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戏剧戏曲>正文

傩戏:蕴涵丰富民间文化的祭祀性戏剧

2015-12-18 阅读: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朱恒夫 收藏

  傩戏是傩文化原态的呈现,傩文化对旧时底层社会有着重要影响。随着社会文明程度越来越高,我们离乡村文化会越来越远,傩戏的价值将越来越大。

  傩戏蕴藏着丰富的民间宗教、伦理、艺术、宗法制度、民俗等信息,是我们了解中国乡村社会、了解草根阶层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傩戏至少有四个方面的价值:一是它表现底层民众的宗教观、伦理观、政治观、历史观,融入了底层百姓对人生、社会、天地的观念,表现了他们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在叙述故事时对民俗画面所作的丰富生动的描述,能为宗教学、伦理学、历史学、民俗学、方言学等学科提供一般文献中难以见到的资料。二是它用极其俚俗的语言活生生地表现了地域文化,能够让读者了解到一个地方的文化精神。三是它融进了许多民间故事与历史传说,是一座内容极其丰富的民间文学宝库,至今仍以戏曲、曲艺以及电视剧等形式流传着的古代民间故事,我们能从这里找到它们的“根”。四是其戏剧形态的表演方式是独特的,值得今天的戏曲或其他戏剧艺术借鉴。另外,它对于追溯日、韩等国戏剧的源头和进行中、日、韩等国的戏剧比较亦有较大的价值。因为广泛流行于日本民间的民俗艺能与盛行于韩国的傩祭与假面剧,都是在中国的傩祭、傩戏的影响下而形成的。

  据文献记载,行傩活动的历史有三千多年,那么,广义的傩戏历史也应该有这样的时间长度。有学者认为,傩戏孕育了戏曲,但不会比唐戏弄更早。然而,毋庸置疑的是,在戏曲产生与隆盛之后,戏曲对傩戏尤其是狭义的傩戏的影响是巨大的。傩戏的角色行当、表演方式、音乐曲牌与许多剧目都明显地表现出是对戏曲的模仿。

  由于傩戏为民间草根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不但不为统治阶级和士绅阶层所欣赏,反而会经常被他们禁止,所以,傩戏的剧本几乎从没有被刻印过,绝大多数或以手抄本形式流传,或以无文字记忆在心的方式流传。巫师认为傩戏的内容具有祈神降福、驱邪纳吉的神性,故多秘不示人,其演出传承的方式一般也是以家族为单位代代相传。这自然就会造成剧本的佚失与收集的困难,当然,也使得剧本的内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傩戏的外延要比一般的戏剧广得多,它包含行傩的仪式,也包括表演较少而说唱较多的傩歌和表演较多而唱白较少的傩舞。之所以如此,一是傩仪、傩歌、傩舞和傩戏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巫师或艺人都化妆扮演特定的角色,都演述着有一定长度的故事内容;二是无论是巫师、艺人本身,还是观众,都将傩仪、傩歌和跳傩的过程看作是演戏的过程,故总称为“傩戏”。

  自20世纪80年代为编纂《中国戏曲志》,全国开始了有组织的戏曲普查工作,经过十多年的努力,长期蛰伏于地下或已经失传的傩戏被发现或被挖掘了出来。随着思想的解放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一些长期废演的傩戏剧目在文化主管部门的支持下,由存世的老艺人做以保存资料为目的的学术性演出。迄今为止,全国各地发现的傩戏共有33个种类,主要有:河北武安固义村的“捉黄鬼”,山西上党地区的迎神赛会,安徽池州的傩戏,安徽歙县叶村的“五兽会”、“太子会”和“叠罗汉”,白马藏族的“跳曹盖”,贵州彝族的“撮泰吉”,苏北和皖北的香火僮子戏,松辽平原的萨满跳神和香火戏,湘西和黔东南的傩堂戏,贵州福泉阳戏,四川广元的“捉(线)阳戏”,广西各民族的师公戏,安顺地戏,云南澄江县小屯村的关索戏,青海土族“纳顿节”上的“跳会手”和“跳五将”,甘肃省永靖县的“七月跳会”,北京雍和宫的“打鬼”,西藏寺院的“金刚法舞”和藏戏,青海藏族祭海的“跳欠”,湘西土家族的“毛古斯”,古丈县土家族的“跳马”,元江县哈尼族归基吐 (九祭献),楚雄州双柏县彝族“罗罗虎节”,澄江县松元彝族“打阴灯”,阿坝地区羌族祭山会,南通僮子戏,山西曲沃扇鼓,内蒙古蒙古族的“好德歌沁”,青海同仁县年都乎村 “跳於菟”,同仁县浪加村“祭山神”,等等。

  这些种类的傩戏剧目多少不一,但就总体来说,剧目极为丰富,约有600部之多。如贵州傩戏有5个种类,为地戏、德江傩堂戏、福泉阳戏、开阳阳戏和布依族傩戏。从内容上看,傩戏的剧目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叙述神灵故事,歌颂其功德与神力的剧目,如 《傩公傩婆》、《孟姜女》、《庞氏女》、《龙王女》、《桃源洞神》、《梁山土地》等剧目和改编自《封神演义》与《西游记》等神魔小说的剧目;另一类则是演述世俗故事的剧目,而这类剧目或改编自历代演义如《三国演义》、《隋唐演义》,或搬取戏曲剧目,或为巫师自编的生活类剧目。

  我们可以由傩戏剧目 《孟姜女》来了解民间演出傩戏的功能。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的行傩活动中,都少不了演出《孟姜女》这一傩戏剧目。该戏约起源于明初,至今已传承了五百余年。1950年前流行于浙江上虞、绍兴、嵊县以及余姚、新昌部分地区的“姜女戏”,只搬演孟姜女千里寻夫的故事,演出目的主要是超度五殇的亡魂,戏班称为 “孟姜班”,成员大都为道士。人们不说它为“演戏”,而称之为“做孟姜”。娱神的傩戏如此青睐孟姜女故事题材的重要原因是,在人们的心目中,孟姜女不是一个普通的女子,她拥有神灵的力量。人们认为,若是普通的人,她怎么能够独身一人,跋山涉水,闯关过卡,万里迢迢,到达苦寒的边塞之地呢?若是普通的人,仅凭凄苦的哭声,就能把坚固的长城哭倒?若是普通的人,她怎能让秦始皇率领文武大臣为死去的丈夫披麻戴孝,举行国葬?她一定不是普通的世俗之人,而是具有非凡本领的神灵。既然是神,就会具有非凡的能力,只要敬之祀之,即能求得她的护佑。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人们纪念她和传播她的事迹,便更多地是祈求这位平民出身的神祇赐予他们福祉。于是,孟姜女就担负起了让人们生活幸福、平安的任务,被人们奉为招魂神、河堤神、庄稼神、蚕神乃至送子神。

  因为傩戏有如此大的价值,故而,将现存的傩戏剧本全部搜集起来,进行整理、出版,以给学术界提供一份丰富的资料,给民族的文化库藏增添一件瑰宝是一项有意义的工程。

  (本文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中国傩戏剧本整理与研究”(14DB077)阶段性成果)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