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原创首发>中国评协六载(2014—2020)>正文

广东评协擦亮“粤派批评”品牌

2020-07-09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梁少锋 收藏

  “中国评协六周年·团体会员展风采”网络专题(第7篇)

搭建平台 拓展空间 筑就高地

——广东省评协擦亮“粤派批评”品牌的三大举措

《彩云追月》(来源:酷狗音乐)

  文艺评论起着引导创作、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作用。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于1994年11月(原名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是全国最早成立的省级评协之一。为了凝聚文艺评论力量,构建新时代文艺评价体系,使“粤派批评”在中国文艺领域独树一帜,成为推动广东文艺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的指导下,广东省评协从文艺发展的实际出发,搭建平台,拓展空间,筑就高地,努力擦亮“粤派批评”品牌。

“粤派批评与当代中国文艺”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2016年5月25日至28日,广东省评协与暨南大学中国文艺评论基地、暨南大学文学院、《羊城晚报》社等联合举办“文学评论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史生成”研讨会,首次亮出“粤派批评”;2017年举办以“新时代文化思潮与艺术表达”为主题的文艺评论骨干研修班,培育“粤派批评”梯队;2017年12月,与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评协在北京共同举办“粤派批评与当代中国文艺”学术研讨会,并联合广东人民出版社推出“粤派评论”丛书(至今已出版18本),在全国引起反响,进一步擦亮了“粤派批评”品牌;2018年以来,与《南方日报》合作推出“粤派批评”青年论坛,联合创设《羊城晚报》“粤派批评·陈桥生工作室”,开展“粤派批评”品牌树立与推广计划。全省文艺评论队伍得到新的发展,创作上有了新的收获,工作上迈向了新的台阶。

“粤派批评·陈桥生工作室”挂牌仪式

  壮大粤评生力军

  广东省评协始终坚持把培育优秀文艺人才摆在首位,注重挖掘、发现和培养高校、主流媒体、文艺院团等思想素养好、专业知识强、学术造诣深的文艺评论人才,特别是中青年文艺评论工作者或爱好者,着力打造广东“粤派批评”方阵。

  近年来,省评协主办多期全省文艺评论骨干专题研修班,积极推荐会员参加中国文联、中国评协组织的各类专题研讨班、高研班进行学习。在广东省委宣传部、省文联支持下,省评协推出广东文艺评论创作孵化计划,建立签约文艺评论家机制。经过全省各地级以上市文联、评协和各文艺评论组织的广泛发动、积极推荐,经初评终评审核后已有14位中青年文艺评论家成功签约。

首届签约文艺评论家

  为了树立文艺评论家的德艺风范,省评协先后于2015年举办“纪念萧殷诞辰100周年学术座谈会”、于2018年举办“萧殷文学研讨会”,弘扬老一辈评论家的精神;并积极推荐资深文艺评论家参评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推选青年文艺评论家参与“新世纪之星”展演活动。

萧殷诞辰100周年研讨会

  精推粤评好作品

  文艺工作成效如何,要落到能不能推出更多抒写伟大时代、反映人民生活的精品力作,能不能造就大批有政治觉悟、职业操守和德艺双馨的文艺评论人才。广东省评协集中力量和资源,加强引导、做好设计,把推动文艺评论精品创作和人才建设作为重要抓手,提高组织化程度,加大扶持力度,激励和引导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创作更多的优秀作品。

  在省委宣传部的支持下,省评协积极实施创作扶持计划,开展广东省文艺评论作品年度推优,参与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推优活动,对优秀评论作者进行扶持。自2016年以来,广东评协已经对近60件优秀作品的作者提供扶持资金共40余万元。同时,对获得年度优秀作品的作者,在《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主流媒体进行专版宣传推介,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的创作积极性。截至2019年,广东省评协组织参加了4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推优活动中,共有5件作品入选年度优秀著作、8件作品入选年度优秀文章,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成为广东文艺评论的亮点。

  建基地 办论坛

  广东省评协打造了广东青年评论家论坛,创建了广东省文艺评论基地,多年来举办电影、美术、书法、摄影、杂技、音乐、舞蹈、民间文艺等艺术沙龙及专场研讨活动;举办“鲁迅诞辰135周年学术研讨会”“海上丝绸之路与岭南文化高峰论坛”“广东艺术家沙龙”“广东文化论坛”等。

  看“大家流芳”,树文艺标杆。我们牵头共同举办“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艺术名家的系列学术研讨活动,先后举办“扬时代之光,为人民抒怀——杨之光艺术研讨会”“为人民的文艺——林榆粤剧艺术研讨会”“快活的蝙蝠——刘斯奋文艺成就研讨会”“桃花依旧笑春风——陈笑风粤剧艺术研讨会”“发时代之声·铸民族之魂——潘鹤艺术研讨会”“颂日月之辉·为山河赋彩——陈金章艺术研讨会”等系列研讨活动。在专家选取、媒体宣传、成果推介等多方面精心策划、有效实施,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了文艺名家及其作品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陈金章艺术研讨会会场

  建评论基地,筑引领高地。我们创建了5个“广东省文艺评论基地”,分别是:岭南师范学院(湛江市)、韶关市文联、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珠海市)、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广州市)、五邑大学(江门市)。不断加强与《南方日报》(文艺评论版)、《羊城晚报》(广东文艺评论版)等主流媒体评论专版和粤派批评·陈桥生工作室、暨南大学中国文艺评论基地的合作,共同举办“区域视野与想象空间——粤港澳文学研讨会”“广东省青年评论家论坛”等活动;与广东文化学会共同举办“新征程:广东文化新使命——2019广东文化论坛”“新征程:发展与繁荣广东文艺创作路径探讨”研讨会等;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创意写作中心、广州图书馆等举办“花开的光芒”第十届花神诗歌节;与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文艺研究所、清远市文联等共同举办“‘记住乡愁,传承文脉’第三届广东祠堂文化研讨会”“长篇报告文学《刘国松和他的战友们》推介会”等活动,推动全省各地活跃开展具有岭南特色的文艺批评。

广东省文艺评论基地授牌岭南师范学院

  报刊书网俱阵地

  广东省评协坚持以创新为基础,大力拓展文艺评论的话语空间,扩大主流评论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利用好各种资源,力争引领时代文艺新风尚。我们重点合力打造主流媒体的文艺评论栏目,如广东电台的“诗人在线”评论栏目,《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的文艺评论专栏等。同时,注重发挥《粤海风》杂志、《广东文艺发展报告》等刊物和著作作用,先后推出了《粤派批评文艺评论丛书》《广东文艺评论文选》《百年萧殷纪念文集》等学术著作,注重文艺理论评论成果的出版传播,力争筑就岭南文艺评论新高地。

  “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我们强化互联网思维和发展观念,支持文艺评论刊物和网站做强做大,打通高等院校文艺研究、媒体文艺评论、网络评论的交流互动,形成立体交叉的评论融媒体。新冠肺炎疫情等带来新的变局和挑战,网络文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广东评论家通过新媒体发布的抗疫主题文艺评论取得较好影响。

  乘风破浪大湾区

  2017年7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香港亲自见证国家发展改革委与粤港澳三地政府共同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大幕自此拉开。广东省评协充分利用广东的地缘优势和学科优势,围绕港澳台及海外华文文学现象开展相关文艺评论工作。通过“走出去、引进来”,促进了“天下华人一家亲”的价值认同。先后联合鲁迅文化基金会举办“2018大师对话:鲁迅与但丁”文化交流活动,为中外文艺理论家提供对话交流平台;联合暨南大学举办了“粤港澳青年文学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扩大了文艺的对外宣传交流作用。

举办“大师对话:鲁迅与但丁”文化交流活动

  尽管广东省评协的工作有一定基础和优势,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推动文艺事业发展大局中,仍然存在薄弱环节。我们将努力补齐广东文艺评论的发展短板,努力凝聚文艺评论的各方力量,以积极有为的担当精神,加强广东文艺评论工作,交出更加令人满意的答卷。

 

  (作者:梁少锋,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专职副主席)

 

  审核:何美

  责编:吴江涛

 

  中国文艺评论网“原创首发”专栏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欢迎您围绕文艺作品或现象撰写评论文章。来稿3000字以内为宜。一经编用,即付稿酬,并发送用稿证书。请留下联系方式。投稿邮箱:wyplzg@126.com,期待您的赐稿!(点击查看投稿攻略

  “原创首发”专栏文章,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各新媒体转载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延伸阅读:

    广东评协:看岭南文脉,强“粤派批评”(“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投稿攻略(网评投稿邮箱:wyplzg@126.com)

    中国文艺评论网·原创首发

    “中国评协六周年·团体会员展风采”网络专题征稿

    中国评协六周年,“时光机”约稿中

    粤派文艺评论家的历史担当

    “新时代新观点”广东省青年评论家论坛举行

    广东举办“颂日月之辉,为山河赋彩”陈金章艺术研讨会

    2019广东文化论坛:粤港澳湾区下的文艺繁荣之路

    文艺评论来到了一个好时代:广东评协研讨文艺创作路径

    “广东省文艺评论基地”授牌活动举行

    广东举行萧殷文学研讨会暨萧殷文学馆开馆活动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