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中国文艺评论基地>正文

北二外中国文艺评论基地揭牌

2015-12-01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 收藏

  2015年11月20日,“拓展文艺评论国际视野、推动中国文艺精品走出去”学术研讨会,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举行。这是中国文联组织建立的首批中国文艺评论基地中,唯一一家设在外语大学的基地,在正式揭牌后举办的首次学术活动。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庞井君、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长曹卫东,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孙郁、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柠、北京作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王升山、《文艺报》评论部主任刘颋、人民文学出版社青年文学编辑室主任付如初、《光明日报》文化周刊副主编饶翔、北京联合大学教授王德领、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研究处处长胡一峰等首都知名文艺评论家、文艺组织负责人,同北二外中、英、法、德、日、俄、韩等多语种文学专业的专家教授和翻译家,以及首都重要文艺专业媒体记者、编辑共五十余人,汇聚北二外勤学厅,围绕“文艺评论的新视野与新担当”、“走出去战略下的中外文艺交流”等议题,做了深入探讨。

  曹卫东提出,文化“走出去”的目的是“走进去”,作为文化成果的重要部分,文艺作品具有跨语言、跨国界、跨种族,深度沟通人类思想感情的特殊优势,发挥好这种特殊优势,是当前整个中国文化建设“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的总体趋势的要求。而要达到“走进去”的目的,前提是在持续对话中促成相互理解。以“中国一流、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外国语大学”作为办学目标的北二外,正在部署完善包括西欧、北欧、东欧和阿拉伯以及中北亚各国30个语种在内的外语人才培养和科研的平台。这将为建在二外的中国文艺评论基地提供开展国际化研究的坚实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二外将继续抓好多语种高端翻译人才培养,同时凝聚多学科精干力量,为中国文艺评论拓展国际视野,为民族文艺精品的走出去、走进去,积极提供智力支持。

  庞井君主任建议,作为第一所承建中国文艺评论基地的外语大学,二外应充分发挥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的特长,对国外文艺的趋势走向和理论成果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近期特别抓好美日欧等与我国文化关系相对密切的国家和地区的研究,从中提炼出对我国文艺有益的对策建言。另外,他还建议以项目研究为平台,培养好具有外语特长的青年文艺评论人才;同时,也着力组建团队,承担好国家文艺政策智库的职责。

  孙郁以当代文艺评论如何融汇传统文论与西方资源为题,梳理、评析了严复、章太炎、鲁迅、钱锺书、孙犁、汪曾祺等几代人的文论写作实践,归结出了继承母语文化优秀传统与坚持国际视野和时代关切的历史经验。他认为,自《文心雕龙》以降的古老的文艺资源完全可以被当代文艺评论借鉴,否则将是一种缺失。借用古代和西方文艺资源,有助当代文艺评论保持鲜活气象,焕发出消化过去、深入现实和面向未来的“智性”和“趣味”。

  张柠谈到:文艺批评是文艺复兴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形象很受世界瞩目。在文化传播的三层次——物质文化、大众文化、思想文化中,我们物质文化层比较强的,后两方面比较弱。我们的作家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卡夫卡奖、雨果奖,赢得了世界关注,但靠获取一些奖项只能说走出去了,不能说走进去了。要走进去,文艺评价体系的国际化建设很有必要。二外建设中国文艺评论基地,拥有多语种的翻译人才优势,也有整合北京优质文艺资源的条件,研究开拓的重点不应止于研究世界文学,更应致力于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学,让世界真正聚焦中国文学、美学和中国文艺精神,搭建起中外文论相互对话的平台,以此校正一般的汉学研究在这方面造成的偏颇。

  王升山以“文学的力量在于对话和交流”,总结了自己长期从事作协组织管理工作的突出体会。他认为,尽管目前对外文艺交流还多止于表层,但这也是我们文艺界加深和扩大国际交流的一个必经阶段。从初步的交流已经可以了解到,各国文学艺术的发展都离不开完备的文艺组织机构,这些机构的职能也都是依靠政府和社会的资金投入,通过维权、研讨、评奖等形式,用体制性的保障,增进文艺家群体内部的交流,协调他们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这是文艺繁荣的一个普遍前提。另外,不同民族地区对优秀的文艺精品的需求总有共通之处,这证明越是优秀的文艺精品,越有跨越民族、国界的感染力,也越是需要包括翻译和理论批评的支持,实现顺畅的传播。

  刘颋在题为“文艺评论:向外和向内”的发言中,强调对“国际视野”应有所省思,对其中暗含的西方为中心和强势的内涵,要有所警觉。在她看来:1980年代以来,我们的文艺有过一段手忙脚乱向外国学习的经历,但现在看来消化不良的后遗症还很明显,我们的“国际视野”中至今少有亚非拉的清晰身影。向外学习和向外辐射具有不同的机制。学习是单方面,辐射却涉及双向、双方,所以更有难度。辐射需要以双方互动为前提。典型的例子是美国的好莱坞影片,它成功地在全球范围宣扬了美国的文化精神。我们也需要把握好我们的中国精神是什么,文艺评论要担当起阐发这个问题的职责,这也就是向内的审视。而这样的文艺评论,应该是落地生根的,从对具体文学作品细致、合理的分析开始,要先落地、在本土立得住脚,才能有对外辐射的底气和能量。

  饶翔的发言,也针对过去30年间中国文学倚重西方文学、接受大量西方理论的状况,做了回顾和反思:一方面,中国文学批评家在这一过程丰富了理论武器,至少在两个层面实现了变化,一是评价文艺作品不再寻求唯一正确的途径和结论,而是开始把握和适应更多样的阐释方式;二是作家不再被当作阐释文本的绝对权威。但另一方面,在经历了这些被影响的过程和观念、方法的丰富之后,正像英国评论家伊格尔顿在《理论之后》中所说的那样,理论的必要在于为系统性思考提供预设,我们的文艺评论更重要的去向,应该是回到中国文学的批评现场。这要求我们探索如何依靠我们民族自己的古代文学评论资源,在全新的国际化视野和国际化语境中,增强我们介入现实社会的力量,使文艺评论不至沦为个人的读后感。

  王德领认为:自2015年开始,我们的国家文化战略从引进来转变为走出去,文化走出去也提上了行动议程,这具有迫切的现实必要性,但同时也是很难一步到位、一蹴而就的。真正成功的文化走出去的实例还很少。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学的走出去,凭借莫言获诺奖而加速了,但我们不能只依赖于此。我们更多的文学作品在国外的传播尚处于呼声很高、落实很少的状态,莫言和《三体》只是个案。这与评论跟进不足有很大关系。比如,很多批评在思维上都显露着过度集中于“问题与观点”、过度引用西方术语的症结。在此情形下,只有更好更全面地“化古今于一炉”,发展起与我们的文艺现实血脉贯通的文艺评论,才能有效解决问题。

  付如初从近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向海外推介优秀文学作品的工作实践出发,揭示了国内文学评论对文学作品走出去的成效所产生的微妙、复杂影响。《涂自强的个人悲伤》在国内获得的评价大多集中于它真切记录了时代现实、反映了中国国情,跟已经开始经典化的《人生》相比,有关联、更有突破。在我们文学评论界,这几乎是一个共识。但我们把这个作品推荐给法国出版社时,他们却认为这个故事太悲伤、太黑暗了,法国读者不需要。可见,切合中国国情和接受期待的作品,国外不一定需要。他们不一定想要了解在我们读者感觉中很重要的某些文学精神和时代内涵。格非的《隐身衣》走出去比较顺利。这首先因为格非的先锋叙事技巧比较符合西方的文学趣味,其次他的文本也充满文学美感。另外,外国出版社对作家的本土名气没有太大兴趣,他们更关注作品本身的内容。一些作品在中国是小众读物,向外输出却很顺利,主要原因也是它们比较符合西方文学的叙事习惯。中国文学要顺利走出去,离不开文学出版和社会接受环节的实践对我们的文学观念和文学评价的反哺。我们的理论批评要打开思路,纳入国际范围内的受众心理和文化土壤,这样就会对文学走出去有实际帮助。

  来自国家大剧院的许劲草,介绍了国家大剧院大力推展海外巡演、取得显著收效的经验:将剧目生产、文化展演和文化创新是贯穿为一体,坚持把为谁创作、为谁观看作为创作基础,坚持国际化的创作道路,坚持配备中国演出力量和建立科学剧目制作体系,坚持选择国外一流剧场,坚持通过形式、渠道多样的文化交流建立广泛社会联系。

  北二外中国古代文学教授、文学院副院长李瑞卿,主张“拓展中国文化观念,校正美学标准”,对于近代中国文化被动转型的负面遗产,尤其是片面的现代性、学问和文学的割裂、“近取诸身,外取诸物”的单调美学观念,都应做校正,这是文艺评论应对当今国际化潮流的必要准备。

  北二外法语教授、我国知名的法语文学翻译家李焰明,介绍了2012年以来,法国久有渊源的秋冬“文学回归季”期间,连年出现文学图书出版、销售行情持续趋热、纯文学作品大面积回归到大众读者群当中的现象,以此为参照,分析对比了我国国民阅读年度调查报告所披露的人均阅读量低落的现状,从中引出了可供我国出版主管部门、文学出版机构、文学组织和传媒业界借鉴的多方面经验。

  二外德语系副教授、德语文学研究的青年学者陈燕,围绕德国最重要的文学奖项——“毕希纳文学奖”所做的发言,从德国文艺政策遵从和服务于国家文艺价值取向的角度,归纳了这个文学奖坚守传统审美趣味、助力德国在世界上的软实力形象建构的具体举措,得出了可资我们完善和改进国家标志性文学奖项价值导向的有益思路。

  二外朝语系副教授、中韩文学的青年翻译家杨磊,以中韩文化经典双向传播的实例,说明了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实践中的“赞助者”,对社会效应具有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在主动支持释放这种“赞助者”效应方面,韩国的政策实施已经走到了前面,对我们既构成了严峻挑战,也提供了生动参考。

  二外文学院比较文学教授刘燕,以“跨文化交流的摆渡者”为题,强调了东方和东欧汉学在国际汉学领域,与英语国家的汉学对抗或补充的特殊意义,如俄罗斯的汉学关注于中国民间文学,以色列汉学关注于中国文化与犹太文化的比较。她认为,我们关注不同国家的汉学家,也应有完整的国际视野,即便从某些误读中也可以看到自己的盲点。在培养人才方面,我们也应注意发挥留学生和汉学家的能动性,共同促进中国文学的对外传播。

  二外国际传播学院副教授刘晖,对流行已久的“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霸权”等理论范畴,做了饶有新意的澄清。他提出,只有绕开这类“阴谋论”底色的认识误区,才能更切实有效地展开国际文化传播,从美国影视作品行销全球的实际来看,按照市场逻辑运行、针对不同民族和国家、地区受众做不同特色的投入,是行之有效的文化输出路径。中国文艺精品要真正走出去、中国文学要扩大世界影响,同样也可以采取这样的路径。

  二外日本文学教授、翻译家,日语学院副院长张文颖,在会上介绍了莫言、残雪等作家作品在日本译介的情况:伴随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自1980年代中期开始,莫言、残雪等中国年轻一代作家的作品在日本陆续得到翻译出版机会,这之中,翻译家个人的文学专业素养和行内影响力,以及《中国语》《中国现代文学》等专门介绍中国文学的杂志,以及相关的创作批评和翻译批评,对这些作品在日本的传播效果,有直接影响。这也证实,中国文学在国外的传播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包括了翻译、评论、译者和出版方多环节的综合作用。

  二外文学院语言学副教授朱麟,介绍了科幻小说《三体》在SCIENCE、NATURE等美国主流学术刊物上新近刊载的有关《三体》的评论:前者认为《三体》满足了科幻、历史学者的胃口,比《悲惨世界》少了份忧伤感,让西方人了解了中国历史,还涉及转基因作物,并处理得相当巧妙;后者肯定《三体》容易被北美读者接受,具有跨越民族和语言的魅力,作品中的古典主义风格和史诗风格十分少见,可以改变北美科幻小说读者的口味。从这些评论中的关注点,可以得到一点启示:立足本土,把宇宙纳入到视野当中,以全人类视角,展开不同文化对话,这或许是一条文化和文艺走出去的通路。

  二外俄语文学研究者、俄语系副主任许传华副教授,介绍了俄罗斯富有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学奖项——索尔仁尼琴文学奖的缘起、运作和评奖宗旨:作为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个由家庭资助并以个人命名的文学奖项,它最初源自索尔仁尼琴流亡国外时期的痛苦体验,因而这个奖项也旨在支持和表彰以自由之笔书写真实的作品。它的奖金来自一个原本目的是帮助国外侨民解决生活困难的公益基金会。该奖项只授予生活在俄国并且用俄语写作的作家,特殊情况下也可授予已逝作家,对获奖作品的体裁没有限制,只要评奖委员会同意即可。

  二外文学院青年教师、文艺学博士兰善兴在发言中,谈了他对国内外马克思主义文论现状的了解,呼吁文艺评论基地关注中国马克思文学理论在其他国家的传播,同时也注意把其他国家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方面的新动态传达给国内。

  二外文学院现当代文学教授、文艺评论基地执行主任李林荣,在以“建设多边对话、多重阐释的文艺评论”为题的发言中,指出要承担好从理论批评的维度推进中国文艺走出去的时代使命,当务之急是解决文艺评论公信力下降的问题。为此,应在文艺评论所依托的理论知识体系和所运用的评论话语模式两方面,进行系统的反思和重整,同时也应把贯穿于评论实践中有意无意的以征服和排斥他者为目的的心态,替换、更新为谋求多边对话、达成差异化共存的新导向和新目标,以适应全球化与本土化症候同步加剧的现实文化趋势。相应地,文艺评论的话语模式也亟待从单向裁断转变为双向、定点和分层、分众的多重阐释。

  二外科研处副处长白宇飞,到会讲解了学校管理、支持中国文艺评论基地等高层次学术攻关机构的新规定。二外各相关院系的教师和研究生旁听了研讨会。

  研讨会之前,在邱鸣副校长主持下,北二外中国文艺评论基地举行了隆重简短的揭牌仪式和学术委员会委员及客座研究员聘任典礼。应中国文联聘任担任基地主任的曹卫东校长,与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庞井君,一道为基地揭牌,并为阎晶明、陈晓明、孙郁、王升山、张柠、刘颋、祝勇、李林荣、李瑞卿、胡继华等11位校内外专家颁发了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聘书,为李世涛、王德领、付如初、饶翔、丛治辰、许劲草等6位首批应聘参与基地研究的校外专家学者,颁发了客座研究员聘书。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