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曲艺杂技>正文

传统艺术的精髓在扬弃中再创辉煌(周其伦)

2023-04-06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周其伦 收藏

重庆市曲艺团打造的实验评书剧《李顺盗墓》,3月8日在重庆市山城曲艺场首演。当一个多小时的演出结束以后,伴随着观众的悄然退场,剧场里的人声鼎沸渐渐淡去,一直萦绕在我脑海里文化传承的命题却始终挥之不去。我们知道,传统曲艺的表达方式源远流长且丰富多彩,但程式化的演绎如何在人们精神生活日趋多元化的今天推陈出新,我们的曲艺工作者应该如何传承和发扬千百年来漫漶于我们民族血液里的文化情愫,这是一个特别需要我们去认知和解决的课题。假如我们从这个意义上去审视《李顺盗墓》,它对民族艺术弘扬的瞻望意义绝对不可小觑。

(图片来源:“重庆市曲艺团”微信公号)

曲艺演出形式多样、表达丰沛、情感饱满、呈现方式又非常活泼,是受众最广、传播最快、人民群众最喜闻乐见的文艺范式之一。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曲艺的说、唱乃至于说唱相依相伴的形式,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过快慰和愉悦。相声、评书、评话、京韵大鼓、单弦牌子曲、扬州清曲、东北大鼓、温州大鼓、胶东大鼓、湖北大鼓、山东快书、快板书、锣鼓书、萍乡春锣、四川金钱板、山东琴书、徐州琴书、恩施扬琴、武乡琴书、安徽琴书、贵州琴书、云南扬琴等等表达路径,都有着它们各自不同的艺术通道,也在不同程度上丰富了我们对文化的渴求。时代发展到今天,人们的精神生活早已多元化了,人们已经不满足于舞台表演那种表演的单调和程式化设置,大量曲艺形态在多元文化浪潮的涤荡下变得式微,这是不争的事实。当然,我们换个角度去看,这样的结果也许会是好事,至少它会反过来倒逼着我们悠久的传统文化艺术表演应该有一种与时俱进的改变,而这种改变既可以说是在文艺传承中的扬弃,同时也是凤凰涅槃般的浴火重生。重庆市曲艺团这次推出的实验评书剧《李顺盗墓》,就从某个侧面呈现出重庆市的曲艺家们,对当下舞台表演的思考和在艺术上的大胆整合与尝试。

《李顺盗墓》被创编者们定名为实验评书剧,这本身就体现着创作者们对这种艺术形式的考量,该剧将评书的说、谐剧的演、滑稽剧的幽默夸张、话剧的诉说对白等多种舞台形式进行了有机的整合,把过往单纯的评书表演中比较单调乏味的表达进行了很有气魄也非常大胆的改进。同时在表现形式上还借鉴了戏剧舞台舞美设置的宽度及景深来烘托主题转换场景,演绎评书中的道白精华与戏剧舞台的矛盾冲突时,紧密的舞台调度贴合当下,与当今观众的艺术欣赏趣味一脉相承。这种极富现代特色、浓墨重彩的推陈出新,让《李顺盗墓》这种实验评书剧独到、夸张的表达风格熨帖地串联起一个传统故事,跌宕转圜地烘托出“李顺”这个艺术人物形象的丰沛和饱满。

《李顺盗墓》剧目脱胎于同名评书段子,是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袁国虎先生,在继承了业界评书泰斗逯旭初的同名代表书目基础上的又一次发扬光大。为了这幕剧能够顺利上演,重庆曲艺团组织了多次艺术研讨,还从舞台上的戏剧表演中汲取了很多精华,在这个经历过一代又一代四川评书艺人不断加工提炼出的故事精华基础上,进行着精心的整理、修改和加工,并在切合当下意蕴的表达方式中,提炼出这个作品内核的宽广和厚重。这部剧由评书发端,但在艺术呈现方式上又适度地加入了表演者游刃有余的随性和承上启下的艺术感知,让全剧的铺陈更加灵动鲜活。

在《李顺盗墓》中,说书人的存在既是剧情发展的“眼”,又是在情节游走中起到引领作用的抓手,而剧中根据情节而设置的“李顺”这个固定角色和“杂角”这个不固定人物形象,才巧妙地拓展出一场演出的风生水起。在实验评书剧的范畴中,这三位演员们的表演可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映成趣,他们的表演不等同于我们通常所看到的滑稽剧和话剧表演,更与其他戏剧演出有很大的差别,整台戏的腾挪冲突都需要三位演员心领神会的交融,才能够保证戏剧的完整呈现。这样的演出模式除了对演员的个人艺术基底有着更高的要求外,恐怕还得借助于舞台美术、灯光道具的细微烘托。全剧一气呵成,演绎连贯通达,为国内曲艺表演在演出市场上的突围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样本。

《李顺盗墓》实验的目的就是艺术家们对曲艺传统的一种守正,更是在曲艺场域里厚积薄发的一种创新。我注意到故事对清朝嘉庆年间百姓生活的描摹,也看到在无业游民李顺身上那种浑浑噩噩的愚昧。同时通过李顺的视野环顾到当时社会生态和人民生活的广阔,剧情在作者精心铺设的“草蛇灰线”上笔走龙蛇,在一个更大的人文环境下探寻出不同人物的人生价值。

《李顺盗墓》剧中有说书人、李顺、杂角三个演员组成,除了说书人位置、形体的基本固定外,李顺和杂角这两位演员都需要依靠大幅度的形体表演支撑,而“杂角”的设置更是新颖。说书人的讲述多少有点类似于其他舞台艺术表演中的“旁白”,但他在这里所承载起的角色责任,肯定要比“旁白”重要得多,他的言谈举止抑或是一颦一笑是全剧的眼,是情节的纲,更是整台戏的灵魂;李顺则是全剧情节延展的主要角色,所有的线索都围绕着他发展,对演员的表演要求也相当高。我却觉得剧中“杂角”这个演员更是不易,这个人没有固定的称谓,但他多次在舞台角色变化的演绎都惟妙惟肖地阐释出他对当时社会中各种小人物的揣摩,为丰沛全剧的艺术伸张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实验评书剧《李顺盗墓》为观众呈现出李顺人生的起起伏伏和个性的发展脉络,剧情的惊悚、悬疑、爆笑等等,不断牵动着现场观众的心弦。舞台上一方桌、一折扇、一醒木,看似简简单单,这次加上了其他演员的推波助澜,原本四川评书中仅仅靠“说”的形式有了更为丰沛的艺术张弛通道,也为重庆的舞台表演呈现出又一张亮丽的名片,我个人对这样的艺术尝试是非常看好的,而且也期待着他们在随后的演出实践中,将剧情中的人性转圜处理得更加合理更有说服力,为中国的曲艺传承趟出一条新路。


(作者:周其伦,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新时代曲艺艺术和曲协工作:紧扣时代脉搏 唱响人民心声

从一门艺术到一门学科:中华曲艺的历史性跨越(张鑫)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