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家园>正文

科学对待复工后的影视行业现实困境(孙佳山)

2020-08-06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孙佳山 收藏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包括影院在内的实体性文化产业受到了强烈冲击。数据显示,今年年初至今,6000余家影视公司注销或吊销。大量剧组暂停工作,不少已运作的项目从前期剧本创作到后期制作剪辑均有所延缓。一些大型制作公司已捉襟见肘,中小型企业和工作室更是面临规模性倒闭风险。显然,要解决现金断流等现实问题,需要对包括院线在内的影视相关产业提供一定的金融支持,但同时我们也需保持冷静,充分汲取过去针对文化产业所采取的相关金融政策的经验。

7月20日,峨影1958电影城复工后的首场电影。记者 肖雨杨 摄(图片来源:四川省人民政府网)

  在笔者看来,“大水漫灌”式的金融扶持政策首先就不可取。疫情之前,我国的文化产业内部已存在相应的结构性问题。以电影业为例,我国每年由大小影视制作公司生产出的近千部电影,有80%不能进入院线放映,而进入院线放映的影片中,又只有20%最终能够收回成本。再以影院为例,当前我国中东部地区的所有人口聚集区,在3公里范围内至少有一家以上影院,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及东部沿海的二线城市的影院密集度则更高,在院线端的这种同质化竞争与产能过剩,已呈现出非常严重的泡沫,直接导致包括偷票房、买票房在内的相关乱象不断滋生。2016年的《叶问3》事件,就将影视泡沫与金融杠杆的过度撬动所产生的种种问题暴露在了社会舆论面前。过去“大水漫灌”式的相关金融政策,给包括电影在内的文化产业加了很高的杠杆,导致供给侧产能过剩,甚至出现一些极其疯狂的投机行为。一些金融资本为了快速“套现”,宁可造假,也要在诸如二级市场把账做平,以实现“舍小钱挣大钱”的图谋。这些把电影等文化产业产品金融化的做法,在过去几年给我国文化产业带来的负面冲击是相当强烈的。由此可见,当前我们尤其应当辩证地看待疫情带给整个产业的冲击,抓住这难得的机遇,深入调整文化产业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将供给侧改革这一时代命题真正施行。

  其次,应打破实体院线与视频网站平台的二元对立。到目前为止,我国电影票房真正相对有保障的档期,恐怕只有春节档。虽然暑期档一度也被认为是希望所在,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暑期档将近三个月的时间,无论如何都不能作为一个严谨的概念。而去年暑期档的情况也充分说明,如果不是为了“救市”,暑期档这个相对泛化的概念也不可能支撑起整个行业。

  今年疫情期间,《囧妈》《肥龙过江》《大赢家》等电影的线上放映,使舆论一度认为至少对电影的生产和发行方来说,是一个跳脱实体院线结构性矛盾的机会。但事实就是这样残酷,《囧妈》现象是不可持续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线上有限的空间、有限的市场容量内,并不足以收回高投入大片的成本。当前任何一部中国电影要想在市场上叫得响,都得至少投入两三亿元人民币左右。而好莱坞大片如若引进国内,经过所谓的国际分账,在发行上也需投入相当成本。另一方面,从《囧妈》到《大赢家》的上线,归根结底不过是相关公司比较成功的商业宣传,而非行业意义的商业模式创新。当前,尽管数字文化产业不断爆炸式发展,但依然还没有到电影的发行、放映在线上和线下完成翻转的历史时刻,实体院线与视频网站平台所面临的现实困难其实是大体相同的,我国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之路依旧漫长。

《囧妈》剧照(来源:豆瓣)

  笔者还认为,影院复工需着眼长远。根据相关规定,影院复映初期,每场上座率不得超过30%,这对于院线的日常运营来说可谓杯水车薪。何况,影院复工就意味着相关的影片档期要做出相应安排,突如其来的疫情已经打破了原有的档期结构,若再遭遇疫情反复,现在已经被排进档期的影片该如何应对?同时,影院维持经营需要保证基本的人工、水电等正常运行,若再次面临停摆,又该如何应对?可见,由于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较大,影院的日常运营还是面临艰巨的经营压力。而且《夺冠》(原名《中国女排》)《唐人街探案3》《姜子牙》等没赶上今年春节档的诸多大片,预计将调整到明年春节档。因此明年春节档影片如果能照常上映的话,竞争将极为惨烈。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在明年春节档之后的未来,以西宁First青年电影展、华语青年电影周“猎鹰计划”等平台为代表的中小成本现实题材商业类型电影和艺术电影,恐怕将成为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的行业主流发展趋势。

  (文中图片已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孙佳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面对经典前作,新一代谍战剧如何突围?(孙佳山)

  粉丝现象须正确引导(孙佳山)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