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论坛研修>第九届全国青年文艺评论家高级研修班>正文

张法:天安门建筑体系的美学和文化深度

2015-10-07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张法 收藏

张法(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

  民族建筑象征体系是一个国家的自我定义。天安门是广场型的,包括纵向建筑(天安门和前门) ,横向建筑(人民大会堂和国家博物馆)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广场有两种基本含义,一是以政治为核心的公共空间,一是露天会议,中国城市广场中心主要来自前一意义。现代形式的市政厅(府)与民众的仪式性联系不像古代中国那样,由各行业人士到衙门内去叩见大人,而多以集会方式,让领袖人物当众亮相,以体现官民的民主式交流。因此不是市府建筑物而是广场成了城市布局的形式化中心。中国城市从传统向现代的演变中显出了有意无意走向广场中心结构的趋向。

  宏大叙事与象征体系的内容最为相关。天安门体系正中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主题“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正是中国现代性的主题,突出了两点,一是革命叙事,二是人民主体。十块汉白玉浮雕,共八大主题,包括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形成了中国现代性宏大叙事的基本结构,也是中国现代性的八大关节点。但这以武装斗争为核心的革命叙事,每一个画面中都没有这一主题所描写的历史场景中的主要人物,没有彰显领袖的作用,被突出的是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中国现代历史的动力。

  改革开放后,天安门体系的中心发生改变,从天安门墙上的画像,移向广场上的国旗,重建了国旗中心。这一中心转移思路在上世纪90年代正式定型。其标志就是1991年改建升旗仪式的建筑形式和提升升旗仪式的象征意义,升旗仪式成为民族建筑象征仪式。升旗仪式只是核心,与升旗仪式相关并与之结成一体的,还有天安门广场上的活动。每年的国庆,天安门广场被设计为一个供人游览的大花园。纯粹政治性的广场,变成了具有与民同乐功能的娱乐性甚浓的广场。广场的词义也发生着转换,不但政治性广场增加了生活气息,广场一词被广泛地用去命名新的公共空间和新式建筑物,全国各地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广场” ,没有一个是政治性的,不是商业型,就是生活型,或者文化型的。

  以2008年奥运会为节点,四大符号建筑在京城矗立起来,即国家大剧院、央视新楼、国家体育馆、国家游泳馆。其特点是技术上新奇,造价高昂,国际性凸显,彰显艺术性,都具有实验艺术的风格。四大建筑叠加到天安门体系之中,构成了新的京城象征体系,也意味着北京在新世纪的方向。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