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戏剧戏曲>正文

戏曲 试出一条亲民路线

2016-01-19 阅读: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 收藏

  从设立专项资金鼓励创作,到打捞地方戏完善保护,2015年一整年与戏曲相关的政策设计都对戏曲显示出极大的关注。但这种关注能否转化成为市场影响力和对观众的吸引力,还需下番功夫。

  尝试从没停止,不仅在创作层面,更延伸到舞台呈现。近期素有“当代孟小冬”之称的王珮瑜的一台讲演会不仅让老戏迷打呼过瘾,更引来一群京剧“小白”。

  给小戏找到更大的空间,给大戏找到更切实的落脚点,给传统故事找到能和现实对接的气质。所有心思,归根到底是拉近戏曲和观众的距离;各种“实验”和“探索”,归根到底是给传统戏曲试出一条更“亲民”的路。

  吃老本,戏曲藏隐患

  北京市演出行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戏曲演出了3307场,比上年同期4172场下降了20.7%;观众数量为89万人次,比上年同期106万人次下降了16%,演出票房为1.25亿元,比上年同期1.43亿元下降了12.5%。报告认为,戏曲演出市场的下滑主要是由于地方戏的减少。文化部发布的另一组数据或可佐证:我国目前仅有地方戏种286个,并且平均每两年就有3个剧种消失;全国有74个剧种只剩一个职业剧团或戏班,处于几近消失的边缘。

  著名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郭文景破天荒地做了一部交响版川剧《思凡》,说起创作初衷,他坦言,“作为一个重庆人,川剧是从小就盘亘在耳朵边的,可眼见这门艺术越来越衰落,我想做的就是用交响乐把川剧带到更大的舞台上去,就这么简单”。

  地方戏不易,国粹的京剧也未见得轻松。无论地方还是国粹,戏曲界的共识是,戏曲人只有在不断的演出和磨练中让这门传统艺术越来越精致,越来越无愧于传统赋予它的文化价值。中国戏剧梅花大奖得主裴艳玲说,“戏曲的确是传下来的,可如果只吃老本儿,于艺术家自身、于戏曲市场都没什么前途。”道理很简单,等老戏迷不在了,还有谁看?当面临多种艺术形式的市场争夺战,即便是京剧都不能只是孤芳自赏、标榜国粹就有人买账的。不放下身段主动去接触更多观众,就没有更大、更鲜活的生存空间,最终可能也就是被作为国粹收进博物馆。

  难运营,市场谁买单

  对于市场一方,“戏曲推广运营一直难做。一来,戏曲界"门派"、"山头"的传统已延续多年,门派之争虽然是艺术家们关起门来的事儿,但归根到底还是会影响到演出剧目承接、落地等一系列琐碎环节。” 已经积累多年昆曲运营经验的聚橙网总裁蒋大宽说,他曾经主持操办王珮瑜的第一次全国巡演,对其中的艰辛和纠结特别有感触,“当时看相当轰动,那可以说是聚橙自身实验的一个项目。但现在回头看当时胆量也不够大,形式是以一场小场地的清音会带一出大场地的老戏。当时上海京剧院出动了70多人。底包太重,人太多,这也是戏曲难做的一个原因。”

  运营问题的根本在于同样有问题的戏曲体制。“以前科班出身的孩子能会几百出戏,现在戏曲学院的研究生出来是唱不了几出戏的。”早年看戏,能卖票就是腕儿,有市场号召力就是角儿,但是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戏曲演给谁看,创作者们压根儿就没想明白,好多是奔着评奖去的。如此种种,让土生土长的戏曲太长时间接不着地气。

  “因为和观众有距离,做戏曲运营的演出商本来就少,仅有的几个又多倾向于比较有票房保障的名家名段。”比如,张火丁、于魁智、梅葆玖等已是大师级别的艺术家。换个角度看,如果一个院团就围绕几个名角来演,演出费必然高企,票价自然降不下来,那还怎么吸引老戏迷之外的新观众。试想到大剧院看个名家演唱会,动辄480元、680元、880元,若是全家同行没有千八百元恐怕搞不定。

  舞台实验,从内容到呈现

  在“角儿”撑起的大台面之外是戏曲的另一种生长姿态。关注小剧场戏曲,北京肇始。2015年是北京小剧场戏曲艺术节的第二届,在其影响之下,上海推出首届小剧场戏曲艺术节。紧随其后,就是首届北京新浪潮城市戏曲节,不仅从时间上和上海的小剧场戏曲节几乎无缝对接,“一南一北”的两个以创新为特色的戏曲节遥相呼应,唤起了不少业内人对于戏曲传统出新的关注与再思考。戏曲节本身也极具创新,首创“讲演会”的表演形式。

  据新浪潮城市戏曲节策划梦洋介绍,此次戏曲节“导师”是台湾当代传奇剧场大师、法国文化骑士勋章获得者吴兴国;江苏省演艺集团艺术总监、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柯军;以及余派坤生、有“当代孟小冬”美誉的王珮瑜。名角儿一改戏曲登台老套路,通过表演与演讲相结合的形式,为观众深入阐释各自独特的创作理念与戏曲创新的艺术历程。

  传统戏曲中的“流行”与“偶像派”集体亮相,剧目涵盖近年来河北梆子原创精品《北国佳人》、古典与现代强烈碰撞由顾劼亭以“音乐事件”创作的《当德彪西遇到杜丽娘》音乐会版、用音剧会形式讲述民国坤伶传奇人生的《京剧女皇》,北京京剧院以“京剧合伙人”形式制作的小剧场京剧《碾玉观音》。还有梅花奖得主凌珂,不上妆、不带彩,从一身素身布衣开始,结合生命故事,出入角色之间,边说边演,层层剖析骨子老戏《问樵》一折的表演美学及深刻内蕴。并在台上扮戏,边扮边示范讲解如何应用行头表演,来塑造人物,传情达意。

  创新标签,其实也有顾虑“今天我们说戏曲创新,很容易进入一个误区,就是把传统一口气都吹跑。然而,戏曲表演根在传统,创新的原点与根源仍然在传统。”蒋大宽说。一连创作包括《惜·姣》、《碾玉观音》、《春日宴》三部实验京剧的“85后”戏曲新锐李卓群也在多个场合提到“实验京剧不是试验品”,这也是所有跨界戏曲、戏曲创新的核心理念。

  “不是反传统,也不是要颠覆传统,其实我们在做这些的时候也有担心,我一直觉得创新这个词不够确切,不为新而是为找到老传统里,可以配合当代年轻人审美、可以亲近、可以接受、可以产生兴趣让他们愿意接触的。有些老的人生观、哲学观和现代的确是有矛盾的,那样的戏就不在选择之列。”作为新浪潮戏曲艺术节的操盘方,蒋大宽说。

  而在敏锐的演出商眼中,近两年小剧场京剧的代表人物李卓群的戏曲创作“找点特别好”,“比如《惜·娇》,并没有替老段子里的阎惜姣平反,而是挖掘情爱的一面,这些是有古今共鸣的,可以被年轻人接受。”资深演出商正乙祠老戏楼负责人杨晓林说。

  “戏曲是传统文化的宝库,这是毫无疑问的,无论从创作的角度还是市场的角度,丢掉传统都太可惜。而王珮瑜、柯军、凌科、李卓群等等,这些被贴上"创新"标签的戏曲新锐,他们都是从最传统、最科班练出来的。所以我不认为这是简单的创新,而是一种探索,他们要从创作故事入手,从表现方式入手,找到传统和现代对接的契合点,找到那个古和今的交集。”蒋大宽说。

  戏曲观众,得有心争取

  明确创作方向,尝试创作方式,一切都要让观众爱看、肯接受、肯接近。戏曲观众到底从何而来,与其他的艺术形式有很大不同的是,即便完全没有了解的戏曲“小白”,大多不会否认传统戏曲尤其深厚的文化积蕴,“想接触,只是不想接触得太累”。在讲演会上,一位年轻观众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这样的形式就很好,先一段段听听解析,没什么压力,叙事的西皮、抒情的二黄原来很有意思”。大段传统剧目很难在青年观众中推广,讲演会还吸引很多年纪不大的小观众。一位观众是带着孩子来看王珮瑜讲演会的,“很希望有机会让孩子了解这些,文化的积累对于小孩子无疑是多多益善,以前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入口。”

  针对现代人和年轻人在听戏曲时,“节奏慢”、“听不懂”这些刻板印象,讲演会上,被称为“瑜老板”的王珮瑜通过京剧各个元素的拆解,甚至用网络热词“然并卵”、“买买买”等来形象幽默解读三级韵、湖广音,念白和唱词里的门道儿。

  “在和艺术家的接触中,能明显感觉到真正有艺术使命感的艺术家有这样的紧迫感,他们会心急观众岁数偏大,这在创作者看来是剧场里最为现实的紧迫感。”梦洋说。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总裁张鸣也坦言,戏曲要争取年轻观众。毕竟,在戏曲观众普遍老龄化的今天,如何培养一定基数的年轻观众,关系到戏曲的未来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实验戏曲到了一个爆发的节点。”蒋大宽说,曾经只有白先勇的昆曲《牡丹亭》一枝独秀,而今小剧场京剧创作高频。再加上话剧、舞台剧都不太争气,这时候,有习惯欣赏舞台艺术的观众,稍微留心一下戏曲,就会发现她的美是潜藏已久的,稍微对艺术形式有些兴趣的观众很自然会滑落到戏曲领域,这个原来比较冷门的地界儿,热起来了,而且还在升温。

  “信心还是有的,但还需酝酿两三年。目前的确很难寄望传统戏曲能用票房收回成本,这毕竟不是张学友的演唱会。”蒋大宽说。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