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书画摄影>摄影评论>正文

访摄影家陈正军:用有温度的镜头关注现实中的“人”

2018-10-30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韦丽斯 收藏

《淘汰落后产能》(组照之一)

  灰尘满布的石灰窑、幽黑狭深的矿井、老旧不堪的厂房、因爆破而瞬间坍塌的烟囱……这些原本零乱无章的工厂车间与建筑工地,在摄影家陈正军的镜头下,巧妙地组成了一个个“有意味”的场景。而在这些画面中,正在劳作中的“人” ,永远是聚焦的中心。“摄影是观察和记录世间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瞬间聚合又刹那消失的变幻组合,这是摄影区别于其它艺术形式的重要特征。 ”陈正军说。

  对于摄影,陈正军早已动念。他曾在印刷行业工作近20年,常与图片打交道,加之喜欢翻阅《解放军画报》等杂志,早在内心埋下了摄影的种子。陈正军坦言:“虽忙于工作,但生活中的不少场景、画面却无时不让我蠢蠢欲动。 ” 2012年7月,陈正军正式踏上了摄影之路。

“人”永远是拍摄的主体

  对陈正军而言,摄影是一条感受人性的道路。“纪实摄影的核心不是‘影像’ ,而是‘人性’ 。活生生的、浸透着喜怒哀乐与酸甜苦辣的‘人’ ,永远是我拍摄的主体。 ”陈正军说。他曾专司企业破产重组三年,深知底层工人的酸甜苦辣。因此,在陈正军看来,只有让视觉语言回归到普通劳动者身上,影像里才会有诚意的尊重、真实的记录、情感的流淌,也才会使图片中真实的劳动者“有艰辛,而没有痛苦” 。

  既然“人”永远是拍摄的主体,那么如何在镜头里表现人物,便成为是否能拍出“有灵魂”的好作品之关键。 《灰窑里的人生》是陈正军坚持拍摄了6年的题材,他回忆道: “当时刚开始摄影,缺乏经验。即使戴了口罩,但石灰厂二氧化硫浓度过高,很快我便感到头晕和胸闷。加上环保和现场条件的限制,企业老板和工人也不愿接受拍摄,只好无功而返。后来我意识到,要想拍好这个题材,必须先融入劳动者群体。 ”于是,他从一开始的“全副武装”变为不戴口罩、带着情感去拍。他给工人们送去碳酸饮料,听他们诉说家长里短,还会组织影友帮扶有困难的工人。“为突显他们的工作特性,越是恶劣的天气,我越赶着去拍。无论是最酷热的夏日还是最寒冷的雪天,我都坚持用镜头真诚地陪伴工人的喜怒哀乐。 ”他说。

  这段拍摄历程让陈正军明白,只有倾注真情实感,才能使镜头带有“人”的温度。 “摄影人要先放下相机,放低姿态,真正走进百姓的内心世界,这样才能拍摄出有血有肉、触动心灵的摄影作品。 ”陈正军说。

大国重器:“沅安号”盾构机(组照之一)

在摄影的路上“高烧”不止

  虽然距真正开始“扛起镜头”仅六年,但陈正军已创作出了诸多优秀的摄影作品,这些作品或聚焦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或关注易被大众忽略的现实状况,受到了广泛关注。在2014年至2016年间,陈正军曾连续获得“湖南省摄影突出贡献奖” 。

  陈正军的摄影作品主要以纪实为题材。“纪实摄影是以记录社会现实为主要诉求的摄影方式,是思想上的震撼力、视觉上的冲击力与艺术上的感染力的‘三合一’ 。 ”陈正军认为,绝对的真实性、细节的丰富性、动人的艺术性,这是纪实摄影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更重要的是,“纪实摄影作品并非小众精英们茶余饭后‘把玩’的对象,而是面向全体大众,针对社会问题提出警示,并唤醒人们的良知” 。

  《淘汰落后产能》是陈正军最早拍摄的一组纪实摄影作品。面对当下资源紧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现状,淘汰粗放落后的生产方式,势在必行。于是,陈正军敏锐地将镜头聚焦到了产业升级过程中的“阵痛”上。他坦言,这一拍摄过程让他在情感上陷入了两难:“一方面,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强制关闭粘土砖瓦窑,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另一方面,窑厂关闭后,在厂里摸爬滚打多年的工人们,能否重新找到让他们养家糊口的天地?然而,历史是发展的,淘汰落后事物是不可避免的。作为摄影人,我们只能用发展的眼光去客观记录,并在摄影的语境中坚守艺术准则。 ”

《最后的火柴人》(组照之一)

  除纪实摄影外,陈正军也擅于民俗摄影,并尝试用摄影“手艺”留住传统手艺。他拍摄了《即将消失的传统手工艺》系列专题,其中,《最后的火柴人》把制作火柴的民间传统技艺,以照片的方式保存了下来。这组作品引发了热议,受到多家媒体转载,颇具社会影响力。对此,陈正军谈道:“作为摄影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用影像的传播方式抢救和记录传统手工艺,让传统手艺人、千年的技法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虽物是人非,但影像永恒。 ”当然,“民俗摄影也是纪实摄影的一部分,两者有着共同的特征——既要真实记录,更要艺术表达。 ”陈正军强调。

  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里,摄影所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可以说,摄影人是时代脉搏的触摸者,更是时代发展的记录者。对此,陈正军表示:“摄影师要具有时代担当,要用我们独特民族文化的摄影语言,创造出具有穿透力和影响力的作品。 ”如此,他还像打了“鸡血”似的乐此不疲,在摄影的路上“高烧”不止。

 

 

  延伸阅读:

  摄影:一场用20年完成的逆袭

  傅文俊数绘摄影:开启摄影艺术的新空间

  访荷赛第61届唯一获奖中国摄影师李怀峰:专注人文关怀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