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原创首发>评协动态>正文

2021全国“文艺评论两新”锦江论坛专家学者现场发言摘登

2021-06-30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郑晓幸 杨晨 陈亚平 收藏

  编者按:

  2021年6月16日-19日,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四川省文联主办的“2021全国‘文艺评论两新’锦江论坛”在成都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评论工作者(简称“文艺评论两新”)代表130余人齐聚蓉城,首次就“文艺评论两新”的时代责任和文化担当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吹响了“文艺评论两新”的集结号。现刊发与会专家精彩主题发言以飨读者:

  郑晓幸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文联主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

  激活新文艺群体新动能,助推中国文化繁荣兴盛

  “文艺评论两新”工作的开展,使一批优秀的评论家进入文艺评论家队伍,从而使中国文艺评论从外延上得到拓展。新文艺群体、新文艺组织到今天已经引起各方面的高度关注。这要求文艺评论家们调整思路、理念、观念,用全新的眼光、全新的视野看“两新”。这些年,学术界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共识,即“文艺两新”是中国文化繁荣兴盛的有生力量,也是新时代文艺繁荣的增量,是推动文化供给侧改革、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新需求的重要主体。特别是“两新”群体中,已经涌现出大批优秀的艺术家,他们凭借优秀的作品和良好的品格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已经成为文化艺术领域的生力军和文艺市场的重要力量。

  根据《四川新文艺群体调研报告》,四川省有9万7千多家文化艺术相关组织,268万人参与文艺事业,共包含了40多个门类,拥有将近5千亿的注册资金。新文艺群体是从市场经济的竞争中产生发展、实现增长的,他们的存在体现出了市场对文艺产品的新需求、新方向。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需要我们引起高度重视,需要全社会去关注,更需要文艺评论家协会为他们鼓与呼。希望文艺评论家们用更高的视野、更新的思维去关注中国最活跃的艺术群体,共同推进中国文化的繁荣兴盛,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李明泉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新文艺群体评论工作者专委会主任、二级研究员

  锦江论坛赋

  2021年6月16-18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四川省文联主办的“2021全国‘文艺评论两新’锦江论坛”在成都举行。“锦江论坛”是为全国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简称“文艺两新”)中的文艺评论工作者搭建的专属论坛。“文艺评论两新”锦江论坛将与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的“长安论坛”“西湖论坛”“苏州论坛”一道成为全国文艺评论品牌论坛。特作赋以纪。

  昆仑峨眉,九州水秀山明;黄河长江,中华博大精深。百卉芳菲,文坛明德惟馨;千舸争流,艺海涨潮飞莺。普天之下,莫非网土,“文艺两新”,应运而生。线上线下,想象奇思奇妙;圈内圈外,作品满谷满坑。人人可成艺术家,创作天分已唤醒。相看两不厌,童心抒性灵。浩浩汤汤,挡不住美学潮流;重重叠叠,看不够诗意风景。

  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形立则章成,声发则文生。情动于中,直抒胸臆,足之蹈之,点燃生命。网络勾连思絮,平台展露文心。席珍流而万世响,木铎启而千里应,写天地之辉光,晓生民之命运。是非曲直,胸有道义标准;真假美丑,唯有守正创新。君不见,喧哗声里大音希,泥沙俱下少沉金。辨识善恶须黄钟,剜烂苹果靠运斤。探索新形式,体要与微辞偕通;展开新批评,正言共精义并行。

  文字音频,同侍激浊扬清;动漫弹幕,一起析理抒情。快速阅读,少有长篇宏论;思想闪光,击中泪点共振。批评明砍,直来直去,一语中的,态度鲜明。少了吊书袋,多了短快平。鉴赏作品,人人口吐莲花;提高审美,个个胸藏竹林。海量网评拾珍珠,几分迷惘几分清醒;雾里看花识芳径,一半紊乱一半畅顺。从来评论非常事,犹待东风思廓清。真知灼见观火候,融会贯通道无垠。文评两新,美学空间律动;异峰突起,强国梦里新军。

  锦江春色,艺坛熠熠日月;草堂秋风,文宗烁烁古今。长安丝路长,西湖潋滟媚,苏州幼苗壮,花重锦官城。中国评协几多论坛,群星闪耀苍穹悦欣。两新活力四射,批评激扬青春。交流合作,铺就两新平台;共襄盛事,携手创新评论。仰望北斗,评东论西不迷糊;国之大者,齐心协力为复兴。噫吁嚱,一江锦绣,绘制壮美雕龙;两岸画角,吹响筑梦妙音。

  杨晨 阅文集团副总裁、总编辑

  网络文学 万象更新——新文艺群体的内容培育和开发

  文艺评论是文学和文化最自觉的表现形式,对文学创作影响深远。而网络文学作为互联网时代兴起的文学创作形式,在向主流化、精品化、经典化发展的进程中,更加需要文艺评论的价值评判和创作引导。

  网络文学是当代中国重要的文化形式,来源于广泛的人民创作,承袭了中国上千年的传统文化精髓,融合了当代中国的发展与自信,不仅在国内受到广大读者喜爱,还漂洋过海“圈粉”全球,更加影响到外国人用英文等当地语言开始写网文,让中国形象、中国文化在精彩的故事中得以交流融合,在世界范围内讲好了中国故事,是文化“出海”的先行者。

  网络文学还是当代最有生命力的故事之源。二十多年来,网络文学从无到有,从发展到壮大,从单一到多业态,从小众边缘的亚文化写作到进入主流文化机构、参与各类主流文学评奖,成为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重要基石,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力量之一。可以说,网络文学代表了文艺发展的新业态和新趋势。二十多年来,网络文学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具体表现,就是以网络文学作家为代表的新文艺群体,一天天、一章章的写作更新——用最小的单位保持与读者共鸣,基于共鸣持续自我进化。首先是内容上的类型结构,网络文学内容多元化明显更进一步;其次,坚持主流价值引领,现实题材发展迅猛,精品迭出;同时,专业题材正加快崛起。

  网络文学不再只是简单的阅读与创作,而是形成了共读、共创的互动社群文化——“埋梗”、留白、化用书评等等作品中主动设计的互动形式,已经成为作品中的常见元素。

  陈亚平 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新文艺群体评论工作专委会主任

  对新文艺群体文艺现象的学术论究

  新文艺群体是国际混合媒体语境下的数字化现实,既体现信息化时代第三阶段不可逆的大趋势,又涉及概念准则上的学理共识。其中,“艺术思维新”的论观,必然会引出艺术新思维缘何发生的前提性思考。

  以新文艺创作方式为特征之一的网络文学作家、网络独立撰稿人、网络直播人、网络音乐人、数字艺术微电影制作者、网络数字画家、自媒体、文艺网站创办者、独立数字摄影者、独立设计师、文艺电子刊物创办者——是借助互联网具有独立性、私有性的传媒,其话语和意义生产、发送的方式,是一个连接性和交互性的共生体系。体系中任何个体,都是一个互联系统中的一部分相互作用的单元。由此,客观上构成技术生产力促进成文化生产力的条件。这种互联网传媒体现的话语接近权,是以独立性传播来构建独立性的公共性(群、圈、论坛、微博、播客、微信)和共通性(多维开放性、互动沟通性、分享反馈性)方式,形成新文艺群体话语创造和意义生产链(构思、创作、传播、反馈、互动),从而形成以独立个体方式体现的网媒公共性文艺共存体。

  新文艺群体的新思维特质,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在当代价值确立的跨文化成分的根基。新文艺群体与网络技术同步,意味着与生活符码化同步。正是符码化的高技术化生活,让幻像化的艺术实现了艺术与公众化生活相对趋同性同质,但不是绝对同质的共生。由此,艺术和生活相互越界、相互生成,促成一种在场的、过程中相应变化的审美可能性。

2021全国“文艺评论两新”锦江论坛会议现场


  签发:杨晓雪

  审核:张利国


  延伸阅读:

  锦江论坛 | 2021全国“文艺评论两新”锦江论坛专家精彩主题发言(“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艺术报》:锦江论坛赋

  2021全国“文艺评论两新”锦江论坛开幕式暨中国评协新文艺群体评论工作者委员会成立仪式在四川成都举行

  发挥“文艺评论两新”的“杠杆”作用

  2021全国“文艺评论两新”锦江论坛·主旨发言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