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原创首发>艺评来稿>正文

重温国画《抗美援朝战争画卷》的价值意义

2020-12-22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上官甫贵 收藏

磅礴雄浑,震撼人心

——国画《抗美援朝战争画卷》的价值意义

  国画《抗美援朝战争画卷》(以下简称《画卷》)是20世纪50年代末由柳子谷、满键共同创作的鸿篇巨制,真实生动地描绘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抗击美帝侵略者的战斗故事。《画卷》长2700厘米,高38厘米,现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这是一部表现当代战争题材最早的全景式绘画作品,也是一部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正义必胜的军事主题的旷世之作。

  如今再次重温《画卷》,仍可从中得到思想性启示和艺术性启迪,如反对侵略主义、霸权主义行径的战斗使命,依然不能懈怠;抵制战争挑衅,抗击恃强欺弱,维护世界和平的正义之举,依然不能停歇;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定毅志,依然不能动摇。《画卷》作为抗美援朝正义战争之歌,作为中国人民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写照,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抗美援朝战争画卷》之夜穿大桥奔战场(局部)

  一、植根爱国主义思想情怀

  1950年,文艺战士满键跟随志愿军112师宣传队,由吉林辑安跨过鸭绿江,第一批入朝参战。他目睹了美军侵略者肆无忌惮、疯狂轰炸扫射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场面,目睹了志愿军在冰山雪地、高山沟壑中与美军激烈战斗的情景。其间,他产生了一种极其强烈的冲动:一定要把这场波澜壮阔的战争场景用绘画记录下来。1956年,满键(画家和作家,后为电影《奇袭》编剧,该片1960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完成)拿着他在朝鲜战场上枪林弹雨战斗的间歇所画战地速写草稿,前往柳子谷家登门拜访,请柳子谷共同创作这部画卷。柳子谷是现代诗书画三绝的艺术家,与徐悲鸿、张书旗并称为“金陵三杰”。他亲历过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国内战争等动荡不安的岁月,命运多舛,几度沉浮,然始终笃守人生正道、艺术正道,胸怀坦荡。柳子谷认真看了满键画的抗美援朝战斗草图后,十分感动,赞不绝口。素有爱国主义情怀的柳子谷,对志愿军将士不怕牺牲、英勇战斗的精神心怀崇敬。顿时,他的想法与满键的初衷不谋而合,一致认为,以国画形式记录和宣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中志愿军的伟大精神故事,是弘扬时代主流精神的需要。于是,柳子谷欣然接受了满键的邀请。

  之后,柳子谷在满键战地生活速写的基础上,倾注三年心血,以饱满的创作热情,不计分文报酬,无私奉献才艺。三间年,柳子谷不顾自己所谓“历史问题”的精神打击,克服工作、生活、创作条件上的种种困难,全身心投入创作。当年他一家人居住在十几平米的陋室,油盐酱醋瓶罐,笔墨纸砚书籍,挤满狭小空间。由于无法摆放大的画桌,他就把床被掀开,在床板上铺设毛毡,挥毫泼墨。酷暑季节没有电风扇,他乐观道:心静无风身自凉。三九严寒没有暖气,他觉得与志愿军战士在冰天雪地里英勇作战相比,室内作画又何有寒冷之惧?他在创作《画卷》时,以其曾在北伐战争时不惧枪林弹雨,在战地写生千余幅作品的丰富实践经验以及人生历练,充分表现了抗美援朝战争这一军事题材的本质特征和人文精神内涵。三年中,他废寝忘食,几易其稿,精益求精,终于在1958年9月主笔完成了这部波澜壮阔、史诗般的爱国主义军事题材长卷。但是,该画因多次受“政治运动”的影响而被长期封冻,与世隔绝达25年之久。

  时光荏苒,国运开泰,文艺春天复苏,此画得以重见天日。1985年,柳子谷、满键将此画无偿捐献给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1996年,《画卷》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国家有关领导人亲临现场观展并给予高度肯定,文艺界众多著名专家、学者纷纷赞誉,好评如潮,观赏者无不为之震撼。

《抗美援朝战争画卷》之雪地险道行军急(局部)

  二、描绘军队壮歌与中朝友谊

  《画卷》由“夜穿大桥奔战场”“雪地险道行军急”“诱敌深入歼美军”“胜利旗帜高飘扬”四个部分组成,真实生动地反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共同英勇抗击美帝侵略者的战斗故事。《画卷》用现实主义和叙事诗表现手法,分组合章,深入展开,起、承、转、合,步步为营,形成跌宕起伏富有节奏的画卷。“起”有“主起”和“副起”,“承”有“实承”和“虚承”。“起”,以志愿军雄纠纠、气昂昂,夜跨鸭绿江铁桥的一种雄壮气势进入画面,首先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承”与“转”以凝练、独到的笔墨语言,生动描绘志愿军击落敌机轰炸、驾设桥梁强渡、山洞储备军火、雪地险道行军、山林搭棚宿营、迂回穿插敌后、构筑工事掩体、诱敌深入再伏击……再进入战斗故事高潮,中朝两军合歼美军。最后的“合”,以一种雄浑有力、饱满厚重的笔墨,与“起”呼应,与“转”顾盼,收笔于中朝两军欢呼胜利和志愿军威严押送美军缴械投降俘虏的情景。一组组画面,以诗性的逻辑跳荡,如一出出交响曲,叙其战事,咏其悲壮。

  《画卷》篇章结构严谨,场景空间转换有致,构图欹正相益,形色自然,透视远、近、平、侧、前后、左右立体交错,宕迭起伏,宏伟壮观,表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英勇善战、敢于胜利的中国军队精神,体现中朝两国、两军用鲜血凝结成的深厚友情。正值纪念抗美援朝战争70周年之际,重温这部绘画作品,我们又一次深刻追思这段历史的珍贵记忆。历时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18万多位中国志愿军战士血染疆场,把生命留在了异国他乡。英雄事迹感天动地,激发了爱国主义热情,更激发全国各族人民快马加鞭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积极性;抗美援朝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威望基础。新中国成立不久,在百废待兴的形势下,中国敢于出兵与不可一世的美军在朝鲜战场较量,狠狠打击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在国际上产生了积极而又巨大的影响,令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抗美援朝战争,极大地提高了亚洲和世界人民追求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斗争勇气。抗美援朝战争,树立了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雄心壮志。

《抗美援朝战争画卷》之诱敌深入歼美军(局部)

  三、表现手法别开生面

  20世纪50年代,中国美术界对传统笔墨能否表现现实生活的讨论十分激烈,莫衷一是。柳子谷先生敢为人先,用中国传统笔墨,表现20世纪50代战争中的人物、车马、辎重、飞机、战火等,可谓手法大胆,别开生面。《画卷》对物象的描绘工程浩大,其中人物形象近千人,自然物象种类达三十多种,足见画家驾驭笔墨的能力。用水墨表现中朝军民人物,以意传神,神态万千;把志愿军的英勇无畏刻画得生动感人,把美军的狼狈不堪刻画得淋漓尽致。

  《画卷》笔墨语言凝练、精到,疏放有致,浓淡相宜,格调贯通。或沉雄、或豪放,或苍茫,或淡约。表现志愿军身披白色伪装披衫,随风飘拂,动势强烈;奇峰怪峦,浑厚伟岸,势状雄强;皑皑雪地,沉厚透亮,寒彻冷峭;丛山峻岭,蜿蜒曲折,险境重重。所有物象皆传递不同意义,极具生动意境。那夜空数道光芒万丈的探照灯,是志愿军将士保家卫国的激情喷射;那莽莽林海雪地、山崖险道急行军,是志愿军将士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写真;那炮声隆隆、硝烟滚滚、战火映空的画面,是中朝两军奋勇歼敌的浩气渲染;那山上中朝两军胜利红旗高高飘扬、山下美军俘虏举手投降的画面,是侵略者必败的铁律宣言!

《抗美援朝战争画卷》胜利旗帜高飘扬(局部)

  四、艺术风格创新融汇

  《画卷》体现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化包容思想。早在20世纪20年代,柳子谷就在刘海粟、黄宾虹、潘天寿等亲授下,在张大千、徐悲鸿等相互影响下,开启了中国画的创新之路,将中国画写意观念与西画写实观念相互交融,推动中国画由传统古典形态向现代清新气质转变。柳子谷说:“绘画离不开传统,但应以特定的时代精神、审美情趣切入传统,由此,‘传统’才会渗透现代意识和美感。”因此,《画卷》在汲取宋、元笔墨之长后,别具格调古雅而又清新的时代审美情趣,极具宋代苏轼所说的“淡而不薄,厚而不浊,苍而不格,润而不滑”的逸格。

  技法上,师古而不泥古,画理、技巧、意境把握均能得心应手,娴熟驾驭。对于画中远近平凸之异,光影明暗之变,皆取西画之法。但凡高度概括主题,描绘物象形神,表现含蓄意境,抒发思想感情时,则用中国画之法。故《画卷》兼工带写,工而不滞,写而不流,惟妙惟肖,雄秀兼至。《画卷》这一题材来自现实生活,又为时代的爱国主义主流精神和积极向上的审美理想熔铸,因而可以共鸣共情。

  《画卷》对诠释新时代“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的文艺精神具有典型意义。读罢这一画卷,我们再次感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韧性和张力!


  作者:上官甫贵,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签发:徐粤春

  审核:何美


  中国文艺评论网“原创首发”专栏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欢迎您围绕文艺作品或现象撰写评论文章。来稿3000字以内为宜。一经编用,即付稿酬,并发送用稿证书。请留下联系方式。投稿邮箱:wyplzg@126.com,期待您的赐稿!(点击查看投稿攻略

  “原创首发”专栏文章,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各新媒体转载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重温国画《抗美援朝战争画卷》的价值意义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投稿攻略(网评投稿邮箱:wyplzg@126.com)

  中国文艺评论网·原创首发

  中国文艺评论·投稿互动

  抗美援朝中的新年画(陈履生)

  《金刚川》:抗美援朝大片的“好看”与“难看”

  抗美援朝主题纪录片“叫好又叫座”的启示(任姗姗)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