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家园艺见>中国文艺评论基地>正文

中国文艺评论基地推动文艺“走进去”

2015-12-07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 收藏

  11月7日,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伊斯坦布尔书展上签售土语版《三体》 新华社记者 贺灿铃 摄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了,刘慈欣获世界科幻协会的雨果奖了……中国作家开始在国际文学奖项上收获令国人意想不到的成就,就可以作为“中国文学走出去”成功与否的一个度量标准吗?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柠对此并不乐观,他认为,仅靠奖项只能说明中国文学走出去了,不是走进去了。

  在日前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联合主办的“拓展文艺评论国际视野、推动中国文艺精品走出去”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在探讨中国文艺走出去这个话题的时候,着眼点不再是“走出去” ,而是如何真正“走进去” 。

  “文化‘走出去’的目的是‘走进去’ 。作为文化成果的重要部分,文艺作品具有跨语言、跨国界、跨种族且深度沟通人类思想感情的特殊优势。发挥好这种特殊优势,是当前整个中国文化建设‘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的总体趋势的要求。要达到‘走进去’的目的,前提是在持续对话中促成相互理解。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长曹卫东在研讨会致辞中说。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是中国文联组织建立的首批中国文艺评论基地中唯一一家设在外语类院校的基地。外语人才如何在中国文艺精品走出去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呢?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庞井君建议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充分发挥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的特长,对国外文艺的趋势走向和理论成果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尤其要抓好美日欧等与我国文化关系相对密切的国家和地区的研究,从中提炼出对我国文艺有益的对策建言。他还建议学院以项目研究为平台,培养好具有外语特长的青年文艺评论人才,并着力组建团队,承担好国家文艺政策智库的职责。

对外交流不要停留在表层

  “我们走向哪?向什么人展示自己?走出去,花钱就行,但是能留下吗? ” 《文艺报》评论部主任刘颋对中外文艺交流发出一系列疑问。她认为,要推动中国文艺精品走出去,文艺评论要先落地,要关心向外辐射什么以及如何辐射。只有把握好中国精神,让文艺评论在本土立得住脚,才能有对外辐射的底气和能量。

  北京作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王升山结合自己长期从事的作协组织管理工作谈到,尽管目前对外文艺交流还多止于表层,但这也是我们文艺界加深和扩大国际交流的一个必经阶段。从初步的交流已经可以了解到,各国文学艺术的发展都离不开完备的文艺组织机构,这些机构的职能也都是依靠政府和社会的资金投入,通过维权、研讨、评奖等形式,用体制性的保障增进文艺家群体内部的交流,协调他们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这是文艺繁荣的一个普遍前提。

用实践反哺理论

  近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向海外推介了不少优秀文学作品。然而,版权输出的实际情况却让人民文学出版社青年文学编辑室主任付如初有点意外。

  “其实,在对外版权输出中,作家在本土的名气没有太大的意义,国外的主流出版商只看作品。 ”付如初强调,西方“novel”一词的真正含义与中国“小说”的含义相差很远,西方的“novel”是建立在非常严密的叙事逻辑上的文本作品。所以,符合西方审美需求和叙事习惯的中国文学作品,往往走出去很顺利,哪怕作家在国内没有名气。而中国出版方推荐给国外的切中中国国情的作品,国外出版方未必觉得有引进的必要。有的在中国是小众读物,向外输出却很顺利,主要原因也是它们比较符合西方的叙事习惯。“因此,中国文学要顺利走出去,离不开文学出版和社会接受环节的实践对我们的文学观念和文学评价的反哺。我们的理论批评要打开思路,纳入国际范围内的受众心理和文化土壤,这样就会对文学走出去有实际帮助。 ”

  来自国家大剧院的许劲草介绍了国家大剧院大力推动海外巡演、取得显著收效的经验,即将剧目生产、文化展演和文化创新贯穿为一体,坚持把“为谁创作、为谁观看”作为创作基础,坚持国际化的创作道路,坚持配备中国演出力量和建立科学剧目制作体系,坚持选择国外一流剧场,坚持通过形式、渠道多样的文化交流建立广泛社会联系。

重视“赞助者”和“摆渡者”的力量

  翻译,是文艺对话交流的桥梁。在研讨会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法语、德语、朝鲜语、俄语、日语、比较文学、语言学和国际传播等专业方向的学者分享了自己对于国外文学经验的研究成果。

  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所教授刘燕建议关注不同国家的汉学家——跨文化交流的摆渡者,在培养人才方面也应注意发挥留学生和汉学家的能动性,共同促进中国文学的对外传播。日语学院副院长张文颖教授介绍了莫言、残雪等作家作品在日本的译介情况,他认为中国文学在国外的传播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包括了翻译、评论、译者和出版方多环节的综合作用。法意语系教授李焰明介绍了2012年以来的法国“文学回归季” 。每年秋冬,法国都会出现文学图书出版、销售行情持续趋热、纯文学作品大面积回归到大众读者群当中的现象。德语系副教授陈燕认为,德国最重要的文学奖项——“毕希纳文学奖” ,在坚守传统审美趣味、助力德国软实力形象的建构上的具体举措,可以为我们完善和改进国家标志性文学奖项的价值导向提供有益思路。俄语系副教授许传华介绍了俄罗斯富有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学奖项——索尔仁尼琴文学奖的缘起、运作和评奖宗旨。朝鲜语系副教授杨磊以中韩文化经典双向传播的实例,说明了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实践中的“赞助者” ,对文艺作品的社会效应具有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文学院副教授朱麟介绍了SCIENCE、NATURE等美国主流学术刊物对《三体》的评论。

文艺评论国际化,应保持智性和趣味

  当下的文艺评论者,都很羡慕严复、章太炎、鲁迅、钱锺书、孙犁、汪曾祺等几代人的文论写作实践的影响力。如何既能继承母语文化优秀传统,又能坚持国际视野和时代关切,写出能够消化过去、深入现实和面向未来的具有“智性”和“趣味”的文艺评论呢?这是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孙郁教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孙郁认为,当代文艺评论应融汇传统文论与西方资源。自《文心雕龙》以降的古老的文艺资源完全可以被当代文艺评论借鉴,这有助于当代文艺评论保持鲜活气象。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教授王德领也这样认为,只有更好更全面地“化古今于一炉” ,发展起与我们的文艺现实血脉贯通的文艺评论,才能有效解决文艺评论在中国文艺对外传播中跟进不足和过度依赖西方学术话语的问题。北二外文学院副院长李瑞卿教授主张“拓展中国文化观念,校正美学标准” ,校正“近取诸身,外取诸物”的单调美学观念,是文艺评论应对当今国际化潮流的必要准备。

  就具体操作而言,北二外国际传播学院教授李林荣认为,应在文艺评论所依托的理论知识体系和所运用的评论话语模式两方面进行系统地反思和重整,同时也应把贯穿于评论实践中有意无意的以征服和排斥他者为目的的心态,替换、更新为谋求多边对话、达成差异化共存的新导向和新目标,以适应全球化与本土化症候同步加剧的现实文化趋势。相应地,文艺评论的话语模式也亟待从单向裁断转变为双向、定点和分层、分众的多重阐释。

  “中外文艺对话,不是争吵,而是共存;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要保留自己的面貌。 ”面对中外文艺交流的现状——零星分散、没有稳定的科研团体支撑、没有渗透在审美意识形态深层次的对外交流,李林荣在研讨会的最后表达了自己的期待。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