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木鸟文丛——文艺评论家作品集》
2023年9部新书发布 2024年出版计划启动
《啄木鸟文丛——文艺评论家作品集》2023年新书发布座谈会暨2024年出版计划启动仪式现场
李屹、董耀鹏、李昕为9部新书揭幕
李屹、董耀鹏、李昕向7位作者授书
5月15日,《啄木鸟文丛——文艺评论家作品集》2023年新书发布座谈会暨2024年出版计划启动仪式在京举行(点击查看)。本次活动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联出版社共同主办。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和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董耀鹏,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李昕共同为9部新书揭幕,并向作者代表授书。同时,会议宣布《啄木鸟文丛》2024年出版计划启动。发布和启动仪式后,举行了2023年新书座谈会。现选刊有关内容,以飨读者。
出人才、出作品是我们工作的最终目标
徐粤春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
创作优秀作品是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文联组织所有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出人才、出作品。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中宣部等五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和中国文联《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实施方案》部署安排,进一步提升中国评协服务会员的能力和水平,推出新时代优秀文艺评论人才和作品,经中国文联批准, 2023年,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联出版社联合启动《啄木鸟文丛》出版计划。该计划面向中国评协会员征集文艺评论成果,由中国评协各团体会员、各专业委员会和各中国文艺评论基地等单位推荐,范围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已经公开发表但未收入文集的评论理论文章。出版计划持续5年,每年出版5至10部。
按照中国文联党组领导“把牢价值导向、坚持德艺双馨、彰显行业水准,注重社会价值、打造响亮品牌”的要求,2023年《啄木鸟文丛》认真组织对55部申报作品的评审工作,按照“导向正确、人民立场、理论扎实、时代气象、实践品格”的评审原则,聘请业内权威专家进行严格评审。经过资格审查、专家评审、会议研究和社会公示等程序,最终确定将10部作品集纳入2023年出版计划。本次共有9部新书发布,第10部也在按照出版流程推进。
《啄木鸟文丛》是新时代文艺评论的最新成果,集中展示了新时代文艺评论高质量发展的蓬勃气象,体现了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积极繁荣文艺评论的使命担当。希望今后有更多的文艺评论家参与《啄木鸟文丛》,共同将文丛打造成为服务文艺评论家的贴心项目,展现文艺评论新时代气象的响亮品牌。
以出版助推文艺评论高质量发展
尹兴 中国文联出版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新时代文艺评论呈现正面、坚定、稳重、理性的正大气象,产生了很多优秀的文艺评论成果。《啄木鸟文丛》首批作品集正式出版,是新时代文艺评论丰硕成果的集中体现,是充分发挥文联社以出版服务中国文联工作大局、服务全国文艺家的实践举措。文联社将力争把《啄木鸟文丛》打造成颇具特色的文艺评论出版品牌,不断提升文艺评论家及其优秀评论成果的影响和辐射,同时依托特有的专业优势和出版资源,当好文艺评论佳作的“孵化器”,努力打造文艺评论出版高地,进一步壮大主流文艺评论力量。文丛秉持优中选优的理念,积极扶持高水平文艺评论集,引导和凝聚更多新生文艺评论力量,为此文联社制定长期计划、设置专项经费资助出版。文丛的封面设计特别突出了啄木鸟和铜镜纹饰,色彩也清新典雅,与文艺评论蓬勃的时代气息形成呼应,让人印象深刻。在宣传推广方面,文联社努力做好已有的传统发行渠道,并充分发挥融媒体矩阵合力进行线上图书营销,搭配首发式、研讨会和作者短视频推荐等,让文丛为更多的读者接受熟知。希望借文丛这一载体发出文艺评论专业权威的声音,也期待越来越多优秀的文艺评论人才、精品文艺评论佳作涌现,不断扩大文艺评论的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推动新时代文艺事业谱写新的华章。
专家阅评观点
文艺批评空间展开的可能性
向云驹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首批《啄木鸟文丛》,是文艺评论参与、助力、推进文艺发展拓宽空间的记录与见证,也是中国文艺评论拓宽自身发展空间的具有见证性的成果。
❈一、文丛出版有利于促进文艺空间的不断打开和展开。
首批文丛由9位来自各个艺术门类和不同地域的作者作品集成,代表着各自所在艺术门类理论与批评的前沿水准。文丛各评论集都广泛涉及文艺作品、文艺现象、文艺思潮,有观察、有思考、有分析、有总结、有批评、有透视,普遍具有长期跟踪写作、及时评论作品、深耕文艺现象的特点。它们反映了文艺发展的新时代的特征,体现了文艺评论在新时代文艺发展中的理论思考、评论进入、创作引领的历程,代表了评论界在新时代的努力、成绩和贡献。
❈二、文丛诸评论集展示了文艺空间的新格局。
文丛诸图书从不同的维度和角度,展示了新时代文艺空间的气象和景观。一是中华美学精神的文化美学及其文艺批评的哲学空间。张晶的《以中华美学精神的名义》,既从中国传统美学展开其理论的丰富性,又密切关联当下文艺发展的精神力量,以丰厚的学养拓宽了文艺的美学、哲学空间。二是围绕文艺人民性主题,打开了文艺发展的时代空间。文艺的人民性是具有历史性的,也更具有历史发展中的时代性。范玉刚的《高扬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评论导向》彰显了文艺评论对重大时代命题的担当和作为。三是曲艺评论、网络文艺评论,弥补了弱势批评的不足,增加了文艺新业态的批评力度。孙立生的《曲艺的嫁衣给谁穿》,是来自曲艺创演一线的曲艺评论写作。在曲艺创演持续被关注、被议论的时候,曲艺评论声音弱小乃至无力。孙立生是持续为曲艺发声且具有相当说服力和影响力的曲艺评论家。胡疆锋的《云游于艺——网络时代的文艺评论》,经受了网络文艺海量阅读的考验,既犀利、又准确,为文艺新业态匹配相应的文艺批评做出了努力和贡献。四是地方文艺批评展开了文艺的在地性、地域性空间。蒋祖烜的《湘文艺评》集中评论湖南地方各种文艺,是一地文艺发展的全景呈现,既有地方特色,也有文化多样性的理论意蕴。其他来自江浙等地的作者文集,既有地方文艺的国家贡献和中国高度,也有深入生活、深入人民的文艺在地性和接地气经验。
❈三、深厚性与新锐性相得益彰,展现空间广度。
文丛各书由老中青三代文艺评论家组成,代表着新时代评论家的批评风采。一是理论上的成熟与完成度。美学、理论、文学、影视、美术、曲艺、书法、网络文艺,都被评论家们给予深刻的书写。理论的主体性、话语的中国性,在作者们具有的文化自信中流诸笔端。理论的自主和自洽是文艺评论自立的精神支撑。二是新锐批评家的敏锐与开拓创新。戴清的《剧潮之辨》、李松睿的《与时代同行的文学评论》、胡疆锋的《云游于艺——网络时代的文艺批评》,都透露出年轻一代批评家的敏锐和敢于开拓创新的勇气。他们敢闯新领域,敢评新现象,敢提新思想。三是政治高度与文艺批评的专业深度。文丛的所有作者都在其批评文章中显示了思想性的政治高度,家国情怀与文艺情怀的水乳交融,立德、立功、立言的统一,批评的人民性、历史性、美学性、艺术性的统一。以精到的特定艺术门类的专业深度与批评家应有的思想哲学高度相匹配,实现了文艺批评的新境界、新展开、新书写。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 把好文艺评论的方向盘
张德祥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视听艺术委员会主任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中特别强调了文艺评论工作的重要性。十年时间过去了,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中国文艺评论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啄木鸟文丛》的推出,就是批评实绩的一个侧面。从首批面世的这9部评论作品集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以下特点。
❈一、在评论中自觉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文艺评论的核心是运用什么样的标准和尺度衡量作品。不同的标准和尺度就会得出大相径庭的评价。文艺工作座谈会之后,文艺评论界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对评论的方法、学风、作风进行反思,努力克服某些不合乎文艺规律的思维方式。这次《啄木鸟文丛》推出的9部著作,摒弃了曾经时髦的“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的思维模式,体现出了实事求是的思维路径,体现出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这是可喜的变化之一。
❈二、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的文艺评论话语体系。这9部著作涉及不同的艺术门类,包括文艺理论、美学、文学、影视、美术、曲艺、书法、网络文学等领域,虽然评论的艺术形式不同,但可以看出评论家的整体努力,这就是评论话语体系的中国化,使中华美学精神在评论中得到充分体现。这些评论文章,能够从中国文艺创作实践出发,用中国道理总结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上升为中国理论,实现审美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从而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评论话语体系,彰显中华文化的主体性,这就是文化自信在文艺评论中的回归。
❈三、文艺评论文风切实转变。文艺评论是运动着的美学,它必须具有实践的动态性与活态性,它是通过评论动态而传达的思想和美学。文艺评论要面向大众,就必须具有生动活泼的文体,具有深入浅出的文风,要接地气,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这9部著作给我的另一个鲜明感受就是文风朴实,文字晓畅通达,可读性强,没有那种故弄玄虚、故作高深、概念空转、佶屈聱牙之“学术病”,摆脱了“学术八股”的束缚,这是评论文风的可喜变化。评论的思想性、科学性不体现为学术腔和八股性,而体现为实践性和生动性,因此,评论也是一种创作,也应当是一种美文。评论文体文风的转变,尤其是要适应新媒体传播的特性,是评论时代性、实践性的要求。
❈四、评论锐气正在加强。四平八稳、面面俱到、长篇大论固然有其必要的一面,但是,评论更需要锐气。这些著作,都是对具体作品或文艺现象的评论,有的放矢,表现出相应的批评锐气。但总体来看,褒多贬少,锐气还需要加强。习近平总书记说,有了真正的批评,我们的文艺作品才能越来越好。文艺批评要的就是批评……文艺批评就要褒优贬劣、激浊扬清,像鲁迅所说的那样,批评家要做“剜烂苹果”的工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评论的要求,无疑还是要进一步增强文艺批评的锐气,正气和锐气相辅相成,文艺评论就会更有力量,才能有力地引导创作、引领风尚。让我们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进一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评论的重要论述,把好文艺评论的方向盘,打磨好批评这把“利器”,为新时代文艺的健康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新时代的文艺评论话语体系构建
傅道彬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黑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批评,一个时代也应该有一个时代的文艺批评话语。《啄木鸟文丛》,体现了新时代语境下中国式文艺批评话语构建的积极努力。
本次《啄木鸟文丛》首发的9部作品包括李松睿的《与时代同行的文学评论》。“与时代同行”是文艺评论工作者的理论追求,也是中国式文艺评论话语构建的历史出发点。艺术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最敏锐的神经,伟大的艺术创作总是汇聚时代风云,与社会历史和现实紧密联系的。与时代同行的文艺批评话语体系也必须直面现实,解答中国文艺发展中的时代和理论问题。
鲜明的时代性是本次《啄木鸟文丛》的重要特色。戴清的《剧潮之辨》特别注意近年来中国电视剧的艺术发展演变,分析电视剧创作中的精神镜像,描述电视剧发展的“精神频谱”,始终保持了对电视艺术创作的现实关注和理论清醒。胡疆锋的《云游于艺——网络时代的文艺评论》则注意到网络时代的艺术批评,出现了“云游于艺”的历史转向,这样的理论视角显示了“新媒介艺术批评的创造性生成”。
以人民为中心的话语构建,是新时代中国文艺评论的核心问题。艺术的“人民话语”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理论主张,也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关于文艺论述的核心语词。范玉刚的《高扬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评论导向》,强调以胸怀“国之大者”的敬畏之心把好文艺评论的方向盘,以人民性引导艺术创新。人民性与现实性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入选本次《啄木鸟文丛》的《思者无疆》(衡正安著)、《挹清芬》(王宗英著)、《湘文艺评》(蒋祖烜著),或从具体的文艺形式解读、或从地方文艺的现实分析入手,显示了批评的具体生动和现实活力。
与时代同行的文艺评论话语构建也是基于历史传统、并具有世界目光的。张晶的《以中华美学精神的名义》特别注意“中华美学精神”对建立中国式文学理论话语体系的历史意义。作者认为中华美学精神不仅是一种历史传统,更是一种现实生活:“作为一种‘精神’,它来自中华文明远古,却又活跃于当下中国人的审美生活中,是中华民族集体性的审美意识的精髓和灵魂。”
文艺评论的语言问题,也是新时代文艺评论话语构建的重要问题。文艺评论的话语应该摆脱一般理论阐述的抽象板滞,而更具有现实的具体性和表达的即兴式特征。这一点上,《曲艺的嫁衣给谁穿》(孙立生著)的语言表述特别引人注意。他的《马季:因为“逗人乐”,所以“逗己哭”》《鞠了一个躬,学了四个字——与赵连甲先生的“师徒情缘”》《“见高人不能擦肩而过”……——一个山东人眼里的山东快书艺术大师高元均》等,与他笔下的艺术家一样活泼生动、诙谐幽默,给人留下深刻的记忆。语言问题从来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深刻的思想表现。新时代的文艺评论,应该显示新时代的思想敏锐,也应该呈现新时代的语言风格。
文艺评论的新力量和新空间
张颐武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啄木鸟丛书》首批9部新书的出版,是文艺评论领域的重要收获,既是评论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评论风格和特征的丰富呈现,生动反映了当下文艺评论发展的走向,让人们看到了文艺评论领域这些年来扎实的进展。
9部著作的领域不同,批评和思考的路径也有相当的差异。从感性的体验和感受性的批评到理论性的思考,不同的作者、不同的路径凸显了当下文艺评论丰富的格局。这里有文艺人物的生动印象和文艺作品的鉴赏感受,也有理论性的深入的探索和思考;有鲜活的文艺经验和文艺创作体验的展现展示,更有文本的细读和思想的对话;有灵动的感悟感受的随笔式的批评,也有学术性较强的论文。这些都构成了一种“众声喧哗”式的丰富性,凸显了中国文艺发展在当下批评中所呈现的不同的风貌,也凸显了批评路径的丰富性。
9部著作具有共同特征。首先,这些探索都是对于当下文艺现状的深度介入的结果,具有很深的“介入性”。一方面有回应当下文艺新形态的思考,如对于互联网和新科技影响文艺并形成新现象的探讨,对于当下各个艺术门类出现的新的走向的探讨,对于新的作品的读解探究,都体现了对新的文艺形态的求索。另一方面不断地回溯探究历史脉络,发现过往对于当下和未来的意义。对于传统艺术的转化发展的思索,对于当下文艺发展的追根溯源的探究,对于文艺新变中的文化积淀的追寻等,能够不断启发人们更深入地认识历史与当下。“介入性”就是如同啄木鸟对于树木和森林的参与和介入,是为促进文艺的健康发展,促进文艺生态的丰富所做出的努力。介入,也就是力图对现实的文艺形态产生积极的影响,能够让文艺评论为文艺界及社会和公众提供重要的参照。介入现实的文艺发展,为文艺的当下提供来自批评的贡献,正是这9部著作的意义所在。
其次,这些著作都体现了理论的思考,也凸显了中国文艺批评在多样的对话中追求本土理论创造的努力。批评理论的发展需要中国本土的积极贡献,而基于中国独特经验和独特历史文化传统的文艺评论也需要在理论的本土性、中国话语的建构上作出更多的贡献。这些著作,无论是体验感受式的评论,或是较具理论性的探索,其实都是在努力地追求对于文艺特质和文艺不同侧面的新的思考,都在提供来自中国文艺经验的独特探索的角度和可能性,在不少地方都让人看到了理论上新的“增长点”,看到了在具体思考中的新的理论的可能性,在对于潮流的理解中更有来自中国本土的理论的追寻。这些虽然可能还并不完整,但追求理论的深化和认知的深化,让文艺评论的价值更多地得到呈现的努力也是具有重要价值的。就像啄木鸟需要以自己的洞见来观察和探究整个森林的生态,评论在自己的具体的努力中所进行的更多的理论探究也是重要的。
*本文刊发于《中国艺术报》2024年5月24日第2-3版(点击查看)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