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曲艺杂技>正文

京津以外地区相声小剧场现状考察

2016-02-23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蒋慧明 收藏

  如今,提起相声小剧场,恐怕各大城市中的年轻人都不会陌生。当下相声小剧场的遍地开花(尤以京津等地最为兴盛) ,可以视作是相声艺术在当代发展进程中的自然现象,是相声从业者与相声观众之间的相互选择所致。随着众多相声社团的相继成立,目前,小剧场已经成为相声演出的主要场所,而在各大中城市甚而远至新疆、贵州等边陲地区,去小剧场看相声已成了青年人热衷的一种娱乐消费方式和时尚选择。

  约略算起来,相声小剧场从最初的星星之火到如今的燎原之势,也就不到十年的光景。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由于不同城市的地域风俗、人文特色等的差异,各地的相声小剧场也都显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有的红红火火风生水起,也有的勉强维持亏本经营。特别是近几年,这些体制外的相声社团大多从最初的热情高涨进入了瓶颈期,面临着诸多困境,既需要从内部进行自我调整,也需要在管理模式和创作机制等方面予以规范。可以说,经过近十年的探索,相声小剧场正在朝着符合艺术创演规律和文化市场规律的正常轨道有序发展。至于其市场前景,将取决于不同相声团体的艺术追求方向,不同观众群体的欣赏需求,以及整个文艺市场大环境的更加开放与繁荣。

  基于笔者对“相声小剧场”这一课题的长期关注和实地调研,本文主要以上海、西安、成都、南京等地的诸多相声团体为考察对象,拟从本土化、市场化和偶像化等方面,谈谈京津以外地区相声小剧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向。

  本土化——立足本地,积极传播相声艺术

  相声艺术自诞生之初起,就有从艺者走南闯北鬻艺谋生,也将这门发源于北京的艺术形式传播到了各地。历史上,像南京夫子庙、济南大观园、沈阳北市场等地一直是和北京天桥、天津南市相提并论的重要曲艺演出场所。此后,再加上广播、电视以及网络的普及,相声早已成为“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 ,被全国观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艺形式之一。

  相声界素有“近乡问俗”之说法,意即在演出过程中巧妙融入当地的方言土语、风情民俗,以此增加与当地观众之间的情感共鸣,亲切随和,往往颇受欢迎,现场效果亦十分强烈。另一方面,一些相声演员定居某地后,或课徒授艺,或尝试结合当地方言创作表演,积极普及相声知识、传播相声艺术,使得相声的群众基础日益广泛。

  随着各地相声小剧场的应运而生,如何吸引更多观众来现场观看演出,成了演员们除了提高自身演技之外,必须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于是,从作品的题材、内容到语言表达、思维习惯,都必须结合当地观众的欣赏要求进行一番必要的调整和改造,“本土化”也因此成为各地相声小剧场发展运营过程中最为迫切和显著的标志之一。

  陕西青曲社相声演员苗阜、王声凭借《满腹经纶》 《学富五车》等作品很快被全国观众所熟知;南京相声演员陈峰宁以南京方言表演的相声《挤公交》 《清明》等作品,借助网络媒体的推动,一时间赢得不少新老观众的追捧;成都哈哈曲艺社创演的“牙尖系列”相声,在本地观众中亦引起强烈反响。“牙尖”是四川方言,专门用来形容一个人伶牙俐齿、尖酸刻薄的特点。哈哈曲艺社成员们在创演这一系列相声作品时,尤其注重挖掘日常生活中的凡人小事,于戏谑、嬉闹中描摹出能让本地观众会心一笑的小人物形象,现场氛围往往热闹而欢乐。

  显而易见,方言俚语的恰当运用,是促使相声“本土化”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像上海方言中的“十三点”“憨大” ,杭州方言中的“艮山门”等,更是频频出现在当地相声小剧场的演出中,形象生动,妙趣横生,既有利于拉近与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又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段。

  除了大量运用本地方言、民俗元素外,各地相声小剧场的“本土化”还表现在积极挖掘整合当地曲艺资源,结合演员个人特长,运用多种形式丰富充实上演作品,致力于打造本土笑星,培养当地观众群体。由此可见,各地相声小剧场的年轻演员们在积极寻求“本土化”发展的过程中,正努力从形式到内容、从表达习惯到思维逻辑等诸方面进行着探索和挖掘,并已略见成效。

  市场化——自负盈亏,充分利用营销手段

  随着国家文艺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本就不多的专业曲艺团体陆续转企改制,改革的成果究竟如何还有待时间的考验和证明,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仅就相声演员这一群体而言,以往按照“专业”和“业余”来划分演员的标准,显然正在或已经变更为“职业”和“非职业”的区分。这些活跃在各地相声小剧场中的年轻演员们,有相当一部分并没有过艺术院校的专业培训经历,走上舞台的直接动因往往是对相声这门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同时,他们身上又具有许多区别于以往专业演员的特点,诸如:受过完整的高等教育、具有较为明确的相声创演理念、对新生事物有着较为敏锐的感受力、不拘泥于传统等。特别是作为体制外的民营社团负责人,他们除了个人在艺术实践上的刻苦努力,大多还具备相当的市场经营理念,尤其体现在对团队的管理和营销等方面。

  事实上,关于如何经营相声小剧场,不同地区、不同团队之间的经营模式和营销理念亦不尽相同。是完全走商业化的路子,还是纯粹公益性的特点,抑或是在市场化的同时坚持公益性的投入比例,都是相当长一段时期以来,各个相声社团不断思考尝试的主要课题。就对目前各地相声小剧场,特别是京津以外地区相声社团的综合调研来看,绝大部分团队的成员都是自由组合,或专职或兼职表演相声,但并不从属于某个专业文艺团体。因此,摆在这些体制外年轻相声演员们面前的突出问题就是如何应对市场的考验,保障团队的生存,促进自身的发展。

  以上海地区为例,曲艺研究学者葛明铭先生总结为“错位发展,各有特色,百花齐放”的局面。如品欢相声会馆立足剧场,以反映当下生活的原创作品为主,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观众群和稳定的票房收入;田耘社则是以传统节目为主打,融合南方曲种,并定期开展高校、社区巡演;百领社则是针对职场人士,开掘白领精英的社会资源,拓展市场份额。不同的定位,使得不同相声社团之间既相互竞争又各自发展,带动了目前上海相声演出市场的兴旺。

  与此同时,随着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的普及,利用淘宝售票,以及运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推广等多种营销手段,不仅拓展了各地相声小剧场的传播营销渠道,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小剧场相声的良性循环。此外,各相声社团对媒体公关和前期市场分析的重视,以及在相声衍生品的开发利用等方面,也都积累了一定的市场经验。

  可以说,如今活跃在各地相声小剧场的这批以“80后”“90后”年轻人为主体的相声演员群体,朝气蓬勃,思路开阔,无疑会给有着深厚历史传统积淀的相声艺术带来前所未有的崭新风貌。

  偶像化——粉丝互动,重视培养观众队伍

  相声是格外强调演员自身魅力与个性的艺术品种,它有着独特的艺术规律,有历经几代艺人精心打造出的表演技巧与美学风范,尤其流传至今的那些经典作品和代表人物,使之具有不可简单复制的高度。稍稍回溯一下相声的历史便可知,相声是一门艺术也是一个行业,相声队伍是一个整体。每一代演员中都有数位出类拔萃的代表人物,不仅演技精湛,且品性纯良,作艺做人皆为楷模,因而成为同辈及后代的效仿。这些代表人物并不完全是单独的个体,他们团结在一起,对于相声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正是他们共同创造了一个时代的辉煌。

  和戏曲艺术一样,名角也是相声演出票房的重要保证。在如何开创相声演出市场空间,构建健康有序的演出环境的现实面前,各地相声小剧场的年轻演员们也都不同程度地进行着目标一致但形式不尽相同的积极探索与尝试。

  与在广播、电视以及网络上欣赏相声不同,观看小剧场内演出的相声节目,观演双方的情感互动、心理契合甚至智力角逐,都有着无法替代的现场感、即时性。如前所述的微信、微博以及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的流行与普及,在推进相声小剧场市场化进程的同时,也为演员与观众之间增添了更多不受时空限制的互动交流机会。从节目预告、文本资料到演出反馈、频繁互动,借助新媒体平台的广阔空间,都有所体现。而一些基本功扎实、视野开阔、观念前卫的青年演员,正逐渐成为越来越多观众心目中的偶像明星。像陕西的苗阜、王声,上海的赵松涛、金岩等,在当地相声迷中都有着极高的人气,同时又借着在相声迷中的口碑与传播,引来了更多主流媒体的关注。

  由此可见,与相声粉丝之间的互动交流,不仅有利于营造相声演员自身的偶像地位,更有利于培养不断增长的观众队伍。偶像化,无疑对提升相声艺术的市场影响力和号召力,促进相声艺术在各地的传承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