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家园>正文

尹鸿:如何解开天价明星效应的套?

2017-01-17 阅读: 来源:人民网 作者: 收藏

  近年来,明星天价片酬不仅刺痛了普通工薪阶层的心,也刺痛了文化娱乐行业人士的心。明星出演电影、电视剧或者综艺节目,动辄千万、数千万、甚至奔向亿级的片酬,让社会瞠目结舌,让行业叫苦不迭。普通人羡慕嫉妒恨,同样劳动,他们凭什么富上加富、富得没有天花板;行业界抱怨,明星拿走了30%、50%,甚至70%的制作成本,不仅导致成本居高难下,而且影响到影视作品创作和制作上的投入,导致精品难产、佳作稀缺。

  那么,到底什么原因导致了明星的天价片酬,而且片酬占成本的比例甚至超过了欧美经济发达国家?

  究其根本,明星天价片酬是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的。市场上从事影视生产的机构企业众多,产量过高,竞争白热化,而具备市场号召力的明星数量有限,自然就会出现明星供不应求、片酬水涨船高的大趋势;其次,中国文化产业事业、企业双轨运行,政府政绩资本、企业广告资本、金融业影响力资本等非直接性商业投资进入娱乐行业,更是导致明星片酬出现非市场化的、不计回报的畸形价格;第三,中国没有形成由行业主导性企业构成的、权威的行业协会,难以制定统一有效的市场规则和管理规范,明星片酬基本处于完全失控的“无政府状态”。所以,明星市场的供求失衡、行业外资本的盲目推动、行业管理的无效这三大原因,直接将明星片酬推高为天价。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即便明星“天价”,还是有许多企业拿着合同、通过熟人介绍、靠着大佬面子,甚至怀揣着现金支票,去说服、追逐档期已经满满的明星,而明星们虽然拿着天价的片酬,却不得不串场、走穴、加快拍摄周期。别说体验生活、体验人物,甚至连现场的调整和与表演对手的合练、对演都做不到。

  过去底子厚、功底强的资深艺术家还能对付,各种小鲜肉在这样的工作负荷下,想要有满意的表演效果,基本就是靠运气。这种状况使得许多有艺术追求的明星自己都感到过意不去,许多人都希望能够慢一点,让自己有点时间去生活体验和艺术创造。然而,片酬的诱惑和人情的追逐,结果必然是明星累,制片方苦,观众“雷觉不爱”。长期下去,对文化娱乐行业和明星自己也是很大的伤害。

  要解开明星天价的套子,显然靠明星的道德自律、靠社会的倾情呼吁,甚至靠政府的限价措施,都不是治本的办法。阴阳合同、潜规则早就在那里预备好了。

  从欧美韩日国家的经验和中国国情来看,要从根本上解决明星天价片酬问题,无非是三个方向:第一,培养更多的明星来缓解供求关系的失衡。明星的培养不仅是学校扩招许多表演专业的学生,最重要的是有影响力、支配力的影视企业要有明星培养的体系,把明星的梯队搭建好,保障文化娱乐业的明星后继有人。这样才能一方面遏制明星片酬的非理性上涨,另一方面不断创造出有影响力的明星新人。比如目前韩国艺人数量约2.5万,占5000万人口总数的0.5%。普通人通过电视选秀、星探挖掘或每周试镜等方式进入演艺经纪公司成为练习生,经历至少两三年,多至七八年的培训生涯。培训的费用均由经纪公司负担,而练习生出道时则需要与公司签署长期合约。据统计,从2010年起,韩国娱乐公司在4年多的时间内共推出了102个偶像组合。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即便是大牌明星也不敢掉以轻心,因为可能很快便被层出不穷的新人取代。而在中国,如果大家都是摘成熟的桃子,谁也不愿意栽树,那么桃子总是不够摘的,天价就不可避免。

  第二,从制度设定上,将来应该在行业外资金和影视项目上设置一道防火墙,行业外资金不能直接进入影视项目,只能通过投资基金、广告公司间接投入,而政府投入也应该像美国那样不能投向盈利性企业和项目,而只能投向非盈利性的公益项目,这样才能避免非市场化因素去推高片酬。

  第三,应该鼓励建立由行业领导性企业组成的行业协会,在政府有关部门监督下,形成行业规范,规范价格市场,使明星片酬形成有序的差异体系。

  当然,要做到以上三条并不容易。首先中国的文化娱乐业得有真正的领导性企业,不仅规模足够大足够强,而且要有一定的行业责任担当和行业支配能力;其次还得有法规政策配套,譬如文化金融的法规政策来规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譬如行业协会的权利和义务的理清和规范;再次,中国的文化娱乐行业要通过市场化方式完成产业整合,真正做到优胜劣汰,这样就能提高行业的专业化门槛,减少那些财大气粗却并无行业经验和操守的机构和企业进入该领域的可能性,也减少目前过多的影视产量带来的对明星资源的过度争夺,恢复供求关系的相对平衡;第四,给市场一定的时间周期自发调整,让市场来检验明星天价片酬的得失,毕竟明星的天价是需要观众和用户来买单的,如果影视内容的质量受到影响,观众的“购买”需求下降,天价片酬自然也会因为入不敷出而受到调整。

  所以,在现阶段,对明星天价片酬的有效调控,应该说时机还没有完全成熟。人们常说,“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我们相信,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随着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随着市场规律的教训,随着文化消费者“不买最红的只买最好的”,随着政府、行业和企业的市场化管控经验的积累,明星天价片酬的套子一定能够解开。毕竟许多问题,对于欧美发达国家来说,已经是老问题,而对于刚刚产业化改革的中国文化行业来说,还是新问题。只有更加深入、全面、合理的市场化改革才是最终解开这道难题的金钥匙。

  (作者:尹鸿,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影视传播中心主任)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汇总

  艺评百科: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专业委员会及委员构成

  尹鸿:中国人变多好,中国电影就能变多好  

  尹鸿/评电影《湄公河行动》:打造主流的大众电影文化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