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戏剧戏曲>正文

广东汉剧《章台青柳》:守正创新 留赠后人(仲呈祥 李华裔)

2023-11-09 阅读: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仲呈祥 李华裔 收藏
守正创新留赠后人

——观广东汉剧《章台青柳》

(图片来源:“广东汉剧”微信公号)

近些年,广东戏曲事业呈现一派欣欣向荣气象,多部佳作相继绽放,共同在舞台和银幕上形成了一道亮丽的南国文化景观。新近创排的广东汉剧《章台青柳》为其又添一抹青绿。该剧取材于荣膺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白门柳》,作者刘斯奋集16年之功,用如椽巨笔再现明末人文世相。20余年前,小说《白门柳》曾搬上广东汉剧舞台,获得成功。如今,其续篇《章台青柳》,既是对原著精神再次以汉剧艺术呈现,也是柳如是形象在汉剧舞台上的又一次创新演绎。

为柳如是这样的奇女子塑像作传,不独斯奋一人。一生倡导“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国学大师陈寅恪,在双目几近失明的晚年靠口述完成的最后一部著作,便是《柳如是别传》。前有史学巨擘,后有文艺大家,他们的目光为何都聚焦这段历史,并为活跃于这段历史并影响和决定文化思潮走向的典型人物立传?面对世人的求教,陈寅恪曾用八个字回应:“痛哭古人,留赠来者。”他们以可贵的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胸怀对历史的温情和敬意,用敏锐的目光捕获历史肌理中跃动着的民族文化基因,凝练成书,传于后世,使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在笔墨间流转存续。如今,广东汉剧《章台青柳》主创们充分开掘名著中的精神文化资源,用戏曲“审美之笔”再塑柳如是艺术形象,殊为可贵。

实践证明,依托文学名著创排新编戏曲剧目,是一条行之有效、值得充分肯定的戏曲发展之路。然而,将一部皇皇百余万字的鸿篇小说浓缩为一出两小时左右精练的戏曲剧目,何其难也?一方面,小说的文学思维与戏曲的舞台思维永远不会完全重合,这是以两种艺术形式的审美把握世界的不同创造;另一方面,名著中的文学经典形象虽已深入人心,但如何在遵循对原著精神正确理解的同时,与时俱进地用艺术化手段注入新的时代阐释,且获得当代观众的普遍认同?这既是需要攻关的学术课题,也是改编成败的关键因素。唯有改编者真正敬畏原著、钻研原著、充分消化原著,将原著用文学语言所筑造的一座小说的“艺术之山”“粉碎掉”,留下一堆闪烁着小说艺术精灵火花的创作元素,再根据戏曲规律及其审美优势,去重塑一座戏曲的“艺术之山”。这或许才是真正站在小说家、文学家肩上进行的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将文学思维成功转化为戏曲审美思维的创造性劳动。

从真实的审美直觉来讲,广东汉剧《章台青柳》已是一部有着“大戏品相”基础的作品。该剧的编剧、总导演赵景勃既深谙戏曲,又酷爱文学,不难看出,他将戏曲、文学两种艺术样式的审美思考灌注于该剧的编创中,既有守持,亦有开拓,重塑了小说《白门柳》中柳如是的戏曲舞台形象,可谓把握原著精髓、遵循戏曲规律的艺术再创造。广东汉剧名家、“二度梅”获奖者李仙花在文联系统履职多年,此次重新投入创作,与“柳如是”再续舞台情缘。她将多年艺术功力和文化修养熔铸在

角色的形神创造上,舞台上“这一个”柳如是,造型求新求变、场场气质有别,端庄沉静、活泼俏丽、潇洒俊逸,兼而有之。她汲取借鉴青衣、花衫、小生等行当的类型特点和相应身段功法,以精湛的唱念做舞为角色表意传情,凸显柳如是渡尽波劫的心境渐变。综观广东汉剧《章台青柳》,结构铺排合理,情节冷热相济,节奏张弛得当,创作者们别出机杼地设置并串联起每一粒“戏扣子”,且能自然有机地为观众一一梳理。这一过程,正是创作者们自觉地为自己设置难点,努力用审美智慧翻越难点,使难点转化为亮点的过程。

广东汉剧《章台青柳》的改编难点和亮点,更在于主题立意的向深处开掘。小说《白门柳》着墨展现了钱谦益、冒襄、黄宗羲等一众清流名士的人物群像,他们性情有别、心态各异,但皆有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明道救世”、报国济民的人文精神和历史使命感。身处历史变革之际,他们虽有不同的政治抱负,心底却始终维护传统,忠于彼时历史语境下的社稷,这种深沉、强烈的民族意识就像一条割不断的链条,存在于中国传统文人的精神血脉之中。对这一历史群体有意识地进行创作观照,实际上是对中国人文知识分子人格精神的延续和颂扬。在“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传统认知中,柳如是是一个特例,她心怀大义,位卑不忘忧国,是一位民族文化的坚定捍卫者。绛云楼是“钱柳爱情”的见证地,也是二人心灵的栖息地、灵魂的安顿处。面对清兵的围剿搜查,柳如是一把火烧了绛云楼,楼中所藏万卷诗书付之一炬,这不是毁了文化,而正是为了保存文化,保护文化的传承人。剧中,钱谦益痛惜追问:“书……都没了?”柳如是坚定答道:“写书的人,保住了!”这句颇有意味的台词如点睛之笔,道出了柳如是的炙热丹心,更昭示着文化薪火的生生不息。这种高远的创作立意之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进程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十分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多个场合强调“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将“第二个结合”称为“又一次的思想解放”。伫立于今天的时代高度,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再看广东汉剧《章台青柳》的改编,会有更深层的感受。全剧始终饱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切,既彰显出原著所蕴含的中华哲学和美学精神等固有精神向度,又进一步阐发了名著的当代意义与永恒价值。

初演成功证明,该剧“四梁八柱”皆已立起,具备了广东汉剧新编剧目的品相,昭示了一条“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改编路径。当然,精品剧目的建设,是一个持续打磨、不断提升的过程,也是不断权衡取舍的过程。改编不是裁剪历史,也不止于简单提纯,而是要始终聚焦于剧目主题和主要人物灵魂变迁、思想升华的精神世界,用历史的辩证思维结合戏曲的审美思维,或凝练萃取,或浓墨皴染。历史是复杂的,我们不能要求创作者包罗万象,把一切说尽,但剧中的个别典型人物须添加必要注脚,譬如,《章台青柳》中的黄宗羲虽然不是主要人物,但作为中国历史上颇有成就的大思想家,其“民本”主张垂诸后世,对于这样具有典型文化意义的人物,在人格内涵、性情思想等方面有待深入开掘,为其人生走向增设铺陈抒写,庶几更能加深历史感。

文学名著到戏曲剧目的转化,须经历从“六经注我”到“我注六经”的实践心路飞越,唯其如此,才能迈向守正创新的改编正道。走进广东汉剧《章台青柳》,这面舞台的多棱镜折射出历史的斑驳光影和人性各面,给予我们深思和启迪,这或许正是艺术所追求的“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的审美境界。


(作者:仲呈祥,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李华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学院助理研究员、博士)


延伸阅读

中国文艺评论网·仲呈祥专页

荧屏“家文化”中的“变”与“不变”(李华裔 仲呈祥)

儿童京剧《少年英雄王二小》:汲传统之神 以童心再现英雄(李华裔 仲呈祥)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中国文艺评论”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