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论坛研修>全国文艺评论骨干专题研讨班>正文

李前宽:主旋律创作与艺术品格

2019-10-21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张毅 收藏

  2019年10月17日上午,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名誉主席、国家一级导演李前宽在第五届全国文艺评论骨干专题研讨班上为学员做了题为“主旋律创作与艺术品格”的学术讲座。在三个小时的讲座中,李前宽导演结合经典影片《开国大典》的拍摄过程,热情洋溢地为学员讲述了主旋律电影创作背后的故事。他强调,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的好坏是一部好电影的根本。一位真正的好电影导演要对自己的国家充满热爱,对自己所拥有的生活进行长期深入的体验,两脚要踏实地踩在热爱的土地上,热情地拥抱时代,要让对人民的爱、对现实的深切体验与自己的主体创作意识形成血肉相融的关系。唯此,拍摄的主旋律电影才能得到群众广泛的认可。

李前宽

  李前宽导演在讲座中深入地阐述了自己的艺术追求和创作观念。在电影创作的技术和艺术的辩证关系上,他认为电影是一门受技术发展影响最显著的现代艺术,但是技术无论怎么发展,都是服务于艺术的。无论现在的4K分辨率、5.1环绕声,还是即将广泛运用的8K技术,都不能破坏电影艺术的本质。技术和艺术好比电影的双翼,技术再怎么发展革新都要服务于电影所需要表达的内容。

  李前宽导演认为艺术家的精神气质和性格特征对其艺术风格具有潜在的影响。谈及其《开国大典》制作的缘起时,他笑言自己山东人豪迈、爽朗、古朴、热情以及正义坦荡的性格特征,使他敢于以“闯关东”的勇气,打破艺术观念的束缚,探索新的电影题材和表现方法。在拍摄《开国大典》的前身《佩剑将军》时,他曾苦思冥想如何让《佩剑将军》这部反映人民战争的“大戏”成为具有历史感和真实感且具有“大气象”的作品。在与著名画家李苦禅先生的交流中,他受画家要画大画就要有大将军气度的影响和启发,开始自觉地为镜头寻找一种“大气象”。

授课现场

  李前宽导演认为,《开国大典》的艺术源泉也与其长期感受体悟生活有关,在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国庆阅兵活动中,他有幸作为文艺队方阵的排头兵参加阅兵……这些都成为他后来创作《开国大典》的艺术源泉。他将纪录片的纪实性和新拍摄的镜头表现性,在属于那个年代的规定情景中相结合,实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李前宽导演还认为,对艺术的深沉热爱,对艺术引领社会风尚、塑造人民共同意识的殷切期待,坚定了他将《开国大典》最终呈现给广大群众的决心。他认为《开国大典》的制作和发行具有特殊的意义。之后,他又连续拍摄的几部大片,如《决战之后》《重庆谈判》《七七事变》《黄河之滨》等主旋律影片,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这都得益于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听课现场

  李前宽导演深有感触地认为,当前许多影视作品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粗制滥造、哗众取宠,与经典作品的匠心相去甚远,文艺评论家要坚持艺术的标准,敢于批评不良的艺术现象,勇于对假恶丑的作品说不。

  李前宽导演还认为主旋律电影是为人民服务的艺术作品,主旋律电影创作者要有担当、有血性、有艺术责任感,对时代和历史负责。他希望文艺评论家要更好地敦促、批评和鼓励主旋律电影的创作和进步,使电影评论和电影创作形成互相促进的良好关系。

学员听课现场

 

  (供稿学员:张毅,西安翻译学院文学系主任、副教授)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总编辑:袁正领

  审核:胡一峰

  责任编辑:吴江涛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专题>培训研修

  第五届全国文艺评论骨干专题研讨班在湖北宜昌开班

  第五届全国文艺评论骨干专题研讨班招生启事

  第四届全国文艺评论骨干专题研讨班在四川雅安开班

  第三届全国文艺评论骨干专题研讨班在哈尔滨举办

  “骨三哈”报道集(精彩一览无余)

  骨二苏|因为文艺评论,我们是一个温暖的集体

  第二届全国文艺评论骨干专题研讨班在苏州开班

  “骨一滇”:聚是一轮月,散作满天星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