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艺见>正文

(艺术报通栏)艺见|“饭圈文化”治理的多维观察

2021-09-07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中国评协 收藏

  编者按

  近来,文艺从业者违法失德失范事件频出,“饭圈”乱象丛生,产生恶劣社会影响,冲击行业健康发展,引发公众对“饭圈文化”现象的高度关注。对“饭圈文化”进行综合治理,推动娱乐行业健康发展成为社会各界共识与期待。

  为贯彻落实中央宣传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贯彻落实“修身守正 立心铸魂——中国文联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工作座谈会”精神,响应《修身守正 立心铸魂——致广大文艺工作者倡议书》号召,秉持重大文艺现象必有重点文艺评论的理念,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围绕“饭圈”乱象及“饭圈文化”治理归正,约请文艺学、美学、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青少年文化、政府管理、行业管理等不同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从学理层面、多维视角,深入解读“饭圈文化”产生机理,深刻揭示不良“饭圈文化”严重危害,共同探寻“饭圈文化”治理的工作方向和具体措施,努力廓清社会风气,弘扬社会正气,回应社会关切。本报特刊发一组文章,以飨读者。(点击查看《中国艺术报》2021年9月1日第2/3版

畸形“饭圈文化”应有更多制约

张颐武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在文艺界和娱乐业中形成的“饭圈”,会围绕某位明星或偶像组合形成虚拟社群,建立常态化联系,会有为“爱豆”打榜、购买产品、制造话题、线下众筹以及组织见面会等活动。处于“饭圈”中的粉丝,在长期追星过程中,会花费大量的金钱和时间,这导致粉丝群体和明星之间出现了一种非常紧密的绑定关系。“饭圈”形成的核心在于利益,粉丝们付出金钱,而明星用见面会等福利给予粉丝回报,让利益关系更加紧密。这种“利益化”的走向已经相当清晰。

  在偶像与普通粉丝之间,还有一个中介的角色—— “粉头”。这些“粉头”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在一定程度上,他们甚至操纵着粉丝群体的言论走向,和经纪公司勾连。他们把普通粉丝组织起来,为明星炒作热度、应援集资、制造话题。与普通粉丝相比,“粉头”与偶像之间的关系更加利益化,他们不仅切实参与到明星的演艺事业之中,还能够借助粉丝文化谋取利益,获取物质回报。“饭圈”一方面是粉丝自发构成的群体,另一方面也是明星背后的资本掌控者为提高明星的商业价值而锁定的对象。

  同时, “饭圈”也已经“势力化”。资本运作之下,明星与粉丝之间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当偶像面临公关危机或因违反公序良俗受到批评时,粉丝就会为自己的偶像“战斗”。由于利益共同体已经形成,明星的垮塌意味着共同体的垮塌,粉丝们会产生严重焦虑,反应也就更加强烈,以至于出现一些极端言论。

  “饭圈文化”极大地影响着粉丝群体的辨识能力和心理状况。在“饭圈”中,自己的偶像形成一个完美人设。在对人设的追逐中,粉丝对社会及人的认知能力都会变得简单弱化。当违反公序良俗的事情被爆出来时,周边的群体会为了自己的商业利益或其他原因,用公共关系的手段将事情掩盖下去,但真实存在的问题最终是不可能被掩盖住的,这样做只会造成一些偶像网红的有恃无恐、无所顾忌。

  对“饭圈”的整治和规范确实已经迫在眉睫。“饭圈文化”所带来的网络乱象和社会乱象需要引起各方重视,并形成合力加强治理。一方面要多管齐下,进一步发挥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平台等的作用,让“饭圈文化”的链条更加规范。另一方面,要进行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宣传教育让年轻人能够理性追星。一定要设立规范和底线。一是不能影响自己的正常社会生活,二是不能盲目、极端地追星。

  扭转“饭圈”风气并非一日之功,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应该行动起来,共同推动健康有序的“饭圈文化”形成。对于“饭圈”中的粉丝群体的引导还要依靠学校教育、家庭影响、社会宣传的协同发力。同时对于“饭圈”的中介等进行严格管理和监督,并建立更多的规范。

  在“饭圈”的链条中,平台作为不容忽视的一环,同样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平台也应该承担起管理责任,对于平台上的极端言论和行为进行适当的监管。

  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介入,畸形的“饭圈文化”一定会受到遏制。


端稳精神食粮的中国饭碗

祝燕南 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中国人民对文艺界个别人失德失范丑闻劣迹的集体愤慨,人民群众对所谓“流量明星”“娘炮形象”的厌恶唾弃,社会各界对“饭圈”乱象“畸形追星”的严肃批评和舆论抨击,行政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对一手制造了文化糟粕的背后势力的重拳治理,都雄辩证明:一个为实现民族复兴伟业而奋发图强的中国,绝不是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天堂,一个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中国,绝不会重蹈被精神鸦片侵略的覆辙。

  “饭圈”乱象是一种人为制造的畸形文化消费行为,是当代精神文化生活中的糟粕,必须加以治理,必须予以矫正。治理与矫正必须综合施策、齐抓共管。

  一要“断饭破圈”。“饭圈”相关的利益获取,表象上看来自资本、明星经纪公司、文艺娱乐平台机构及“流量明星”构成的产业链,但本质上,处于链条末端的粉丝、草根,才是最终的“买单人”,还是普通老百姓被掏了腰包,被割了“韭菜”。因此,必须斩断这条侵犯人民群众基本权益的黑产业链,坚决破除这个华丽外衣包裹着的利益圈层。治理的重中之重是限制和禁止国内资本和外资在我国文化领域兴风作浪、无序扩张。这类资本掠夺两样东西:一是制造“流量”,即争取民众,二是收割“韭菜”,即掏老百姓的腰包。这说到底就是抢文化市场,争思想阵地。在这一点上,必须保持政治清醒,重拳出击。对于演艺人员,则应作为管理教育对象,对于“饭圈”人群,则应作为引导教育对象;始终坚持法律约束与道德教育相结合。

  二要“加碗添饭”。守正必须创新。文艺界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己任,从体制机制上加大供给侧改革力度,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文化文艺娱乐产品,用正能量、主旋律占领阵地,激励扶持积极健康的娱乐节目。

  三要“端稳饭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重大的历史性论断,告诫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必须牢牢端稳中国文化、中国精神这个“饭碗”。这碗精神食粮,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文艺战线要提高政治站位,坚定文化自信,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高全民族文化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饭圈文化”凸显美育的缺失

彭锋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兼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对于近年来愈演愈烈的“饭圈文化”和越来越离谱的“脑残粉”现象,需要作多方面的反思和治理。从我的研究领域来看,我认为这是长期的美育缺失造成的不良后果。“饭圈文化”披着审美的外衣,而实质是迷信或者迷恋的狂热。

  我们可以先在概念上作些区分,弄清楚审美与宗教、迷信、迷恋之间的不同。蔡元培先生在倡导“以美育代宗教”的时候,曾经在美育与宗教之间作了明确的区别:“一、美育是自由的,而宗教是强制的;二、美育是进步的,而宗教是保守的;三、美育是普及的,宗教是有界的。”美育与宗教的区别由此可见一斑。不过,如果要作进一步的区分,我们可以在宗教中区分宗教与迷信,或者文明宗教与原始宗教。例如,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对宗教与迷信作了这样的区分:“只不过以这样一种方式,宗教就内在地与迷信区别开来了,后者在内心中建立的不是对崇高的敬畏,而是在超强力的存在者面前的恐惧和害怕,受惊吓的人感到自己屈服于这存在者的意志,但却并不对它抱有高度的尊重:这样一来,当然也就不能产生出良好生活方式的宗教,而只不过是邀宠和献媚罢了。”对于宗教与迷信或者文明宗教与原始宗教之间的区分,在卡西尔的《人论》中有更加清晰的表达。在卡西尔看来,迷信或者原始宗教与道德或者文明宗教之间的区别,在于心理状态或者态度的不同:迷信或者原始宗教通过禁止和恐吓引起的心理状态是消极的恐惧;道德或者文明宗教通过理想和激励引起的心理状态是积极的热情。迷信或者原始宗教将约束和义务强加给人,依靠外在力量让人被动地屈服;道德和文明宗教让人自由地接受约束和义务,依靠内在力量让人主动地追求。

  显然, “饭圈文化”既不是审美,也不是宗教,还不是迷信,而是三者混合而成的怪胎,或许可以称之为迷恋。与宗教和迷信一样,都有很强的强制性和区分性,强制性表现在一旦进入“饭圈”就失去了自由,区分性表现为不同“饭圈”之间的相互攻击。但是,“饭圈文化”不完全是保守的,而是新兴的文化现象,随着流行文化、大众传播和信息技术的发达而生长出来的,而且还披着审美和艺术的外衣,但它不是真正的审美。

  对于这种貌似审美实质却反审美的“饭圈文化”可以从不同方面去整治,但如果说要根治,就需要加强美育,培养真正的审美敏感力和鉴赏力。这些年我们在美育方面做的工作确实不够,年轻人失去了自己的审美判断力,这是“饭圈文化”蔓延的原因之一。从这种意义上讲,“饭圈文化”凸显了美育的缺失,加强美育可以消解“饭圈文化”的盛行。


“饭圈文化”的道德基因缺陷

曹刚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

  追星是人之常情,粉丝是共同追星的一群人,这些都无可厚非,但“饭圈”却是一个有道德基因缺陷的圈子。为什么呢?第一,“饭圈”是因为对偶像明星的共同喜爱而组成的一个“圈”,问题在于置于“饭圈”中心的偶像明星只是个“人设”。这个“人设”是资本、传媒、明星和粉丝等多方互动、包装的结果,偶像的价值凝聚功能和道德示范功能就被消解了;而且这个“人设”的外在形象压过了内在品质,所谓“颜值即正义”,传统偶像的超越性和崇高性归于世俗和平庸。第二,忠诚是“饭圈”的首要德性,但这是一种变异了的“忠诚”,只讲立场,不讲是非;只讲应援、打榜、打赏等外在行为和效果,不讲内在动机;只讲服从,不许批评。可见,“饭圈”忠诚已丧失了本该有的丰富的道德内涵。第三,“饭圈”伦理具有某种“部落”伦理的特性。在粉丝眼里,“饭圈”内外是两拨人,圈内是一拨,圈外是一拨。圈内讲团结,并且通过营造信息茧房的方式来形成集体意识;圈外讲斗争,把“为了爱豆而战”作为“饭圈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指标。上述三点是对“饭圈文化”的道德诊断,结论是“饭圈”有病。

  有病就得治, “饭圈文化”治理势在必行。“饭圈文化”治理实质上是一种道德治理,应该遵循道德治理的内在要求和特殊方式。第一,要重塑偶像的道德示范功能。“饭圈文化”的最大危害在于污染个人的精神世界,但清除精神世界的污染,既不能通过外在强制的方法,也不能光靠教育灌输的方法,而是应该通过道德示范和道德感染的方式,需要用“德艺双馨”填充那个被抽空了道德内涵的“人设”,这是“饭圈文化”治理的第一步。第二,强化演艺行业、网络平台和粉丝群体的治理,这是治理“饭圈文化”的重要抓手。要全面检讨和完善各行业自治的规则制度和实施机制;要抓住网络平台具有的公共性和资本性两重属性,平衡平台的经济利益和公共利益,并给资本扩张确立道德边界;要对粉丝群体主要是进行网络文明素养的教育,包括行有所止的规则意识教育和行有所耻的羞耻意识教育。第三,“饭圈文化”的治理要运用法律强制手段来守护社会的伦理底线。伦理底线是指那些使有序的社会生活尤其是公共生活成为可能的基本道德要求。这些规则得不到普遍遵守,生活安定和社会秩序都会被破坏。“饭圈”的乱象尤其表现为明星、平台和粉丝突破法律的界限,破坏底线伦理的行为。比如“私生饭”侵犯明星的隐私权的行为,明星的偷税漏税行为,经纪人、平台、粉丝群体合谋操纵的非法集资行为,以及其他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这些行为必须予以法律的惩罚。


“饭圈经济”的逻辑、危害与治理

张亚光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饭圈”现象的出现有其复杂的社会、科技、经济背景。从供给侧的角度看,“饭圈经济”是“内容经济”的产物。资本之所以在“饭圈经济”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在于文化产业是中国经济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的“风口”,存在高额的利润回报。从需求侧的角度看,“饭圈经济”是“数字经济”的产物。在“数字经济”时代,更容易出现“羊群效应”的从众心理。“饭圈”黏性得到极大增强,“饭圈”的经济属性更加浓厚。从交易机制的角度来看,“饭圈经济”是市场经济的产物。“饭圈经济”的产生和运转,在逻辑上利用了市场经济的规则。

  “饭圈经济”是“市场失灵”的典型表现。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公、负外部性、行业垄断、公共品供给不足等问题,在“饭圈经济”模式中都以放大的效果呈现出来。放任自流“饭圈经济”,结果是野蛮生长,集盲目、无序、混乱、低俗等诸多特征于一身,是对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饭圈经济”代表了一种错误的消费观。这种消费行为完全是非生产性的,非积累性的,对个人发展无益,对家庭和睦无益,对社会进步无益。“饭圈经济”代表了一种扭曲的财富观。年轻人容易产生不劳而获和好逸恶劳的思想倾向,认为财富“唾手可得”,丢失了中华民族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和自强不息的积极心态。“饭圈经济”代表了一种短视的投资观。资本大量流入虚拟经济,尤其是通过“饭圈经济”获取超额暴利,对实体经济发展带来阻碍。“饭圈经济”代表了一种异化的价值观。明星所附着的生存环境,由劳动者和社会的关系异化为商品和资本的关系。粉丝、明星、平台、资本,在非理性和利益的勾连下,形成了一个诡异的价值共同体。此外,年轻人沉迷于不健康的文化娱乐产品,对未来人力资本的形成也有很大危害。

  “饭圈经济”乱象的治理,首先要有辩证的认识。不能将其作为孤立的问题去解决。要将“饭圈经济”的治理与反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等重大议题结合起来,要纳入到“十四五”规划“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的大框架中,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其次,既要治“本”,也要治“人”。处理好政府与相关产业资本的关系是根本。在文化产业领域,政府尤其不能缺位。要积极倡导年轻人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引导文化产业领域消费升级。要更好地发挥行业协会功能,自律和他律相结合。完善法律,打击“饭圈”的非法集资活动和针对未成年人的不法活动。最终的目标是构建“亲清型”的文化产业生态。


发挥行业组织的中间管理作用

张海君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北京演出行业协会会长

  鉴于“饭圈文化”久积成疴、构成复杂,我从演出行业一线从业者角度,建议对其治理应调动监管部门、文艺从业者、新闻媒体、经纪公司、行业组织等力量,统筹协调、多管齐下,建立长效整治机制,才能标本兼治。

  一是以法为剑,斩断幕后资本黑手。“饭圈”变质的根本原因是资本的肆意插手。不良“饭圈文化”背后既有投资方的蓄意操纵,也有经纪公司的策划制造,更有不良媒体的推波助澜。资本一味逐利,炮制造星机制,渗透粉丝意志,使其沦为数据和流量的“生产机器”和资本角力的武器。建议一方面严加防范,警惕资本对媒体舆论走向的控制和对大众文化消费行为的错误引导;一方面严厉出击,斩断资本操控下的高流量、高额度消费的“灰黑产业经济链”。

  二是以德为盾,阻断不良信息传播。“饭圈文化”走向畸形,一些媒体社交平台难逃其责,他们放任引导粉丝极端行为,甚至将舆情工具作为牟利手段,成为资本方操纵舆论的喉舌。建议建立文化、广电、新闻、网络、教育等跨行业的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对经纪公司、社交平台、内容平台等的监管力度,高度关注演艺人员道德品质、职业操守及相关舆情,一方面坚守舆论阵地,加强互联网大数据分析、评价和算法的研究与引导,阻断不良信息传播渠道,成为有效净化网络的过滤器;一方面严把平台底线,对于恶意炒作、误导青少年、组织非理性活动、拒绝承担净化“饭圈”风气责任的平台予以严厉打击。

  三是以质为本,严格艺人培养标准。资本的追捧、粉丝的买单使流量明星容易轻视演技的磨练和艺德的修养,成为“烂剧”代言人和低质“偶像” ,对社会和行业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建议各行业机构严格从业标准,一方面提升门槛,对文艺群体从业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如演艺经纪人从业资格证、演员从业资格证等,每年度可分级分类进行学时学分考核,合格者方可登记注册。反之,各类演艺平台一律不能录用,一经发现严肃惩处;一方面系统培训,将修养艺德作为从艺必修课,对从业演员、经纪人进行艺德、法律、政策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培训,引导艺人以德立身、以作立名,建立正确的演艺观。

  四是以评为鉴,重塑健康评价风气。“饭圈文化”下的“唯流量论”近乎成为单一的行业评价机制,极大干扰文艺作品评价的社会公正性,行业生机和活力缺失。建议各行业主管机构优化评价体系,一方面重塑标准,摒弃“流量至上,数据为王”,合理参考“质量”“流量”等指标;一方面抵制劣品,拒绝使用是非不辨、低级庸俗、粗制滥造的作品,建构风清气正的行业新风。


“饭圈文化”严重冲击青少年价值观建设

邓希泉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研究所所长

  “饭圈文化”的本质是青少年追星行为的极端化,根本原因是“资本+流量明星”在很大程度上使青少年榜样偶像在资本的控制下通过选秀市场快速批量生产,严重冲击主流榜样偶像的树立推广和作用发挥;“资本+流量明星”的无序扩张侵蚀、过分追求高额回报、社会责任缺失的综合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使青少年追慕榜样偶像的个体化行为转变为组织化行为、由暂时行为转变为长期行为、由精神投入为主经济投入为辅转变为精神和经济双方面的巨大投入,给青少年发展带来了明显的负面影响甚至是阻碍作用。青少年是“饭圈文化”的主要受害者,“饭圈文化”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是全方位、全时态、全领域的,对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的严重冲击尤其值得关注。

  “饭圈文化”对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造成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不同粉丝群体之间相互攻击、彼此割裂,抹黑、告密、造谣行为屡见不鲜,冲击“文明”“和谐”价值观;二是资本主导下的明星出道主要基于颜值或运气而非作品和努力并导致“五官决定三观”的不良现象,“私生饭”和利用公权力打榜应援的新型“微腐败”,冲击“公正”“法治”价值观;三是明星的流量数据造假或炮制虚假繁荣,“饭圈”选边站队、针锋相对,冲击“诚信”“友善”价值观。

  针对“饭圈文化”全链条中的主要节点展开治理,分别是关于资本、明星、明星周边力量、途径载体、粉丝等五个主要方面的治理。一是针对资本作为“饭圈文化”的主要控制力量,加强头部明星演艺公司、明星生产运营的主要平台等的规范管理,限制资本在演艺明星市场的无序扩张,建立明星相关演艺公司的信用评级。二是加强对明星尤其是“流量明星”的监督约束,借鉴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方式以完善对明星的监督约束机制,积极动员和做大做强行业力量的监督引导作用,开发独立、公正的明星违规风险指数。三是加强对明星周边力量尤其是经纪人、“粉头”等的监督约束,强化经纪人对明星在加强遵纪守法、遵从公序良俗方面的提醒、告诫、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明确“粉头”对粉丝的法律责任,强化对“粉头”等粉丝组织的主要负责人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四是加强对以粉丝为主要对象的平台、商家、营销号等的治理整顿,在粉丝聚集空间显著张贴或公告相关注意事项以履行告知义务,确保对未成年人非法支出的全额返回。五是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与相关能力的提升,持续深入开展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升青少年理性追星的能力,不断提升青少年的金融消费素养。


透视“饭圈”亚文化现象

张洪生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执行院长、文化经济研究所所长

  “饭圈文化”是基于粉丝文化和网络社群文化形成的以青少年人群为主体的亚文化现象。

  在资本和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粉丝群体经历了从自发的个体追星到松散的社群,再到有组织管理特征的“饭圈”的发展过程。流量经济模式和资本相结合,导致“饭圈”组织逐渐异化,乱象丛生,扰乱了社会精神文明秩序和网络生态,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饭圈”有如下发展特点。作为一种亚文化现象,“饭圈”的发展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低龄化趋势。有调查显示,未成年人粉丝的比例逐渐提高。二是社团化趋势。“饭圈”虽然没有正式注册为法人机构,但逐渐形成了具有组织架构、管理制度、工作分工和会员运营职能的社会化组织,类似于非法社会团体,既不受工商部门监管,也不归属民政部门管理。三是符号化趋势。偶像不仅仅包括明星、网红等真实的人,也可以是漫画、动画和CG等二次元虚拟形象。偶像作为文化符号,已经成为部分粉丝的精神支柱,保护“爱豆”是粉丝的信仰,“饭圈”社群本身也承载了粉丝的情感寄托,部分粉丝在其中寻找安全感。“饭圈”中形成了阶层化的内部结构,偶像具有专业代言人并分级授权。“饭圈”具有特定的文化礼仪、话语体系和行为方式,对其他“饭圈”和圈外的普通网民具有排斥性,甚至为维护偶像利益对不同意见的网民进行攻击,这些行为已经具有了类似宗教文化的特征。

  资本是推动“饭圈文化”的重要力量。文化资本将偶像包装成为文化IP符号,其目的是实现资本升值。投资机构与互联网平台企业进行利益共谋,通过传播价值观培育和扩大粉丝群体,通过事件和活动提升偶像的流量价值,通过粉丝消费、捐赠和集资应援等行为进行消费变现,获取利润。

  “饭圈文化”对青少年的成长造成一系列不良影响。一是不利于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饭圈”成员盲目模仿偶像的失范行为,崇拜金钱至上和不劳而获,为维护偶像不讲道德、不分是非、违反公序良俗等问题,充分反映了“饭圈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扭曲。二是“饭圈”的规定任务占用了青少年大量学习和生活的时间,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学习和成长。三是“饭圈”的群体极化是导致网络谣言、网络暴力和网络犯罪的重要原因,为维护偶像利益,粉丝肆意人肉、污蔑、侮辱和攻击对手,甚至会导致集体违法行动,挑战法律权威。四是诱导青少年不当消费,甚至产生类似传销的融资模式和其它非法集资行为。

  要着力加强综合治理体系建设,清朗网络空间。治理“饭圈文化”乱象,必须整合各方面力量,强化综合治理。一是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数字伦理和道德建设;二是进一步加强政府监管,提高处罚力度;三是压实文化企业和互联网平台的主体责任,加强行业自律;四是加强社会监督力量,赋予行业组织监管权力;五是加强正能量传播、鼓励主流媒介加强精品内容生产和网络舆论监督引导;六是加强学校教育,明确家庭责任,不断提高青少年媒介素养。


“饭圈文化”的组织社会学分析

闻翔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社会学系副系主任

  “饭圈文化”大约在2005年前后开始传入中国。但当下的“饭圈文化”并不是对韩日偶像养成体系的简单模式移植,而更是一个发生在中国转型社会情境中的复杂社会过程,是多重社会机制共同交织的结果。同时,与韩日原型相比,“饭圈文化”在中国已衍生出诸种复杂的形态和面向。如果说“饭圈”最开始是一个松散的趣缘群体,或者说爱好与情感共同体的话,那么经过十几年的演化,“饭圈”在今天已经成为具有一定资源动员能力、内部分工与层级体系明确的半专业化组织。因此,“饭圈”的“圈”不仅是一种文化,更实质的意义其实是一种组织方式与动员方式。

  从组织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饭圈”当中存在着一些十分值得关注的组织现象或特点。例如,一些粉丝组织存在明显的“目标替代”现象。所谓“目标替代”,是组织社会学中的一个经典概念,它指的是组织在演化过程中会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逐渐偏离原初目标,甚至发生目标变形或目标置换的现象。例如,“饭圈”的初衷可能是为了支持偶像、表达粉丝之爱,以及为成员之间创造分享互动的平台,但是后来有些粉丝组织却慢慢演变成为了党同伐异、拉踩引战的工具,或者在不知不觉间成为个别“粉头”满足私利的摇钱树。“目标替代”的另一种情况是,组织在运行中出于操作性的考量会更加侧重于实现一些容易测量的指标,久而久之就忽略甚至遗忘了最初的实质性目标。这在“饭圈”中也有所体现。例如,很多粉丝组织以生产数据、制造流量为第一“要务”,完全让手段或指标代替了目的本身。

  从组织社会学的角度还可以看到,一些“饭圈”群体在演化过程中陷入了双重悖论。首先是连通与封闭的悖论。“饭圈”是社交媒体时代的产物,一方面,粉丝组织熟练地利用各种社交媒体来促进内部的互联互通、信息传播与组织化;另一方面,一些粉丝组织却又具有极强的封闭性,组织本身成了信息过滤器,只接受符合其立场与偏好的信息,任何对其偶像不利的信息,哪怕是真实的也不被信任,由此作茧自缚。这造就了其成员非此即彼的狭隘身份认同,也使其不仅没有增进反而消耗了社会团结。其次是赋权与去权的悖论。“饭圈”就其理想形态来说本意味着一种权力的倒转,即在“粉丝-偶像”的二元关系中实现对普通粉丝的赋权,将造就偶像、选择偶像的权力放回粉丝手里,但在今天,很多“饭圈”成员却沦为承担大量数字劳动的“幽灵劳工”、成为明星经纪公司以及平台资本的隐性劳动力。由此,粉丝的赋权不仅无从谈起,反而以一种组织化的方式被去权。


破除泛娱乐行业的“数据拜物教”

林品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

  “流量明星”现象是在互联网资本主导的娱乐产业生态转型中形成的。他们并不像正统文艺工作者那样,主要通过奉献文艺作品来积累公众认知度,赢得演艺行业的宝贵资源,而是更多地依靠各式“明星势力榜”所涉及的并不具备足够公信力,但总是会有一些从业者采纳的新媒体指数,来吸引各类合作邀约与代言合同。

  “顶流明星”的新媒体势力的形成,不仅有赖于泛娱乐资本的资源投注与互联网平台的技术支持,而且也高度依赖于造星团队对其粉丝圈层的“粉丝运营”。他们会对“后援会”进行刻意的操控,与“粉头”保持密切的沟通,借由“粉头”引领的严密组织,对“流量明星”的粉丝社群展开持续的动员与规训,向粉丝布置各种旨在制造并增加“正面”数据、消除或压制“负面”数据的任务。

  正是由于此类“粉丝运营”的长时间、大规模、高强度的施行,在“流量明星”的粉丝圈层中,形成了“爱他就为他做数据”“爱他就为他氪金”之类的“饭圈观念”,形成了“控评”“打榜”“反黑”“洗广场”等一系列“饭圈实践”,形成了乱象丛生的“饭圈文化”。

  依靠“粉丝运营”的手段,明星团队将粉丝征用为“数据劳工”,调动他们的劳动力和购买力来制造数据;互联网平台收获“饭圈”贡献的流量数据和付费数据,继而依据唯数据论的评选标准,为“顶流明星”颁发某些荣誉称号;由此而来的荣誉称号又会在“粉丝运营”的过程中充当某种想象性的回馈与报偿,被用来巩固粉丝与“爱豆”的情感联结,维系粉丝社群的忠诚度与凝聚力;而粉丝为此付出的时间、精力与金钱,也会增加粉丝“脱粉”的沉没成本。在“粉丝运营”实践者所设想的情境中,文娱项目出品方还会优先聘用“自带流量”的“流量明星”,品牌方也会倾向于聘请“流量明星”来充当代言人,以便将“饭圈”的粉丝热度转化为商业领域的经济效益。

  这条环环连通的产业链路,由此构成了一种以某些可被特定的大数据算法挖掘和量化的数据作为关键绩效指标的泛娱乐闭环。在这个闭环里,可供变现的特定数据成为了最受看重的价值衡量尺度,被相关从业者用来衡量文创内容的价值、演艺明星的价值、粉丝与偶像的情感联结所蕴含的商业价值,各方行动者的行为逻辑也因此受到唯数据论的深刻支配。

  这种唯数据论正在严重地侵蚀文艺行业的评价机制与创作生态。因此,有关部门不仅要严格地监管文娱公司的“粉丝运营”,而且要采取多管齐下的措施,有效地破除上述这种弥漫在泛娱乐行业当中的“数据拜物教”,遏制互联网资本的无序扩张。只有这样,方能真正地建立起“饭圈文化”治理的长效机制。


做时代风尚的守望者

徐粤春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

  10位专家分别从不同学术领域、研究视角和理论路径深入探讨“饭圈文化”治理,提出许多新观点、新举措,不乏学术性、理论性,兼具指导性、实践性,形成治理共识。不良“饭圈文化”是一种畸形、扭曲、有缺陷的价值观,对于艺术创作本体带来根本性的侵蚀和伤害,有损于青少年的价值观建设,对整个社会良好风尚和文明程度造成严重冲击和危害,必须旗帜鲜明地加以抵制和反对。需对症下药、辨证施治、实行“链条化”治理,既要监管靠前、法锤高悬,又要明星自律、理性追星;既要约束资本、平台守责,又要行业引导、价值引领。在治理过程中,文艺评论不能缺席,应充分履行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职责使命。

  一是做时代风气守望者,履行文艺理论评论家的文化责任。文艺是时代的先声,文艺评论则是时代先声的回响。文艺评论承担着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心怀“国之大者”,以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感,以理论家评论家的理性思辨和独立思考,自觉做时代风气的守望者、时代潮流的领引者、时代先锋的实践者,努力维护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和核心价值。“饭圈”是伴随时代发展,娱乐圈催生的新名词、新事物、新现象,不良的“饭圈文化”带来种种社会危害愈演愈烈,绝不可听之任之。文艺理论评论家应该敏锐感知、深刻把握时代文化发展的新现象、新特征、新规律,走出书斋,走出象牙塔,紧跟时代脉搏,走进文艺现场。既要评作品、也要评现象,既要评艺术、也要评德行,弘扬真善美,批驳假恶丑,发挥专业权威评论引导舆论、引导市场、引导大众的作用,推动畸形“饭圈文化”治理和纠偏,促进娱乐行业与主流文化相适应。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站稳文艺评论的人民立场。文艺评论必须健全评价标尺,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政治性、艺术性、社会反映、市场认可度统一起来,不做金钱的奴隶,不受资本的绑架,不做流量的傀儡,不用简单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当两个效益、两种价值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要服从社会价值,形成更加科学完善的文艺评价标准和体系。不良“饭圈文化”,是对精神力量的弱化、矮化、虚化、毒化,若放任“饭圈”乱象滋生蔓延,必将带偏文娱行业、带歪年轻受众、带坏社会风尚。 “饭圈文化”也许能带来虚假的繁荣,获取一些短暂的经济收益,但它危及的是文艺健康发展,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不利于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从根本上与人民利益相悖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评价标准,以“为了人民、服务人民、依靠人民”为价值向度,把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为根本标尺,才能以“火眼金睛”看穿“妖魔鬼怪”,提升我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理论穿透力和思想洞察力,才能对不良“饭圈文化”做出准确科学的判断和评价。反之,如果偏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评价标准,我们得出的结论、做出的判断、拿出的措施可能就会偏航、失焦、脱靶。

  三是倡导大无畏批评精神,推动娱乐生态健康发展。文艺批评要的就是批评,不能都是表扬甚至庸俗吹捧、阿谀奉承。文艺批评褒贬甄别功能弱化,缺乏战斗力、说服力,不利于文艺健康发展。有了真正的批评,我们的文艺作品才能越来越好。针对“饭圈”怪病,我们要发挥“激浊扬清、褒优贬劣”的批评精神,在艺术质量和水平上敢于实事求是,对不良现象思潮敢于表明态度,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表明立场。抽丝剥茧、廓清迷雾,揭露真相,回归理性,富足精神。文艺评论要勇做文艺生态的“卫士”,为艺术之树“除害”,向炫富竞奢说不,向低俗媚俗说不,向见利忘义说不,向无知妄为说不,端正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创作观。同时,理论评论家作为文化精英,应当利用自身的专业和特长,建设性地开展批评,不仅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更要勇于回答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智力支持作用,在不良“饭圈文化”治理的决策咨询中大显身手,为有关部门开展专项治理工作建言献策,努力为推动娱乐行业健康发展、推动文艺繁荣发展作出文艺理论评论的贡献。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艺见专栏

  饭圈文化治理的多维观察

  “饭圈”的经济逻辑

  “饭圈”文化严重冲击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

  “饭圈”文化严重冲击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