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家园>正文

批评家要历练审美力(马忠)

2019-02-13 阅读: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马忠 收藏

  细心的读者不难看出,当下报刊上的某些文学批评,充斥的是大量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拉大旗、作虎皮,糊弄人的文字。要么深奥晦涩,高深莫测;要么是流于浅泛,浮光掠影。尤其是一些学院式批评,往往以学术规范为终极学术目的,而忽略了文学批评所应具有的思想、精神与灵魂。

  一个时代的文学批评,最大的功能是对一个时代文学价值的正面发现和阐释。而正面发现离不开审美感受,批评家应该从文本研究出发,发现、总结、升华出理论品质、理论内涵。这才是文学批评的创造力和创新性的体现。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一度饱受诟病,究其薄弱、乏力的原因,不能不说与审美批评的缺失和混乱有关联。

  在笔者看来,一个好的批评家除了具备良好的理论素养,敏锐的艺术与生活感觉同样是不可缺少的。一个作品出来了,有没有什么新东西?或者是旧东西的“原画复现”“借尸还魂”?要想很好地解答这些问题,绝不只是靠书本理论就能够对付的,它需要批评家长期积累的对艺术、对生活几近本能的敏感,没有感觉是断然写不出有生命力的文学批评来的。

  与其他文学批评不同,审美批评更注重文学的内部构成和形式,比如写作技巧、写作手法、叙事方式、结构、语言、修辞、风格、文体等,通过解剖和分析文学作品,用理性的语言向读者呈现作品之美。它是文学批评的基础。别林斯基曾说:“当一部作品经受不住美的评论时,它就已经不值得历史的批评了。”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非常重视审美,有所谓“两美”“三美”“四美”“七美”“十美”之说,对作品的美也分得非常细,如“粹美”“盛美”“醇美”“精美”“秀美”“高美”“大美”等,区分细腻。审美批评也是现代文学的批评传统。审美批评可追溯到王国维,此后,周作人、朱光潜、李健吾、沈从文、林庚等都是审美批评的代表人物,为中国现代文学审美批评的建构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再如英美新批评,非常重视对作品的细读。其他西方文论如原型批评、意象批评、语义学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等或多或少都具有审美批评的因素,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那么,强调突出批评中的审美感受力,会不会削弱乃至降低思想分析的力量呢?

  答案是否定的。已故的著名文学批评家雷达的评论文章,特别是那些重要的长篇巨论,读了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太美了!如果对雷达的评论进行一个大致的梳理,就会发现他评那些北方作家,尤其是西北作家时,这种风格格外明显。比如,他评张贤亮的《绿化树》、陈忠实的《白鹿原》等文章,热烈、开阔,激情澎湃,既不觉得枯燥,又富有感染力。读着这样的评论,我们似乎来到了一马平川的辽阔原野,又好像登上了高高的山峰,眼界更加开阔。我们既享受了一片绿茵的统一、柔和,又欣赏了五光十色的鲜花朵朵。

  由此可见,我们强调审美感受力,是为了加强、为了更好地发挥思想分析的威力。正如“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一样,在文艺批评这门学科中,如果没有丰厚的审美感觉力,思想分析往往成为公式概念的演绎;同样,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思想分析,审美感受也将显得软弱和肤浅,不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何重建中国当代文学的审美批评?笔者认为,首先要调动整个心理功能,去感受、体验、理解作品,去捕捉美的印象和把握美的特征,并进而做出审美的判断和评价。只有这样,文艺批评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审美批评,才有可能引导读者去发现美、欣赏美、理解美,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得美的情感、美的愉悦。其次,要充分学习古今中外的审美批评经验,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重新整合、丰富发展新的审美批评体系并使之系统化。除此之外,还必须重视对具体的文学文本的细读。

  批评是建立在阅读之上的。在文学史上曾有过印象式批评、评点式批评,但不管哪一种,脱离了文本细读,则一切无从谈起。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讲的“披文入情”及“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就是文本细读。对于批评家而言,他的一切关于艺术的思考和阐释,都只能从阅读做起,进入那个文本提供的世界,通过作家的描写和形容,细致地品味和体悟作家的用心立意。所以,负责任的批评必须深入文本,有感而发,才不乏真知灼见。

  所有的艺术活动,“情动”是关键,文章之“言”,文学之“嗟叹”皆因情而生。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可是这一点在当下的文学批评走失了。对此,批评家吴义勤在批评当代文学价值混乱的文章中,提到了一个重要观点:“文学批评家的代言人意识取代了个人意识。任何一个批评家都首先是一个个体的文学读者,他的所有的文学批评的基础应该是他作为一个读者的文学感受。但我们今天的文学批评家常常把自己打扮成公共的知识者、公共的批评家,忽略或掩盖了自己作为一个读者的真实的文学感受。因此,文学批评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个体的审美体温,变成了冷冰冰的新闻发言人式的文字。文学批评变成代言人,变成新闻发言人,没有个体的审美体验和真实感受,就没有了感染力,没有了可信度。如果我们读一个批评时,没有个人的风格、温度、感受贯穿其中,我们就不会信任它,就不会受到感染,就不会被感动。”文学批评家要有很强的个人意识,必须保持文学研究的感受,要保持对文学作品的直感和历史眼光。

  一言以蔽之,批评也是一种创作,它有文体、温度与活力,在这里面,它必须渗透着批评家对文学的热爱、对生活的理解。

  批评家只有历练了自身的“审美力”,获得了感受情感、细读人物与作者内心的能力,才有足够的资格去对作品、作品中的世界及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发言,才有可能获得文学批评技巧与文学理论上的进步与充实。

 

  (作者:马忠,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诗痴麦芒——麦芒诗文评论集》:一部珍贵的诗人宝典(马忠)

  文艺批评要“批评”(马忠)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