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戏剧戏曲>正文

粤剧电影《南越宫词》启示录

2022-04-26 阅读: 来源:《文艺报》 作者:仲呈祥 收藏

粤剧电影《南越宫词》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广播电视总台、广州粤剧院联合出品。此前,粤剧电影《传奇状元伦文叙》《白蛇传·情》《刑场上的婚礼》曾连续三届分别获第31届、32届、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提名”,但终均未登上“最佳戏曲片”宝座。事已过三,而作为“广州粤剧电影十大精品工程”之一的《南越宫词》却一而再,再而三,气可鼓而不可泄,再接再厉,终成正果,一举摘得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奖”,启示之一,便在鲁迅先生所强调的“选材要严,开掘要深”。

关于秦末汉初赵陀其人其事题材,史家在《史记·汉书》中有记之,而文艺作品如戏曲大家裴艳玲亦有京剧《赵陀》表现过。而粤剧大师红线女生前就曾亲自指导过舞台演出的粤剧《南越宫词》。何以从史家到文艺家都看重这一题材?其缘由在这一题材蕴含的深刻历史内涵和宝贵的现实意义。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安定、人民幸福,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年,秦王朝派赵陀南下征战百越,而赵陀却欲从战争对人性的摧残和给民间造成的疾苦中反思,果敢“折剑罢战”,不惜付出牺牲“求和”,历经艰辛,终于突现汉越融合,南方安定。赵陀其人其事,永垂史册,光耀千秋。毛泽东同志以史为鉴,看重赵陀,曾称他为“南下干部第一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率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伟大征程中,也发出了践行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伟大号召。

《南越宫词》首胜在“选材要严”。但仅凭“选材要严”,还不能保证作品最终一流。接下去的关键,在于“开掘要深”。《南越宫词》聚焦赵陀的精神世界,深入开掘出他灵魂深处由一位奉旨进取的志得意满的壮年征服者在严酷战争洗礼下的痛苦反思,实现人性的嬗变和升华,力主汉越通婚、民族团结,直到鹤骨霜髯的英雄暮年的心灵变迁史。这人性的深度,启人心智。

启示之二,是《南越宫词》为戏曲电影探索了一条符合艺术规律的创作正道。

关于何为戏曲电影的符合艺术规律的创作正道,众说纷纭,难定一尊。但基本共识应是:如今拍摄戏曲电影的出发点是为处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困境中的舞台戏曲探求一条新生路,是为了振兴戏曲和赢得观众。因此,是以电影语言的优势去彰显戏曲语言的特色和优势,而不是“电影化”到削弱乃至消磨了中华戏曲的特色和优势。

先看粤剧电影《南越宫词》的剧作。自中国第一部电影也是第一部戏曲电影《定军山》起,在中国戏曲电影史上,留有重要位置、成就突出的恐怕要数《天仙配》《十五贯》《野猪林》《杨门女将》到《沙家浜》《红灯记》等了。考察这些优秀作品,无一不是遵从了戏曲艺术独特的剧作基本规律的。这主要就是:人物关系明确,场次衔接紧凑,核心唱段突出。以《杨门女将》为例,其主要人物穆桂英、佘太君、八贤王、寇准与主和派王文、与侵犯边境的辽军之间的关系和矛盾明确,从开场焦、孟报丧令杨宗保五十大寿寿堂骤变灵堂,到“议和”“请战”“出征”“探谷”“歼敌”,环环相扣,引人入胜,从穆桂英的“风萧萧,雾漫漫”、佘太君的“一句话恼得我火燃双鬓”到采药老人的“听说是杨元帅为国丧命”这些成为流派的核心唱段深入人心。粤剧电影《南越宫词》成功继承了这种经验。从人物关系设置上讲,全剧以赵陀为中心,聚焦于他与金笛、与吴皇后的关系构置矛盾冲突,步步为营,环环相扣;在情节场次安排上,出征、大战、子疯、仔亡、折剑、罢战、议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审美神经;从核心唱段的精心打磨上讲,无论是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荣获者欧阳凯明饰的赵陀那反思内心的大段唱腔,还是粤剧新秀李嘉宜饰演的金笛那抒发情怀的唱段,词美腔美,都让人感同身受,久久难以忘怀。

再说粤剧电影《南越宫词》在戏曲与电影联姻交融上所取得的创新成就。这部作品是粤剧,亦是电影,更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戏曲电影。毋庸讳言,时下有些戏曲电影,或是忠实地记录了舞台戏曲演出,或是片面强调“电影化”的程度,以至“化”到用电影语言独特的优势把戏曲语言在长期舞台艺术实践中形成、积累而有的独特的审美优势和审美意象都消磨“吃”尽了,准确地说,已只是电影而非戏曲了,这不是拯救了困境中的戏曲艺术,而是更恶化了戏曲艺术的困境。值得称道的是,粤剧电影《南越宫词》不是如此,它以一种可贵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戏曲自觉与戏曲自信,睿智地向现代化的电影语言学习,实行“拿来主义”,为戏曲所用,因而粤剧与电影联姻的结果,既鲜明地保留着浓郁的“粤剧味”,又迥异于更胜于舞台上演出的粤剧《南越宫词》,因为它靠电影语言长、中、特写镜头的巧妙运动和蒙太奇,令人物的精神世界展示得更加淋漓尽致,故事情节的发展更加扣人心弦,戏曲表演的程式化、意象化更被凸显到极致。这只消从电影观众观影的强烈反响中便可得到印证。所以,这部戏曲电影在创作思维上自觉摒弃那种二元对立、非此即彼、好走极端、单向取值的倾向,要么死守戏曲本体、拒绝对电影语言实行“拿来主义”为我所用,要么一味强调“电影化”、以至“化”掉中华戏曲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独特审美优势,而是努力以新时代的全面把握、执其两端、兼容整合、辩证和谐的思维,去实现戏曲与电影联姻的优势互补,生长出戏曲电影不失“戏味”又是电影的审美境界。这对创作无疑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粤剧电影《南越宫词》的启示之三,是创作高质量戏曲电影必须实现创作生产力(制作单位和编、导、演、摄、录、音、美、化、服、道等)诸因素的优化组合。

首先,粤剧电影《南越宫词》的成功,离不开导演马崇杰。他出生梨园世家,系京剧大师马连良之侄,家学渊源,有着厚实的戏曲文化和学养功底,是位戏曲行家。他又对电影执著喜爱,经北京电影学院导演戏深造,较娴熟地掌握了电影语言的法则和规律,说他初通电影,诚不为过,他后又积累了拍摄《刑场上的婚礼》等多部戏曲电影的丰富经验。正是这样一位既通戏曲又懂电影的双栖导演执导,才确保了《南越宫词》在实践戏曲与电影联姻上坚持兼容整合、和谐互补,走出了一条戏曲电影既有浓郁“戏味”又极富“电影感”的正道。试看当年的《野猪林》《杨门女将》等经典戏曲电影,不都出自既懂戏曲又通电影的导演崔嵬、陈怀恺导演之手吗?对照时下某些或只懂电影不晓戏曲或只通戏曲不懂电影的导演执导的失败的戏曲电影,应值得我们反思。

其次,粤剧电影《南越宫词》的成功,也离不开欧凯明和李嘉宜两位主演。作为当今粤剧界的领军人物之一,欧凯明是粤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传承人。他不仅具有丰富的舞台演出实践经验,而且对拍摄粤剧电影也情有独钟,在《刑场上的婚礼》等戏曲电影中都曾出演主角。在《南越宫词》中,他学习历史,感悟历史,努力走进赵陀的心灵,调动自己娴熟的粤剧表演程式和唱腔技巧,塑造出一个源于历史、超越舞台、跃然银幕的赵陀艺术形象。粤剧新秀李嘉宜虚心向前辈学习,领悟舞台表演与电影镜头前表演的异同,她说:“在舞台上的演绎更注重程式化和表演节奏的张力,因为舞台表演与观众是有距离的;而在拍摄粤剧电影的时候,更多的是要把握好分寸感,更加讲究刻画人物内心,快速进入人物状态。”这确属有思想的艺术与有艺术的思想的经验之谈。戏曲是角儿的艺术,戏曲电影的成功,也万万离不开角儿。

至于编剧乃造就一剧之本,而摄、录、音、美、化、服、道诸行当,均须强强联合,方能互补生辉,共同铸就整部戏曲电影思想、艺术的一流水准。戏曲电影《南越宫词》再次证实了这一真理。

末了,还须提到制作单位的重要性。戏曲电影《南越宫词》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广播电视总台、广州粤剧院联合制作,有效地实现了当今一流的电影科学技术和制作能力、厚实的经济支撑与一流粤剧审美艺术的强势联合。这样的制作团队旗帜鲜明地宣称:“起用国际领先的虚拟技术,加大投入,全新升级,既保留传统粤剧的味道和经典唱段,又通过高科技手段和艺术表现手法的创新,展现巍峨瑰丽的宫殿群和神奇浪漫的南越古国风情,令古越焕发新活力。”他们这样宣称,确也这样实践了。

这便是粤剧电影《南越宫词》何以艺压群芳、勇夺“最佳戏曲电影片”桂冠的主要缘由。


(作者:仲呈祥,著名文艺评论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仲呈祥专页

电视剧《心居》启示录

京剧《团圆之后》:改编、移植的成功之作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