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推荐专题>党的二十大>正文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未来中国的伟大实践(王廷信)

2022-11-15 阅读: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王廷信 收藏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为全党全国人民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吹响了号角。二十大报告为未来中国阔步前进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智慧和发展动力。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回望过去、面向未来、铸就文化新辉煌三个关节点提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说明传统文化在未来中国伟大实践中的重要价值。

中华传统文化主要指近代社会之前中国社会所积累并形成传统的文化。这些文化自近代中国开启之日就引起各界热烈讨论。综观这些讨论,皆集中于同西方文化对比中所产生的古今之争、中西之争,又归结为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传统与现代之间矛盾的讨论。

(图片选自《典籍里的中国》)

“古今之争”多把传统看作一种凝固不变的东西,未及传统的活态属性。严复在1895年发表的《论世变之亟》中认为:“尝谓中西事理,其最不同而断乎不可合者,莫大于中国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笼统强调了中国人厚古薄今、西方人厚今薄古的思想。这是在中国面对西方列强挑战时所遭遇的一系列败局关头而论的,但从单纯的实用主义角度出发对中西文化一概而论是偏颇的。中华传统文化首先是建立在古代中国农耕文明基础之上的思维形式,其次是古代中国人贯穿于生活中的观念持守及面对挑战时的应对策略。古代中国与现代中国相比看上去是个整体,但入乎其中也充满了变化。这种变化多是在时代转换的节点对已往文化的反思和选择,集中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扬弃,在传统文化难以突破困局的情形下着眼于新思想的开辟。

“中西之争”与“古今之争”的起因是一致的。在鸦片战争所引发的晚清国运危急关头,部分先驱引入西方思想是西方文化集中进入中国的开端。在文化观念上,时人从“器”不如人到“术”不如人,再上升到“道”不如人的文化反思,引发了以魏源为代表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乃至以胡适为代表的“全盘西化”文化观念的滋生。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从农耕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中国新型知识分子所思所想主要体现在以西方为参照系、以变法图强为主调的中西文化优劣之辨上。如果我们进而从五四运动往后梳理,那么也会发现,有两股文化思潮一直以对抗的姿态持续着。一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主将们提出的舶自西方的民主、科学的现代思想;二是以国粹派为代表的“研求国学、保存国粹”,从国学内部汲取力量复兴中国的传统思想。二者均以救亡图存为出发点,体现出中国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优秀本色。

在中国社会从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农耕社会向以工业文明为支撑的现代社会的转型中,在文化选择上有两种观点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一是以张之洞为代表的“中体西用”学说,二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学说。前者着眼于现实中国之急和保持中华文化特征之需,解决了在众声喧哗的思想对抗领域所呈现的古今对立、中西对立问题,让中华传统文化在社会变革中保持了“质”的延续,让西方文化在“用”的层面上进入中国社会各领域;后者着眼于建构中国现代文化之需,回应了处理古今矛盾、中西矛盾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二者不约而同地把这种对立性的矛盾辩证统一于一个“用”字上,从而让对立着的矛盾以一种实践性品格融入中国社会变革的大潮中。如果我们站在中国近代史的角度瞭望今天的中国,那么我们不难发现,无数事实证明,这条以中华文化为本、合理吸收西方优秀文化精粹,让其落实在中国社会变革的伟大实践道路上的立场无疑是正确的,也是必然的。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提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方略,创造性地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从而保持了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宝库。

值得思考的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众多救国力量都试图从文化角度挽中国于困局,而只有中国共产党在此过程中由小变大、由弱变强,脱颖而出。在党的前100年的奋斗历程中,正是这种远见卓识才让曾经积贫积弱的中国走上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道路。究其原因,与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放眼未来,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走出一条符合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的道路有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旗帜鲜明地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第一个百年奋斗历程中总结出来的深刻经验,也是照亮中国未来的智慧之光。

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在中国共产党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的新起点上,面对百年不遇的世界大变局,牢固树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立场,继续探索,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拥有深厚的文化底气和巨大的思考空间,也才能让文化自信贯穿于未来中国建设的伟大实践中。


(作者:王廷信,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常务副院长)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二届理事会

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的思想根源、基本方法和话语特征(王廷信)

技艺视角下中华传统艺术的当代传承(王廷信)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