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网络文艺>网络文艺评论>正文

运用新媒体促进知识普及与传统文化传播

2022-03-19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张颐武 收藏

近年来,短视频、直播这两种新兴网络媒介,分别以体量轻巧、互动性强的特征,风靡各年龄段网民群体。短视频、直播平台的优质知识内容供给也日益充分,形成“知识普惠”效应。以公开发布数据为例,截至2021年12月,抖音知识类视频累计播放量超6.6万亿、点赞量超1462亿、评论量超100亿、分享量超83亿,大众通过短视频平台获取知识成为常态。2021年1月至10月,清华大学在该平台开设公开直播课384场,北京大学开设509场,即网民平均每天可享受一场以上“名校大课”。

同时,传统文化内容广受短视频、直播平台观众欢迎。以“李子柒”“只露声音的宫殿君”“上戏419女团”等一批青年文化传播者为代表,“国风田园” 、古建筑、传统戏曲等内容屡屡“破圈”,助力培育青少年及大众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与文化自信。截至2021年11月,仅抖音平台曲艺类主播平均每天开播3719场,收入同比增长232%。

(图片来源:“微故宫”微信公号)

由此可见,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兴媒介进行知识普及、传统文化传播已成规模,且颇具潜力,但仍有以下问题亟待解决:一、内容鱼龙混杂。伴随短视频、直播平台内容体量逐年跃升,大众用户发布的内容相对缺乏权威度、可信度。一些优秀学者不断进入上述平台,带来优质甚至“爆款”内容,但优秀专业的创作者在总体用户中的比例仍有限,短视频、直播平台内容平均水准有待提升。二、优质知识文化内容传播工作缺少统筹。知识文化内容的新媒体普及传播工作尚未链条化、系统化,传播者往往“各自为政”,缺少联动。目前,网络平台中的知识及传统文化传播热点多为单一用户策划、制作的内容,抑或媒体新闻产品。多个权威专家的合作互补,能起到“1+1>2”的效果,应从更高层面进行部署、统筹及规划。三、知识文化内容传播人才储备不足。优秀人才开展新媒体知识、文化传播的积极性尚不普遍,每个学科内仍待形成线上人才矩阵。目前,短视频、直播平台上的优质知识、文化博主多为“每科一名家” ,而在理想的知识图谱中,各个学科内应有多个细分领域专家形成互补,共同打造“百科全书”式科普、文化内容图景。

为此,特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鼓励各领域专家、学者在短视频平台开展科普。近年来,我国文化知识领域体系不断吸纳高学历、海归人才,且青年从业者多具备“网感”,应将这一已有人才优势有效吸纳为新媒体知识普及工作的人才库,提升优质知识传播者在网的绝对数量。建议举办新媒体知识传播技能培训,充分鼓励人才资源向相应工作倾斜。二、设置知识科普、传统文化传播专项,提升社会、公众对相关议题的重视。除“开学第一课”等专题栏目外,可在国家层面设立“自然科学周”“人文科学周”“传统文化月”等,一方面可加强某一专业领域内的专家联动;另一方面可邀请名校名师开课直播,通过网络传递到优质师资缺失的地带。近年来,乡村学生、留守儿童的手机持有率走高,这也能够促进乡村教育的发展。三、允许、支持科教文艺工作者利用短视频及直播平台合理创收,激励优质内容。促进优质知识与传统文化传播,需要高素质人才承担重任。以适当物质条件调动人才积极性,能够有效支撑这项工作的发展。

因此,建议国家层面设置如下支持政策:

1.对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有效传播优质知识内容与传统文化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扬、奖励;2.在法律和政策层面出台明确规制标准,指导短视频、直播平台依法开展知识付费业务,培养公众对优质知识的价值认知和尊重;相关部门及平台共同对收费知识内容、线上服务价格依法监管,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3.在政策上支持企事业单位及个人通过短视频、直播平台进行知识普及、传统文化传播事业,通过直播付费、网络打赏等模式,取得适当合法、合理的收入,以激励社会大众广泛参与。


(作者:张颐武,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延伸阅读:

运用新媒体促进知识普及与传统文化传播/张颐武(“艺评中国”新华号,阅读量4万+)

“饭圈文化”反思(张颐武)

激发短视频的正向社会价值

《理想照耀中国》:“有意义的瞬间”凝缩建党百年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