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原创首发>艺评来稿>正文

当我家孩子走进剧场

2022-11-09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陈默 收藏

每位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愿,哪怕成不了“龙凤”,他们也尽量想让孩子变得不一样。于是,学习艺术,或者接受艺术熏陶,就成了家长们的首选。在这其中,走进剧场沉浸式感受艺术的方法,让家长们倍加青睐。越来越多的宝爸宝妈惊喜发现,自打孩子进入剧场之后,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小蝴蝶的妈妈在哪里》

初入剧场喜出望外,春风得意马蹄疾

在刚刚结束的第九届“圆梦中国·春苗行动”北京市优秀少儿题材舞台剧目展演中,有19部题材丰富的儿童剧在北京各大剧场上演。据主办方披露,展演季中线下34场演出的平均上座率为86.8%。在疫情无常的大背景下,这个数字显得尤为珍贵。而在这其中,有21.7%的家长是第一次带孩子走进剧场。“本以为我家孩子会坐不住,没想到她看得那么投入”“太惊喜了,原来剧场里是这样的”“这种沉浸式的体验非常好”,诸如此类的好评感叹在散场后不绝于耳。笔者在现场观察发现,不论孩子还是家长,满足和兴奋溢满脸庞,看得出来他们共同经历了一场奇妙的体验。不少家长表示,以后会继续带孩子进剧场。

从古希腊的露天剧场到古代中国的瓦舍勾栏,从近代上海的镜框式剧场到改革开放后的实验剧场,这种集演出、观赏、演员休息于一体的功能性专业建筑如今已经遍布全国。由于剧场的特殊设计,观和演的氛围在整座建筑里氤氲蔓延,随着舞台上人物的表演和剧情的发展,沉浸式体验越来越深入,强烈的愉悦感油然而生。可以说,剧场这种完全封闭的天然物理属性,不仅让孩子们的审美器官完全打开,更把他们带入一个胜于现实的新奇世界:孙悟空从电视里蹦了出来,小猪佩奇就在眼前,白雪公主的裙子真的很漂亮,一切都变成了“真的”。这样的审美体验会让孩子们扯着爸爸妈妈的衣角,跺着小脚丫说:“我下次还想来看!”

随着人们消费升级以及消费观念、教育观念的转变,对于家长而言,尤其是年轻父母,带孩子进剧场不单纯是欣赏高雅艺术,这种亲子互动行为还进一步升华了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亲密关系。著名戏剧教育家叶逊谦在一次讲座中表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家庭交流,也是非常难得的家庭教育机会。”看完演出之后,孩子与家长的交流便开始了,刚才的故事讲了什么,从中获得了什么,哪怕没有连词成段的口头表达,笑容也是一种回应。而这种回应不会就此打住,回家的路上以及回到家后,剧场和演出带给孩子的刺激还在继续,小家伙们还会源源不断地“输出”。这样难得的美育教育,对很多苦于与孩子没有共同话题的家长来说实在求之不得。

乱花渐欲迷人眼,好戏才能获人心

当然也不是每一次走进剧场都是非常愉悦的观演体验,在小朋友还没建立起成熟的审美体系之前,家长需要多做功课选好戏。根据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布的数据,在疫情前演出市场火爆的2019年,北京市营业性儿童剧演出3720场,观众130.2万人,票房达1.43亿元,儿童剧演出场次约占全市营业性演出场次的16.3%。这组耀眼的数据背后,是鱼龙混杂包罗万象的儿童剧演出市场,里边有精华也有糟粕。著名戏剧制作人王翔浅曾言,带孩子进剧场看的第一场戏,有可能是孩子这辈子看的第一场演出,而这场演出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可能是终生的。今年夏天上演的少年版音乐剧《我,堂吉诃德》燃爆京城,场场售罄,成为现象级口碑佳作。剧中演员均为海选出来的青少年,其中一位饰演镜子骑士的13岁小演员在采访中提到,“因为爸爸妈妈带我去看了一场演出才爱上了音乐剧,爱上了剧场,而且我现在清晰地知道,我的未来就在舞台上。”

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北京有着不可比拟的文化资源,有国家级博物馆、美术馆、剧院,有包容、活跃、丰富的文化氛围。就这方面来说,生活在北京的孩子是幸福的。但与此同时,儿童剧演出市场也是大浪淘沙,潮水退去,沙滩上留下的是臭鱼烂虾,还是金光闪闪的珍珠贝壳,需要时间的检验,也需要观众的检验。面临每年上千场的演出选择,那些想为孩子提供优质精神食粮的家长们在朋友圈里、在各式各样的推送里搜寻着最满意最适合自己孩子的儿童剧,希望几百上千元的演出门票不要打水漂,能带给孩子一个完满的观剧体验。

《小美人鱼》

擦亮眼睛认准品质,鱼与熊掌皆可得

儿童剧究竟应该怎么选,如何才能避雷?在同样竞争激烈的演出行业,儿童剧的宣传推广从建组那一刻便开始了。导演编剧是哪位名家,制作单位有什么样的阵容,配乐舞蹈请了哪里的专家等,这些内容连同剧目名称、出品单位等信息集中呈现在一张海报中,经过网络传播得更远。如果剧目完成演出,还会有更多演出剧照出现在网络上。一般意义上来说,如果这些照片里有漂亮的演员定妆照、华丽的舞台、奇趣的人物特写,还有制作精美的道具服装,那么大概率这是一部至少能打60分的舞台剧;但如果宣传照片里不仅没有这些,甚至舞台上是简单的装置,一两个人物,几件物件,那么这部戏大概率是小成本之作甚至无法保证质量。但事实果真如此吗?从北京妈妈圈里有口皆碑的“小不点大视界”来看,由其引进的小剧场作品不光票价合理,而且演员少、道具精,制作用心,充满诚意,充分依据低龄儿童的审美需求和现场互动需求进行制作演出,《纸美人》《你好!巴赫》《小裁缝》等多部深受小朋友喜欢的作品演了又演,收获了大量粉丝和续费会员,用实力证明:想要打动观众,不能只靠精修图。

当然,关于美的教育是全方位的。孩子的艺术成长之路,是一项漫长的滴灌工程,在这颗小树苗成才之前,需要不断输入水分、营养。买票看戏,剧场里感受到的艺术之美,如果能跟生活之美融合在一起那就再好不过了。比如孩子学钢琴,不能功利心太强、只让孩子听音乐会;孩子上小学了要学成语,于是疯狂搜寻哪个剧场在演成语故事,这样不但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还会让家长疲惫不堪。北京师范大学田卉群教授提醒家长们,请允许你的孩子变成一只小蜜蜂,她可以飞到各种各样的花朵上采蜜,时间一长,日子到了,也会酿出属于自己的蜜浆。所以请让孩子多尝试,多看戏,看不同的戏,进行不同的艺术审美。


作者:陈默,就职于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天津市戏剧家协会会员;文中图片来源于“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微信公号


签发:杨晓雪

审核:何美

责编:朱丽华


中国文艺评论网“原创首发”专栏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欢迎您围绕文艺作品或现象撰写评论文章。来稿3000字以内为宜。一经编用,即付稿酬,并发送用稿证书。请留下联系方式。投稿邮箱:wyplzg@126.com,期待您的赐稿!(点击查看投稿攻略

“原创首发”专栏文章,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各新媒体转载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另,《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投稿互动

中国文艺评论网·原创首发

中国文艺评论网·戏剧评论

疫情之下,那些爱看戏的老年人怎么样了

沉浸式戏剧:在场景中感受故事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