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特别关注>一周艺评>正文

一周艺评:网络文艺评论劲刷存在感(9月21日-9月27日)

2016-09-27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 收藏

一周艺评:网络文艺评论劲刷存在感(9月21日-9月27日)

 

  【文艺动态】

  中国文艺评论基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8月21日下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在陕西西安召开了第一次中国文艺评论基地全国工作交流会。一年前,经中国文联研究、批准,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浙江大学、中国戏曲学院、国家行政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武汉大学、暨南大学、西北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临沂大学、大理大学、辽宁省文联、内蒙古自治区文联、江西省文联、浙江省文联、苏州市文联共建首批“中国文艺评论基地” 。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实等中国文联领导为二十二家首批“中国文艺评论基地”授牌(资料照片)

  中国文艺评论基地已经初步成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的一个整体工作品牌。目前,浙江基地承办的“西湖论坛” 已连续举办两届,明年将举办第三届,“西湖论坛”还写进了浙江省委的文件,势头很好。西北大学基地承办“长安论坛”。北京大学基地、中国戏曲学院基地、临沂大学基地等申请到了国家艺术基金大型的评论人才培训项目。截至2016年8月,22个基地累计举办研究研讨等学术活动80余次,形成专著成果10余种,理论评论文章百余篇,社会反响热烈。

  第25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举行

  9月21日至24日,第25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在河北省唐山市举行。在第25届金鸡百花电影节暨第3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闭幕式上,评选出了第3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各个最佳奖项的获得者。

  中国文联组织所属出版单位参加2016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

  9月23日至25日,中国文联出版办组织中国书法出版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摄影出版社、《美术》杂志社、《中国摄影》杂志社、《大众摄影》杂志社、《中国文艺评论》编辑部等中国文联所属出版报刊单位集体亮相2016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

 

  【评论品读】

  文艺创作要提升文化品位

  当前文艺创作出现的许多弊病,远不只是文艺家生活积累薄弱,不只是脱离生活拼凑编造,还有文艺家对生活的认知、选择和把握,对艺术的感悟、理解和呈现问题。王蒙曾呼吁“作家要学者化”。陈振濂曾提出书法要“书写技术”书写内容”水乳交融。中国艺术传统历来强调“诗外功”“画外功”“书外功”“戏外功”等。真正的文艺家只有增加自己的多方面素养,尤其是文化修养,文艺创作才能摆脱“有文艺,缺文化”“有作品,缺品位”的热闹而浮躁的窘境。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钱念孙,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书法篆刻艺术委员会委员、安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网络文艺评论要先刷“网感”

  传统舆论开始正视并承认青年群体观影、观剧的议程设置能力。青年人群在文化产业链中的角色定位富有建设性和参与感,他们更乐于通过二次创作表达观点,显得生动活泼。

  当前国产玄幻剧暴露出的专业匮乏、知识软肋和剧情教条等缺陷,对“网生代”来说早已属基本常识,无须赘言。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也不会因个别玄幻剧就轻易扭曲了世界观。对流于常识化的文艺评判如专业匮乏、知识软肋和剧情教条等缺陷,他们常常表现得“无感”,反而更愿意通过刷屏、吐槽、弹幕等极具“网感”的讲述方式,表达属于“这一代”的知识信息、技术评判标准和审美格调品位。

  如何从“网感”体验出发,打开理解青年文化更为广阔的认知空间,不仅是当前文艺评论者的责任,也是文艺评论保持生机、不断出发的重要动力。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聂伟,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网络文艺委员会副秘书长)

  《追凶者也》与曹保平的创作

  《追凶者也》延续了曹保平创作中的固有特色,如坚实而紧张的故事、饱满的人物、凌厉的影像等,同时尝试了一些元素,如不同视角的环状叙事和荒诞黑色喜剧的气质。该片追求叙事的精巧,采用不同视角的三段式环状结构,但不够精巧和复杂。忻钰坤《心迷宫》的环形叙事更令人赞叹。

  曹保平目前执导了五部作品:《光荣的愤怒》《李米的猜想》《狗十三》《烈日灼心》《追凶者也》,产量不多,但质量上乘,极其稳定,并且导演风格突出,基本奠定了曹保平电影的主要美学特征:戏剧性强,人物有深度。

  (来源:中国电影报 作者:唐宏峰,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狂奔的韩国电影 引热映的不止《釜山行》

  《釜山行》的热映,体现了整个韩国电影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充分吸取好莱坞类型片的特征,并融入韩国民族文化心理特质,把艺术、商业和流行文化成功地结合起来,演绎成熟、多样化的商业类型片。

  近一个世纪以来,好莱坞类型片垄断式地侵袭着各国电影产业,韩国商业类型片还是在这种缺失困境中悄然崛起,引起韩国电影产业格局的变化。电影《隧道》《熔炉》关注真实社会事件和现象;《八月照相馆》《我的野蛮女友》《春逝》《触不到的恋人》等都是爱情片代表作。越来越多的韩国电影人承袭了传统文化内涵,同时加入好莱坞式的炫目动作与凌厉风格,确立了韩国影片独树一帜的文化地位。

  (来源:新浪娱乐)

选编:中国文艺评论网 老杜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专题 · 一周艺评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