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原创首发>艺评来稿>正文

从“养眼”到“养心”:从杂技剧《战上海》看杂技艺术的审美嬗变

2021-01-07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叶晨红 收藏

从“养眼”到“养心”

——从杂技剧《战上海》看杂技艺术的审美嬗变

  杂技艺术在中国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一代代杂技艺人在不断地演绎、传承和发展,为杂技艺术奉献着智慧与汗水。杂技艺术也从最早“摆地摊”“玩杂耍”等单一的娱乐样式发展为惊艳舞台、亮相世界的独立艺术种类。

  杂技所呈现的险绝、精妙之美,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观众。在世人的印象中,杂技是“绝活”,具有常人不能及的绝妙;杂技是“险活”,挑战观者的视觉神经;杂技是“好看”的,造型优美,惊艳绝伦,很是“养眼”。美则美矣,却只停留在视觉冲击这一层面,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在审美体验上不免失于单一和平面。然而,我们欣喜地发现,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杂技艺术也在悄然发生改变,尤其是近年来一大批杂技剧的涌现,使得杂技艺术的面貌焕然一新。杂技剧吸收了大量戏剧、影视等其他艺术的“养分”,创造性地开发运用表情达意的能力。如果说,传统的杂技节目是一支支单兵种作战的部队,那么杂技剧就像是集结出征的集团军。在观看杂技剧中,观众往往能有意料之外的收获,纵深拓展审美体验。从单一的“好看”到多角度、多情境的审美,从平面式的观赏到随叙事推进的纵深感、层次感,从以往单纯的“养眼”之乐到思想性与艺术性比翼的“养心”之美,杂技艺术正在发生着“化茧成蝶”的嬗变。

  上海杂技团与上海市马戏学校联合创作的杂技剧《战上海》是第21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开幕作品,讲述了上海解放战役的故事,以小见大,显微知著,精彩纷呈,亮点颇多,创造出多角度、多层次、多元化的审美体验。

杂技剧《战上海》演出照

  一、厚重之美。该剧开篇借鉴影视艺术手法,采用倒叙的方式,从一名老军人回忆往事的叙述切入,带动观众回到当年那段战火纷飞的历史画面。影视画面和配音的运用,与剧情结合,十分贴近当下观众观剧习惯。与杂技剧结合,既新颖又混搭,让人眼前一亮。老军人的背影、发黄的日记本、苍老浑浊的嗓音,突出了剧情的年代感、沧桑感,为该剧平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之美。

  二、诙谐之美。印象深刻的一段是《暗巷逐斗》,这幕戏运用滑稽戏的元素,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一位上海小脚老太太为解救被追缉的地下党员白兰,拿起长长的竹竿与敌特周旋。舞台上老太太佝偻着身子,用一根竹竿耍得众敌特前仰后合。老太太看似步态蹒跚,实则轻松机智,众敌特貌似气势汹汹却又狼狈不堪,在强烈对比之下,诙谐幽默意趣顿生。此外,魔术手法恰到好处的运用,调整了剧情发展的节奏,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在《智取密件》桥段中,取得密件的白兰藏身于一群舞女之中,巴队长急不可耐地拨开人丛,看到的却是外貌、服饰等一模一样的十几个白兰,一时傻了眼,观众也露出会心的微笑。轻松愉悦之感与紧张激烈的紧迫交替切换,给予观众多元化观剧体验。

  三、诗意之美。在《青春誓约》这一幕中,为表现解放军连长江华和恋人白兰的恋情,采用了多媒体技术和双人滚环、双人力量、双人绸吊等技巧,动作流畅欢快,造型舒展唯美,音乐抒情动人,一咏三叹,营造出浪漫诗意的情境,有回肠荡气之感,较好地烘托出两位主人公青春的活力、恋情的缠绵、信仰的坚定。在激烈残酷的战争环境反衬下,这一切显得弥足珍贵和短暂易逝,为后面江华的英勇牺牲做足了剧情反转的铺垫,也为整部剧的戏剧张力落下一个关键的支点,引发观众强烈的情感起伏和共鸣。

杂技剧《战上海》演出照

  四、险绝之美。在《雨夜飞渡》一幕,主创以当年苏州河畔的木桩为灵感,设计了梅花桩道具,通过演员在梅花桩上攀爬、跳跃的技巧,表现我们军队战士智勇双全、英勇善战,成功避开敌人的火力封锁,最后险象环生地顺利渡过苏州河的过程。在这一幕中,杂技的惊险特点被运用得淋漓尽致,观众为演员的起跳蹦落而揪心不已,直到最后两名解放军战士下定决心腾空一跃,跳过最远最长的河面,准确无误地落在对岸的木桩上,大家悬起的心终于放下。演员们高超娴熟的杂技技巧和舞台表现力,成功地演绎了解放军夜幕之下强渡苏州河的惊险剧情,营造了强烈的现场感和真实感,再一次诠释了杂技演员用肢体语言“说话”的能力。

  五、崇高之美。最后一幕将全剧推向了最高潮,十几名演员站在高高的圆台上,身着金色的服装,通过集体力量的展示,塑形为一个个英雄的雕像,最后定格成上海龙华烈士陵园雕像的造型。在激昂的音乐声中,一只洁白的和平鸽翩翩飞来,落在雕像之上。驯兽手法的巧妙运用,让飞翔的白鸽成为点睛之笔,使得全剧的主题得以升华。同时,画外音响起:“多少年过去了,这座城市从来没有忘记那些在炮火中献出生命的战士们,也从未忘记那些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努力奋斗的英烈们。他们总是在人们的怀念中归来,面容是那么清晰,目光是那么坚定。他们的理想不灭,他们的信念不变,他们的精神永存!”这段结尾如同文章中的卒章显志、深化主题,鼓舞人心,产生了浓厚的崇高美感和精神震撼。

  杂技剧《战上海》灵活运用杂技艺术为主体语言,创新舞台呈现方式,出色地完成了整个故事的叙述,娓娓道来,起承转合,张弛有度。既有舞台艺术的“亮度”,也有思想主题的“深度”。自首演以来,赢得好评如潮、票房高居和业内赞誉,这一“多赢”的结果证明,杂技不仅可以“养眼”,更能够“养心”。

杂技剧《战上海》演出照

  我们有理由相信,当下的杂技艺术正在经历一场意义深远的变革,一大批优秀杂技艺术家创新求变、善谋有为、锐意进取,杂技艺术的发展必将迎来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为世人开启一扇崭新的审美体验之门。


  作者:叶晨红,江西省杂技家协会副秘书长

签发:徐粤春

审核:何美

责编:李维娟


  中国文艺评论网“原创首发”专栏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欢迎您围绕文艺作品或现象撰写评论文章。来稿3000字以内为宜。一经编用,即付稿酬,并发送用稿证书。请留下联系方式。投稿邮箱:wyplzg@126.com,期待您的赐稿!(点击查看投稿攻略

  “原创首发”专栏文章,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各新媒体转载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延伸阅读:

  从杂技剧《战上海》看杂技艺术的审美嬗变:从“养眼”到“养心”(“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投稿攻略(网评投稿邮箱:wyplzg@126.com)

  中国文艺评论网·原创首发

  中国文艺评论·投稿互动

  杂技剧《战上海》的“技”与“戏”

  以杂技语言实现广西民俗民间文化的跨界融合 ——观杂技秀《我们从那来》

  杂技剧《战上海》:惊难奇绝美,海派杂技展现澎湃英雄赞歌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