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特别关注>2015年文艺发展盘点>正文

2015戏曲关键词“原创”:原创作品百花争艳

2015-12-30 阅读: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赓续华 收藏

  今年是戏剧大年。7月,支持戏曲繁荣发展的文件《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由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与国家对戏曲发展的高度重视相呼应,今年的戏剧艺术生产力倍增,原创作品的数量与质量令人鼓舞。

  原创能力终不减

  哲学家黑格尔说,“哪个民族有戏剧,就标志着这个民族走向成熟……戏剧是一个民族开化的民族生活的产物。”回眸历史,中华民族从不缺乏戏剧,所谓“锣鼓响,脚底痒”,形象地描绘了老百姓对戏剧的喜爱。

  2015年,文艺评奖得到整饬规范,评奖数量大大减少。诸多艺术节、戏剧节将重心由评奖转向评论,一戏一评,专家畅所欲言,主创人员受益匪浅。不过,这一变革丝毫没有影响各地戏剧院团参加艺术节的热情。以中国戏剧节为例,全国各地申报参加戏剧节的剧目近150台,经过筛选30台入围,在申报院团的强烈要求下,又增加了9台。

  各地积极参加戏剧节展演的剧目,让我们得以集中看到了戏剧人的原创能力。中国儿童艺术节集纳了24台剧目,优秀作品亮点迭出。第七届中国黄梅戏艺术节,23台原创剧目依次亮相。《大清名相》《小乔初嫁》《妹娃要过河》《活字毕昇》《寂寞汉卿》等作品,思想性、艺术性都达到较高水平,关注时代,为民讴歌。

  其中,黄新德、熊辰龙、王琴主演的《大清名相》格外引人瞩目。该剧从大清礼部尚书张英的一首打油诗切入,“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表现出当让则让的旷达态度。该剧主角张英之子张廷玉,一生为官清廉,曾辅佐多位清朝帝王,在整治吏治、完善军机制度等方面立下功劳。该剧通过讲述张廷玉在朝堂上、生活中的三次主动退让,表现出他严于律己、严于治家、甘于牺牲的精神与情怀。同时,他坚守原则和底线,宅地可以让三尺,惩腐肃贪没商量,这一点在当今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第六届中国昆剧艺术节则集中了17台优秀剧目,北方昆剧院的《李清照》、浙江昆剧院的《大将军韩信》、上海昆剧院的《墙头马上》尤为出彩。

  直面历史和现实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一批抗日题材的原创剧目纷纷涌现。抗日战争是永恒的题材,可以说,这其中的优秀作品并非“应景之作”,而是以艺术家的良知直面民族的苦难与涅槃。

  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的话剧《祖传秘方》,展现了东北人民在国难之际的道义担当,不神化、不矮化、不娱乐化。故事紧凑,人物性格鲜明,演员个个精彩,台词铿锵有力。国家话剧院的《中华士兵》,则是一部立志高远的民族史诗,正面反映抗日主战场中华儿女浴血奋战的壮举。中国评剧院的《母亲》,以魔幻现实主义的风格,将一个真实的故事艺术化地再现于舞台,让今天的观众为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遭遇的苦难哀伤,也对战争做出反思。京剧《杨靖宇》、锡剧《林徽因的抗战》、评剧《安娥》、音乐剧《犹太人在上海》等多部原创作品,也都以饱满的热情、独特的角度,展现了戏剧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责任担当。

  当前反腐倡廉的题材难写难演难突破,但作为戏剧创作者,不仅不能回避现实,而且应当深入开掘现实。豫剧《全家福》独辟蹊径,选择贪官之举是对自身家庭的毁灭这一主题,在观众中产生共鸣。话剧《镜中人》是剧作家孟冰又一部现实主义作品,表现反腐,直面人性。创作者不回避矛盾,不藏不掖,直指人心幽暗处,同时实现对人性的叩问与救赎。

  百花争艳领风骚

  回望这一年集中亮相的原创作品,我们看到主创者的创作心态大多回归了艺术创作本身,注重爱护自身与团队的口碑。在这一创作心态的影响下,今年出现了多部有望“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原创佳作。

  比如,河南豫剧《风雨故园》。这部剧并非创作于今年,但经过打磨后在今年第十四届中国戏剧节甫一亮相,就为观众与专家交相称赞:原来印象中粗犷、豪放、张扬的河南梆子可以如此细腻、婉约、内敛。剧作家陈涌泉写出了一个躲在历史角落里的小脚女人的心思与绝望。剧中以鲁迅的原配夫人朱安女士为主人公,朱安对大先生高山仰止,自喻小蜗牛,再努力攀爬也只能抵其人生的高度——小矮墙。人物的悲剧是制度的、社会的,更是性格的。在大先生和朱安的情感世界里,没有赢家。在《风雨故园》中,鲁迅的形象未受到损毁,相反,让观众得以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进而更深刻地理解他的作品。主演汪荃珍塑造的朱安十分生动,她忍着盼着憧憬着失望着绝望着,一汪清泉蒸发成枯井。汪荃珍善用唱念身段刻画人物,出嫁时如闺门旦,莺声燕语;中年时似青衣,端庄大气;老年时若老旦,深沉蕴藉。唱得饱满,收放自由,张弛有道。她的圆场,不踩跷但小脚步态轻盈,每一步都透出功力与内涵。

  陕西商洛花鼓戏《带灯》根据贾平凹同名小说改编,剑指当前中国基层现实,尖锐震撼,但充满善意。主人公用自己微弱的“萤光”照亮黑夜、照亮人心、照亮希望。与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作品相比,《带灯》以真诚的创造意识实现了一次精神上的突围。杭州越剧院的《鹿鼎记》在题材上“剑走偏锋”,首次让韦小宝这个金庸笔下的人物走上越剧舞台,凸显了武侠世界里蕴藏的中国传统文化神韵。

  戏剧“原创年”百花争艳,各领风骚。为观众而作、为艺术而作、为时代而作,正逐渐成为戏剧艺术工作者的共识。辞旧迎新之际,让我们共同期待戏剧人新的创造,期待生活中的中国精神、中国故事在舞台上得到精彩演绎。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