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中国文艺评论基地>正文

“新时代文艺评论的趋势与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

2022-10-09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李雷 收藏

推进新时代文艺评论建设 共创文艺评论和谐生态

——“新时代文艺评论的趋势与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

2022年9月17日,中国文艺评论(首都师范大学)基地揭牌仪式暨“新时代文艺评论的趋势与建设”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全国十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及媒体共60余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学者主要围绕“新时代文艺评论的任务、品格与路径”“中华美学精神与当代审美追求的结合”“新时代学院派批评的困境与重建”“新媒介、新艺术与文艺批评转型”“网络文艺评论”等议题展开了深入广泛的讨论。

一、立足中国实际,广采博取,建构中国特色文艺理论话语体系

新时代如何立足中国实际,深入发掘中国传统文艺理论资源,传扬中华美学精神,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的同时批判地借鉴吸收西方文艺理论思想,建构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是研讨会核心议题。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表示,新时代十年来,在党的文艺创新理论指引下,文艺评论的文化自觉、理论自觉、学科自觉不断增强,构建中国特色文艺评论的理论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成为文艺理论评论界的时代课题。建设理论体系,实质是一种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有两条基本路径,一条在观念层面理论的自我衍生与发展。文艺评论作为附着于文学、美学、影视学等学科上的关系型言说方式,它的研究对象、基本问题、学科特征、文化价值等本体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推进。另一条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提炼和归纳。在互联网时代网站、微博、公号、弹幕、直播、短视频等新文艺语境下,新型文艺评论的性质、特征、形态、功能、类型等需要新的理论观照和概括。两条路径殊途同归,合力建设中国特色文艺评论的理论体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深圳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深圳大学美学与文艺批评研究院院长、教授高建平认为,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要落实到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文学理论发展的动力,要经过“拿来”“实践”“创新”的顺序。其中“创新”是根本,是理论内生的动力。中国文艺评论(中国传媒大学)基地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资深教授张晶在阐明“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的结合”这一新时代美学命题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基础上,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关于“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论述揭示了“中华美学精神”的核心要义;新时代将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相结合,要在当下的社会生活中获得感兴,产生创作冲动,并以寓理于情作为作品的运思方式,创作言简意赅、形神兼备的文艺作品,让作品富有感染力和深远意境。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赵利民认为,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间文学思想,对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建构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话语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他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对民间文学的关注主要是从社会文化批判与生态学的视角展开,在充分肯定民间文学的价值与意义的同时,对资本主义及其艺术生产机制进行了批判,这对于明确和健全当下的文艺批评标准具有重要启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第二届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北京大学)基地主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彭锋认为,传统艺术批评中的评价一般是从观众的角度针对艺术品的接受价值做出的审美评价,不可避免具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卡罗尔所构想的从作者角度基于艺术品的成就价值的新型评价模式,可以有效避免审美评价的主观性,值得我们借鉴。不过,必须警惕此种艺术评价模式因过于宽泛而无法触及艺术批评核心。好的艺术批评应是将成就价值与接受价值协调起来,兼顾作者和观众的不同诉求。

中国文艺评论(首都师范大学)基地揭牌仪式暨“新时代文艺评论的趋势与建设”研讨会现场

二、强化理论与批评互动,革新文艺评论路径,提升文艺评论品格

文艺理论为文艺批评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方法指引与原则规约,文艺批评则是对文艺理论的具体应用,在检视理论的适用性与合法性的同时反哺和升华理论。如何强化理论与批评的互动,平衡二者的关系,是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重点,也是与会学者思考的焦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校长、教授张政文指出文学评论需从宏观的理论研究转向微观的问题研究,从理论转向批评,从思想走向作品;反之,艺术评论则需从微观的问题研究转向宏观的理论研究,要从批评转向理论,从作品转向思想。同时文艺批评需要从问题导向转向学科导向,加强自主知识体系的建设和创造性学术产品的生产。

针对文艺批评长期缺位与离席的状况,《文艺研究》主编、编审,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金宁指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具备学理意识、审美意识、推进意识和历史写作意识。需高度重视批评理论建设,批评历史及理论资源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同时要真正进入文艺现场,重建对感性实践的关怀与引领,强化批评的审美评价、精神塑造和价值引领的意义。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陈剑澜基于其多年的文艺批评实践经验与理论思考,将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大致划分为理论先行式批评、理论与感知交织式批评和基于正确感知的理论批评三种类型,并推崇和追求第三种批评方式,认为文艺批评本身是理论活动的重要方式和组成部分,文艺批评家应注重“理论感”的训练与养成。

新时代呼唤新的文艺评论。面对新语境、新文艺及新风尚,文艺批评如何革新观念与方法,深入文艺创作现场,实现批评的“介入性”与“及物性”,是当下文艺批评家及文艺批评研究者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理论委员会主任,北京市文联副主席、北京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一川指出,如何引领作家、艺术家创造出观众认可的文艺精品,是当前文艺批评需要为之努力的重要课题。对文艺家来说,生活体验深厚、艺术发现新异、人民心声真切、时代精神精准、艺术个性独绝、兴味蕴藉悠长,是通向文艺精品的六条主要路径。《首都师范大学学报》主编张桃洲在简要回顾中国当代诗歌评论近40年发展历程基础上指出,新时代背景下,诗歌评论应同诗歌创作一道回应现实关切,从“不及物”走向“及物”,将对象化评介转变为问题化探究,实现视野与方法的双重创新;改变评论中惯常的价值判断悬搁的状态,在反思相对主义、与新时代语境互动中重置评论与创作的关系,鲜明地进行价值评判;更高层面地回到诗歌本身,葆有文本感受力的同时,建立一种诗歌评论的“当代性”。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院教授刘成纪从当代艺术批评话语中的“艺术无国界”经典命题出发,指出近代以来西方掌握着何谓“世界”的解释权与话语权,通向世界事实上等同于通向西方,所以,一方面,追求艺术的世界性的同时,必须强调艺术的本土性,以免落入西方化的陷阱;另一方面,强调艺术的本土性的同时,必须警惕民族本位立场的过度膨胀,防止造成对审美无利害与艺术普遍价值的背离。面对此种两难,中国当代艺术应坚守建基于共同人性的“艺术无国界”理想,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和智慧。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张慧瑜认为,在中国崛起、世界格局巨变的背景下,中国文艺评论领域出现了一种“新当代”意识,其表征体现在三点,一是重建古代与现代的连续性,讲述更具文化自觉的中国故事;二是弥合现代与革命的分殊,确立更主体化的中国位置;三是改变中国落后于西方的现代焦虑感,讲述更平等多元的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这种“新当代”意识为讲述中国故事和世界故事提供了新的历史契机和可能性。

新时代文艺评论家应坚守什么品格,遵从什么标准,才能成就优质的文艺评论,也是与会学者重点关注的问题。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北京电影学院副书记、副院长、教授胡智锋主要结合影视评论,指出新时代中国文艺评论应着力提升人民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三种品格,同时警惕贵族化、悬空化和封闭化三种不良倾向,努力打造有高度、有温度、有力度、有锐度、有广度、有深度的优秀中国文艺评论,不断为中国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重要智慧与力量。中国文艺评论(山东大学)基地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二届理论委员会委员、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教授范玉刚指出,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属性。文艺评论家一定要在高扬文艺的人民性中,以直面作品和文艺实践的“批评精神”,坚守文艺评论的人民性品格,把好影响和引导文艺创作的方向盘。

《中国社会科学》文学部主任、教授张跣认为,当下的文艺批评应兼具“元气”“地气”“网气”,没有元气,文艺批评就会丧失其存在的基本形态与独特价值;不接地气,文艺批评就会逃避现实,脱离生活,无法在真正的“生活世界”起到作用,也无法在“人类的根性”上实现其根本价值;不沾染网气,文艺批评就会脱离当代生活的烟火气,可能被时代抛弃。三者之间的相克相生,既是文艺批评的存在方式,也是其成长路径。

中国文艺评论(首都师范大学)基地揭牌仪式暨“新时代文艺评论的趋势与建设”研讨会现场

三、转换身份,回归阅读,重塑学院派批评

自媒体时代的来临,促进了百家争鸣的文艺批评生态的生成,但也加剧了学院派批评家的“失语”困境与身份焦虑。部分与会学者在表达此种身份焦虑的同时,就学院派批评失语的多重原因进行了纵深发掘,并对其如何摆脱困境、实现学院派批评的重塑给出了自己的思考与具体路径。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雷对学院派批评由盛转衰的发展历程做了简要回顾与阶段划分,认为20世纪90年代是学院批评一家独霸的时期;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是学院批评与媒体批评分庭抗礼的时期;进入第二个十年,随着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出现,学院批评被迫让渡文艺批评场域的核心位置而逐渐向边缘滑落,进入与媒体批评、网络大众批评等争夺话语权乃至“失语”的时期,学院批评家被迫由文艺批评的立法者向阐释者转变,并普遍陷入空前的身份焦虑之中。为此,学院批评亟需寻求批评话语的转型及权威的重建。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河北省评协主席、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邢建昌认为,当下文学批评遭遇前所未有的尴尬与批评,很大程度上是因批评远离文学及文本所致,因此,批评需要回归对文本的阅读,阅读体现批评的伦理。在阅读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理论的指导、辅助作用,以理论做底色和背景,批评将有能力丰富自己的血性,伸展精神的维度,以对话的姿态与文学一道完成对可能世界的塑造。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新媒体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邵燕君为学院派重建专业性批评提供了如下可尝试的路径:学者粉丝的立场;数字人文的视野方法;进行有专业素养的一线批评(“本章说”字评、词评、段评、章评、推文帖等);建立学院榜单;建立网络文学批评话语;写作网络文学史;在网络文学新维度上进行文学理论的重新探讨和创造更新。

中国文艺评论(首都师范大学)基地揭牌仪式暨“新时代文艺评论的趋势与建设”研讨会现场

四、革新文艺评论形态与方法,营造文艺评论和谐生态

文艺批评在应对媒介技术转向过程中,表现出的关注焦点、话语表征与批评方法等与以往文艺批评有怎样的异同,是本次研讨会的重点议题。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单小曦认为,当下亟需建设以新媒介文艺为批评对象的新媒介文艺批评。新媒介文艺批评属于不同于书写—印刷时代的数字文化范式或知识型,以数字人文主义价值观为批评标准,采取“智能科学化”的数字人文批评方法,旨在建构基于全面掌握数据、准确统计、严谨计算的科学化研究之上的具有价值判断、人文阐释的新人文性批评。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秦兰珺则提出一种文艺/文化评论的新方向——大众软件批评,其核心问题意识包括构成特定软件的不同层次、形塑软件的社会和文化因素、当代世界是如何被软件影响的。此种批评,可以使软件更深地介入到信息社会的日常生活和文化实践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首都师范大学艺术与美育研究院教授许苗苗聚焦以弹幕、播客为主的新网络文艺批评形式,认为其为广大网民创造了某种权力幻象,尽管民众的声音得以通过数据分析归类化约,形成民意表达和公众监督的氛围,但民众作为数字“劳工”无形中却为资本贡献着流量。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何威试图对“现实主义游戏”进行概念界定,认为其通过技术、美学和叙事建构游戏世界、融入现实问题;游戏机制能够让玩家在身份认同的基础上通过游戏行为反思现实,可能带来其他艺术形态中现实主义所不及的自反性。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杨光从西方以“打字机”为核心的书写技术与西方19世纪以来文学艺术的关系入手,指出中文书写技术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属于一个“正在进行时”,中文书写技术特有的历史“叠加”性质,暴露出“电子书写时代是无痕写作时代”观点的局限性,为此,探寻中文写作技术的文学“痕迹”是21世纪中国文论亟待开凿的学术空间。

新媒介环境之下,如何破除因文艺批评主体的多元化与大众化所带来的文艺批评圈层化壁垒,实现异质批评话语的平等对话交流,如何强化文艺批评的情绪管理,重建文艺评论的理性与秩序,共同营造健康和谐的文艺评论生态,也是本次研讨会的重要议题之一。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南大学教授欧阳友权将网络文学评论相对薄弱的原因归结于网络文学“垃圾论”误判、身份自矜,不涉学林的“鄙视链”误识和纸媒心态,场域茧房的视界分殊三个误区,以及巨量恐惧症形成的阅读屏障和标准暂付阙如、让评论无所依傍两大难题。西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周冰指出,网络文学评论应该回到其社交“初心”,寻求区隔中的“共识”,着力于关键词批评、数字人文批评、场域化批评等,进行批评实操,确立典范,走向一般,抵达交往性批评。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徐海龙将附着在影像画面上的“花体”字幕与文案等界定为网络视听文艺作品的“评论性文字”,指出其发挥着美化画面、提示细节、表达演员内心想法和提升作品主题等多重功能,但也表现出“图像化”“巴洛克化”“脱离原作品语境”等语言修辞特征及问题。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杨慧认为,网络时代的文艺评论获得巨大的扩音效果,但其中夹杂的情绪性话语、利益性话语等噪音冲淡了文艺评论对真问题、真美学的思考;而且不乏极端情绪或粉丝情感等所形成的压倒性、单向度的声音。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林品以豆瓣评分系统为例,指出随着豆瓣被越多越多的文娱从业者视为能够代表“路人盘”的“口碑平台”,其日益成为多方势力渗透和争夺的“泛舆论阵地”,由此导致社会公信力逐步下降,也给其算法设计带来新挑战。

研讨会三个评议环节,中国文艺评论(首都师范大学)基地常务副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二届理论委员会委员、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胡疆锋和许苗苗、秦兰珺,分别对与会人员的发言进行了简要总结和评议。胡疆锋认为,加强新时代的文艺评论工作,需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评论的重要论述,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导,推进评论与创作的有效互动,并坚持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许苗苗指出,建构中国特色的文艺评论话语,不仅要继承发扬中国古代优秀文艺理论遗产,而且要批判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资源,在具体的批评实践中检视理论、实现理论的创新,她还充分肯定了部分学者在自觉建构中国特色文艺评论话语体系上作出的可贵探索。秦兰珺认为,健康和谐的文艺评论生态的营造,离不开不同批评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只有在多元并存、平等对话的前提之下,文艺批评公共领域的构建才有可能。

中国文艺评论(首都师范大学)基地主任、首都师范大学艺术与美育研究院院长、教授王德胜在会议总结中指出,本次研讨会既有纯粹理论问题的思考,也有文艺批评历史的考察;既有关于文艺评论体系的宏观构想,又有对具体文艺批评案例的微观解析;尤其是部分年轻学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于新的媒介生态之下的新型文艺批评形态的关注和思考,以及对新时代文艺评论的媒介化转向问题所作出的开创性理论探索,拓宽了文艺批评理论研究的问题域,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未来文艺批评研究的新方向。这种积极的理论思考与探索,无疑对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的文艺评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专家合影


作者:李雷,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签发:杨晓雪

审核:何美

责编:艾超南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首都师范大学)基地揭牌

第二批中国文艺评论基地名单公布

清华大学、中央音乐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三家中国文艺评论基地在京揭牌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