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引导创作  推出精品  提高审美  引领风尚

主办方: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杂志邮箱 新媒体邮箱
首页>艺评现场>戏剧戏曲>正文

好导演都是“化学家”

2018-11-06 阅读: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沈斌 收藏

  戏曲人要做“化学家”,通过优秀作品将四功五法“化”为时代审美、“化”作民族精神、“化”为文化自信、“化”为强大的文化力量。

  新中国成立后,戏曲舞台逐渐采用导演制,有了专业的戏曲导演。戏曲导演主要来自两个方向:一是大学专业培养的或话剧导演出身;一是像我这样从戏曲演员转行的。对从演员转行的导演,人们似乎总有误解:演员这条路走得不好才另谋“高”就。其实不然!转行不是滥竽充数、不是退而求其次,而应该是“演而优则导”。无论哪种导演都要学会“化”,做个有丰富积累并能够准确表达的“化学家”。只有真正了解戏曲艺术真谛,有扎实的基础、丰厚的舞台实践经验,导演这条路才能走得更持久。

  “化”一是指内在深化。导演专业出身的戏曲导演文化积淀和理论修养较高,表演经验相对薄弱或缺乏,传统基础较为薄弱,甚至对戏曲抱有偏见、意图“跨界改造”戏曲;从戏曲演员转行的导演,有扎实的科班基础和深厚的舞台情结,但历史文化滋养、艺术理论支撑相对薄弱。这两类导演都需取长补短、查漏补缺,唯有通过长期积累、丰富的实践和换位理解,才能达到创作内功的全面深化,才能真正称之为戏曲导演。

  “化”也指创作过程中的“转化”。我一直秉持这个观点:古不陈旧,新不离本。上世纪80年代,戏曲界普遍认为传统太陈旧,应该搞一些大投资的改革,用绚烂的灯光、舞美和商业包装吸引眼球。我们尝试过,取得不错的经济效益,观众一时新奇,拍手叫好,但遭到许多人反对。如今想来,当时我们的确丢弃了传统,把理应好好呵护的本体抛向边缘。幸好及时回头。这条弯路更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剧种的根以及传统“四功五法”的重要性。特别是昆曲,没了典雅的文学、细腻的表演和严格的曲牌格律,还是昆曲吗?脱离本体的创新都是不成立的,无根之木、无水之源不会长久。

  那传统又当如何继承呢?老戏班有个说法叫“偷戏”。这个“偷”不是指原封不动地照搬照抄,而是以传统为基础,在剧种母体内恰当地转化与创新,即唯有“化”,才是继承和发展的科学态度。昆曲人从来都不是教条主义的,从“传”字辈的老师们开始,他们会生活、善思考,既尊重传统又不被传统束缚,正是几代人共同努力和奋斗,才将一出又一出优秀的昆曲作品立在舞台上。

  “化”还体现在导演甘于“隐身”。恩师李紫贵先生以前经常教导我,导演绝不能喧宾夺主,传统技法、理念和剧种特征一定要“化”在演员身上、“化”在人物身上、“化”在作品里。同时,根据演员和行当流派的不同,“化”的方法也不尽相同,除了“化”,更要“活”,灵活地“化”,才能提升作品整体性和生命力。

  昆曲有六百多年历史,但它不是陈旧、古老的代名词,通过向各个剧种、各种艺术形式、各种表演方法学习,它依然可以保持勃勃生机。当前,我们通过压缩体量、删除枝蔓的“减法”和将折子戏整理改编成大戏的“加法”,将现代思维、创新理念“化”在传统作品中,使其文学性、逻辑性、节奏性更强,人物更丰满、立体,如此也更符合当代审美。

  戏剧创作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而是集体智慧的合力。这就不能缺少主创之间的“化”,唯有互化、互融、互通,共同促成作品的完善和圆满,才是创作者最大意义的成功。创作没有大小导演、大小编剧之分,更没有大小演员之别,不可以自我为中心,将个人主观意图凌驾于其他主创之上。对于各方关注和意见,我们也要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将真正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化”为作品的有效营养。

  让每一出戏都成为剧团和好演员的代表剧目,这是一个好导演的最高宗旨和最大价值;一出真正的好戏应该是大剧场能演、小舞台能演,大城市能演、小社区也能演,被广大观众认可和肯定是一个导演最大的幸福。从武生演员到导演,几十年来我有幸为上海昆剧团五代演员都排过戏,每一代人都有了属于自己的代表作品,有了下一代的传承与衔接,这是剧团的精神血脉,也是剧种发展的良性循环——当所有人都“化”为一股绳,昆曲的“家底”才能越滚越大,给后人真正留下一些东西。

  回望来时路,昆曲始终与时代同行。没有当年政府扶持,就没有昆曲的“起死回生”,更不会有昆曲成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今天。习近平同志强调,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发展的根本,是精神命脉。当下我国尚有三百多个剧种,她们或古典雅致,或风华正茂,或婉转质朴,或高亢激越,都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浓缩着国人千百年来的集体审美。无论是古老的昆曲、梨园戏、秦腔、京剧,还是年轻的越剧、沪剧、黄梅戏,不同剧种间都应打破壁垒,互相学习、吸收与借鉴,推动戏曲人学做“化学家”,通过不断推出优秀作品,将四功五法“化”作民族精神、“化”为文化自信、“化”为时代审美,最终“化”为强大的文化力量!

 

  延伸阅读:

  谢柏梁:中国戏曲的欧洲守护者

  新时代戏曲应有四“重”:重来路、重出路、重年轻人、重新媒体

  传统戏曲也可以很时尚




  • 中国文艺评论网

  • “中国文艺评论”微信公号

  • “艺评中国”新华号