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书画摄影>摄影评论>正文

重新认识照相馆摄影

2016-03-07 阅读: 来源:文汇报 作者: 仝冰雪 收藏

  在第一次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照相机伴随着枪炮来到中国。西方摄影者拍摄的“归顺、异国情调与原始观感”的影像,满足了欧美消费者的幻想,为西方塑造了一个遥远东土的“真实”映像。今天,回看这些“他者”照片时,从某种程度上同样满足着我们自身对那个时代中国的想象,摄影师记录的那一帧帧残破的城墙、乞丐、繁华的街道,还有绝美的田园风光,都仿佛瞬间复活。

  不过,仔细探查,这种今天看起来撼动人心的“真实”,大部分是摄影师“通过各种修辞和画面的手法 (从画意派的观点到科学分类的方法),还有不同的视觉主题 (从风景摄影到‘种族分类,的摄影)”,从而再现的一个想象中的帝国地景。正如雷恩 (James R·Ryan)所说,这些影像是“一种对真实的意指和建构”,并不单单是一种纯粹的记录。对当时与照相机面对面的中国民众来说,很多人成为拍摄的对象,或者成为西方拍摄者所雇用的模特,但大部分被摄者或许根本没有见过照片的成品。这种大批量制作的“他者”影像,与拍摄对象的真正交集还没有开始。

  反观“他者”影像批量生产时的中国,因为与同时期西方的经济和近代文明发展的巨大差距,几乎没有独立的战地摄影师、商业摄影师,手持相机在中国的普及程度也远低于西方。因此,早期影像的生产,照相馆成为中国摄影的主体。正如《中国摄影史1840—1937》一书所说:“摄影术传入初期,照相馆摄影师是中国早期摄影发展的一股主要力量。”同时期的西方国家,虽然照相馆也是遍地开花,但无论是其占有整个社会影像生产量的比重,还是传统照相馆时代的持续时间,以及照相馆内摄影师与顾客对于拍摄照片的话语权控制,都与中国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中国特色的照相馆影像,成为世界摄影史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中国摄影史1840—1937》(来源:豆瓣读书)

  对中国照相馆的研究,有必要先关注早年照相馆里的顾客群。相比照相术在欧美的迅速普及,同时期的中国照相馆稀少,消费昂贵,普通民众对照相术不够了解。最早步入照相馆拍摄的,大部分是与外国人打交道的开明官员、开明商绅,还有开风气之先的柳巷娇娃、梨园妙选等。也有不少顾客是为未来逝去后绘制肖像画制作摹本而拍照,但能够如此未雨绸缪的,肯定也是非富即贵。因为独立摄影师、官方摄影师的普遍缺乏,在晚清、北洋甚至国民政府早期,要为权贵拍照,甚至为政府重大活动的拍摄,照相馆基本是唯一的候选人。照相馆,几乎是当时社会“大众接触和享用摄影艺术的唯一途径”,照相馆影像也“代表了中国慢照时代的照片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所体现的价值不仅殊为独特,而且绝对无可替代。某种意义上,它首次使形形色色的‘中国人,得以不分等级身份、在一种静止不失庄重的状态中被‘学术,和不带偏激地凝神观看成为可能”。照相馆不仅仅是每个个人或家庭影像的第一个自觉塑造者,也首次成为中国社会变迁视觉文献的主动记录者。

  照相业当时一般归入手工业或商业,中国自古重农轻商,历来经商者排位于“士农工商”四民之末,且摄影又被认为是“技术之末”或者“游艺小技”。明清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商品流通领域的扩大,社会上开始出现了“恤商、厚商”的思潮。照相业因为具有相当技术含量,对很多人来说,还带些神秘的色彩,如果照相馆经营规模很大,或者盖起小楼,普通民众对照相从业人员会高看一眼,甚至照相馆老板和师傅会“成为市面上受人尊敬的人物”。不过,相比早期照相业中非富即贵的顾客来说,照相馆馆主或照相馆工作人员还是处于弱势地位。如果贵客上门,仆从跟随,“她们或坐或站,听其自便,摄影师上去动手校正姿势这是万万不许可的,只可用镜头调换角度,还要照得比较理想,才能取得顾客欢心”。如果照相馆能够有机会为社会上的权势人物拍照,对很多照相馆来说,更是“感激无极矣”。正是因为不对等的社会地位或经济差距,早年照相馆中,绝大多数的顾客掌握着话语权,照相馆肖像的姿势、构图、光线等,一切以顾客满意为前提。刘半农在《半农谈影》中曾说,照相馆“无论如何是营业的;既要营业,就不得不听社会的使唤”。就算在本地外国人开办的照相馆中,也不难发现,给中国顾客拍摄,和给外侨拍摄,其手法和风格迥然不同———中国人更多的是正面、全身照,外侨则几乎无一例外地半身侧面照;同样,在中国人开办的照相馆中,每当给外侨拍摄时,一样会选择头像或胸像,脸上也尽量避免平光。

  在早期照相馆时代,一些守旧的中国文人雅士,以其局限性的传统知识建构,加之某些先入为主的偏见,曾经蔑视民间照相。就如热衷于文学改革和汉字改革的《新青年》编委钱玄同甚至曾戏言:“凡爱摄影者必是低能儿。”回首来看,正如林茨、王瑞所说,这些照相馆影像“以历史分析和图像分析的眼光看,很可能具备比他们提倡的高雅艺术更丰富的内涵”。早年中国照相馆审美标准的确立,不单单是照相馆摄影师的独创,更应该是全体顾客和摄影师共同合作的选择。中国传统的具象视觉审美观念,从不同方面直接催生了中国最早期照相馆的摄影审美,比如正面照、平光照、全身照、图式照等一系列审美标准和法则的确立,实际上也可以称之为一个民族自然产生的价值认同。

  随着照相馆在各地的普及,更多的民众走入照相馆,尤其当更多的艺术家、海外留学生开始介入照相业,担任照相馆馆主或摄影师后,照相馆中顾客和摄影师的话语权才开始微妙地发生变化。自20世纪20年代起,在新文化运动的启蒙下,美术照相开始在中国各地风靡,拍照从最初记录性的实用功能,开始向时尚功能转变,照相术也开始被认为是艺术之一。照相馆滥觞时期的基本审美范式逐步被打破,更多的照相馆摄影师开始在摄影艺术之路上积极探索,这也得到了广大民众,尤其是大中城市中的女影星、女艺人、名门闺秀、女学生、军政要员和文化巨匠的积极响应。在照相馆中,从灯光运用、背景道具、人物姿态、表情抓拍等方面,摄影师在模仿西方摄影造型的同时,又把中国人所认同的庄重、内敛、隐逸等精神追求融入照片拍摄和制作中,从而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照相馆审美范式。此时照相馆创造出的影像,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早期现代化视觉构建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