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原创首发>评协动态>正文

探寻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艺路径

2022-04-19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中国评协 收藏


编者按:4月11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以北京线下与各地线上相结合的形式,举办“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艺路径”主席论坛(点击查看),为推出优质论坛成果,我们摘编中国评协主席团成员演讲观点和各省级评协主席团代表演讲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徐粤春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厚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基础,以当今文艺实践与发展现状为现实依据,创造出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化、本土化的科学阐释模式,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实践的美学结晶,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面貌和当代形态。在文艺思想内核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和原则,认识美的本体、透视文艺价值、廓清创作误区;在文艺工作方法上,高度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学习、掌握与运用,理解继承与创新、形式与内容、民族自信与世界眼光的辩证统一关系;在文艺创作路径上,重视现实主义创作,把握现实主义的精神维度、时代维度、典型维度;在文艺评价标准上,突出文艺评论的重要性、针对性、系统性。我们要按照“两个相结合”的总体路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民族化、本土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辩证继承与创新发展。

王一川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教授

中国式心性现实主义范式的成熟道路——兼以《人世间》为个案

探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艺路径,现实主义文艺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条。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文艺观在现代中国催生出现实主义文艺的一道道浪潮:五四时期至30年代启蒙现实主义文艺,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改革开放初期伤痕现实主义文艺, 90年代新写实式现实主义文艺,新时代以来心性现实主义文艺。心性现实主义文艺是中国古典心性智慧与外来现实主义文艺精神相互交融的产物,体现出以主体德性涵育为核心的中国心学传统如仁爱、义气、慈悲、友善等“心功”对现实主义文艺的客观性、典型性和批判性等精神的变异、转化、交融和更生作用,其美学范式的成熟之作当推小说和电视剧《人世间》。该作品应当视为当代中国文艺场的产物,在过去多年探索和演化基础上初步呈现出中国式心性现实主义美学范式的一些成熟特征:一是以仁润真,二是典型传神,三是地缘化育和时势造人,四是褒贬兼有,五是流溯风格。

尹鸿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传统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对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应该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用拿来主义态度扬弃传统文化中统治阶级的主流文化,发掘传统文化中的民主性、革命性、审美性,归根结底就是我们今天的“人民性” 。优秀传统的“人民性”,是我们今天古为今用的基本原则。在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上,需要一种求同存异的眼光,用中国人的智慧、创造去对世界文明作出中国贡献,满足世界上更多的人对于真善美的追求。许多当代杰出的文艺作品,恰恰正是传统与现实、中国与世界融会贯通的注释。中国文艺的高峰,必然来源于中国文艺站在中国文化传统的肩膀上,而不是作茧自缚。重温马克思主义经典,我们需要认识到,只有对中国优秀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胸怀世界、放眼人类,中国才能在这个被马克思所曾经描述过的“世界文学”时代,构筑真正属于世界的中国文艺高峰。

叶青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江西省文联党组成员、主席

中华美学精神与当代文化创造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并充分肯定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对于文化构建的先导意义。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具有紧迫的时代需求和鲜明的实践特征。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非整体性”特征,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华美学精神的丰富内涵,充分发掘其蕴含的当代价值,使之在当代文化建构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要在当代审美追求和全新文艺创造中激活中华传统美学资源,对优秀资源进行精彩当代呈现,在传承创新中华美学精神中开拓文艺新境界。以中华美学资源和当代审美相结合为要点的当代文艺创造,对于焕发中华美学精神的时代生命力展现出广阔的可能与旺盛的活力。在中华美学精神当代转化中,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两个层面相辅相成。如缺乏理论层面的建构和引领,实践转化也可能步入误区。因为当代文艺实践自身也存在着多样的选项和不断创新的艰辛与压力。

叶培贵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重回生活 更许纵横

以“生活性书写”“精神性书写”和“商业化书写”三组概念为线索,可以将中国书法的历史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书法在当代走出一条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发展繁荣之路的关键是重构“生活性书写”,真正建立以人民为中心、以生活为场域的书法艺术发展格局。首先要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其特有的发展规律,尤其要找出其与中华民族生活之间的密切关联,为当下和未来的发展提供优质的历史和理论借鉴。其次是全面推动书法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形成一方面挖掘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一方面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书法发展态势,尤其应该特别重视自作诗文这一中介。第三是主动适应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自觉寻求书法形式意蕴与现代信息传播之间的契合点,激发信息化时代书法艺术的生命力。

向云驹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从文明视野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艺路径

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现代性意识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新的诠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文化历来推崇‘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要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类历史上被历史、实践、文明反复证明,特别是被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开放、民族复兴进程证明的科学的、博大精深的思想理论。当然,人类历史和世界文明史也已雄辩地证明过中华文明举世公认的博大精深特质。马克思主义的博大精深和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这两种“博大精深”的交汇、相聚、结合,使它产生不可估量的思想能量、文化力量、文明张力和文艺魅力。这是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最具文化魅力的事情。

李明泉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社科院二级研究员

艺术辩证法:新时代文艺路径的锦绣通途

新时代文艺发展路径最根本的是立足中国社会火热现场,在中西合璧、古今贯通的美学思想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艺术辩证法。马克思认为,事物的辩证法产生观念的辩证法,生活的辩证法孕育艺术的辩证法,而不是相反。恩格斯认为,巴尔扎克的“诗意裁判”的“革命辩证法”是他现实主义最珍贵和最重要的一个特点。中国传统美学注重兴观群怨与为民尚用、浩然之气与尽善尽美的艺术观念,主张以诗言志与比德喻志、辞达旨丰与言外之意的审美功能,倡导衔华佩实与情景相适、风清骨峻与形神机趣的美学作为,追求勺水兴波与事微笔著、美刺兴寄与游艺成乐的表达意趣,形成了完备的中国诗学和审美体系传统。新时代文艺发展要求“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正”,“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正”,掌握艺术辩证法的要旨精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华传统文化朴素辩证法的思维方式之于当代文艺发展,具有特别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李树峰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研究生院院长

在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中挖掘结合点

就当下文艺实践看,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力:一是强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通观念;二是从各个层面人物精神品格的锻造中找到文艺的表现点;三是以人民为主体,在人民生活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中提炼中华文化优秀基因;四是在中外文化碰撞和新生活方式生成中进一步激活中华文化;五是摄影工作者要善于发现时代闪光点。文艺工作者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以深邃视野、博大胸怀和自信态度,择取最能代表中国变革和中国精神的题材,进行面向人民生活的萃取,提炼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从中找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集多种艺术形式进行艺术表现,塑造出更多为世界所认知的中华文化形象,努力展示一个生动立体的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新篇章。

汪涌豪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积极探索发扬中华美学精神的新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从推动中华民族现代化的角度创新发展传统文化,强调“四个讲清楚”,在新时代赋予了传统文化新内涵,为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指明了方向。传统文论在重视教化作用与社会关怀的同时,非常强调文艺的感化价值与审美功能,足为我们探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提供有力支持。为早日建成既根植传统又跨越时空,既融通中外又贴近当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艺,我们一定要坚持历史与美学相统一的原则,创新发展理念,拓展发展路径,努力探寻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传统文论的结合点,走出一条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新路径。同时,面对世界范围内文艺理论批评由关注社会实践转向关注文化精神,重视实践必然性转向重视文化必然性的新形势,以及由此带来的从创作到批评的一系列新挑战,努力提供中国的经验与方案,并最终凸显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发扬的“中华美学精神”,让世界切实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智慧与力量。

张德祥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高扬人民性的文艺发展道路

一大批反映中华儿女自强不息、为实现民族复兴而英勇奋斗的经典作品,体现中华民族审美追求,具有中国气派,为世界现代文艺增添了醒目的中国色彩,对人类文艺是一种独特贡献。一是文艺的人民性。人民群众大踏步走进文艺作品并成为主角,开启了“人民文艺”的时代,融入了人民情感、人民意志、人民力量。二是人间正义、英雄主义与民族精神。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社会革命理论和斗争哲学,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正义感和自信心,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反抗和斗争精神,激活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世精神和英雄主义。中国共产党领导文艺走上了一条民族自信的英雄主义审美大道。三是中国文艺发展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面向未来,推陈出新,既要讲好中国故事,也要放眼世界,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以艺术的方式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审美观照。

傅谨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曲学院教授

用理论和批评引导戏剧健康发展

新世纪以来,当代戏剧理论与批评转型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越来越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发掘与运用。新世纪的戏剧理论是在20世纪中国戏剧转型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学术和艺术观念的引入,中国开始逐渐形成现代意义上的戏剧理论与批评体系,但由于历史原因,理论与批评思想文化资源严重依赖和套用欧美戏剧理论,中国本土戏剧理论批评资源相当边缘,因此出现了严重的偏向,重文学轻表演、重内容轻技术、重创新轻传承的现象非常明显。近年来,中国戏剧价值体系的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理论与评论对当代戏剧健康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受重视。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开端,继续深入梳理活化传统资源,才能更好地引导戏剧健康发展。

马琳 辽宁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辽宁大学广播影视学院教授

史·思·诗:“出圈”国剧生动讲述时代

在将现实主义既作为观念又作为方法的艺术实践中,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与中国传统文艺观有机结合,其中的闪光表述为叙事艺术创作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两结合”路径。近年口碑收视俱佳的电视剧,多是“两结合”佳作。这些优秀作品在融合了“镜子说”与“感物说”创作观基础上,真切记录时代与生活,述事写人,成为时代的“记录员”;在主题指向上,马恩经典作家强调作品要揭示生活与生命本质,这些优秀剧作契入生活,敬畏生命,更在故事间融进强烈的家国情怀,此为中华诗学所独有;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认为叙事作品要“莎士比亚化”,强调情节生动丰富,富有诗意。近年的优秀国剧细致打磨剧情,精心塑造人物,或浸润哀而不伤、温柔敦厚,或体现义薄云天、大气凛然,温婉慷慨,皆为诗意。优秀国剧因此“出圈”,并进而完成对一个时代的生动讲述。

汪政 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南京晓庄学院教授

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表达

中国现代文艺的发展道路告诉我们,如何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文艺领域依然要在理论与实践两条道路上进行。首先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文艺领域中的指导地位,进一步发挥中国古代美学与文艺理论的有效性;其次是进一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国古代美学与文艺理论进行系统化整理,包括概念、体系的现代化与表达上的语文重组,使之融入到以马克思主义美学为核心的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艺理论体系之中。艺术实践始终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主渠道,广大文艺工作者首先要有这样的创作自觉,不断提高自身马克思主义素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修养;其次要以马克思主义美学观指导创作,不能颠倒了生活与创作的关系,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艺术真实表达生活真实;再次,要遵循艺术规律,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体现社会发展规律,抒发丰富思想情感,讲好中国故事。

范志忠 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

中国电影传统与现代性美学的博弈与赋能

在百年发展中,中国电影或立足于传统文化,以古老东方文化的电影想象,激发了观众对国产电影的消费热情;或立足于现实,如左翼电影积极倡导现实主义创作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新主流电影则注重以工业化制作打造现实主义作品。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这一社会背景,决定了中国电影虽然取材于传统题材,但电影作为工业文明的大众艺术本身,就意味着其传统内容实质已经向现代性开放;而中国电影以现实主义创作观照当下社会,现实主义的中国化以及当下社会本身所积淀的厚重的历史意识,其内涵就不乏传统文化元素的影响与渗透。因此,中国电影创作的核心问题,实质也就表现为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张力中,努力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性电影美学,走出一条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独特发展道路。

夏汉宁 江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关注人民,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重要途径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因此,人民性,堪称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硬核。民本思想,是中国文化中的优秀传统之一;以人民为本,是对中国传统民本价值观念的继承和弘扬,以民为本的思想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的“主旋律”。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造福人民,关心人民、爱护人民,这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是党的工作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中国共产党人经过百年的努力,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特别是经过百年的探索,终于寻求到了二者衔接的最佳途径,就是聚焦人民。

孙先科 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郑州师范学院院长

新时代文艺批评理论建构的重要路向

开辟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艺路径,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它关乎中国文艺实践的政治方向,也关乎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创新,是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学人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从社会功用性、人民性和发展观这三个理论范畴来探讨二者融合与沟通的可能性。马克思主义是为人类谋求解放的科学理论,其文艺批评呈现出介入社会的鲜明姿态,同时也将人民性作为重要的批评尺度;而儒家文化对完满人格和理想社会的憧憬使得中国古代文论一直都有注重从文学的社会功用和人民本位的角度去品评文艺作品的传统。在思维方式层面,二者都包含着发展的观点这一辩证法思维。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坚信人的认识始终处在对立和统一的发展进程之中;而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在论及文学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时也经常闪耀着辩证法的光辉。

李建华 湖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驻会副主席,《长江文艺评论》常务副主编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出发点和契合点

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怎样处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一直是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明了方向和途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社会的需要。两者的融合是双向选择和相互影响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不仅如此,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还有许多相融合的契合点,这为两种文化融合提供了文化土壤和内在依据。当然,马克思主义之所以为中国人所选择,不仅仅是缘于两者在文化理想和价值层面具有深层的契合性,更缘于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主动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

余三定 湖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湖南理工学院二级教授

找寻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关于文艺论述的契合点

应该努力找寻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文艺论述的契合点。关于文艺的本质和特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认为,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文艺是用形象反映社会的特殊社会意识形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为文艺要借用想象和形象的方式来表现;关于文艺创作,马克思、恩格斯反对没有艺术性的所谓“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对的是没有“思想”的“彩丽竞繁”,可以说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关于文艺风格,重视文艺家的个性和风格特点,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突出特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文艺风格的论述很多;关于文艺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工,促进了意识的发展,从而促进了文艺的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认为“文变染乎世情,兴衰系乎时序”,强调了文艺和时代发展的联系。上面这些契合点共同反映了文艺的客观规律,至今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林岗 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中山大学教授

马克思主义与优秀文艺传统的融合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一面渗透着以事物的实际效用为取舍判断,以发挥效能为事物应然要求的经世致用气质,另一面充盈着回归个人身心的解放,追求个体性灵抒发的品格。在儒道格局的影响下,数千年中国文艺事实上也是沿着一面经世致用另一面又追求个性心灵自由抒发的路径演进。古代文艺史上的诗骚传统就是这个文艺演进的创作表现。现当代中国文艺形态也形成了与此近似的正偏格局,它既是古代优秀文化传统在现代的传承演变,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念深度融入所造就。中国的现代革命实践使这个充满活力的文艺传统加入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价值观的新要素,与古代相比有因有革。饱含经世济民精神的中国文艺优秀传统在现代革命文艺运动实践中相互融合,铸造而成人民文艺,发展出深厚而强大的现实主义文艺传统。

容本镇 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广西教育学院教授

中和之美与当代艺术创造

寻求社会和谐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交汇点之一。早已融入中华民族血脉里的和谐思想,不仅深刻影响着我们的人生态度、人际交往和日常生活,也全面体现在治国理政方略和国家政治外交上。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充分体现了和谐思想的重要内涵与海纳百川的宏大格局。和谐思想是一种致力于寻求适度、秩序、稳定与和谐的思想。基于和谐思想的艺术表达与中和之美,是深深扎根于中华大地的审美理想、审美风范,在当代艺术创造和艺术实践中也是值得传承与弘扬的美学原则与审美取向,是呈现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有效方法与路径。

段运冬 重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西南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江山隐喻与脊梁意识——新中国山水画演进的传统文化路径与转换逻辑

山水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傅抱石、关山月等艺术家的努力,出现了“新国画运动”,传统山水画发生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人民的艺术、革命的艺术。这批艺术作品集新意识形态话语、传统山水图像于一体,可称之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的典范。从新中国山水画的图像呈现、江山隐喻与中国山水画演进的文化逻辑、“思想改造”与新中国山水画家的脊梁意识三个方面对新中国山水画进行分析,阐述其演进的传统文化路径与转换逻辑,可见新中国山水画是艺术家具有的知识分子的“脊梁意识”(画家主体)、山水画中“江山隐喻”(图像表现)的观看方式互为营造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具体化问题——革命、大众的图示体现,需要在传统文化演进的内在逻辑与核心因素上将这批经典化了的,结合得比较好的艺术成果进行文化维度的根性呈现,而不是一种简单的图像符号的增量相加。

颜同林 贵州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

现代诗歌传统的两条建构路径

从古典诗歌传统到现代诗歌传统,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和发展,这是一个不断流变的动态过程。批判、继承、发扬传统等说法曾占据主流。近年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为经典表述和核心观念,也更加接近诗歌传统变迁的本质。现代诗歌的传统及其文化最为迫切的乃是需要现代诗人的创造、创新或发明。主要有两条建构路径:一是诗歌大传统与小传统的转化与对调,不同传统分层之间的错位;二是诗歌史上作为原型的“反传统”及其多元化实践。前者指传统内部的替换、调整,传统的固有形态被逆转,创造性转化得以实现;后者则意味着采取不重复前人的创新之路,构成诗歌传统变迁中“反传统”的内生机制。这两条路径都需要现代诗人们充分施展各自“诗的独创性”,以创造、创新为本,新诗自身的传统才得以沉淀。

李震 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中国特色文艺批评价值体系建构的思想文化根基

对于文艺批评来说,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艺路径便是实现其价值引领职能。而要实现价值引领,文艺批评必须建构自己的价值体系。根据民族复兴的时代语境和新时代以来的主流论述,中国特色文艺批评价值体系正在被建构为:立足中国语境、中国当代文艺现实和中华民族复兴的价值需求,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文艺理论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当代化形态为主体,以中国化的现代西方文艺理论为参照的价值框架。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这一体系建构的思想文化基础。二者尽管有着巨大时空跨度,但在唯物辩证法、人学和社会理论等哲学层面;在文艺的意识形态属性与“文以载道”观、反映论与兴观群怨说、现实主义美学与“言有三表”说和“为时为事”论等文艺思想层面,具有广泛的相通性和可融合性。

马永强 甘肃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读者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监事会主席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乡村振兴文学叙事

生态文明烛照下的乡村振兴,不仅仅是对农村和农民提出的命题,而且是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命题,一个关乎中华文明传承和民族复兴的命题,因为乡村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和母体,“乡愁”是城乡共有的精神文化密码。因此,生态文明视域下的乡村振兴文学叙事,是中华文明与全球化双重视域下的文学叙事,不是单纯意义上的乡土文学模式,更不是农村题材文学模式,也不是乡土文学一个叙事单元能够承载的。所以,要把握好乡村振兴文学叙事的六个维度:一是立足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文明互相融合的维度;二是立足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维度;三是立足构建和重塑新型城乡关系的维度;四是立足“人的建设”的维度;五是立足构建乡村公共生活、重铸乡村精神的维度;六是立足生态文明时代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关系的维度。

张凡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互联网+”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路径及意义

近年来《唐宫夜宴》《经典咏流传》《典籍里的中国》等节目火“出圈”是个令人欣喜的方向标,它们借助现代科技“再现”传统文化与中国文物,尽显中国风采。以共享思维传承传统文化可以说是现代社会必须要做的,其支撑起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生机的前提和基础;以现代科技烛照传统审美是添色剂,为传统文化的推陈出新以及互联网传播推广提供技术加持;以现代文艺簇拥文化创新更是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满足当代国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多样化审美需求。可以说,这类电视文化节目不只是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创作的主旨倾向,更在突出以现代科技手段唤醒年轻一代的中华民族文化基因,赋予新时代的年轻人一种强烈的“在场感”来打破新旧文化固有的、时空的隔膜与距离,让他们走进历史并感知传统文化清晰的脉络与魅力。

*本文内容刊发于《中国艺术报》2022年4月15日第2-3版


延伸阅读:

探寻马克思主义 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艺路径(一)(“艺评中国”新华号,阅读量3.6万+)

探寻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艺路径(二)(“艺评中国”新华号,阅读量3.3万+)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艺路径”主席论坛举办

评论家聚焦“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艺路径”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研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人民日报客户端)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艺路径”主席论坛举办(中新网客户端)

续写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新篇章(《中国社会科学报》)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艺路径”主席论坛在京举办(“中国文艺网”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