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抗日雷剧”“抗日神剧”纷纷面世,遭到观众吐槽。此类剧作把历史当成任其打扮的小姑娘,恣意扭曲,将作品编造得不伦不类、荒唐不经。在国家主管部门行政干预和点名批评后,这类剧作明显减少,但仍未能走出“雷”区,稍事喘息便又抬头。近年来,在荧屏热播的雷人抗战剧,如有抗日战士西装革履、油头粉面的《飞哥大英雄》;骑着自行车飞跃到火车上的《铁道游击队》(2006年电视剧);男主人公说“我爷爷在9岁的时候,就被日本人杀害了”的《抗日奇侠》;女主妹妹被日本人强暴后变得强大的《箭在弦上》;有会爆炸的“包子雷”的《敌后便衣队传奇》;我方人员在日本人牢房里谈情说爱的《一起打鬼子》;展示我方炸弹碎石、千米杀敌的《铁血使命》;能自动锁定敌人,持枪者毫发未损的《神枪》;我方抗日战士配备“M3冲锋枪”的《孤岛飞鹰》;炮弹可用锉刀锉,还有一群将军在围观的《狐影》等等。近期,以“亮剑3”为噱头的抗日雷剧《雷霆战将》播出,引起观众质疑,《人民日报》点名批评,停播下架。
《雷霆战将》剧照
电视剧《雷霆战将》的荒唐情节,突出表现在八路军官兵抹发胶、住别墅、抽雪茄、穿短裙、抛媚眼等方面。我们知道,抗日时期,国民生活困顿,参加抗战的大多穷人家子弟,八路军何来发胶、咖啡、雪茄和别墅?而电视剧中的年轻战士个个皮肤白嫩,赛过富家小姐少爷,与实际情况很不相符。小米加步枪是抗战时期八路军基本装备条件,但在《雷霆战将》中,八路军武器装备极其优良,人手一挺机关枪,将领住在豪华别墅里指挥作战。这些显然是凭空臆造虚假桥段。中国军民艰苦卓绝、惨烈无比的十四年抗战,在剧组的演绎下,变成一场荒唐搞笑的动漫游戏。
诚然,为了适应年轻观众的审美习惯,影视剧创新表现方式无可厚非,但必须尊重历史、还原真相,不能随意编造、剑走偏锋。遗憾的是,发行方对于剧中不符合历史元素的情形,非但不思匡正,反而给出解释,而网友对此并不买账,纷纷吐槽:“八路军又是自动机枪,又是重型榴弹炮,弹药多得打不完,一个团一个冲锋就把一个联队的鬼子打败了?军服全是新的,一点灰尘没有,八路军后勤有这么阔气?”剧中,主创把男女主角的感情戏演绎成言情偶像剧,两人从初相识到共患难,都显得很不自然。无论男一号或男二号,都像开挂一样,扔一把枪或出手刺一刀,敌人就会飞起来。野战医院里皆是伤势惨重、血污遍身的伤员,但女护士们却个个妆容精致,发型齐整。更不堪的是,男主来到乐城受到群众欢迎,在人丛中看见一名美女,便各种献殷勤、抛媚眼。一个堂堂八路军团长,竟如此失态,实在有辱八路军文明之师之斯文。
抗战剧创作何以走不出“雷”区?究其原因,无非是剧本好写、剧作好拍、程序省事、成本较低、收益很高。正因如此,一直以来,抗战剧是全国上星频道黄金档播出频率较高的类型剧之一,遥遥领先于其他类型剧。编剧高满堂曾痛惜地说:“去横店一看,四五十个剧组都在打鬼子,创新在哪里?”有位“横漂”四年的群众演员更坦言,有一年他参与演出三十几部抗战戏,饰演两百多次鬼子,最多的一天“死”了八回。
清代思想家龚自珍说:“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抗战雷剧去历史化、去价值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创作,打着“反思历史”的旗号,客观上扰乱人们历史观、价值观,起到腐蚀乃至割断国人精神支柱的麻醉作用。影视剧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应当反映历史与现实生活的本质,而不是个别现象和偶然表象;应该通过个别再现一般,透过现象,反映本质。即使历史生活中某些个别现象偶有存在,也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给以甄别和整合,而不能机械照搬,以个别替代一般,以现象代替本质。换言之,历史生活中实有的,未必是艺术,艺术中要着力表现的,往往是生活的本质和必然规律。十四年抗战是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伟大壮举,是影视创作的宝贵资源,以严肃负责的态度书写和表现,是艺术家的责任与使命。抗日题材影视剧创作,要把尊重历史真实作为基本叙事前提,提炼艺术真实;要反映基本的历史潮流、历史真相、历史真实,严格甄别以片面替代全体、将局部当成全局、把个别作为一般的虚假创作;要从历史真实出发,“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严格甄别违背历史规律、美学规则、人为贬低或拔高历史人物的创作。如上问题,不能有丝毫的含混和马虎,不能为了创作“出奇”而恣意篡改历史。对于历史虚无主义创作,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能任其泛滥下去。
作者:周思明,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
签发:徐粤春
审核:何美
责编:王璐
中国文艺评论网“原创首发”专栏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欢迎您围绕文艺作品或现象撰写评论文章。来稿3000字以内为宜。一经编用,即付稿酬,并发送用稿证书。请留下联系方式。投稿邮箱:wyplzg@126.com,期待您的赐稿!(点击查看投稿攻略)
“原创首发”专栏文章,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各新媒体转载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