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中国评协>推荐专题>人民论坛>正文

李震:中国文艺正在经历媒介化阵痛

2016-10-10 阅读: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作者: 收藏

  【开栏语】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与《人民论坛》共同开办“文艺评论”栏目,刊登文艺名家、知名文艺评论家对文艺界热点事件、现象和人物的评论性文章。

中国文艺正在经历媒介化阵痛

来源:《人民论坛》2016年9月(增) 作者:李 震

  【摘要】当前中国文艺正在经历媒介化的阵痛。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文艺生态,文艺的生长规律和生产秩序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如果文艺界人士和文艺管理部门不能自觉地强化媒介意识,主动面对这一变局,中国文艺的发展将祸福难测。

  【关键词】媒介 文艺生态 生产秩序

 

  媒介技术发展改变了文艺的生态基础

  文艺的发展从来都与媒介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文字作为一种媒介,首先使文学从口头创作与传播进入到了以书写为主的历史,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出现一再使文学、绘画等多种艺术进入了跨时空传播的轨道。百余年来,摄影技术、电影电视技术的出现又一次使文艺进入了影像化、读图化和直观化的时代。不过,这一次次由媒介技术带来的文艺变革,所改变的主要还是文艺的形态。而近十多年来日益普及的数字媒介技术、互联网和移动终端,不仅进一步改变了文艺的形态和传播方式,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改变了文艺发生的生态基础。

  数字媒介技术所导致的时空距离的趋零化,已经摧毁传统文艺发生的心理基础。情感,一直被传统文艺视为最主要的表现内容和心理基础,抒情一直被视为文艺的本质属性之一。而情感的存在及其强烈程度,与时空距离有着直接的关系。中国古代出现的大量爱情诗、闺怨诗、边塞诗,都是由于男女之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时空距离。惟其如此,才有了“将军白发征夫泪”,才有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等撕心裂肺的思念和刻骨铭心的爱情。而在今天的数字媒介环境中,一对相隔在大洋两岸的恋人,通过现代交通手段,十几个小时就可以相互抵达;通过现代通讯手段,每天可以通电话;甚至通过互联网络、移动终端,每时每刻都可以看到对方,看到对方的所有生活细节。他们之间的时空距离基本已经趋零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还会产生那种撕心裂肺、刻骨铭心的思念和爱情吗?

  数字媒介技术使影像的生产与传播变得易如反掌,也使人们对影像的依赖与日俱增,而这种依赖正在彻底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尤其是将摧毁人类原有的想象力。其原因非常简单,思维是以语言方式存在的,而语言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又是以文字方式存在的。语言文字作为一种媒介是抽象的,正是这种抽象属性,决定了传统文艺赖以发生的想象力。简言之,文学的创作与欣赏为什么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想象力基础上的,就是由于语言文字并没有把形象直接展示出来,只能依靠想象和联想来实行人们对艺术形象的认知。而当艺术的所有形象都直接以影像的方式出现在人们眼前的时候,还用得着去想象和联想吗?比方说,小说《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一万个读者就可以想象出一万个姿态各异的林黛玉来,而当电影或电视剧直接把一个活生生的林黛玉的影像展现在观众眼前时,即使有一万个观众,也就只能有这一个林黛玉了,因为人们无需去想象了。在这个意义上说,在今天这个数字影像技术完全普及化的时代,传统文艺赖以发生的重要心理基础——想象力将大大褪色。

  经济基础也是文艺发生的重要生态因素。而数字媒介技术同样会打破传统文艺发生的经济生态。过去用胶片拍电影,造价高昂,非专业生产厂家和职业导演不能为,然而数字摄像技术却使电影成为一种完全可以普及化的艺术,只要愿意,谁都有条件去拍电影,微电影的流行便是明证。过去要办一个专门发表文学作品的期刊或报纸,要有大量的经费投入,而今天随便一个网站,或者一个个人博客,一天发表的作品可以超过一本杂志几期的发表量,而经济上的付出则少之又少。

  生态的变化已经改变了文艺生产与传播的秩序和规则

  生产主体的多元化,有些文艺生产领域已呈众声喧哗之势。传统文艺的各领域已因高度媒介化而彻底大众化。通过网络发表的各类文艺作品已经远远多于通过纸媒的发表量,各类网络视频、网络剧,或者通过网络传播的影视剧,正在全面超越院线和电视频道的传播数量。这些产品的生产主体绝大多数不属于专业机构和艺术精英人士,而是普通大众。

  消费方式的便捷化和日常化。移动终端的出现,决定了许多文艺产品的消费不再需要专门拿出整块时间去借阅报刊、去院线、去剧场、去音乐厅、去展览馆,甚至不需要坐在电视机前,只有随手打开手机或其它移动终端,就可以实现消费的目的。

  数字媒介环境下,文艺的跨媒介生产与传播更加便捷,更加普遍。网络小说被影视剧改编,以点击量推动收视率,已成近年来影视生产与传播的一大奇观。而各种文艺品类以网络视频的方式改编与传播者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文艺的生产与传播日渐成为一个巨大的跨媒介、跨门类的系统工程。

  呼唤适应新兴媒介技术的新文艺体制

  从文艺生态到文艺生产与传播方式的变迁,正在冲击文艺家、文艺批评家们的心理习惯和学术壁垒,正在冲击文艺管理部门和文艺政策的传统防线,正在呼唤一种适应于新兴媒介技术的新文艺体制。这一体制的构建需要文艺家、文艺批评家和文艺管理部门共同努力。

  第一,文艺家应主动加强自己的媒介素养,特别是参与、驾驭新兴媒介技术的能力。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任何个人都无法逆转的。文艺家与其自甘被这个媒介化的时代淘汰出局,不如主动出击利用媒介技术开拓新的艺术领地和艺术创造的方式。德国哲学家本雅明曾经惊呼的机械复制时代的到来,并没有阻止艺术的原创性,而是改变或者刷新了艺术生产与传播的方式;百余年前,由摄影摄像和光影技术带来的电影的产生与发展,也没有因为一些固守文字书写的小说家而停步不前。今天新兴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同样不会因为有人不适应而终止。文艺家只有自觉驾驭新的媒介技术才有可能跨越这个新的时代。

  第二,文艺批评家应在坚持自己已有学术理念和批评原则的前提下,及时关注媒介化的文艺后果,及时调整自己的批评方法,及时适应新兴的媒介批评。媒介批评,这个由新闻传播学界兴起的批评类型,在文学艺术界同样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特别是近年来在文艺被媒介化、人被媒介化的现实面前,媒介批评可能比过去的各种文艺批评方法更加符合文艺发展的实际。

  第三,文艺管理部门应针对当前文艺被媒介化的现实和发展趋势,制定一系列文艺生产和传播的政策和法规,包括适应于媒介化情景的文化经济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以及相关的奖励和惩处政策,以保障文艺在媒介化环境中的健康发展,保障文艺家和文艺批评家的合法权益,保障文艺作品的多元化的传播途径,等等。

  第四,建立适应于媒介化现实的文艺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的系统的协调机制,建立文艺与社会各门类、各领域、各类人群之间的新型互动关系。这种机制和关系的建立需要文艺生产的各个链条和社会各个领域的相互磨合和调适,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第五,逐步建立适应于媒介化现实的文艺理论批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这一目标需要文艺理论界、批评界的共同努力和艰苦探索。任何一种理论框架的形成都需要文艺创作与生产实践的强大支撑,也需要理论家和批评家革故鼎新,开拓视野,大胆创造。可喜的是,这样的探索已经开始,不少文艺理论家和文艺批评家正在按照这一目标奋力转型,而且已经取得一些可观的成果。

  【作者简介】

  李震,1963年生,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导。主要从事文艺批评和文化传播研究,曾在《中国社会科学》、人民出版社、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发表论文、著作、纪录片近300万字。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和《人民论坛》杂志合办栏目

  此文已刊于《人民论坛》2016年9月(增)

  《人民论坛》责编/周素丽 美编/宋扬

  延伸阅读:

  文艺评论人民论坛

 

  【征稿启示】

  “文艺评论”栏目征集优秀稿件。用稿要求:

  一,文艺名家、知名文艺评论家对文艺界热点事件、现象和人物的评论性文章。

  二,传递中国精神,弘扬中国价值,提升审美素养,引领文艺风尚。

  三,篇幅1500-3000字为宜,兼具思想性、艺术性、现实针对性。

  作为“文艺评论”栏目的网络载体,人民论坛网“文艺评论”频道将同步刊发该栏目相关文章。

  栏目邮箱:rmltwypl@163.com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