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推荐专题>人民论坛>正文

欧阳友权:打开网络文学迷宫的锁钥在哪里

2016-09-23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 收藏

  【开栏语】

  文艺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 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积极健康的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是提升文艺创作水平和社会审美风尚的一剂良药。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强调,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倡导说真话、讲道理,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响应《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扩大文艺评论主流声音,开创文艺评论新风,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与《人民论坛》共同开办“文艺评论”栏目,刊登文艺名家、知名文艺评论家对文艺界热点事件、现象和人物的评论性文章,推动文艺评论的声音在更大范围得到传播,引导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不断提高干部群众审美素养,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

打开网络文学迷宫的锁钥在哪里

来源:《人民论坛》2016年8月下 作者:欧阳友权

  【摘要】做一个网络文学的“局内人”,才有可能赢得对它有效言说的话语权,才不至于使自己的理论批评成为隔靴搔痒或隔空取物之论。“从上网开始,从阅读出发”虽说简单,却很重要,实为我们了解网络文学、评价网络文学、研究网络文学绕不过去的一道“铁门槛”。

  【关键词】网络文学 文艺理论 文学批评

 

  网络文学快速崛起的同时,也面临一系列困惑和矛盾

  网络文学超乎想象的快速崛起,覆盖的是网络文化空间,改变的却是整个文坛格局和中国文学生态。凭着“技术丛林”和“山野草根”两把大刀开路,短短十几年间,网络文学终于以“另类”的面孔和“海量”的作品确证了自己的文学在场性和文化新锐性。

  时至今日,随着网络文学市场份额的强力扩张,以及人们对网络文学关注度和认知力的提升,特别是与传统主流文学互动交流的增多,网络文学发展中的困惑和矛盾也日渐凸显。譬如:

  网络文学生产一直存在的有“高原”缺“高峰”、“速成”与“速朽”、“人气堆”与“快餐性”的矛盾,它们渊源何自?又如何化解?

  网络文学是技术与艺术的“合谋”,但技术的“渗透性”与艺术的“边缘化”带来的文学“父根”与“母体”的“审祖式”追问,该怎样摆脱其间张力关系的失衡与失依,进而有效矫治这一文学因“技术依赖症”而剑走偏锋?

  时下大型文学网站的“全媒体”经营、产业链商业模式、以读者为中心的市场导向,让文化资本的利润增值成为支撑文学发展的引擎。《花千骨》《琅琊榜》《芈月传》《欢乐颂》《翻译官》等等一大批网络小说走向大众影视的成功,让网文IP炙手可热,但市场化、产业化对艺术审美的遮蔽,加剧了网络文学的去文学性和非艺术化,如此语境,文学生产该如何处理好网络市场与人文审美的悖论?

  网络文学对文学惯例和创作体制的“格式化”僭越,悄然置换了传统文学的生产方式,造成了传媒载体对文学传统的断裂与失范。这时候,网络文学要不要重建自己的意义模式,以调适传统与创新的矛盾?

  还有,网络文学所依凭的后现代主义文化逻辑和消费社会的大众文化语境,导致文学诗性品质的娱乐化脱冕。如今新媒体的艺术祛魅和数字化技术的诗性复魅形成解构与建构并生的辩证过程,这能否为网络文学提供电子诗意的返魅路径?

  网络文学的“理论江湖”可谓群雄并起,理路纷呈

  应该说,近年来我国网络文学理论批评界一直在思考并试图回答上述问题,只不过思考的角度不同,切入的研究路径各异,对解读网络文学的理论有效性也颇为不同。

  有的把传统文论、学理简单套用到网络文学身上,用中外经典的文艺理论概念、范畴和理论模式,实施“我注六经”式的疏通与反思,急于构建网络文学的理论体系。结果,不仅对实际的网络文学现象体认有“隔”,也于这一新兴文学的理论开启无补,导致网络文学研究的“聚焦失准”与凌空蹈虚。

  另一种是技术分析模式。这类研究者的眼中只有“网络”没有“文学”,或只有“技术文学”没有“人文文学”,他们没有把这一文学看作是人类文学审美的一个历史节点,或文学发展的一个特定阶段、一种特定类型,而是将其仅仅视为传媒载体中的一项内容,或技术之树结下的文化果实,认为技术传媒和信息工具才是它与传统文学的本质区别,于是用技术的眼光和工具理性来分析网络文学现象。由于缺失人文审美的致思维度和价值立场,其对网络文学的理论言说往往会变成技术分析的文化读本,或新名词术语的“集束式轰炸”,结果是文学人看不懂,技术人不屑于看,于实际的理论批评建设意义甚微。

  当然,还有先入为主的“断言式”和即兴点评的“感悟式”评说。前者多出现在不懂网络或者很少上网阅读的“银发学人”中,他们常常会武断地以为,文学创作如春蚕吐丝,非呕心沥血不可为,而网络乃玩家“灌水”之地,如马路边的一块木板,谁都可以上去信手涂鸦,不会有什么好东西;或者简单地认为网络无非就是一种传播的载体和工具,就像龟甲竹简、布帛纸张也曾是承载作品的工具一样,它不会改变文学的性质,因而断定,根本就没有什么“网络文学”,不值得为之置喙饶舌。后者常出自网友之口和传媒评论,这类话语能够有感而发,目击意达,直指本心,三言两语,即兴评点,有时也能搔到痒处、戳到痛处,或机智俏皮,或犀利泼辣,倒也开心解颐、生津止渴;只不过有时难免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或文不对理、持而无据,甚或脱口而出,不切肯綮,姑妄说之,不负责任。

  于是,网络文学的“理论江湖”可谓群雄并起,理路纷呈,涉足者不啻走入迷宫,莫辨路向。

  “从上网开始,从阅读出发”是打开网络文学迷宫的一把锁钥

  作为一种学术研究、理论建设,总有其持论的起点和逻辑的支点,相对于传统的文论“大厦”,网络文学研究才刚刚起步,而与云蒸霞蔚的网络创作相比,其理论批评更是远远落伍。那么,今日的网络文学研究该以哪里为肇端、怎样寻求突破?或者说,哪里才是走出网络文学理论批评迷宫的那条“阿里阿德涅彩线”呢?

  窃以为,“从上网开始,从阅读出发”,也许可以作为打开网络文学迷宫的一把锁钥,从这里或许可以破解诸多难题,找到那条引导我们走出迷宫的“彩线”。

  其实道理并不复杂,正如研究任何问题一样,我们研究网络文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都必须以实践为基,从对象出发,进而全面了解和认识对象,找出问题症结,发现蕴含的规律,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之道,或构建切中实际的观念范式,而不能先入为主,生搬硬套,“东向而望,不见西墙”,或如刘勰所指:“会己则嗟讽,异我则沮弃,各执一偶之解,欲拟万端之变”。面对异军突起的网络文学,我们当然需要有亚里斯多德、康德和黑格尔赋予的理论底气,也应该遵奉孔子、刘勰和王国维的丰厚积淀,中外历史上所有的文论资源均应该吸纳传承,因为它们许多都依然有效。不过,我们能做的第一步,应该并只能从对象的实际出发,以研究的本体为据,于网络文学研究者而言便是点击网站,阅读作品,下足新批评派所倡导的“Close Reading”(细读)工夫,了解和把握网络文学的生产方式、作品形态、传播载体和接受方式,以及功能结构与意义蕴含等。特别是时下的类型化写作与阅读市场细分的相互催生,文学网站经营的多版权、跨媒体商业模式构建,网络写手的创作方式与生存状态,文学读者群欣赏趣味选择和消费市场的竞争格局,文化资本的新媒体寻租、产业运作和盈利手段,以及数字技术带来的文学与影视、游戏、动漫、视频影像等多媒体兼容的微妙关联,还有媒介融合、自媒体和信息增值方式对网络文学的生产与消费的影响,等等,更是文学“扩容”、版图“越界”带给我们的新课题,尤其需要网络学人切入现场,明察深思,做一个网络文学的“局内人”,这样才有可能赢得对它有效言说的话语权,才不至于使自己的理论批评成为隔靴搔痒或隔空取物之论。可见,“从上网开始,从阅读出发”虽说简单,却很重要,实为我们了解网络文学、评价网络文学、研究网络文学绕不过去的一道“铁门槛”。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和《人民论坛》杂志合办栏目

  此文已刊于《人民论坛》2016年8月下期

  《人民论坛》责编/周素丽 美编/宋扬

  延伸阅读:

  文艺评论人民论坛

 

  【征稿启示】

  “文艺评论”栏目征集优秀稿件。用稿要求:

  一,文艺名家、知名文艺评论家对文艺界热点事件、现象和人物的评论性文章。

  二,传递中国精神,弘扬中国价值,提升审美素养,引领文艺风尚。

  三,篇幅1500-3000字为宜,兼具思想性、艺术性、现实针对性。

  作为“文艺评论”栏目的网络载体,人民论坛网“文艺评论”频道将同步刊发该栏目相关文章。

  栏目邮箱:rmltwypl@163.com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