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我与中国评协>正文

与你相识,缘来不晚(吴洪彬)

2024-04-12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吴洪彬 收藏

【开栏语】

2024年是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十周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生动展现十年来文艺评论事业和文艺评论工作发展历程和取得成就,展现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担负新的文化使命的新气象新作为,中国评协于2024年2月2日启动“我与中国评协”主题征稿活动(点击查看),得到积极响应。一行行文字,记录个人与协会的点滴过往;一帧帧照片,定格文艺评论征程上的奋斗身影;一段段视频,抒发文艺评论工作者的赤子情怀。中国文艺评论网于即日起开设“我与中国评协”——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十周年主题征稿专栏,选发来稿作品,以飨广大读者。

与你相识,缘来不晚

——一名“新”会员的创作历程

吴洪彬 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南京市雨花外国语小学音乐高级教师

说自己是新会员,绝对不是谦虚,而是实实在在的“新”,4月8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2024年新会员的公示名单中,我激动地看到了自己的名字,连续3年申报,我终于榜上有名了。

在知道中国文联下属协会中有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之前,我还不知道自己写的一些杂谈随感可以归属文艺评论这一范畴。2017年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给南京的《金陵晚报》时评栏目和影评栏目撰写过许多稿件,这些稿件中的大部分文章都以极快的速度见报了,当然都是一些篇幅短小的“豆腐块”,我也在笔耕的那些日子里收获了少量的稿酬和快速思维、及时动笔的习惯。

2017年,有老师向我推荐《音乐周报》的争鸣栏目,说这个栏目不看作者资历,只看文章水平,有稿费、见报快。我一听,这太好了,刚好晚报的栏目改版了,我擅长的这类稿件已经不需要了,而作为音乐教师,把我对音乐的认识结合我写时评的特长,用杂文的方式写出来,不正是《音乐周报》争鸣栏目所需要的吗?记得第一篇文章写的是我所教小学音乐教材里的一首歌《我们的田野》,歌词跟我儿时所学的已经不一样了,但我觉得改版后的歌词存在一定问题,于是有了“《我们的田野》不能随便改”这篇文章,也是我在《音乐周报》上发表的第一篇争鸣文章,直到此时,我依然不知道我写作的就是文艺评论中的音乐评论。

2019年的5月份,我偶然看到中国文艺评论网征集关于“儿童成长的现实关切”主题类文章,这才知道中国文联下属协会除了有中国作协、中国音协等,还有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那一刻,投稿征集文章和加入评协分别成为我的近期和长远目标。我是一名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的小学音乐教师,孩子们不喜欢教材上的歌曲一直是音乐老师头疼的问题,抛开教材无法完成教学任务,照本宣科学生的积极性又难以调动,教材之外,学生都爱唱哪些歌曲呢?这些歌曲适不适合学生唱呢?有了这些疑问,我开始在学生中调查研究,于是,《当今,孩子们唱什么歌?——兼谈儿歌创作与儿童成长的现实关切》(点击查看)这篇文章诞生了。6月5日,这篇文章在中国文艺评论网推出,这是我首次与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零距离接触,这篇文章的发表给了我极大的信心,也使我确定了音乐评论写作的方向。2019年9月24日,针对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被改编成摇滚版在电视晚会上表演,引起原作者强烈不满的事件,我撰写的《改编经典岂能率性而为》被光明网采用。首次在《音乐周报》、中国文艺评论网、光明网发表文章,于我而言,都是一种莫大的鼓舞,或许人生就是经历数个第一次才能逐渐成长、不断前行。

2020年除夕过后,新冠疫情爆发,学校延迟开学,全国的音乐工作者都行动起来,创作了许多鼓舞人心、激励士气的“抗疫歌曲”,我也不甘落后,创作了以武汉为背景的歌词《极目楚天》,被常州作曲家于菲谱区后在江苏音协公众号推出,引起广泛关注,直到今天,我的学生还经常演唱这首歌,说他们非常喜欢这首歌。与此同时,我也不忘给音乐同行们加油助威,2月2日,《歌声就是力量:评战“疫”主题音乐创作》(点击查看)在中国文艺评论网发表;2月6日,《央视春晚:用爱引燃情感共鸣》在光明网发表;3月5日,《共饮一江水、同唱手足情》在江苏网络文艺观察发表,7月22日,《音乐是生命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光明网发表。尤其是最后一篇文章发表后,被全国各地的很多学校用作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中阅读理解题的材料,无心插柳柳成荫,我的音乐评论文章能被高考出题老师选用,也算为教育事业贡献了一份绵薄之力,让我倍觉欣慰的同时也深感荣幸。

《歌声就是力量:评战“疫”主题音乐创作》用稿证书

截至2022年岁末,我在《音乐周报》争鸣版发表了整整一百篇音乐评论文章,这也是我写第一篇音乐评论时给自己设定的一个小目标。更令人惊喜的是,12月22日,我收到来自中国评协的短信,我在《音乐周报》上发表过的评论文章《经典不容恶搞、双桨岂能乱荡》获得全国第三届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优秀短评文章(点击查看获奖作品),随后收到了评协寄发的精美的证书与厚重的奖杯,这是我从事业余音乐评论写作以来获得的最高奖项。由于“疫情”的原因,我未能亲临颁奖现场,主办方以视频会议的形式进行了颁奖仪式,即使坐在电脑前,我也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能与全国文艺评论界诸多专家、大腕一同获奖,既是对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文艺评论新兵的肯定和鼓励,也是一种敦促与鞭策,唯有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才能不负时代、不辱使命。

全国第三届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优秀评论文章奖杯

2023年伊始,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向我抛出了橄榄枝,邀请我加入省评协,同时向我约写春晚的评论文章。于是,人生又首次带着任务看春晚。大年初一的晚上,因为与亲朋好友聚会,回家倒头就睡,夜里醒来,想起还有春晚评论的约稿没写,赶紧从床上坐起来爬格子,可能是多年的写作习惯练就了快手,一个多小时,文章已经完稿。1月23日,《我看春晚:用“吉祥欢乐”抚慰人们心灵》在新华网“交汇点”平台发表。2023年,我陆续在江苏文艺评论网发表了音乐评论《弓弦奏华章,苏韵永流传》《声动紫金,唱响未来》《跨年演唱会,不能成鸡肋》,电视剧评论“《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一曲深情的草原恋歌”。此外,在光明网发表的“《早安隆回》一夜爆红的背后”还被“学习强国”平台转载。

2023年7月,我收到中国评协的通知,协会推荐我参加在香港举办的“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说心里话,接到这样的邀请,我内心喜悦且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虽最终因为工作原因未能成行,但评协对我的厚爱令我感动,只能在此郑重地说声“谢谢!”。

其实在加入江苏省评协后,我已经把自己当成了一名中国评协的准会员,是中国评协为我打开了文艺评论写作的新天地,是中国评协给了我持续创作的勇气和动力。我这名还处在公示期内的“新”会员,将会在中国评协以及众多老会员的引领指导下,不断前行,为中国文艺评论事业贡献出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微薄却独特的力量。


签发:袁正领

审核:王庭戡

编辑:温天纵


延伸阅读:

我与中国评协:说不尽的这五年(周纪鸿)

中国文艺评论网·我与中国评协专题页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十周年”征稿启事

十年笔耕不寻常(周纪鸿)

那年、那事、那些人——我与中国评协同成长(沈勇)

基层文艺评论大有可为(马忠)

十年里我们一起追过的评协(李晶)

圆梦回家 启程出发(常耀宗)

生命不息 艺评不止(范良伟)

缘起入会时(孙晓东)

十年文心相随——我与中国评协的这十年(杨荣昌)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