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家园>正文

青年文艺评论家郑焕钊:持守艺术“大义”,从网络文艺窥见当下中国经验

2021-06-16 阅读: 来源:南方plus 作者:黄楚旋 收藏

  弹幕、丁真、凡尔赛文学……谈话间,屡屡提起这些网络热词的,不是社交媒体的网红博主,也不是二十出头的网络潮人,而是暨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文艺学教研室主任郑焕钊。

  学校附近咖啡厅里,郑焕钊留着利落寸头,戴着黑框眼镜,儒雅随性,看起来仅比周围的学生略显成熟。他正对着笔记本电脑沉思,为一篇篇网络文艺评论的稿子打分。这项尚未完成的工作,他昨晚评改到了深夜。

  虽是一名“青椒”(青年教师),近年来郑焕钊在文艺理论和评论路上屡结硕果,在《文艺研究》《人民日报》等重要报刊发表学术论文和文艺评论近50篇,入选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广东省第十一届“新世纪之星”,获得“中国文艺评论最高奖”——首届“啄木鸟杯”文艺评论年度优秀文章奖。

  尽管如此,郑焕钊虚心说到,自己的文艺理论和评论道路刚刚起步,唯有巩固好思想文化之“根”,求真务实、勇敢解剖问题,才能让文艺评论始终葆有锐气。

  01 成长在广阔深邃的文艺之海

  出生在潮州乡村的农民家庭,郑焕钊从小对文化从不“挑食”,书籍的匮乏使他凡是能拿到手的,不管是经典作品还是通俗小说,都如饥似渴“一窝蜂地接受”。“偷塞一两本小人书在身上,趁农活间隙在草垛上阅读”,正是他童年最快乐的时光。

  1990年代初,邻居同学家购置了电视机,他经常“光顾”,把当时能看的动画片、影视剧、甚至是潮剧等各种文艺内容都看了个遍。常常看得入迷忘了回家,直到母亲在巷子里喊他吃饭,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看得很“杂”,让郑焕钊养成了宽泛的兴趣,他对文化的雅俗并无偏见,对各类大众文艺都持有一种好奇与“同情式理解”。这段经历也让他后来能够以较为客观的姿态对各种文艺形态和思潮进行研究。

郑焕钊(左二)和学生

  郑焕钊从小学习努力、成绩优异。从潮州著名的金山中学毕业后,考入暨南大学中文系。在这里,他首次接触到令他倍感新奇的文艺理论和文学经典,比如福柯、后现代主义、米兰·昆德拉、博尔赫斯等。

  “崭新的艺术表达方式给我带来极大冲击,全然不同的思考角度让我越看越着迷。”郑焕钊回忆。当时,他常与要好的同学讨论共学,有时还特意到其他大学旁听哲学讲座。

  大学数年,郑焕钊打下了坚实的文艺理论基础,并留在暨大先后攻读文艺学硕士、博士学位。“太过具体的学科,可能会限制我的研究兴趣。”暨大文艺学注重面对现实批评,具有跨文化研究的学科传统,正契合他广泛的阅读兴趣与研究期待。

郑焕钊参加博士论文答辩合照

  郑焕钊的硕博导师蒋述卓曾如此评价:“他比较特别,在本科阶段就颇受老师重视,活跃的思维和扎实的功底,让给他上过课的老师都记得住他。”

  近十年的求学生涯,最难忘是师者谆谆教导。郑焕钊告诉记者,早在本科期间,他就接触了暨大中文系饶芃子教授的著作,从中“获得了对文艺理论和批评写作的真正启蒙”。饶先生以女性学者“体己式”的睿智与风度,更让郑焕钊产生了对学术职业的向往。

  “饶先生立足中华文化之根,以跨文化比较的视角,开辟了比较文艺学和海外华文文学的新领域,这种学术方法论让我深受启发。”令郑焕钊记忆犹新的是,饶老师曾认为他的文字“很老道,超脱了青年学者的稚嫩”,这对他的学术成长起到了重要激励。有时,同样来自潮州的饶先生还会亲切地称他为“小老乡”。

  硕博五年,郑焕钊师承暨大中文系蒋述卓教授。蒋教授以其宏阔的文化视野、深厚的学术积淀,在课堂课外引领学生阅读文艺理论经典,辅以高屋建瓴的精辟讲解,引导培育学生对文化的现实关怀。

  “蒋老师直接面对当下问题、注重以跨学科的文化视野探求现象产生的内在机制的研究方法深深影响了我。”求学期间,他积极参与导师承担的多个课题,如《传媒时代的文学存在方式》《流行文艺与主流价值关系研究》等,“正是在跟随老师研究的过程中,培养了我探究新现象新问题背后的新经验与新机制的兴趣与方法。”

  02 持守艺术之中蕴藏的“大义”

  2012年,郑焕钊完成学业,成为母校暨南园里的一名青年教师。在课堂上,郑焕钊深得学生喜爱,被誉为“男神级”老师,他在暨大首设的《文化产业与文化管理》课更是常年爆满。

郑焕钊讲授课程

  “刚参加工作时,前三年很难展开学术研究工作。”郑焕钊告诉记者,当时他同时承担了三门课程,为弥补经验不足,他尽量多地备课,每周近乎用去全部时间。而备课也非一劳永逸,每轮教学后都需要不断进行新的调整。

  所幸在研究生时期,无论多么忙碌,他已养成每天阅读文献的习惯,并保持高强度的工作效率。至今,他已执教近20门不同的课程。

  为兼顾教学、科研与评论,郑焕钊的办法是“尽可能多维度地观照文化文本”——同一个研究对象的调研分析,既能成为课堂教学的案例,也是开展研究的素材,亦能成为发表批评的工作基础。

郑焕钊参与主编或著述作品

  “高校学者的优势在于,对新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论证时,已经具备了较为成熟的方法论。”在他看来,人文学科让他获得“对人的深入理解的能力”,强调在一套复杂的社会和文化系统中,把握人的命运、理解人的选择、感受人的情感,这与文化产业理解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和消费选择,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因此,从人文学科基础理论的研究到文化产业的政策调研,似乎相隔很远,但郑焕钊认为其方法论其实是相通的。

  工作步入正轨后,郑焕钊逐步承担起越来越多的文艺评论工作。2016年,中国评协在暨大召开的一场网络文艺座谈会上,郑焕钊将其观察撰写成《网络文艺的形态及其评论介入》做了发言,得到广泛认可,并发表在《中国文艺评论》上,初试牛刀。

  半年后,另一个喜讯传来——他凭《国产动画价值取向和表述的误区及其突破》获得首届“啄木鸟杯”文艺评论年度优秀文章奖,被评价为“展现了一个青年批评家对艺术之中蕴藏的‘大义’之持守,以及独到的眼光和学术锐气”。

  从如云高手中脱颖而出,郑焕钊非常意外,也倍受鼓励,让他坚定了“勇敢、诚实地进行批评”这一信念。此后,郑焕钊成为广东省评协理事之一,被中国评协、广东评协共同推荐参加数届中国青年文艺评论家“西湖论坛”,这些平台让他在文艺评论道路上得到较好成长。

  回想起这篇获奖文章的诞生,最难忘怀的是那3个月的全心投入。在没有课的晚上与周末,他夜以继日地阅读文献,挤出时间一遍遍地“审阅”动画片。

  “作出切中要害的评论,是非常艰难的过程。”郑焕钊说,首先要对该领域持续深入观察,方能“打磨”出一个归纳精准、普遍存在的“好问题”;其次,要想找到合适的分析方法,这就需要深厚的艺术理论积累,即在动画发展史、动画艺术特征、国内外艺术比较等方面“补课”;经过逻辑严密的论证、推演,最终提出独有的创新认知。

  “任何一个问题的探索,都充满着焦虑和痛苦,是不断遭遇挫折的过程。而一旦‘想通’了,就会获得无与伦比的成就感。”文艺评论在高校科研中并不被重视,因此他偶尔也吐露“爱好与工作融合”的艰难与苦闷,但他也渐渐掌握两者平衡的技巧,坚定攀登文艺评论事业的无尽险峰。

  03 从网络文艺窥见当下中国经验

  近年来,在互联网热潮席卷文艺领域的当下,郑焕钊常常忙得不亦乐乎:“追”最热门的影视剧作、“评”新出现的文艺现象、“教”不断更新的学科内容、“研”日新月异的文化问题。广州市重大社会风险评估专家、广州动漫协会顾问等多个社会兼职,正是对其行业敏锐度、掌握力的充分证明。

  如今,来自《人民日报》、《文汇报》、光明网等媒体的约稿和采访不断,邀请郑焕钊对当下热门的影视综艺新现象进行讨论、分析、点评,如“弹幕”是什么、“凡尔赛文学”为何出现等等,在业界颇受好评。康巴少年丁真爆红初期,郑焕钊应邀展开讨论,由于把握及时,相关评论文章得到广泛转载。

  “研究网络文艺背后的复杂生态,可以窥见当下中国经验的呈现方式与文化逻辑。”郑焕钊认为,在技术赋权与资本参与下,互联网时代文艺创作、传播与接受呈现出了崭新的经验,多样化的文化形态及其参与方式,使网络文艺超越单纯的文艺问题,必须从政治、社会、技术和产业等多个维度,对其演变历程、内在经验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严肃探讨它们与社会的复杂关联。

  在此背景下,评论者介入现实、引导行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郑焕钊主要从文化治理的角度对当前网络文艺及其产业进行批评研究,通过对网络文艺新文化、新文艺形态的全面清理,从批评理论上提出要从创意批评和生态批评的角度进行研究,并从社会学的层面讨论网络底层文艺发生发展的逻辑,关注网络文艺中底层大众的文艺参与对中国当代文化格局所带来的影响。

  “新的文艺思潮来临,文艺评论必须到场。”省评协主席林岗曾指出,许多年轻人关注的热点作品,往往是传统评论家较难及时、准确把握住的领域,需要对新文艺体裁有新锐思考的新一代评论人才。

  郑焕钊深知,中文系课堂并不直接培养评论人才,因此他采取“有意识引导”的方法,注重对学生文本解读、辩证分析的训练,让学生形成对当下文艺的判断勇气与评价标准。

  “文艺评论本质是对文化的评价、分析能力,不仅用于撰写评论文章,在往后从事文化生产、传播的过程中,也能发挥价值引领的作用。”他认为,无论是否从事文艺评论工作,这种独立思辨的能力都将使人受益终生。

 

  延伸阅读:

  完善算法技术 规范算法应用(郑焕钊)

  经典网文IP影视化 如何真正做到优势叠加(郑焕钊)

  小众艺术综艺频出爆款 文化破圈能否带来产业破圈(郑焕钊)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