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影视评论>电视评论>正文

纪录片《大泰山》的一种文化解读:泰山何以成其大?(范玉刚)

2023-01-29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范玉刚 收藏
泰山何以成其大?

——对纪录片《大泰山》的一种文化解读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使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以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当代中国越发受到世界瞩目;同时,以文明型崛起的中国也亟须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的要求。如何提炼中华文化的标识性符号,对外传播和弘扬中华文明所蕴含的普遍价值,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点,直接关乎世界舞台上的中国形象建构。山东广播电视台出品的六集纪录片《大泰山》,通过讲述泰山的故事,不仅展示了厚道齐鲁地、美德山东人的价值追求,还以对泰山之大的文化密码解读,弘扬了泰山精神及其所表征的中国人品格,揭示出泰山所孕育和铸就的中华文化高地乃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通过解读泰山何以成其大,对国际社会特别是海外受众理解何以中国和中华文明所蕴含的全人类价值有着诸多启示。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秩序变化中,世界渴望了解崛起的中国,也愈加期待开创人类文明形态的中国为变动不居的世界发展提供启示性价值和方向性选择。在人类文明坐标系中,既要让世界了解历史的中国,更要理解从历史的中国走来的今日之中国,读懂泰山及其何以成其大是一条有效的路径和载体。在中华文明绵延的历史长河中,妇孺皆知的泰山早已是中华文化的标识性符号,其多样化文化形态中蕴含着人类文明的普遍价值。泰山是中国人的信仰之山,通过祭山祈福上苍政治清明、文化繁荣、与国咸宁、国泰民安。在历史变迁中,泰山成了中华民族心灵祈向的价值坐标,成为联结民与天的中介,滋生了华夏生民的共同体意识。

泰山是知名的,是普通大众耳熟能详的,关于泰山的传奇和故事是如此之多,以至于每个人都能讲出一二,话语之间对泰山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称其为大泰山。那么,泰山何以成其大?泰山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世界史坐标中的泰山有着难以尽述的拥趸者、朝拜者、敬仰者,在数以亿计的中国人心目中已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之一。泰山成其大,使儒家文化得以感召天下,扩大至华夏各族,生成了中国之为中国的以文立国传统,以及“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王道理念,形成了中华文化爱好和平的文明基因。在华夏大地的版图上,泰山不是最高的山,也不是最富饶的区域,却以其精神象征牢牢扎根在华夏儿女心中,丰盛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屹立在地球东方的泰山,是历代帝王封禅的神圣场域,故而又被称为神山,并筑有岱庙。帝王封禅无非展示其文治武功、国家一统、定于一尊的威严,无论是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乃至唐高宗和武则天的“帝后双祭”,等等,固然气氛威严、仪仗煊赫、气势恢宏,甚至刻字于石诉求不朽,但在泰山日出云蒸霞蔚的历史尘埃中,威则威矣,而难以成其大!

泰山成其大,乃是气象之大。孔子登泰山小天下,至圣先师孔子作为轴心时代的人类导师之一,使得泰山连同齐鲁大地一并成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成为大汶口文化向外传播扩散的枢纽点;同时,泰山以其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整合,深刻影响了齐鲁文化的传承发展,儒家、道家和佛教文化互融互渗,形成了中华文化的高地之一,是中华文化主导形态的重要构成部分。遍布泰山的“日灿”刻画符号,是汉字的来源之一;奔涌的黄河、巍巍的泰山,是华夏儿女的生机、生命之源,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心灵坐标。孔子登临处——小天下,谓之心中有泰山,把自己与泰山融为一体,成就了泰山的至大气象。生于礼崩乐坏时代的孔子,一路风雨如晦,却矢志不渝。孔子、孔子,大哉孔子!因为孔子的登临,泰山在中国历史的地位被提升到思想文化层面,成为文化之山,在成其大中成为标识性文化符号和众生的家园,并以人格与精神的象征烘托了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恢弘气象。

泰山何以成其大?乃是思想之大。泰山的精神信仰中蛰伏着“人本位”的思想,不仅夯实了儒家“民为贵”的思想,还在赓续中契合了人类文明的现代价值取向。《大泰山》以其强烈的人文情怀,通过讲述人的故事,如挑山工、皮影戏传承人、歌唱和演艺《泰山谣》的年轻人、导游和直播网红张娟等,自然而然地展示了家乡人对泰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出自本性的守护之责。泰山的故事,是人的故事。泰山之大,可以主生死,却不拘于帝王之威,不厌于百姓之小,而是以众生为本。泰山是万物休戚与共的生灵之山,帝王封禅,向天祈福;百姓祭拜,向天感恩。上至帝后和至圣先师孔子,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为泰山所护佑。泰山之巅,既有豪气干云的祭天文,也有底层民众的心灵告慰。泰山不仅有帝王之威,更有人间的烟火气。登高必自,教化我们应以谦卑的心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从哪里来,重于泰山的价值祈向,警示我们要时时挺起民族脊梁,知道我们要到哪里。泰山之大,是其护佑了千千万万的普通人,安放了亿万中国人的心灵,从而成为中国人的“家山”——中华民族共有之精神家园。

泰山成其大,乃是文化之大。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在讲述泰山的故事中,浓浓的乡情扑面而来,无论是赤鳞鱼、野花楸的培育,扎根泰山之巅的青松、2000多年不倒的汉柏,还是遍布中国各地包括台湾岛的东岳庙,以及融入海外摇滚乐拉什乐队的《泰山》,对外讲述传播泰山故事的研究者,共同塑造着泰山丰富立体的文化符号。那铺天盖地的绿,上万棵饱经沧桑的古树名木、壁立万仞的崖峰,成就了世界自然遗产的泰山,绿色是其底蕴;那厚重的文化累积,如同一座书法石刻博物馆和发掘不尽的文化资源宝藏,还有那硝烟中李清照、赵明诚夫妇托付了身家性命载有金石篆刻的风尘仆仆的粼粼车队,厚重的文化成全了人文泰山之誉,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包容多元的人文精神是其内核。儒释道多元文化共存共荣,和而不同。李白的洒脱,杜甫的抱负,胸中有丘壑,笔下有山河。累积的文化托起了民族的精神信仰,石敢当的泰山精神挺直了民族脊梁,挺立的泰山展现出一副文化超然的淡定。

泰山成其大,谓之泰山是世界的泰山。早在汉武帝封禅时,就不乏外国使节的身影,彰显了一种有别于国家分野的世界意识。开创历史新纪元的大唐“帝后封禅”,更是万朝来仪。“世界的泰山”意识促使中华文化生成了从“天下”向“万国”的转变,从而以中华文化的标识性符号联结了中国与世界。这种世界意识使得在英国剑桥大学撑一支竹篙的徐志摩,陪同西方大哲登临泰山之顶后,不由自主地生发出对中国前景之光明与希望的期冀,油然生出一种文化自信的自豪感。

说到底,泰山何以成其大?乃是中华文化之大、中华文明之大、中华民族之大,泰山之大是一种超乎想象的存在。泰山是中国的泰山,也是世界的泰山,作为中华文化标识性符号的泰山孕育了人类文明的普遍价值,不仅有利于增强海外华人的文化认同感,更有着对世界人民的强大价值感召力,能够极大地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和平崛起的理解与认可。泰山何其雄,万象都包容;泰山何其大,万物都归纳;泰山何其严,万有都包含。有容乃大,泰山因其包容而成其大。究其根本,泰山成其大,不仅以精神象征高扬了中国人的信仰,挺直了中国人的脊梁;还以中华文化的标识性符号与和合的文明基因,铸就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更以多元文化整合所孕育的普遍性文明价值,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可能的方向性启示和多样性路径选择,使其成为亘古如新、载道日新的泰山新形象。


(作者:范玉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第二届理论委员会委员,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纵览

传统文化应有当代表达(范玉刚)

以文化体系化发展夯实自信自强的根基(范玉刚)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