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家园>正文

上海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

2016-02-26 阅读: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朱光 收藏

(图片来源:影像中国,摄影:张强军)

  上海文艺评论家协会今天宣告成立!在文艺界、评论圈、媒体等助推该协会成立的力量中,新民晚报记者早在4年前就呼吁抓紧文艺评论人才队伍建设,为如今上海文艺评论的“东山再起”奠了基。

  最早呼吁重视文艺评论的内参,是由新民晚报记者俞亮鑫撰写的。作为从业30多年、遍揽全国新闻奖的文化记者,俞亮鑫有感于上海文艺评论势头不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出了新的影视作品,就首先到上海来开研讨会,十分重视上海文艺评论界的意见。”而如今,“作品研讨会都要到北京去开……”因而,他于2012年4月撰写了内参《关于上海加强文艺评论的意见》。文中主推三大观点,一是建立一支文艺评论队伍;二是发出上海自己的声音,通过文艺提升城市影响力;三是厘清评论与创作的关系——两者正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

  该内参得到高度重视,上海市委宣传部当年5月就举办了文艺评论骨干人才培训班,邀请俞亮鑫以及文艺评论家李敬泽、毛时安等前去授课。当年7月,在市委宣传部的指示下,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专门成立了“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该基金资助包括本报在内的主流媒体开设文艺评论版面和栏目,加强对重大文艺作品的推介和评论。

  与此同时,任市政协常委的俞亮鑫分别于2012、2013、2015年,通过市政协递交提案、做专题报告,继续大力呼吁加强文艺评论。市委宣传部曾对“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0206号提案”给予书面答复。抬头为“俞亮鑫委员”,办理结果为“采纳或解决”。开篇第一句话就是:“我们很赞同您关于建立评论队伍助推上海文化的建议。”文中还详尽列举了上海文艺评论自2012年7月后的新气象。

  今天,上海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100多位会员参加了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会议。文艺评论家协会成为市文联旗下的第14个文艺家协会。俞亮鑫也作为会员之一参与,他表示:“作为推动者之一,感觉心血没白花,很欣慰。”

  为继续为上海文艺评论添薪,新民晚报即将推出“新民艺评”专栏,并开设同名微信公众号,为发掘青年文艺评论人才、为普及文艺作品进行导赏,帮助大众走近文艺核心。

  相关链接

  自2012年7月设立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之后,上海成为全国文艺评论稿费最高的城市。

  从2012年起,解放日报、文汇报和新民晚报均设立了文艺评论专版和专栏。2014年新增了东方早报。与此相应,重大文艺作品推介、研讨会频繁举行,提升了“上海原创”的社会影响力。从而促进了文艺评论骨干力量的养成、队伍的建设。2014年8月创办的上海文艺评论双月座谈会举办至今,是评论家汇集、评论信息汇聚、评论观点汇合的平台。来自文学、影视、戏剧等各领域评论家还为上海文化影响力的提升出谋划策。

  随着制度得到保障,上海青年批评家呈现群体崛起之势。金理、黄平、张定浩等发表了大量文学、影视作品评论文章,还被中国现代文学馆聘为特邀研究员。

  文艺评论是一面镜子,映出的不仅是文艺作品的含金量,更是一座城市形象的剪影。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