨四雅 | 武海成:汉唐风骨 正大气象

  骨四雅 | 高建平: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文论的三次转向

  骨四雅 | 李德顺:近四十年的中国哲学思绪

  骨四雅 | 傅道彬:君子曰君子,雅城叙雅怀

  骨四雅 | 饶曙光:中国电影新现象与新发展

  骨四雅 | 仲呈祥:当代文艺思潮与新时代文艺评论话语体系的建构

  骨四雅 | 王杰: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与当代文艺思潮

  骨四雅 | 开班式: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骨三哈”合集(精彩全在这里哦)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