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戏剧戏曲>正文

小剧场戏曲:“最先锋”与“最传统”的融合

2018-08-03 阅读: 来源:东方网 作者:东方网 收藏

  小剧场戏曲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已出现,但一直到最近几年才逐渐兴旺起来。在戏曲兴盛时期,小剧场戏曲很容易被大戏淹没,但在娱乐多元化的当下,小剧场戏曲的优势开始为人们所关注。本文从如何打破戏曲“最先锋”与“最传统”的界限入手,试图探索小剧场戏曲的成果与传统戏曲艺术真正融合成为有机整体的发展历程,从而更好地把握小剧场戏曲与传统戏曲的关系,并对其可能的情况进行解释,使人们对小剧场戏曲的思考更深入。笔者为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系15级本科生谢士杰,引玉之砖,愿求一得之见。

从“最传统”走向“最先锋”

  小剧场最早出现在欧洲,旨在反商业化。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小剧场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来到中国,则不具反商业性元素,因为当时无商可反,而是继承了欧洲小剧场在思想和艺术上的实验性、先锋性。当然,作为小剧场艺术之一的小剧场戏曲亦是更多地在艺术和思想层面寻求突破。

京剧《马前泼水》剧照

  1、上世纪80年代到2000年,出现小剧场戏曲。那时候小剧场戏曲大致的特点趋势是:将情节、人物、表演融入一些现代元素的语言、观念、现象和表现方式。舞台的呈现方式传承了传统戏剧的演绎特点,尝试着使“唱念做打”在小剧场中发挥其更多的可能性。从2000年开始,北京京剧院的《马前泼水》、《浮生六记》、《阎惜娇》、《昭王渡》等小剧场京剧系列,直接推动了小剧场戏曲的发展。后来的《惜·娇》与《碾玉观音》,都是该院小剧场戏曲运动的系列推进。北方昆曲剧院先后推出的《偶人记》和《陶然情》等小剧场昆曲,也逐步形成系列。

  另一方面,当时包括话剧和戏曲在内的整个大剧场戏剧都不够景气,这种困境实际上一直延续到如今。在戏院看戏的观众基本都是中老年人,不太有消费习惯。当时莆仙戏在上海很有影响力,后来基本悄无声息。戏曲可以有尽量深刻的思想,但是表达不能过于深刻,否则就失去了大众艺术的特长。戏曲技艺可以追求繁杂,但是表现不能繁杂,否则难以成就文学艺术。大剧场戏曲由于过于片面追求思想和艺术,忽视了市场,而小剧场戏曲的出现,正是为这种全国戏曲交流搭建了一个恰逢其时的平台。

京剧《马前泼水》剧照

  2000年,第一部具有当代意义的、被称作小剧场戏曲滥觞的京剧《马前泼水》,一经问世便成为现象级作品。从此,诸多知名导演、编剧、演员以及新生代戏曲人,都积极进行小剧场戏曲创作,成绩喜人。其中,导演张曼君、昆曲表演艺术家柯军和新一代导演兼编剧李卓群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李卓群曾直言:在创作之初,编剧、导演大都会选择历经200余年的题材,仍旧有延展可能,且能够与观众共同完成三度创作的题材。小剧场京剧无疑是从小剧场话剧脱胎而来,后者形式上灵活,更人性,说的通俗的话语和故事。前者借鉴过来之后,也承袭了这些特点,故事及矛盾处理更为集中,从而与传统的连台本戏产生了本质上的不同。传统戏曲讲究无技不惊人,为了炫技,难免刻意延长戏的容量,有时俩人在一块黄幕布前能唱上一个小时,且不换服装,这对于看惯了美剧和大片的观众来说,自然显得节奏拖沓。传统戏曲所传递出的安静的美感或许要等到这些观众中年以后才能慢慢去体味。而小剧场戏曲作品,或以当代意识重新阐释经典,探究传统剧目的当代审美表达,或抓住小剧场的空间概念,将经典传统折子戏进行浓缩和加工,或实验性地排演新剧目,为大剧场演出做预热,是对戏曲发展新方法、新路径的积极探索。

  2、2000年之后,小剧场戏曲大致的特点趋势是:力图在舞台上给观众一些惊喜、一些意料之外的感官体验,小剧场戏曲作品中既有扎实的传统流派表演,又配以全新的舞台理念。上海昆剧团改编自鲁迅同名小说的小剧场昆剧《伤逝》,赢得高校师生和都市白领的喜爱,被观众称为上海小剧场昆曲的开山之作。该剧由复旦中文系大三学生张静执笔,上海昆剧团年轻靓丽的小生黎安、闺门旦沈昳丽等主演。昆曲《伤逝》充分抓住故事发生的时代特点,将传统昆剧的特性不着痕迹地化入近代戏的表演中。

庭院情景戏剧《圆圆曲》

  2005年,北京市戏剧家协会与中国戏曲学院联合举办首届小剧场戏曲展演暨学术研讨会。《马前泼水》、《烂柯山》、《陈三两爬堂》等剧,在北京人艺实验剧场受到圈内外人士的热捧,成为中国戏曲小剧场运动具备演出展览和学术研讨双重意义后的首次盛举。2013年,“北京故事”优秀小剧场剧目开始展演。第一部原创庭院戏《圆圆曲》在云南昆明莲花池公园首演。这些剧目有些糅合传统戏曲表演菁华、寻求其与现代小剧场的巧妙结合;或有些在独特的表演空间中,寻找戏曲表演的崭新支点,使其贴近当下观众审美,吸引更多中青年戏剧人士参与到小剧场戏曲的创作演出中。小剧场戏曲作品《圆圆曲》,试图打破“第四堵墙”式的对立观演关系,主创者冠其名为“庭院戏剧”,在全景观视角投射中,戏随人走,人因景入戏的意境美为观众提供了全方位的视觉体验。2014年,北京举行了首届当代小剧场戏曲节,从10月16日起至11月16日,北京戏剧家协会、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天艺同歌公司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13个剧组,奉上50多场小剧场戏曲演出,引起北京观众的激赏。这是中国戏曲小剧场创作为期一个月的“集结号”,艺术家们面向大学生、面向当代社会与戏曲未来进行了成功展示。该艺术节在2013年向北京市申报文本,经前期策划,落地繁星戏剧村,濮存晰担任艺术节组委会主任、杨乾武担任艺术节组委会执行主任、周龙担任艺术节总监、谢柏梁担任艺术节学术统筹、繁星戏剧村创始人樊星担任艺术节秘书长,之后又邀请梧桐担任艺术节学术统筹,引起不小轰动。

  2015年,上海戏曲艺术中心主办“戏曲·呼吸”首届上海小剧场戏曲节,将《一旦三梦》等民族戏曲品牌纳入其中。32个报名作品,涵盖12个戏曲剧种。最终上海京剧院的新编京剧《十两金》、北京京剧院的小剧场京剧《碾玉观音》、上海昆剧团的实验昆曲《夫的人》、上海越剧院的越剧小戏《情殇马嵬》、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的梨园戏《御碑亭》、台湾国光剧团的新概念戏曲《青春谢幕》六台剧目入选,共演出7场。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这上演的六台剧目,票房和口碑均获丰收。2016年,小剧场戏曲面向京内外剧团,邀请展演了《明朝那点事儿——审头刺汤》、《纳兰》等九部戏曲作品。11月,由北京团市委牵头的“青春不戏说”北京大学生小剧场戏剧节开锣,《狮吼记》等戏曲剧目走进了大学生的生活。受此感染,11月29日至12月11日,由上海戏曲艺术中心主办的“戏曲·呼吸”第二届上海小剧场戏曲节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举行了8个剧种的11台剧目共12场演出,较之首届,各方面都实现规模翻倍。第二届上海小剧场戏曲节延续“戏曲·呼吸”的主旨,在吸入传统精华的同时,呼出创新理念,为青年创演人才开辟实现创意平台,并推出一系列具有探索性的戏曲作品,成为接通当代新戏曲观众的桥梁。

  2017年,由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委员会、北京戏剧家协会、北京天艺同歌国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2017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10月26日开幕。16部小剧场戏曲剧目在繁星戏剧村轮番上演,近万名观众走进繁星,感受传统文化之美。观众群里,有第一次坐在剧院观看传统戏曲的90后,他们兴奋地说,小剧场戏曲并没有想象中的沉重和严肃,反而大多精致活泼,贴合现代年轻人的审美与当下社会的伦理观念。一些常到大剧院看戏的戏迷表示,大剧院座位与舞台相距较远,演员和观众存在距离感。在小剧场里,演员与观众近在咫尺,演员的一颦一笑,眼神身段都比大剧场看得更加真切、过瘾。2018年,第四届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与繁星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的“对戏”国际当代艺术展,从2017年12月26日持续到2018年1月7日。戏曲元素话剧《一夜一生》与小剧场实验剧目《三岔口2017》都取得了轰动效果。

小剧场实验剧目《三岔口2017》

  毫无疑问,新世纪以来的戏曲小剧场运动,已经成为戏曲艺术同步时代、贴近青年、面向未来的有效途径。在影视与互联网传播平板化、手机化的时代,小剧场戏曲正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走进剧场。

从“最传统”融入“最先锋”

  戏曲从大剧场到小剧场,既传承着内涵丰富且历史悠远的中国戏曲,又具有舞美和道具简化、演员的表演更精致细腻的独特风采和艺术特色。

  1 、从“最传统”到“最先锋”还需要创新。

  “最传统”并且“最先锋”,是探索小剧场戏曲的定位,这包含两个层面:将当代的肢体剧与传统的戏曲表演结合,表达具有当代意识的自我反思的同时,展现传统戏曲艺术的原汁原味;在对待戏曲的保护与创新的问题上,既以最传统的态度对戏曲遗产进行保护、挖掘和传承,还要以开拓精神探索当代戏曲艺术的多种可能性。

  小剧场戏曲在尝试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青年演员,通过对传统戏曲中每一个身段动作来龙去脉的追究与反思,激活青年演员研习戏曲艺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他们探索创新的精神。身怀传统戏曲艺术的技艺,兼具敏感、探索的当代观念以及放眼世界的眼光,是小剧院戏曲培养年轻戏曲表演艺术家的目标,也是需要探索的锐气和胆识。如何打破“最先锋”与“最传统”的界限,将探索实验的成果与传统戏曲艺术真正融合成为有机整体,是小剧院戏曲发展永恒的课题。

  2 、从“最传统”到“最先锋”还需要调试期。

  虽然戏曲演出市场在慢慢复苏,但戏曲成为一种相对小众的艺术也是不争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小剧场戏曲可能会越来越显示出其优势。不过,小剧场戏曲能不能成为一种常态化演出,主要是要看观众是否买账。目前,70后、80后是主力消费人群,如何让年轻人走进剧场看戏,不论传统戏还是新编戏,都是一个难题,从观众反响看,这几年上海小剧场戏曲节票房最红火的几乎都是梨园戏挖掘整理的老戏。此外,从制作和营销角度来说,小剧场戏曲大都低成本、小制作,在戏曲演出市场不太景气的情况下,其模式显然更为灵活,更容易针对不同观众群体推出个性化作品。小剧场戏曲,不仅要适合小剧场的演出环境,演员的表演也要应该更加精致、细腻、更有分寸感,让观众在与演员距离极近的情况下舒服地欣赏演员的表演。演员需要克制,力气全部使出来观众就会觉得过。不仅演员对于小剧场的表演需要一个适应期,打击乐在小剧场的空间里也好调整音量等技术展示方式。粤剧《霸王别姬》在参加上海的小剧场戏曲节时就特意为乐队搭建了隔音“屏障”,但现场打击乐的声音依然过于响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观众的观剧感受。

实验昆曲《伤逝》

  3 、从“最传统”到“最先锋”还需要培养观众。

  《伤逝》2003年首版,13年后再演,《伤逝》两场演出均爆满,观众多为当年观看首版者。演员表现更加成熟,不过剧本与布景“稍显落后”。从观演效果来看,该剧在精神上的号召力与引领力,已远大于其艺术探索在当下的价值。如果说实验昆曲《伤逝》展现出的是10年前昆曲人的创新美学,那么戏曲节上,同样出自编剧张静之手的小剧场昆曲《四声猿·翠乡梦》则在艺术创新上更为大胆。《四声猿·翠乡梦》脱胎于徐渭原作《四声猿》中《玉禅师翠乡一梦》一出,在保留原剧部分唱词与结构前提下,对人物与故事进行大胆改编,达到“整旧如新”。创作者将当代Scenegraqhy理念用于当代昆曲剧场创作,使空间、时间、声音、光影等舞台元素构成有机整体。无论是戏剧构作、表演还是服装、音乐等方面,都使用了“镜像”手法,使整台演出显得规整、干净、精巧、趣味十足。虽然《四声猿·翠乡梦》处处看似传统昆曲,但其外表之下,处处皆是创新。而这样的大幅度创新也决定了该剧的口碑两极化,其中极力追捧的多为青年观众、新观众,而传统观众则多认为此剧差强人意。

  “最传统”并且“最先锋”,小剧场戏曲创作对创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剧场话剧已经成为一种有稳定观众群的演出样式。小剧场戏曲的兴起,在传承戏曲的博大精深和各流派艺术的同时,为年轻戏曲工作者提供了多元探索的平台,为古老的戏曲注入新的活力,也吸引了一批原本对戏曲比较陌生的年轻观众。小剧场戏曲充满时代质感的脉动一定会更好地传递给观众、把我国璀璨的戏曲艺术与时俱进、发扬光大。

 

  延伸阅读:

  “小剧场”在今天到底意味着什么

  白莲:中国当代“小剧场戏剧”本土特质的生成

  马派名家朱强谈小剧场京剧:老戏的复活之路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