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原创首发>评协动态>正文

《吕梁山大合唱》再创作研讨会在京举行

2025-06-16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中国评协 收藏

《黄河大合唱》携姊妹篇《吕梁山大合唱》首次在京同台演出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6月7日,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指导,吕梁学院与中央音乐学院联合举办的《吕梁山大合唱》再创作研讨会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徐之彤出席并致辞。来自中宣部、中国文联、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山西省中华文化促进会、山西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吕梁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3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会议由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副所长袁琳主持。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致辞

徐粤春在致辞中表示,《吕梁山大合唱》的再创作,是身处民族危难、救亡图存中的文艺工作者与在民族复兴、强国建设中的文艺工作者相隔80多年的对话,是文艺工作者献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一份特殊的礼物。他指出,《吕梁山大合唱》的再创作,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生动传承,对于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激励我们在新征程上奋勇前行有着积极意义。在新大众文艺勃兴的时代背景下,人民群众在呼唤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经典的交响乐、合唱套曲的出现,《吕梁山大合唱》的再创作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党的文艺创新理论,贯彻“两个结合”,自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投身时代,具有重要的启示。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徐之彤致辞

徐之彤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辞,对与会专家领导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对《吕梁山大合唱》的成功演出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此次《吕梁山大合唱》的成功演出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是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和艺术家的光荣传统的具体体现,更是中央音乐学院举办5·23艺术节的初衷所在。

吕梁学院党委书记薛晋文发言

薛晋文详细介绍了《吕梁山大合唱》的挖掘、整理、排演和创作情况。自2017年起,吕梁学院的师生们多次深入晋绥民间进行采风,着手开展对《吕梁山大合唱》进行搜集、整理与研究工作,经过八年多的不懈努力,已成功创作了多个版本的《吕梁山大合唱》钢琴伴奏谱及交响乐总谱。他希望与会专家为《吕梁山大合唱》进一步深化创作多提宝贵意见。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副所长袁琳主持研讨会

中国文艺家评论协会副主席张德祥,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王萃,中央音乐学院贾国平、李淑琴、梁发勇、王丽达、黄宗权等教授,山西省政协原副主席、山西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姜新文,山西省晋绥文化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段晓飞,山西大学薛光武教授,太原师范学院张惠元教授等与会专家围绕《吕梁山大合唱》的创作历程、艺术价值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展开深入交流,并对其进一步创作提升给予建设性意见建议。

发言专家(从左至右:张德祥、王萃、贾国平、李淑琴、梁发勇、王丽达、黄宗权、姜新文、段晓飞、薛光武、张惠元、柳湧)

《吕梁山大合唱》创作于1939年,由著名音乐家马可、周军和尚澄秋先生共同创作,是继《黄河大合唱》之后,又一部反映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经典音乐史诗。作品分为吕梁礼赞、吕梁牧歌、吕梁山下、老百姓总动员、吕梁情歌、吕梁山的呼声、保卫吕梁山7个乐章,赞颂了吕梁山的壮丽自然景观和当地人民的淳朴善良,展现了奋起抵抗的坚强意志,生动具体地描绘了吕梁山人民英勇抗击敌人的历史画卷,蕴含着浓厚的爱国情怀和鲜明的时代精神。其音乐创作手法极具特色,巧妙地融合了多种音乐元素,既汲取了吕梁地区的民间音乐素材,使作品充满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又借鉴了西方合唱音乐的创作技法,使合唱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层次更加分明。在歌词创作方面,与音乐完美配合,歌词质朴而有力,生动地描绘了吕梁的风土人情、抗战场景,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和画面感。

研讨会现场

专家们认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时间点上,对在抗战烽火中产生的作品进行挖掘、整理并演出的意义重大,进一步壮大了革命文化。近年来,经过吕梁学院与中央音乐学院共同挖掘、整理、排演、创作,将完整版交响乐《吕梁山大合唱》呈现在舞台上,填补了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晋绥抗战音乐创作和传播方面的空白,实现了对晋绥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吕梁山大合唱》是一部颇具独特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的音乐作品,要通过今后不断的演出逐渐推进这部作品成为经典。

吕梁学院与中央音乐学院联合举行的红色经典音乐会暨《吕梁山大合唱》汇报演出于6月6日在中央音乐学院歌剧音乐厅成功演出。此次演出是抗战经典作品《吕梁山大合唱》首次在京演出,也是《黄河大合唱》携手姊妹篇《吕梁山大合唱》首次同台演出。

演出合影

*资料来源:吕梁学院及其官方网站


签发:袁正领

审核:陈思


延伸阅读:

8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吕梁,共话新时代现实主义影视理论与实践

传承晋绥红色基因 构建铸魂育人平台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