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艺评论网征稿启事
中国文艺评论网、“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等新媒体建设为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资助项目,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付酬征稿已经三年啦,投稿攻略与每季稿费详见投稿专页(点击查看)。六一国际儿童节将近,结合近期来稿,我们策划了主题征稿:艺术创作的国际视野与儿童成长的现实关切。欢迎围绕主题或其中某一方面撰写评论(可随附摄影美术等创作作品),要求有理有据、言简意赅,字数在两三千字为宜。本专题截稿时间为6月10日。我们将择优于儿童节前后刊发并支付稿酬。
“艺术创作的国际视野与儿童成长的现实关切”主题征稿选载之一
《何以为家》,这部小成本、小语种的影片正在热映刷屏。该片通过一个12岁男孩的视角,真实还原黎巴嫩难民的生活境遇。我们跟随摄影家袁培德的镜头和文字,走近孟加拉国罗兴亚人难民营。袁培德三年来四次探访难民营。那里的孩童何以为家?他们渴望家、食物、温暖、上学和嬉戏,他们在困境中选择坚强!
何以为家?难民营的孩子,他们选择坚强
图文:袁培德
2017年8月,缅甸爆发罗兴亚危机,导致大量罗兴亚人逃亡孟加拉国。这些罗兴亚人临时蜗居在孟加拉国科克斯巴扎尔狭长的丘陵地带。短短数月,这里涌入100万逃离缅甸的罗兴亚难民,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难民营——罗兴亚难民营。
2019年1月7日,我又一次来到科克斯巴扎尔罗兴亚难民营。当我用无人机上升到100米时,眼前的景象着实让人震惊,罗兴亚难民营中的临时避难所重重叠叠一望无际。
2018年6月17日,位于孟加拉国吉大港的Kutupalong罗兴亚难民营,空中鸟瞰临时避难所。
2018年6月17日,孟加拉国Kutupalong,罗兴亚难民正在难民营里用竹竿搭建简易的住所。
冬日在Kutupalong罗兴亚难民营里,点燃一小堆火,相互取暖。
在此为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做志愿服务的Casey说:“临时难民避难所里有百分之六十都是儿童,大部分孩子无所事事,连每天填饱肚子都有问题,更不要说学习和教育的机会了。”在这里,即使成年人也不可能得到工作的机会,只能蜷缩在难民营里抱着小孩,没有任何经济来源,每天仅靠一些救济援助机构提供的一点食物充饥,基本的温饱都无法解决。我问Casey:“这些有劳动能力的青壮年为什么不去找点活干呢?” Casey告诉我说:“根据孟加拉国法律,难民是不允许打工的。而且,一般都必须待在难民营内,不允许离开难民营。”Casey接着说:“也有少数本地渔民会雇佣罗兴亚难民干活,但属于非法雇佣,一旦被查会受到处罚。”
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有关数据统计,孟加拉国100万罗兴亚难民中有百分之六十都是儿童。
2019年1月8日,在孟加拉国吉大港的Kutupalong难民营里的罗兴亚孩子们。
我沿着崎岖不平且又曲折的小径走进这片“丛林”一般的难民营。老人们用呆滞的目光看着我,有十多个小孩则围到我的身边,伸手向我要吃的。我打开背包,把从国内带来的两斤大白兔奶糖分散给了他们。孩子们瞬间蜂拥而至,不知从哪里蹦出来近百十来个,把我围得水泄不通,我慌忙突出重围,落荒逃离现场。
在Kutupalong罗兴亚难民营里,正在等待领取救济食品时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
夏天,在Kutupalong罗兴亚难民营里,孩子们正在汲水冲凉洗澡。
2018年6月17日,Kutupalong罗兴亚难民营的孩子,用易拉罐作模,取一点冰浇上色酱,就是孩子们夏日里的冰淇淋。
在Casey的帮助和陪同下,我们走进了Begum的家。所谓的家,其实就是竹子编的篱笆墙,外加几张废弃了的破旧广告布,连房屋的顶都还没有盖好。家中所有的物品包括一个简易的煤气灶、一个煤气瓶,两个做饭菜的锅和几个碗盘。Casey告诉我说:这些还都是邻居亲戚家送过来的,逃离缅甸时家中物品什么都没有带出来。
Begum为我们介绍了她们一家的遭遇。2017年8月缅甸爆发罗兴亚危机,Begum的丈夫和公公、婆婆都被杀害,她自己被刀砍中脸部,带着两儿一女跟随逃难的人流来到纳夫河边。在混乱的渡河过程中,一艘满载缅甸罗兴亚难民的小船被撞倾覆,她和4岁的大儿子被亲戚救上岸, 2岁的女儿和10个月大的小儿子不幸遇难。
在孟加拉国Kutupalong罗兴亚难民营里,处处都能看到国际组织的标志。
我们告别Begum母子后,爬上了一个10多米高的山坡,回望层层叠叠的罗兴亚难民营的窝棚。这些窝棚下,不知道发生过多少像Begum一家同样悲惨的故事。
2018年6月17日,在Kutupalong难民营,暴雨过后,罗兴亚人在泥泞崎岖的道路上行走。
沿着难民营窝棚中间狭窄的通道,我来到了位于谷底的一个临时收容罗兴亚难民孩子的学校。38岁的Mohammed在这里做老师。难民营的学校大多由一些国际救援组织出资建立,因学校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像他这样的老师要带一百多名学生。据联合国难民署有关报道介绍,难民营的辍学率极高,大约只有10%的孩子能够读完小学。
2019年1月8日,在Kutupalong罗兴亚难民营,失学在家的罗兴亚一名男孩。
2019年1月9日,在Kutupalong罗兴亚难民营的学校里,老师和他的学生们。
走出难民营里的窝棚学校,我继续爬上10多米高的山坡,身后传来了学生们整齐的朗读声。自从缅甸罗兴亚危机爆发以来,我已经数度“潜入”这个难民营,这里蜗居着100万名来自异国他乡的罗兴亚人,为求生存他们选择坚强,我特别能从孩子们的脸上读懂什么是“坚强”。无论是窝棚学校窗口专注学习的眼神,还是在狭窄通道擦肩而过的笑颜,无论是正在等待领取救济食品时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还是在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门口空地上一群孩子们追逐一个纸团玩着游戏时发自内心的欢乐,他们都是在绝境中坚强求生,因为罗兴亚难民不相信眼泪,因为难民营里的孩子们不相信眼泪。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为孟加拉国Kutupalong罗兴亚难民营援助了一批学习用品,孩子们正在认真地学习。
2019年1月9日,孟加拉国Kutupalong罗兴亚难民营,几个女孩正在学校学习。
2019年1月8日,黄昏的Kutupalong难民营通道上,孩子们正就地取材玩耍。
2019年1月8日,在Kutupalong难民营,罗兴亚难民营的孩子们正在追逐一个纸团当足球玩。
这里的罗兴亚难民应该被更多人关注,因为这里的童年正承受不该承受之重,因为孩子们为了活着选择不相信眼泪!
离开那所窝棚学校,我默默地往山坡下走,内心的沉重一直挥之不去,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为他们祈祷,祝福罗兴亚人早日回到自己的家乡,祝福难民营里的孩子们学会更加坚强。
在孟加拉国吉大港的Kutupalong罗兴亚难民营,一名罗兴亚难民男孩正在营建清真寺的地方祈祷。
2018年6月17日,位于孟加拉国吉大港的Kutupalong罗兴亚难民营,一名罗兴亚难民女孩正面朝家乡的方向眺望。
(袁培德,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原浙江嘉兴市摄影家协会主席。获评浙江省首届十佳摄影家。出版著作《镜界——袁培德从事摄影创作三十三年》《视觉盛宴——摄影的技术与艺术》《路上的故事——孤身徒步探险笔记》)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总编辑:袁正领
责任编辑:何美
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邀您微评:艺术创作的国际视野与儿童成长的现实关切。
两三千字原创评论请投稿给中国文艺评论网邮箱,原创稿费等你哦!邮箱:wyplzg@126.com
此话题征稿截至6月10日。我们将择优于儿童节前后刊发并支付稿酬。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投稿攻略(点击查看。投稿邮箱:wyplzg@126.com,请勿一稿多投)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