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期,第二批中国文艺评论基地陆续正式揭牌。各基地充分发挥各自学术优势和学科优长,同期举办了不同类型的理论学术研讨活动。来自全国各高校、研究机构以及媒体、业界的专家学者聚焦不同主题,发表真知灼见,形成了一批研讨成果。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将以不同形式予以全面呈现,以飨读者。今天刊发中国文艺评论(暨南大学)基地揭牌仪式暨“地方性与世界性:湾区文化经验与中国文论创新”研讨会综述。
地方性与世界性:湾区文化经验与中国文论创新
为推动“人文湾区”建设,拓展粤港澳大湾区文艺评论和研究,推进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基地建设,中国文艺评论(暨南大学)基地近期举办基地揭牌仪式暨“地方性与世界性:湾区文化经验与中国文论创新”研讨会。来自各高校和学术期刊、社会组织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文论创新的地方经验与世界视野”“湾区文化经验与中国文艺理论资源新探”“湾区城市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变革”“湾区网络文艺与中国文艺海外传播”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研讨。
一、依托地方经验,开拓世界视野
粤港澳大湾区文学是典型的基于区域空间的文学,地方性是其特色。然而,大湾区内承中国内陆幅员土地,外接港澳南洋四海,其文学话语的构建也不应当只限于特殊区域。丰富的地方经验是其发展基础,而开阔的世界视野是其未来方向。中国作协副主席吴义勤阐释了大湾区文学的现状,肯定了其丰富的文学经验及对文学史研究的重要意义,并展望构建完整的中国文学版图。大湾区文学建设是湾区建设国家战略的应有之义,应发扬其开放性、包容性、前沿性、先锋性,讲好中国故事,为新时代文学的发展贡献理论经验。中国评协副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袁正领指出,大湾区在区域地理、文化渊源、人文精神等方面同气连枝,有着深厚的人文价值,这为“人文湾区”建设提供了良好基础,为中华文化发展贡献了区域经验。开展中国文论创新的地方经验与世界视野等议题的深入研讨,将有力拓展文艺理论评论研究,促进壮大文艺评论力量,助力中国文艺“走出去”。上海师范大学杨剑龙教授根据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文化基础即岭南文化传统,从兼收并蓄、勇于开拓、大胆革新、讲求实用四个方面探讨了当代文论的创新。东北师范大学王确教授从东北的视角看待湾区文学,认为湾区文学在题材方面应当植根于区域特色,书写都市文化、商业文化,探讨日常感性,同时应保有文学观念的初心,坚持多元文化共存,尤其是应当描绘敢为天下先的文学风景,直面信任危机,叙写人间温情。南京大学吴俊教授从方言的角度探讨地方性与民族国家、世界性的关系问题。方言具有地方性、族群性、民族性等特性,地方性作为文化原型是民族国家、世界性的基础。中山大学林岗教授以潮州木雕为例分析传统民俗发展应当与时俱进,而目前广东文学正面临一个严峻问题,视野广阔的作家对本地方言不熟,能够驾驭本地语言和经验的作家又没有好的文学素养,未来广东文学需要的是在这两方面都能沉淀下来的作家。深圳大学高建平教授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分析湾区文艺,荒野、田园、城市塑造不同的文化,并以深圳为典型案例分析其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大湾区内各个城市文化多元,最终会成为中国文化、世界文化网络上一个新的积淀、中心。《南方文坛》主编张燕玲认为应当将南方写作的视野拓展至南洋等更广大的南方地区,呼吁关注“新南方写作”。“新南方写作”呼唤文论的阐释、评论家的赋形,因为它还在路上,它的开放性一定会生长更多的文学多样性与可能性。
二、梳理湾区文化经验,探索中国文艺理论资源
理论构建是湾区文艺长远发展的基础,为避免成为无根之木与无源之水的悬浮设想,需要挖掘丰富资源,塑造湾区文化的整体形态。对此,广州大学陶东风教授表示仍需关注城市文化的本土性,且是流动、发展、生存中的,着眼于当下的本土性,而非僵化的本土性。广州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既创新又传统,既有传统维度的现代性,又有未来维度的当下性。南方科技大学李凤亮教授阐释枢纽型湾区新文化建设。首先要打造先行示范区或粤港澳大湾区的世界枢纽地位,其次应在发展未来新兴文化业态、政产学研文化交流和合作、发挥“五区叠加”优势、吸引文化人才这四方面着力,创建新格局、新湾区,形成新文化。暨南大学蒋述卓教授表示,人文湾区的建设目标即打造文化创造力兴盛活跃、文化产业体系完善、文化交流国际化水平极高、文化消费动力充足的优质生活圈。大湾区文艺必须是承接岭南文化传统又具有新质的文学,岭南文化底色是大湾区的文化基础,而湾区的未来发展则蕴含着开放与创新创造性、流动与多元共生性、当代前沿与世界性。华南师范大学段吉方教授以“农民情感”为切口探讨当代文艺批评的价值取向,认为文艺评论应当重视“农村中的农民”,重回朴素平淡,真实面对当代中国社会的个体与情感。中山大学刘晓春教授以车陂村村民通过申报“趁景”民俗活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案例表明,文化和自然是一体的,民俗活动的传承发展要把文化保育和环境保护融合起来,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暨南大学闫月珍教授从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探讨湾区人文精神,她发现本雅明在一些著述中频繁引用中国绘画理论中的名词,并谈论中国绘画,其原因在于中国的书法绘画上手性非常强,这是对机器文化、复制文化而言最具有抵抗力的东西。欧洲学者对中国书画理论的研究为学者重新看待中国绘画理论或者书法理论提供了新的启示。
中国文艺评论(暨南大学)基地揭牌仪式暨“地方性与世界性:湾区文化经验与中国文论创新”研讨会现场
三、推进湾区文论建构,探析当代文学变革
探索中国当代文学历史变革,明晰大湾区文学理论建构基础,应当从整体的中国当代文学沿革中挖掘大湾区特色,从而推进大湾区文论创新发展。针对此问题,厦门大学徐勇教授梳理南方文学的历史脉络,认为今天提出新南方文学是基于全球化时代背景,不同于过去的南方文学。新南方写作其实是在创造新的中国文化中心,建构一种新的传统。暨南大学赵普光教授分析叶灵凤的地域流变对其文学叙事的影响。伴随着叶灵凤从江南到岭南,散文随笔作家取代了海派小说家,岭南叶灵凤主要从事岭南方物和岭南历史地理文化的书写,他从“北窗”中透视岭南,而岭南的生活经历也给了他凝望江南的新视角。暨南大学朱巧云教授简要梳理了湾区文学的资源,包括文学文本、文学批评文本、文学刊物、文学事件、文学理论成果五部分。当一系列理论术语和概念产生之后,体系的建构也是一种必然趋势,要重视对湾区文学史的书写。湾区文学理论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为当代中国文学理论的创新和建构提供丰富的区域文学实践和理论话语。诗人冯娜以创作者的角度,通过对岭南佛教史上的开山鼻祖昙摩耶舍在广州弘法并北上的溯源得出结论,尤其是以世界视野看待,南方并非偏隅,而是中心。岭南传统工艺通草画,在旧时中国很可能像明信片一样漂洋过海向世界讲述东方故事。山东大学赵坤副教授以“地方感”概念切入,表明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学创作实际上提供了一种文学地方感的典型样本,主要体现在湾区本土创作与湾区之外的地方想象两个方面。福建师范大学陈培浩教授认为大湾区文学的概念应当是一个生产性概念,具有海洋性、城市性、科幻性三个特征,体现本土与世界交相辉映的特色。
四、丰富湾区文艺传播策略,助力中国文艺海外传播
“互联网+”的多途径传播模式极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范围及效率,而大湾区面向世界的地理区位又为中国文艺的海外传播提供了天然支持。暨南大学曾一果教授和他的学生张舒曼共同就湖南卫视《声生不息》综艺节目探讨香港流行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建构。曾一果教授阐释了问题缘起和理论视角,张舒曼同学讲解了本研究的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并得出《声生不息》节目的构建主要通过时空互嵌、从个人到集体的港乐记忆、粤语歌曲的舞台演绎等方式,唤醒不同受众对自身处境的复杂情感记忆。广州大学盖琪教授分析香港近代功夫英雄影视,认为“近代功夫英雄叙事”是以身体现代化的历史命题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现代性叙事,并表现出典型的广粤地域文化特征。暨南大学周清平教授也从电影的角度阐述对该主题的理解,他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电影的文化语境可以简单归纳为以下内容,一是社会主义现代性基因,二是大湾区都市文化基因,三是互联网文化基因,四是新主流文化基因,五是中国全球化文化基因。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副院长罗丽探讨了粤剧传播路径的媒介演变,粤剧随着讲粤语的华人华侨在海外广泛传播,粤剧的观演空间从神庙宗祠变为剧场,又成为电影。暨南大学的郑焕钊副教授以五条人乐队为切入点,阐释了一种本土资源和全球视野的嵌入结合。中山大学的丁文俊副研究员以古天乐主演的《反贪风暴》系列电影为例,探析商业电影感性再分配的可能性。中山大学李石博士梳理探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华人学者对于推动西方文化研究在中国传播的中介作用。
蒋述卓教授作发言总结,对本次活动指导方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共同主办方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对中国文艺评论(暨南大学)基地的支持表示感谢,对从各地而来的参会嘉宾表示感谢。蒋教授认为,本次讨论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为大湾区文艺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很好的理论基础。本次研讨会至少涉及五个问题,即大湾区文艺的界定、地方性与世界性的关系、以文化地理学视角展开的对大湾区文艺和内地文艺的对比分析、湾区文艺的传播策略、湾区文艺的海外传播,各位老师细致地阐释观点,贡献自己的理论成果,实现了高质量的交流分享。中国文论话语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今后需要不懈地探索。
中国文艺评论(暨南大学)基地揭牌仪式暨“地方性与世界性:湾区文化经验与中国文论创新”研讨会合影
签发:杨晓雪
审核:王庭戡
编辑:向浩
整理:赵睿诗 唐诗人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