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家园>正文

专家学者共话数字时代文艺评论的转型与创新

2017-05-24 阅读: 来源:光明网 作者: 收藏

  4月29日,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和武汉大学主办,武汉大学中国文艺评论基地和武汉大学艺术学院承办的“数字时代文艺评论的转型与创新”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隆重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西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近二十所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和中国文联、湖北省文联的领导参加了会议。大家齐聚一堂,围绕大会主题展开深入的学术交流与探讨,为我国文艺评论事业建言献策。

  数字时代不仅改变了文艺的创作形态和审美方式,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人类的文学艺术观念。一个不容否定的事实是,全球文化都在愈来愈倾向于虚拟的、非现实的娱乐文化产品,包括网络文学、游戏动漫、奇幻影视等。这些文化艺术产品借助各类数字新媒体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并日益走向大众化,换言之,新媒介/数字化的文艺语境已然形成。在这样的背景下,文艺的生产、传播、消费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意味着传统的文艺评论机制和话语体系急需转型与创新。

  就文学而言,数字技术不仅改变了文学生产、消费与接受的客体环境,而且还使当前文学的商业化程度进一步加剧,海量的网络文学作品与评论文章借助各种新媒体构成了一种“新媒介文艺生活”,带来了文本阅读方式与批评范式的重大变革,使得文艺的大众化、民主化、交互性得以凸显,各种文化身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这当然有助于文艺事业的繁荣,但也会出现文化身份认同的迷失和文化焦虑等问题。更为担忧的是,在互联网时代,商业炒作的泛滥破坏了文学发展的正常生态,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面临失衡的危机。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越来越多的作家、批评家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主动或被动地卷入各种新媒体,争取议程设置,提高网络知名度,强化文化身份。换言之,数字新媒介所产生的公众影响力在形塑作家与批评家的文化地位方面发挥了越来越明显的作用,“沉默的螺旋理论”正日益成为现实。

  面对文艺发展的这些新趋势,文学评论的转型与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首先是批评观念的更新。批评家既要正视互联网时代给文学带来的深刻变化,又要充分意识到专业的文学批评不但不能弱化,反而应背负更大的责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追踪文坛动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国精神为灵魂的批评导向,大力弘扬优秀文艺作品,为营造良好和谐的文学生态环境发挥应有的作用,密切配合国家文化创新发展的大战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其次是固守批评的本质,彰显批评的个性。当前的文学批评,无论是作为专业的学院派批评还是作为大众的网络批评,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批评者对批评对象缺少起码的艺术感悟与人格尊重,文学批评的取向和“舆情”被传媒和商业活动所左右,造成了批评的失语。武汉大学於可训教授指出,应对这种批评失语的根本途径还是应当重回感性经验和审美感悟的文学批评本位,与批评对象重建一种良性互动关系。

  第三,积极顺应数字时代,努力推动批评方法创新。在网络、博客、微博等新媒体快速崛起的今天,文学批评的主体、范式与话语体系正在发生巨变,这其中既有危机亦有转机。华中师范大学王先霈教授认为,尽管专业批评与大众批评在对峙中不见得占上风,但专业批评家面对现实完全可以进行价值观、艺术观以及方法论的自我调整,借助各种数字媒介平台,以科学的文学批评来实现分众化,用精当、新锐而有说服力的评论发挥引领作用,吸引大众提升审美品味,遏制恶俗趋势的蔓延。

  第四,自觉建构中国特色的批评话语体系。建构中国特色的批评话语体系既事关民族的文化自信与精神自信,又在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中充当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理应引起批评家的高度重视。中国社科院党圣元研究员主张网络文学评论应从传统文学中汲取营养,开拓出新的批评途径。中国戏曲学院谢柏梁教授认为加快建设我国当代文艺批评话语体系,尤其是逐步建树中华民族独特的话语风格、审美品格与价值体系之要义,是推动我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必经之路。

  关于电影,由数字技术所引发的“矩阵革命”颠覆了传统的电影本体和美学形态,对电影美学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像数字技术制造出来的虚拟影像、合成影像、特效镜头等无疑增加了影像书写的自由度,为电影创作带来了种种新的可能性,也对传统的电影批评提出了新的挑战。与会的电影学者就如何实现电影批评的转型与创新提出了一些具体思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首先是电影批评范式的创新。北京大学陈旭光教授主张可以用带有一定艺术标准的创意批评来取代传统的关于电影的文化批评、艺术批评和产业批评。北京大学李道新教授则以CCTV-6的日播栏目《今日影评》为例,论述了介乎传统的、专业的报刊影评与新兴的、复杂的网络影评两者之间、兼具融合特质的电视影评之重要意义。他认为《今日影评》是电视影评在中国的最新形态和重要成果,也是电影批评在主流话语建构中的成功尝试,它将在思想文化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南京师范大学王晖教授认为可以借助融媒体平台,将学院批评、媒体批评和专业批评有机结合,共筑新的批评平台、新的批评范式和新的批评共同体。

  其次是重视影视知识体系与影视批评话语的更新。在数字时代,影视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影视文本的面貌与表征日益复杂,与之相匹配的批评话语也急需一种知识上的转型与更新。西南大学虞吉教授认为,在当今的数字时代,确立以“像”为本体的知识体系,立足于我国的影视历史,生成具有现实针对性和普泛适应性的本土电影批评话语尤为重要。

  第三,“引进来”,“走出去”,进一步提升国际交流。电影对于中国而言本来就是舶来品,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电影一直与西方电影尤其是好莱坞电影存在着差距,电影批评同样如此。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谭政研究员指出,在互联网时代,懂技术的电影批评还很缺乏,自成体系的中国学派尚未出现,电影批评家与理论家应进一步拓展国际视野,大力加强融贯中西的电影理论建设。

  第四,借助多方合力,扭转中国电影创作中的不良生态。武汉大学黄献文教授结合当前一些电影作品尖锐指出,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价值失范、“娱乐至死”、“受众为王”的观念带来电影创作与接受的恶性循环,而拯救中国电影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高层的强力倡导和规范,有关部门的政策护航以及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的合力才能完成。。

  在数字时代,戏剧文化生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武汉大学彭万荣教授认为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介集合了前代所有交流媒介的优点,其权力来自技术霸权及其规则,它们的兴起带来戏剧传播方式、评论方式的变化,交互式、多元化特点越来越明显。与会学者就当前我国戏剧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寻找症结,并就如何实现戏剧批评的转型与创新提出了如下一些构想:

  首要的是重构传统戏剧观念,开展真正的戏剧批评。在市场经济时代,戏剧也与文学一样,日渐媚俗,以至于离真正的戏剧越来越远。中央戏剧学院谭霈生教授认为当代戏剧研究急需真正的批评,他呼吁戏剧创作应以人为对象和目的,应对传统的戏剧观念进行大胆的重构。

  其次是正视戏剧批评空间的巨大变化,建立新的批评标准。云南艺术学院吴卫民教授指出,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多媒体、全媒体带来的文艺生态多元化及批评空间的拓展,使得批评主体由原来的文化先驱、政策阐释人、权威学者转移到大V、公众号等自媒体,专业评论者应放下权威专家的架子,走向大众批评,迷恋权威身份会妨碍戏剧批评的健康发展。

  第三,探索移动互联网时代戏曲传媒的优势与存在问题。中国戏曲学院赵建新教授从国内最早、最大的两家戏曲网站“咚咚锵中华戏曲网”、“宇扬评剧苑”的生存、运营现状谈起,分析移动互联网时代戏曲传媒的优势与存在问题,如专家、主流媒体与自媒体、观众对文艺作品评价体系的差异,戏剧批评中异见文章难以生存,碎片化、情绪化而非体系化、理性化的批评大量存在等等。

  第四是通过强化戏剧的主体性来摆脱发展中的困境。武汉大学郑传寅教授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戏曲评论中存在的不足。他认为,中共十八大以来,一度陷入“找市场不如找市长”窘境的戏曲面临重要发展机遇,党和政府加大戏曲投入,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前所未见,但戏曲仍然存在困难与挑战,主要表现在“宣传压倒审美”,热衷搭乘政治快车,简单配合现实等,而强化主体性是戏曲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南京艺术学院满新颖教授则就艺术评论要求和中国原创歌剧如何才能“一带一路”走出国门等问题发表了看法。

  参会专家从各自的视角对文学、电影、戏剧戏曲提出了很多富有见地的观点,就当前文艺评论存在的问题及出路提出了深刻见解和有效建议,对于推动我国文艺评论事业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意义和重要价值。

(文/欧孟宏、王文斌、夏 静)

 

       延伸阅读(点击可看):

           数字化时代应该如何阅读

           数字时代如何更好地推动文化产业原创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