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原创首发>艺评来稿>正文

《绝密使命》:讲好“党史故事”的成功尝试

2021-06-10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蔡清辉 收藏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历经艰难险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命运的同时,也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面临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作为党的文艺工作者,如何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让红色精神始终焕发时代光彩,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的精神力量?电视连续剧《绝密使命》,作了成功的尝试。

  重大政治主题表达:“相信党,永远坚定跟党走”

  德国著名美学家莱辛认为, 美可以区分成“寻常的美”和“完美”,“艺术追求完美,涉及对艺术家与观众两个方面的要求。就艺术家而言,他不能表现那些琐屑、寻常乃至低级的事物,而必须表现完美的题材。”我认为,电视剧《绝密使命》的题材选择是成功的,它的重大主题便是“信仰和忠诚”。

  “革命肯留血,生死寻常事。”剧中这条中央红色交通线,连接着上海党中央与中央苏区两大核心,横越沪、港、汕,绵延闽粤赣三省高山密林,蜿蜒长达3000多公里,沿途到处都是敌人的关卡和层层封锁线,时不时还有国民党侦缉队暗哨的盘查和反动民团的袭击,加上叛徒的出卖和破坏,在1300多个日日夜夜里,交通线护送了200多位中央领导人和党的重要干部安全到达苏区,采购运送了6000多担苏区紧缺的武器、医药、盐等重要物资,转运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大量重要文件和情报。这些极为艰巨的任务,就是靠一批批把自己的脑袋拴在裤腰带上的交通员完成的,这就是“信仰和忠诚”的力量。只有这种力量,才让广大交通员在白色恐怖下遇险不退、遇难不避、遇死不畏、机智勇敢,表达了他们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就像剧中人物邹叔宝说的:“我是个走夜路的人,但是过了这段黑暗,都会面向光明。”邹家四兄弟心向共产党,为党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剧中的潘雨青虽然只是一个行船人,却也具备革命英雄之志:“想让这片大地上的人过上好日子。”他做好随时牺牲的准备:“选择这条路再出发,我们只知道出发点,却不知有没有归途。”

  “当一个人感觉到有高飞的冲动时,他将再也不会满足于在地上爬。”这是海伦·凯勒对信仰最形象生动的譬喻。信仰,能让黑暗中的人看见光明,使绝境中的人看到希望,并释放出最大的生命能量。“天下至德,莫大于忠。”缺乏忠诚,就没有凝聚,国家、政党、民族就会像一盘散沙、分崩离析。历史已经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正确领导下,我们不仅建立了新中国,成功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又让中国人民“富起来”;如今,迈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只要坚守信仰和践行忠诚,坚定“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在思想上、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中国人民必然心有底气、胸有自信、满怀希望走向更加美好的新未来。

  无名英雄生动塑造:“人民是党的坚实根基”

  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绝密使命》正是一部讴歌无名英雄、颂扬人民群众的优秀电视剧。剧中的主人公,无一例外都是普通党员、一般战士和基层群众,在血雨腥风的恶劣环境中,他们义无反顾担当起“交通员”的职责,传送情报、输送物资、护送干部,与敌人周旋博弈,甚至随时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谱写了一曲“隐秘而伟大”的无名英雄赞歌,清晰地展现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鱼水深情。剧中,几位赶往苏区运送食盐的红军战士遭遇敌人袭击壮烈牺牲,一名战士引爆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交通员李寿科为了掩护战友邹叔宝、自愿冒名“周成”被敌人拘捕,后又为防止泄密从容跳下山崖……在隐蔽战线上,他们不可能拥有自己的真实身份,也不能暴露自己的家庭情况,甚至连生死存亡的信息可能永远都不为人知,但正是他们可歌可泣的事迹,才换来了今天的胜利与光明。他们的生命重如泰山。《绝密使命》浓墨重彩对这些无名英雄进行了描绘与渲染,凸显他们临危不惧、坚守气节、视死如归、智慧过人、为党捐躯的英雄气概,刻画烘托了他们永不磨灭的光辉形象。

  “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中国一定行,中国一定能,而这个基石就是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说到底是因为我们党将人民作为“源”和“本”,始终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一段时间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一些无良政客,出于强烈意识形态偏见和冷战思维,不择手段,频频诋毁中国共产党,妄图挑拨中国人民同中国共产党的血肉关系。然而,最近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艾什民主治理与创新中心发布了一份题为“理解中国共产党韧性——中国民意长期调查”的调查报告。该学院三名专家2003年到2016年长达13年在中国进行调查,同3万多名中国城乡民众面对面谈话,根据调查所得,撰写了这份报告,并得出结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稳固,韧性源于民众广泛的支持。中国民众对于政府的满意率比过去几十年任何时候都高,满意度超过了93%。美国权威智库的这份报告,是对少数美国政客恶毒攻击中国共产党的最好和最有力回应。历史表明,受到14亿中国各族人民坚定拥护的中国共产党,风华正茂,前景不可限量。未来任何时候,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任何反华势力都阻挡不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进程。电视《绝密使命》,不仅是在讲述“党的历史”,更在回应党今天的故事。

  真情实感艺术构思:讲好“党史故事”的方法创新

  《绝密使命》的热播,一定程度也反映了讲述“党史故事”艺术手法的创新。人人都爱听故事,一个好的故事往往让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不可否认,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大多数“党史故事”影视剧创作,在艺术性上尚有不少欠缺:有的重于说教,充斥着“形而上”的大道理;有的人物塑造过于“高大上”,与普通观众存在着天然的隔阂,这些影视作品很难走进观众心里。

  《绝密使命》讲述的是党的秘密交通线上的故事,在创作理念和手法上与时俱进、精益求精,特别重视以艺术、审美的方式塑造人物,在真情实感潜移默化的共情中,让观众产生共鸣。在一些西方政客不断批评中国共产党、诬称中国共产党存在严重信誉问题之际,《绝密使命》适时制作播出,成就了其格局上的宏大视野和“为时而作”的别样魅力。《绝密使命》很会讲故事,在第一集就给观众来了“下马威”:六位正值青春年华的我党年轻干部,刚一出场,就被敌人盯上,瞬间枪杀,引出了党中央要建立独立交通网,打通上海经香港、汕头到闽西直达瑞金中央苏区绝密交通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国民党军统特务心狠手辣、磨刀霍霍,并布下天罗地网,只待“瓮中捉鳖”,渲染了白色恐怖的残酷性。“保密重于生命,责任重于泰山。”在这样极其艰险的形势下,每一集围绕护送情报、食盐、医药、武器、党费、发报器材、直至党中央高级领导干部等一个个任务,设计出环环相扣、险象环生的情节,牢牢吸引观众的眼球。具体细节的设置,也匠心独运。比如,第四集里,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食盐,在当时却“贵如黄金”:李书记因缺盐双脚浮肿、无法穿鞋,且步履蹒跚,伙计老张心疼他,特意在粥里加了一点,但他一尝就明白了情况,坚决不同意;因为他知道前线的战士更需要盐,不然就是更大的牺牲......这样的细节,扣人心弦,震撼人心,让年轻观众大为愕然,无不动容。该剧用心用情用功讲好了这段平凡而伟大的历史传奇,数十个大小故事、1500个特效镜头(细节),演绎了3000多公里路程、1300多个日日夜夜的生生死死,更有导演白涛和主演张桐、应昊茗、牟星、贾宏伟等广大演职员的倾情努力,造就了剧作的成功。

  当然,《绝密使命》并非完美无瑕,不足之处至少包括以下三点:一是宣传口味还是重了一些。当年的地下交通员,基本上都是基层的贫苦大众,大多文化水平不高,之所以对中国共产党拥有这么深厚的情感,愿意为党的事业献出自己的一切,必定有其深厚的背景和复杂情感经历。本剧缺乏对这些背景的交代和渲染,因而一些情节和人物情感显得有点突兀和不真实。二是剧中虚构的众多反派角色,有标签化的倾向。这些人物过于残暴、冷酷、嗜血,人物有点失真,之所以这么“坏”的背景和原因也交代不明。三是一些细节设置比较粗糙,比如潘雨青在军统特务在场的情况下,仅借助客轮的一个侧面,就卸走货物驶船离开,敌人不但“视而不见”,也没对他们产生怀疑,这样的细节处理,其客观合理性自然就打了折扣。


  作者:蔡清辉,厦门文学院高级记者、编审,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签发:杨晓雪

  审核:何美

  责编:艾超南


  中国文艺评论网“原创首发”专栏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欢迎您围绕文艺作品或现象撰写评论文章。来稿3000字以内为宜。一经编用,即付稿酬,并发送用稿证书。请留下联系方式。投稿邮箱:wyplzg@126.com,期待您的赐稿!(点击查看投稿攻略

  “原创首发”专栏文章,稿酬和数字化著作权使用费已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给付。各新媒体转载需经允许。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点击取得书面授权

  另,《中国文艺评论》论文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投稿互动

  中国文艺评论网·原创首发

  大海意象·书生报国·微言大义——评陈毅达的《海边春秋》

  李秋沅《千恒·流光》:魔幻现实主义的尝试与精神原乡的追寻(蔡清辉)

  《绝密使命》:讲好、讲活党史故事的生动实践

  《绝密使命》:三维视角下的“党史教材”(赵洁)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